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九年级上科学第1章精选练习三(答卷)
选择题:
1.下列各组物质中,俗名、化学名称和化学式表示的是同一种物质的是:( C )
A.烧碱、氧化钠 、Na2O B.纯碱、氢氧化钠、NaOH
C.石灰石、碳酸钙、CaCO3 D.熟石灰、氧化钙、CaO
2.根据下列实验现象可以判断某溶液一定呈碱性的是( B )
A.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显红色 B.溶液中滴入无色酚酞试液显红色
C.溶液中滴入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 D.常温下,测得溶液的pH<7
3.等质量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混合后,恰好完全反应,下列说法不正确( D )
A.所用氢氧化钠溶夜和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不相等
B.混合溶液中钠离子与氯离子个数相等
C.混合后水分子总数增加 D.混合前后阴离子总数不变
4.化学变化常伴随着一些现象,下列需要借助酸碱指示剂才能观察到化学反应发生( A )
5.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不用其他试剂,只用观察和组内物质的溶液相互混合的方法,就能将它们一一鉴别出来的是 ( C )
①NaCl、BaCl2、CuSO4、NaOH、NH4NO3 ②Ba(NO3)2、NaCl、Na2SO4、H2SO4、HCl
③NaOH、FeCl3、MgSO4、BaCl2、KCl ④AgNO3、HCl、K2CO3、NaCl、BaCl2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④
6.已知①中盛有一定量的碳酸钠溶液, 根据下图所示实验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是(B)
A.②中溶液为红色 B.③中溶液的溶质一定含有的是氢氧化钠
C.④中溶液中存在大量的Cl- Na+ Ca2+ H+
D.加入过量稀盐酸后,③中观察到沉淀消失,溶液的颜色没有变化、同时产生大量气泡
7.从用石灰浆抹的墙壁上掉下的一块白色固体,为探究其成分,进行如下实验,由此所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A )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①将固体研磨成粉末状,加水搅拌 固体没有全部溶解
②取上层清液,滴加酚酞试液 溶液呈红色
③取不溶物,滴加稀盐酸 有气泡产生
A.一定含有CaCO3和Ca(OH)2 B.一定含有Ca(OH)2,可能含有CaCO3
C.一定没有CaCO3和Ca(OH)2 D.一定含有CaCO3,可能含有Ca(OH)2
8.下面是某同学进行碱的化学性质实验时记录的实验现象,其中与事实不相符是( B )
A.在Ca(OH)2溶液中加入稀盐酸,无明显变化
B.在NaOH溶液中通入CO2气体,有白色沉淀生成
C.在Ca(OH)2溶液中加入几滴酚酞试液,溶液呈红色
D.在NaOH溶液中加入CuSO4溶液,有蓝色絮状沉淀生成
9.下列是分析已变质氢氧化钠溶液的相关实验,其中合理的 ①证明变质:取少量溶液,滴加适量的氯化钡,观察现象②确定成分:取少量溶液,加入足量氯化钙,过滤,向滤液中滴加酚酞溶液③测定纯度:取一定量溶液,加入足量浓盐酸,用氢氧化钠固体吸收气体,称量④除去杂质:取溶液,滴加石灰水至恰好完全反应,过滤 ( C ) A. ②③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①③
10.对下列实验结果推测正确的是 ( D )
A. 某固体中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该固体中一定含有CO32-
B. 某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产生不溶于稀HNO3白色沉淀,该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
C. 验证烧碱溶液中是否混有Cl-,先加AgNO3溶液,再加稀盐酸,有白色沉淀产生,证明含有Cl-
D. 某无色溶液中滴入无色酚酞试液显红色,该溶液一定不是酸溶液
11.一定质量的氢氧化钡溶液中逐渐加入碳酸钠粉末(不考虑溶液体积变化),直至过量。如图横坐标表示加入碳酸钠粉末的质量,根据图像判断,纵坐标可能表示 ( C )
A. 生成沉淀的质量 B. 溶液中溶剂的质量 C.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D. 溶液的pH
12.已知:物质X与Ca(OH)2在水溶液中能发生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Ca(OH)2===Y+Cu(OH)2↓,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C )
A.X肯定不可能是酸 B.X和Y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差为24
C.X可能是碱 D.Y可以是CaCl2或Ca(NO3)2
13.下列四种实验设计及操作,实验过程中其现象不足以说明CO2与NaOH溶液发生了反应的是 ( B) A. B. C. D.
