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夺冠金卷B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十一 附加 总分
得分
一、给下列划线字填上正确的读音。(计6 分)
①宁可( ) 安宁( ) 宁死不屈( )
②要求( ) 要领( ) 机要( )
③将军( ) 将领( ) 将信将疑( )
二、下列词语中有五个错别字,请找出并改正。(计5分)
清淅 摧促 胸怀 赛外 若有所思 训斤 耻辱 严肃 长证
错别字
改正
3、下面画线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应将 改为 。(计4分)
A.魏校长注视到了,他打手势让大家安静下来,点名让那位同学回答。
B.一个艺术大师就用这种方式坚持着对艺术的追求。
C.航天飞机探索宇宙的奥秘,电子计算机奏出美妙的交响。
D.日本侵略者的妄想最终没有实现,梅兰芳为此差点儿丢了性命。
四、将下列四字词语补充完整。(计4 分)
( )存( )远 精( )( )国 ( )( )凛然
( )( )无畏 视( )( )归 铁( )无( )
秉( )( )法 ( )正( )阿
五、在下面句中括号里加上恰当的关联词语。(计3 分)
1.有的甚至说,( ) 签订演出合同,( )预支二十两黄金给梅兰芳。
2.梅兰芳( )可以忍受生活的困顿, 直面战争的危险, ( )他难以抵抗来自侵略者随时随地的骚扰。
3.谁知中国巡警( )不惩处肇事的外国人,( )训斥她。
6、对下列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计3分)
A.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反问)
B.像翩翩归来的燕子,在追寻昔日的春光。(比喻)
C.一排排高楼大厦像雨后春笋。(比喻)
D.被外国人占据 为什么呢 (设问)
七、选一选,填一填。(计6分)
1.“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这句诗出自 。
A.王昌龄的《凉州词) B.王翰的《凉州词》
C.王维的《使至塞上》
2.《夏日绝句》的作者李清照是 代表女词人。
A.豪放派 B.边塞诗 C.婉约派
3.“但使龙城飞将在”中的“飞将”指的是 .
A.汉朝名将李广 B.汉朝名将霍去病 C. 赵国名将廉颇 D.三国名将赵云
八、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计10分)
1. 只要您把胡子一剃,一登台,还愁没钱花 (改为陈述句)
2.梅兰芳高兴地向大家宣布:“胜利了, 我该登台演出了!”(改为转述句)
3.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翻译句子)
4.奉天东关模范学校的魏校长向学生们提出了一个严肃的问题。(缩句)
5.像翩翩归来的燕子,在追寻昔日的春光;像茁壮成长的小树,在追寻雨露和太阳。(仿写句子)
像 ,在追寻 ;像 ,在追寻 。
九、综合性学习。(计7分)
学校正在开展“走进红色岁月,珍惜幸福生活”系列活动,请你参与。
1.下面是某班设计的几种方案,与红色主题无直接联系的一项是( )。(计2分)
A.忆传统,继承先烈遗志 B.唱红歌,颂扬党的恩情
C.看展览,回顾光辉历程 D.赛篮球,增强师生体质
2.学校拟组织参观革命传统教育基地,请你推荐一个地方。(本地或外地均可) (计2分)
3.周末,老师带领同学们一起去参观井冈山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在游览期间,你发现同学刘浩在建筑物上乱涂乱画,针对这种现象,你该如何提醒他呢 (计3分)
十、开心阅读。(计27分)
(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节选) (计9分)
新学年开始了,修身课上,奉天东关模范学校的魏校长向学生们提出了一个严肃的问题:“你们为什么而读书 ”
“为家父而读书。”
“为明理而读书。”
“为光耀门楣而读书。”有人干脆这样回答。
有位同学一直默默地坐在那里,若有所思。魏校长注意到了,他打手势让大家安静下来点名让那位同学回答。那位同学站了起来,清晰而坚定地回答道: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
魏校长听了,高兴地连声赞叹:“好哇! 为中华之崛起,有志者当效此生!”
