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人教版物理九年级
第十三章 第1节 分子热运动
一、选择题
1. 热现象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子测温枪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B.五月的公园、花香扑鼻,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C.冬天,室外盆中的水结成冰的物态变化是凝华
D.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2.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暗香来”的原因是( )
A.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B.分子间存在着吸引力
C.分子是很小的 D.分子间存在间隙
3. 关于宇宙和粒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天体之间和分子之间都存在着相互作用力
B.电子绕原子核运动与地球绕太阳运动相似
C.人类对宇宙和微观世界的探索将不断深入
D.用光年表示宇宙时间,用纳米量度分子大小
4. 小华在家学做菜,厨房里菜香四溢,这个现象说明( )
A.分子间存在空隙 B.分子间存在引力
C.分子间存在斥力 D.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5. 下列事例中,不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水中放糖后变甜
B.起风后灰尘漫天飞舞
C.压在一起的铅片和金片几年后剖开,切面相互渗透
D.量筒中分别注入硫酸铜溶液和清水,静放几天后,界面模糊不清
6. 甲、乙、丙三幅图中,能形象的描述气态物质分子排列方式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乙和丙
7. 有关分子的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工地附近灰尘的运动属于分子热运动
B.水结成冰时,水分子热运动停止
C.固体难压缩,说明固体分子间存在斥力
D.液体分子紧密排列,分子间没有间隙
8. 关于热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秋雨连绵,空中弥漫着的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
B.夏天吃冰糕时,冰糕周围的“白气”是冰糕升华形成的
C.向冰面上撒盐可以使冰在0℃以下的温度熔化,说明的熔点升高了
D.金秋十月美丽的校园丹桂飘香,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9. 近年来,我县青树嘴镇全面推进大通湖水环境治理工作,以美丽河湖滋养翠蔓青树,擦亮生态文明优势,绘就了“水美家乡”的绿色画卷。居民们介绍:“没整治之前,河道又黑又臭”原来“很远能闻到臭气”, 这是因为( )
A.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B.分子的体积是非常小的
C.分子之间存在力的作用
D.分子之间存在空隙
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而且组成物质的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B.物质有固、液、气三种状态,物质所处的不同状态与分子的运动情况有关
C.尘土满天说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D.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
二、填空题
11.分子是极小的微粒,其直径数量级一般为________,两滴水银靠近时,能自动结合成一滴较大的,这一事实说明分子之间存在着________,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________,将糖加入水中,整杯水变甜,说明___________,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会________,直接说明__________.
12.两个人向相反的方向拉一根绳子,绳子没有被拉断,这是因为分子之间存在着______力;固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之间还存在着______力.分子间既有______力又有______力,它们______(填“是”或“不是”)同时存在的.
13.液体分子间距离比气体小,比固体大,分子没有_______,运动比较自由,液体较难被_______,没有确定的_______,具有_______。
14.在装有红棕色的二氧化氮的瓶子上面,倒扣一个空瓶子,使瓶口相对,之间用一块玻璃板隔开。抽掉玻璃板几分钟后,会看到下边瓶子颜色_____,上边瓶子颜色_____,20分钟左右即可混合均匀。通常密度小的流体会__________在密度大的流体上层,如油漂浮在水上,如将油按入水底,松开后油很快会浮上来,所以不能将二氧化氮倒扣在空瓶子上面,因为二氧化氮__________比空气大。
15.劣质的油性油漆、板材、涂料剂等材料含有较多的甲醛、笨、二甲苯等有毒有机物,用来装修房屋会造成室内环境污染。这是因为有毒有机物分子都在做永不停息的______,这种现象在夏天时特别严重,因为______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16.热熔胶是一种在常温下为固态的粘合剂,使用时先用热熔胶枪加热使其熔化,再凝固来粘合物体。用如图所示的一款热熔胶枪给热熔胶加热时,会闻到熔胶的气味,这是_____现象,这一现象说明分子___,热熔胶被胶枪挤出,并“粘”在物体上,说明分子间存在____力。
17.把下列现象与产生的原因用直线对应相连
(1)液体和固体很难被压缩 分子间有空隙
(2)打开樟脑丸袋子闻到樟脑丸气味 分子间存在引力
(3)两块干净的铅块压缩后能吊起重物 分子间存在斥力
(4)气体可以被压缩 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1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扩散。扩散现象发生在_______体之间、_______体之间、_______体之间,并且扩散速度气体快于液体快于固体。
19.炒菜时香味四溢,这是______现象,锅里菜的内能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放在热菜中的盐比凉菜中的盐化得快,这说明______越高,分子做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20.形象理解分子间作用力:分子间存在类似弹簧形变时产生的作用力,拉伸弹簧时,弹簧就向中间拉人手,就是_______力,压缩弹簧时,弹簧就向两侧排斥人手就是_______力。
分子热运动1(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答案】B
【解析】
A.电子测温枪是根据红外线辐射能量的性质制成的,故A不正确;
B.五月的公园、花香扑鼻,是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故B正确;
C.冬天,室外盆中的水结成冰的物态变化是凝固,故C不正确;
D.晶体熔化时吸收热量温度不升高,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故D不正确。
故选B。
2. 【答案】A
【解析】
“暗香来”是扩散现象,原因是梅花中含有香味的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飘到了作者的鼻孔中。
故选A。
3. 【答案】D
【解析】
A.天体之间存在万有引力,物体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之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故A正确,A不符合题意;
B.原子是由原子核与核外电子组成的,电子绕原子核运动,地球绕太阳运动,两者相似,故B正确,B不符合题意;
C.人类对宇宙和微观世界的探索将不断深入,永无止境,故C正确,C不符合题意;