14.某校化学小组在利用硫酸和氢氧化钾两溶液探究酸碱中和反应时,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测得烧杯中溶液pH的变化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图中c点所示溶液呈碱性
B.图中a点所示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K2SO4和H2SO4
C.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钾溶液逐滴滴入到盛有硫酸溶液的烧杯中
D.由c点到d点的变化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反应
15.分离MgCl2,AgCl,NaCl可选用的一组试剂是( B )
A. 水,KOH溶液,稀盐酸 B. 水,NaOH溶液,稀盐酸
C. 水,KOH溶液,稀硫酸 D. 水,NaOH溶液,稀硫酸
二、填空题:
16.在一次实验中,小明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过量稀盐酸,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的实质是 H++OH-=H2O 。
(2)在反应过程中,小明为了确定稀盐酸是否已经添加过量,取样后加入碳酸钠,如果出现 气泡 ,说明稀盐酸已经过量。
17.向稀盐酸中滴加一定量的Ca(OH)2溶液如图甲;取甲反应后的溶液,滴加Na2CO3溶液,溶液pH的变化如图乙.已知:CaCl2、NaCl的水溶液均呈中性.回答问题:
(1)由图乙可以推知:甲反应后的溶液中溶质是_CaCl2 HCl___(填化学式)。
(2)c点对应的溶液中的溶质是_CaCl2 ____NaCl __(填化学式).
(3)欲将甲反应后的溶液调节至中性,在没有指示剂的情况下,应加入 的物质是____C_______(填序号)。
18.向一盛有无色溶液的试管中滴加另一种无色溶液,立即生成一种白色沉淀。试根据你
学过的酸、碱、盐的知识和题目要求,推测生成的白色沉淀和对应的两种无色溶液各是什
么。
推测一:如果沉淀不溶于稀硝酸,沉淀可能是 硫酸钡 ,两种无色溶液中的溶质分别是 硫酸 氯化钡 ;
推测二:如果白色沉淀溶于稀硝酸且有气体产生,沉淀可能是 碳酸钡 ,两种无色溶液中的溶质分别是 氯化钡 碳酸钠 ;
(3)推测三:如果白色沉淀是溶于稀硝酸但不产生气体,沉淀可能是 氢氧化镁 ,两种无色溶液中的溶质分别是 氢氧化钠 氯化镁 。
19.一种白色固体可能含有BaCl2、NaCl、Na2CO3、Na2SO4和CuSO4中的一种或几种。对该固体进行如下实验。①取样,加足量的水,充分搅拌,过滤。得到白色沉淀A和无色溶液B。
②在白色沉淀A中加入稀硝酸,沉淀全部溶解,放出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
③在无色溶液B中加入AgNO3溶液,得到白色沉淀,再加入稀硝酸,白色沉淀不溶解。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原白色固体中一定不含有__CuSO4____Na2SO4______;一定含有__BaCl2____Na2CO3_____。
(2)实验①得到的无色溶液B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NaCl_____________。
(3)原白色固体中可能含有_____NaCl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和分析计算题:
20.科学实验方案是根据特定实验目的而设计的。在学习了“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色”的知识后,进一步了解到“盐酸能电离产生H+和Cl-,氯化钠能电离产生Na+和Cl-”。为深入研究某一问题,小科同学设计了如图3所示的实验方案。请回答下列问题。
(1)向三支试管中分别滴入2滴紫色石蕊试液后,乙试管中的溶液将变为____红____色。
(2)小科设计实验方案所研究的主要问题是能使紫色石蕊试液红色的是盐酸中的什么微粒。
(3)实验结果为甲:无色;乙:红色;丙:无色。根据现象写出结论及理由:能使紫色石蕊试液红色的是盐酸中的氢离子_____________
21.为探究石蕊试液在酸、碱、盐溶液中的变色情况,如图所示,向编号为①~⑥的试管中,分别滴加2滴石蕊试液。
(1)⑥中溶液变为蓝色,说明___碳酸钾溶液成碱性_____。
(2)作为对比实验的试管是___3_____(填编号)。
(3)再向④中滴加过量稀硫酸,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蓝色—_紫色-红色_。
22.为探究盐酸的化学性质,某化学小组做了如下实验:
(1)A试管中的实验现象为___紫色石蕊试液变红____,C试管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Fe2O3+6HCl=2FeCl3+3H2O_______。
(2)将反应后D、E试管中的废液倒入一个洁净的烧杯中,观察到烧杯中先有气泡产生,后有白色沉淀出现。将烧杯中的混合物过滤,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滤液。同学们对滤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滤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作出猜想】猜想一:NaCl 猜想二:NaCl和CaCl2 猜想三:_NaCl ____Na2CO3__
猜想四:NaCl、Ca(OH)2和HCl 【设计实验】请完成实验报告。
无明显现象 盐酸 有气泡产生
【迁移拓展】稀盐酸、稀硫酸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在不同的酸溶液中都含有_____氢离子_____。
BaCl2是一种重金属盐,其水溶液具有很强的毒性,若误服了BaCl2溶液,可立即服用MgSO4溶液解毒,为测定某BaCl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现取100克BaCl2溶液,不断加入MgSO4溶液,反应过程中溶液总质量与加入MgSO4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
(1)P点时溶液的溶质名称是__氯化镁______;(2)反应生成沉淀的最大质量为___23.3_____克;
(3)求原BaCl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20.8%
24.科学实验课上,小柯同学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杂质不和稀盐酸反应),实验后小柯想继续研究废液的成分,于是取过滤后的废液100g,慢慢滴入质量分数为5.3%的碳酸钠溶液,生成沉淀的质量与加入碳酸钠溶液关系如图甲所示。
(1)小柯用图乙测定A点所对应溶液的pH值,结果会_偏小_(选“偏大”、“偏小”或“不变”)。
(2)实验最终生成沉淀质量为多少克?10克
(3)当氯化钙溶液与碳酸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时,过滤,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3.65%2021九年级上科学第1章精选练习三(问卷)
选择题:
1.下列各组物质中,俗名、化学名称和化学式表示的是同一种物质的是:( )
A.烧碱、氧化钠 、Na2O B.纯碱、氢氧化钠、NaOH
C.石灰石、碳酸钙、CaCO3 D.熟石灰、氧化钙、CaO
2.根据下列实验现象可以判断某溶液一定呈碱性的是( )
A.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显红色 B.溶液中滴入无色酚酞试液显红色
C.溶液中滴入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 D.常温下,测得溶液的pH<7
3.等质量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混合后,恰好完全反应,下列说法不正确( )
A.所用氢氧化钠溶夜和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不相等
B.混合溶液中钠离子与氯离子个数相等
C.混合后水分子总数增加 D.混合前后阴离子总数不变
4.化学变化常伴随着一些现象,下列需要借助酸碱指示剂才能观察到化学反应发生( )
5.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不用其他试剂,只用观察和组内物质的溶液相互混合的方法,就能将它们一一鉴别出来的是 ( )
①NaCl、BaCl2、CuSO4、NaOH、NH4NO3 ②Ba(NO3)2、NaCl、Na2SO4、H2SO4、HCl
③NaOH、FeCl3、MgSO4、BaCl2、KCl ④AgNO3、HCl、K2CO3、NaCl、BaCl2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④
6.已知①中盛有一定量的碳酸钠溶液, 根据下图所示的实验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是
A.②中溶液为红色 B.③中溶液的溶质一定含有的是氢氧化钠
C.④中溶液中存在大量的Cl- Na+ Ca2+ H+
D.加入过量稀盐酸后,③中观察到沉淀消失,溶液的颜色没有变化、同时产生大量气泡