1.面对魏校长的提问,同学们是怎样回答的 (计3分)
2.你从画线的句子中,可以看出少年周恩来的什么特点 (计2分)
3.你从魏校长的喝彩声中感受到了什么 (计4分)
(二)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计18分)
1955年10月1日清晨,广阔无垠的太平洋上,一艘巨轮正劈波斩浪驶往香港。一位四十来岁的中年人,迈着稳健的步伐踏上甲板。他屈指一算,已在海上航行15天了。想到前方就是自己魂牵梦萦的祖国,他多么希望脚下不是轮船的甲板,而是火箭的舱壁呀!他,就是世界著名的科学家钱学森。
钱学森1934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随后赴美留学,师从美国著名空气动力学教授冯·卡门,成为冯·卡门教授最得意的学生和最得力的助手。当时,钱学森享受着优厚的待遇,有富裕的生活和优越的工作条件。可是,他一刻也没有忘记自己的祖国。他说:“我是中国人。我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做准备,为的是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多做点事。”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在隆隆的礼炮声中诞生了。这一年的中秋之夜,钱学森和十几位中国留学生一起欢度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俗话说:“每逢佳节倍思亲。”他们一边赏月,一边倾诉思乡情怀。 年年中秋,今又中秋,在这新中国诞生后的第一个中秋节, 他们谈论着祖国的美好前景,感到格外兴奋。
此刻,钱学森埋藏心底很久的愿望越发强烈起来:早日回到祖国去, 用自己的专长为祖国建设服务。他向留学生们袒露了心迹。留学生中有人劝道:“祖国刚解放, 要钱没钱,要设备没设备,现在回去搞科学研究,只怕有困难。”钱学森诚恳地说:“我们日夜盼望着的,就是祖国能够从黑暗走向光明,这一天终于来到了。祖国现在是很穷,但需要我们大家——祖国的儿女们共同去创造。我们是应当回去的。”
听说钱学森准备回国,美国海军的一位高级将领说:“钱学森无论到哪里, 都抵得上五个师,决不能让他离开美国!”
然而,钱学森回国的决心一刻也没有动摇过,经过五年的漫长岁月,在周恩来总理的关怀下,1955年9月17日,钱学森终于踏上了归国的航程。
钱学森回国后,为我国运载火箭、导弹的研制和发射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被誉为“中国导弹之父”。
1.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对应的词语。(计2分)
(1) 做梦都在思念。 ( )
(2)弯着手指头计算数目。 ( )
2.根据文章内容填空。(计8 分)
(1)美国海军的一位高级将领不让钱学森离开美国,是因为 。
(2)钱学森被誉为“中国导弹之父”, 是因为 。
(3)“他向留学生们袒露了心迹。”“心迹”的意思是 。
钱学森的“心迹”是 。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表达了钱学森 的急切情感,
中“ ”一词尤为强烈地表达了这种感情。 (计4分)
4.按照时间顺序,第1自然段应该放在最后,可是作者却把它放在了开头,这属于什么写法 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计4分)
十一、作文。(计25 分)
请你给远方的亲人或朋友写一封信, 可以谈谈你学习、生活方面的趣事,或你成长中遇到的困难,也可以说说你的心里话。 注意书信的格式。(作文纸自备)
附加题。(10 分)
你知道下面这些“中国之父”是谁吗 不知道的可以上网查一查。
中国力学之父 中国原子弹之父
中国氢弹之父 中国人造石油之父
中国杂交水稻之父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夺冠金卷
(参考答案)
1、①nìng níng nìng ②yāo yào yào ③jiāng jiàng jiāng
二、淅——晰 摧——催 赛——塞 斤——斥 证——征
3、A 注视 注意
四、志 高 忠报 大义 英勇 死如 面 私 公执 刚 不
五、1.只要……就…… 2.虽然……但…… 3.不但……反而……
六、D
七、1.B 2.C 3.A
八、1.只要您把胡子一剃, 一登台,就不愁没钱花。
2.梅兰芳高兴地向大家宣布,胜利了,他该登台演出了。
3.生时应当做人中豪杰,死后也要做鬼中英雄。
4.魏校长提出了问题。
5.示例:像蹁跹起舞的蝴蝶,在追寻芬芳的花朵;像孜孜不倦的学童,在追寻梦想和希望。
九1.D 2.示例:延安。
十、(一) 1.“为家父而读书”“为明理而读书”“为光耀门楣而读书”。
2.从小就已经立下救国的大志,显示出与众不同的远大志向。
3.他对周恩来的赞许和深深的爱国之情。
(二) 1.(1)魂牵梦萦 (2)屈指一算
2.(1)钱学森无论到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
(2)他为我国运载火箭、导弹的研制和发射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3)内心的真实情况早日回到祖国去,用自己的专长为祖国建设服务
3.思念祖国,期盼能够马上回到祖国 魂牵梦萦
4.倒叙;突出钱学森的形象,激发读者阅读钱学森事迹的兴趣。
附加题:
钱伟长 钱三强 于敏 赵宗燠 袁隆平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