D.用光年表示宇宙距离,用纳米量度分子大小,故D错误,D符合题意。
故选D。
4. 【答案】D
【解析】
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这是分子的扩散现象,小华在家学做菜,厨房里菜香四溢,这个现象说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5. 【答案】B
【解析】
A.往开水中放些白糖,水会变甜,是糖的分子扩散到水中,故A不符合题意;
B.灰尘是固体小颗粒,属于固体小颗粒做的机械运动,不属于分子的运动,故B符合题意;
C.一切物质的分子处于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之中,当铅片与金片接触时,会有一些铅的分子进入金片。同时,金的分子也会进入铅片。长时间地让金片和铅片压在一起,就会使切面相互渗透,这种不同的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
D.量筒中分别注入硫酸铜溶液和清水,静放几天后,界面模糊不清,是因为硫酸铜溶液中的铜离子和硫酸离子运动到水分子中间去了,属于分子运动,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6. 【答案】C
【解析】
气态物质分子间几乎不受力的作用,分子可以自由运动,这使得气体没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图中能形象的描述气态物质分子排列方式的是丙图,故C项符合题意,ABD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7. 【答案】C
【解析】
A.灰尘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灰尘的运动属于机械运动,不属于分子热运动,故A错误;
B.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热运动,水结成冰时,水分子仍在做热运动,故B错误;
C.固体分子间存在斥力,所以固体分子间有间隙但很难压缩,故C正确;
D.液体分子紧密排列,但是分子间仍然是有间隙的,故D错误。
故选C。
8. 【答案】D
【解析】
A.雾是液态的,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是液化现象,故A错误;
B.夏天吃冰糕时,冰糕周围的“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小液滴,故B错误;
C.冬天气温低,为了防止水结冰,可以配成相应的溶液,降低水的凝固点,往冰面上撒盐,使冰中参入杂质,降低冰的熔点,使冰熔化,故C错误;
D.丹桂飘香,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故D正确。
故选D。
9. 【答案】A
【解析】
在远远的地方就能闻到河道的臭味,是因为臭味的分子在不断的运动,飘入到人鼻孔中的原因,说明了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故选A。
10.【答案】C
【解析】
A.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而且组成物质的分子在不断地做无规则运动,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自然界中的物质有固态、液态、气态三种状态,物质所处的不同状态与分子的运动情况有关,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分子是肉眼看不见的,尘土满天是机械运动,不能说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故C不正确,符合题意;
D.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二、填空题
11.【答案】10-10m 引力 斥力 分子在做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 变小 酒精分子和水分子之间有间隙
【分析】
掌握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据此分析.
【解析】
分子是极小的微粒,其直径数量级一般为m,两滴水银靠近时,能自动结合成一滴较大的,是由于分子之间存在吸引力的缘故,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斥力,将糖加入水中,整杯水变甜,说明分子在做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会变小,说明酒精分子和水分子之间有间隙.
12.【答案】引 斥 引 斥 是
【解析】
[1]两人反向拉绳子的时候,其分子间的距离增大,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表现为引力;
[2]压缩固体的时候,其分子间的距离减小,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表现为斥力.
[3][4][5]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同时存在.
13.【答案】固定位置 压缩 形状 流动性
【解析】
[1][2][3][4]液体分子间距离比气体小,比固体大,分子没有固定位置,运动比较自由,液体较难被压缩,没有确定的形状,具有流动性。
14.【答案】变淡 变深 漂浮 密度
【解析】
[1][2][3][4]抽掉玻璃板几分钟后,会看到下边瓶子颜色变浅,上边瓶子颜色变深,20分钟左右即可混合均匀。通常密度小的流体会漂浮在密度大的流体上层,如油漂浮在水上,如将油按入水底,松开后油很快会浮上来,所以不能将二氧化氮倒扣在空瓶子上面,因为二氧化氮密度比空气大。
15.【答案】无规则运动 温度
【解析】
[1]有毒有机物分子在做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那么有毒有机物会进入空气中,造成污染。
[2]在夏天,分子的无规则运动会更剧烈,分子的运动受温度的影响,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16.【答案】扩散 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引
【解析】
[1][2]热熔胶枪给热熔胶加热时,会闻到熔胶的气味,这是熔胶的气味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结果,属于扩散现象;
[3]热熔胶被胶枪挤出,并“粘”在物体上,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
17.【答案】
【解析】
【分析】
分子动理论内容:一切物质都是由分子组成的; 一切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解析】
(1)液体和固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
(2)闻到樟脑的气味是樟脑分子运动形成的;
(3)两块表面平滑的铅块挤压后会粘在一起,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
(4)气体可以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间隙。
18.【答案】不同的物质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固 液 气
【解析】
[1][2][3][4]不同的物质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扩散现象发生在固体之间、液体之间、气体之间,并且扩散速度气体快于液体快于固体。
19.【答案】扩散 变大 温度
【解析】
[1]炒菜时香味四溢,这是扩散现象,此现象说明了组成物质的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2]炒菜时,锅里的菜吸收热锅的热量,内能变大。
[3]放在热菜中的盐比凉菜中的盐化得快,这说明温度越高,分子做无规则运动越剧烈,扩散进行的越快。
20.【答案】引 斥
【解析】
[1][2]分子间存在类似弹簧形变时产生的作用力,拉伸弹簧时,弹簧就向中间拉人手,就是引力,压缩弹簧时,弹簧就向两侧排斥人手就是斥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