7.从用石灰浆抹的墙壁上掉下的一块白色固体,为探究其成分,进行如下实验,由此所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①将固体研磨成粉末状,加水搅拌 固体没有全部溶解
②取上层清液,滴加酚酞试液 溶液呈红色
③取不溶物,滴加稀盐酸 有气泡产生
A.一定含有CaCO3和Ca(OH)2 B.一定含有Ca(OH)2,可能含有CaCO3
C.一定没有CaCO3和Ca(OH)2 D.一定含有CaCO3,可能含有Ca(OH)2
8.下面是某同学进行碱的化学性质实验时记录的实验现象,其中与事实不相符的是( )
A.在Ca(OH)2溶液中加入稀盐酸,无明显变化
B.在NaOH溶液中通入CO2气体,有白色沉淀生成
C.在Ca(OH)2溶液中加入几滴酚酞试液,溶液呈红色
D.在NaOH溶液中加入CuSO4溶液,有蓝色絮状沉淀生成
9.下列是分析已变质氢氧化钠溶液的相关实验,其中合理的 ①证明变质:取少量溶液,滴加适量的氯化钡,观察现象②确定成分:取少量溶液,加入足量氯化钙,过滤,向滤液中滴加酚酞溶液③测定纯度:取一定量溶液,加入足量浓盐酸,用氢氧化钠固体吸收气体,称量④除去杂质:取溶液,滴加石灰水至恰好完全反应,过滤A. ②③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①③
10.对下列实验结果推测正确的是( )
A. 某固体中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该固体中一定含有CO32-
B. 某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产生不溶于稀HNO3白色沉淀,该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
C. 验证烧碱溶液中是否混有Cl- , 先加AgNO3溶液,再加稀盐酸,有白色沉淀产生,证明含有Cl-
D. 某无色溶液中滴入无色酚酞试液显红色,该溶液一定不是酸溶液
11.一定质量的氢氧化钡溶液中逐渐加入碳酸钠粉末(不考虑溶液体积变化),直至过量。如图横坐标表示加入碳酸钠粉末的质量,根据图像判断,纵坐标可能表示
A. 生成沉淀的质量 B. 溶液中溶剂的质量 C.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D. 溶液的pH
12.已知:物质X与Ca(OH)2在水溶液中能发生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Ca(OH)2===Y+Cu(OH)2↓,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X肯定不可能是酸 B.X和Y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差为24
C.X可能是碱 D.Y可以是CaCl2或Ca(NO3)2
13.下列四种实验设计及操作,实验过程中其现象不足以说明CO2与NaOH溶液发生了反应的是 A. B. C. D.
14.某校化学小组在利用硫酸和氢氧化钾两溶液探究酸碱中和反应时,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测得烧杯中溶液pH的变化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c点所示溶液呈碱性
B.图中a点所示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K2SO4和H2SO4
C.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钾溶液逐滴滴入到盛有硫酸溶液的烧杯中
D.由c点到d点的变化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反应
15.分离MgCl2,AgCl,NaCl可选用的一组试剂是( )
A. 水,KOH溶液,稀盐酸 B. 水,NaOH溶液,稀盐酸
C. 水,KOH溶液,稀硫酸 D. 水,NaOH溶液,稀硫酸
二、填空题:
16.在一次实验中,小明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过量稀盐酸,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的实质是 。
(2)在反应过程中,小明为了确定稀盐酸是否已经添加过量,取样后加入碳酸钠,如果出现 ,说明稀盐酸已经过量。
17.向稀盐酸中滴加一定量的Ca(OH)2溶液如图甲;取甲反应后的溶液,滴加Na2CO3溶液,溶液pH的变化如图乙.已知:CaCl2、NaCl的水溶液均呈中性.回答问题:
(1)由图乙可以推知:甲反应后的溶液中溶质是________(填化学式)。
(2)c点对应的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____(填化学式).
(3)欲将甲反应后的溶液调节至中性,在没有指示剂的情况下,应加入的物质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CaO B.Ca(OH)2 C.CaCO3
18.向一盛有无色溶液的试管中滴加另一种无色溶液,立即生成一种白色沉淀。试根据你学
过的酸、碱、盐的知识和题目要求,推测生成的白色沉淀和对应的两种无色溶液各是什么。
推测一:如果沉淀不溶于稀硝酸,沉淀可能是 ,两种无色溶液中的溶质分别
是 ;
推测二:如果白色沉淀溶于稀硝酸且有气体产生,沉淀可能是 ,两种无色溶液中的溶质分别是 ;
(3)推测三:如果白色沉淀是溶于稀硝酸但不产生气体,沉淀可能是 ,两种无色溶液中的溶质分别是 。
19.一种白色固体可能含有BaCl2、NaCl、Na2CO3、Na2SO4和CuSO4中的一种或几种。对该固体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样,加足量的水,充分搅拌,过滤。得到白色沉淀A和无色溶液B。
②在白色沉淀A中加入稀硝酸,沉淀全部溶解,放出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
③在无色溶液B中加入AgNO3溶液,得到白色沉淀,再加入稀硝酸,白色沉淀不溶解。
请回答下列问题。(1)原白色固体中一定不含有_________________;一定含有___________。
(2)实验①得到的无色溶液B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____。
(3)原白色固体中可能含有___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和分析计算题
20.科学实验方案是根据特定实验目的而设计的。在学习了“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色”的知识后,进一步了解到“盐酸能电离产生H+和Cl-,氯化钠能电离产生Na+和Cl-”。为深入研究某一问题,小科同学设计了如图3所示的实验方案。请回答下列问题。
(1)向三支试管中分别滴入2滴紫色石蕊试液后,乙试管中的溶液将变为________色。
(2)小科设计的实验方案所研究的主要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结果为甲:无色;乙:红色;丙:无色。根据现象写出结论及理由:______________
21.为探究石蕊试液在酸、碱、盐溶液中的变色情况,如图1-2-2所示,向编号为①~⑥的试管中,分别滴加2滴石蕊试液。
(1)⑥中溶液变为蓝色,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为对比实验的试管是________(填编号)。
(3)再向④中滴加过量稀硫酸,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为探究盐酸的化学性质,某化学小组做了如下实验:
(1)A试管中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_,C试管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2)将反应后D、E试管中的废液倒入一个洁净的烧杯中,观察到烧杯中先有气泡产生,后有白色沉淀出现。将烧杯中的混合物过滤,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滤液。同学们对滤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探究。【提出问题】滤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作出猜想】猜想一:NaCl 猜想二:NaCl和CaCl2 猜想三:______________
猜想四:NaCl、Ca(OH)2和HCl 【设计实验】请完成实验报告。
【迁移拓展】稀盐酸、稀硫酸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在不同的酸溶液中都含有__________。
23.BaCl2是一种重金属盐,其水溶液具有很强的毒性,若误服了BaCl2溶液,可立即服用MgSO4溶液解毒,为测定某BaCl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现取100克BaCl2溶液,不断加入MgSO4溶液,反应过程中溶液总质量与加入MgSO4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1)P点时溶液的溶质名称是________;(2)反应生成沉淀的最大质量为________克;
(3)求原BaCl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24.科学实验课上,小柯同学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杂质不和稀盐酸反应),实验后小柯想继续研究废液的成分,于是取过滤后的废液100g,慢慢滴入质量分数为5.3%的碳酸钠溶液,生成沉淀的质量与加入碳酸钠溶液关系如图甲所示。
(1)小柯用图乙测定A点所对应溶液的pH值,结果会_______(选“偏大”、“偏小”或“不变”)。
(2)实验最终生成沉淀质量为多少克?
(3)当氯化钙溶液与碳酸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时,过滤,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