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 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 单元评价卷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以下是近代外交家顾维钧在一次国际会议上的演讲词:“孔子犹如西方的耶稣……中国不能失去山东,正如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所以,我们拒绝签字!”此举是为了( )
A.抗议德国出兵占领胶州湾
B.反对盟国损害中国的利益
C.要求西方尊重中国的信仰
D.建议列强支持中国的抗战
2.经历过五四运动的傅斯年认为五四运动是一个重要的开端:“从五四运动以后,中国才算有了‘社会’。”这主要是因为五四运动( )
A.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B.激发了普通民众的社会责任感
C.实现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联合
D.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华的传播
3.在评价五四运动的历史功绩时,有不少学者常常把五四运动直接称为“五四新文化运动”。可见,其评价的着眼点是( )
A.思想启蒙 B.反帝爱国
C.社会改良 D.文学革命
4.一首赞歌中写道:“一声惊雷震九天,南湖八十九年前,唤起工农千百万,风雷滚滚来天半,同心干,红旗漫卷映河山……”这首赞歌所纪念的历史事件是( )
A.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B.党的民主革命纲领的提出
C.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建立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5.“1927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和它所领导的革命阶级又进一步采取了一个决定性的行动……这次武装起义奠定了红军的基础。”材料描述的是( )
A.武昌起义 B.北伐战争
C.南昌起义 D.秋收起义
6.毛泽东说:“五四运动的杰出历史意义,在于它带着辛亥革命还不曾有的姿态,这就是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国主义和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封建主义。”下列五四运动时期的口号最能体现此观点的是( )
A.“还我青岛” B.“取消二十一条”
C.“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D.“外争国权,内除国贼”
7.中国革命有了正确的前进方向,中国人民有了强大的凝聚力,中国命运有了光明的发展前途。这是指( )
A.辛亥革命后 B.五四运动后
C.新文化运动后 D.中国共产党成立后
8.中央电视台播放的某地旅游广告中提到“人民共和国从这里走来”(如图)。据此推知,该地是( )
A.江苏南京 B.江西瑞金
C.陕西延安 D.河北西柏坡
9.“当日本企图取代欧洲在中国的位置,如夺取德国在山东的权力时,它倒提高了中国的民族主义精神。”这次“民族主义精神”高涨的重要意义是( )
A.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B.促成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C.动摇了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的统治基础
D.使中国人民取得反侵略斗争的完全胜利
10.1902年梁启超在《新民丛报》发表文章,提到马克思及其学说,并预言“社会主义必将磅礴于二十世纪”;同盟会早期会员朱执信1905年翻译《共产党宣言》部分内容;1917年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上述史实表明( )
A.马克思主义已经在中国思想界产生影响
B.马克思主义理论已经在中国得到了实践
C.各政治派别都主张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
D.中国知识分子关注资本主义制度的危机
11.《清平乐·六盘山》:“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是毛泽东率军翻越六盘山时的咏怀之作。该诗词创作于( )
A.红军长征时期 B.全民族抗战时期
C.解放战争时期 D.建国初期
12.井冈山精神可以概括为“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其中“敢闯新路”主要体现在( )
A.打土豪,分田地 B.“工农武装割据”
C.纠正“左”倾错误 D.开展武装斗争
13.通过新文化运动和反巴黎和会出卖中国利益的社会运动,新式知识精英群体整体地、主动地出现在中国社会现代化的舞台上,成为一支无法忽视的巨大的力量,这充分展现了他们改造中国的主动意识、集体意识。这一社会群体( )
A.成为了五四运动的主力军
B.担负起领导民主革命的任务
C.带领人民推翻了封建帝制
D.唤起了近代民族意识的觉醒
14.五四运动后,毛泽东、周恩来、恽代英等人都将无产阶级的世界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深刻思考中国的革命和未来。这反映出五四运动( )
A.使中国人民找到了民族解放的新武器
B.推动了中国社会主义革命运动的兴起
C.标志着中国人民救亡意识的觉醒
D.促进了民主科学思想的广泛传播
15.1920年5月4日,胡适撰文指出:“我们希望学生从今以后要注意课堂里、操场上、课余时间里的学生生活。只有这种学生活动是能持久又最有功效的学生运动。”胡适意在( )
A.反思五四时期社会风潮 B.指出五四运动得不偿失
C.阻止学生参与社会事务 D.赞扬青年学生爱国行动
16.1919年初,有人致电巴黎和会中国代表:“愿公等坚持到底,全国国民为公后盾。”这一“后盾”后来集中体现在( )
A.戊戌变法运动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爱国运动 D.国民革命运动
17.五四运动后,出现了社会主义是否适合中国国情的争论,有人反对走俄国式的道路,认为救中国只有一条路,就是“增加富力”,发展实业;还有人主张“采用劳农主义的直接行动,达到社会革命的目的”。这场争论( )
A.确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B.使思想界认清了欧美的社会制度
C.在思想上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
D.消除了知识分子在救亡图存方式上的分歧
18.《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劳动法》规定:“社会保险,对于一切雇佣劳动者,不论他在国家企业、协作社或私人的企业,不论工作时间之久暂及付给工资的形式如何都得施及之。”社会保险基金用于支付工人年老、患病、伤残、生育、失业、死亡等情况。这一规定( )
A.旨在推进根据地的工业化
B.表明共和国政府关注民生
C.适应了社会生产力的状况
D.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
19.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扩大会议,史称“遵义会议”。会议通过了张闻天《中共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总结的决议》,集中全力解决当时最紧迫的军事路线和组织领导问题,但却没有提出政治路线的错误问题,反而确认“党中央的政治路线无疑义的是正确”。而且讲得有根有据,连路线错误的暗示都没有。主要是因为( )
A.担心党内发生严重分裂
B.缺乏稳定的政治大环境
C.错误性质没人认识清楚
D.政治路线问题并不重要
20.“红军主力上征途,战略转移去远方。男女老少来相送,热泪沾衣叙情长。”歌词描绘的场景发生的根本原因是( )
A.国民革命军北伐失败
B.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C.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D.王明等人的“左”倾错误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1题14分,第22题16分,第23题14分,第24题16分,共60分。)
21.史料实证是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阅读下列关于“火烧赵家楼”的材料:
材料一 只知道他是“五四”运动火烧赵家楼的英雄,后来才知道他是把毕生精力奉献给青年教育的好老师。
——摘编自巴金《怀念匡互生先生》
(注:巴金不是五四运动的亲历者)
材料二 匡互生把曹宅窗户打开,我在下面托了他一把,他就从小窗口爬进曹宅……放火烧了赵家楼。
——摘编自周予同《火烧赵家楼》
材料三 匡见曹家朱门紧闭,警卫守门,便攀上大门旁的小窗,击碎玻璃,掰开铁栏,挤进院内。匡在曹院内寻找曹汝霖,未见人影,即从卧室取出被褥等物,举火焚烧,火焰冲天而起。
——摘编自熊梦飞《忆亡友匡互生》
材料四 当走到曹宅前面的时候,那些预备牺牲的几个热烈同学,却趁着大家狂呼着的时候,早已猛力跳上围墙上的窗洞,把铁窗冲毁,进入曹汝霖的住宅里去……因为他们到处搜不出那确实被大家证明在内开会未曾逃出的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只得烧了他们借以从容商量作恶的巢穴,以泄一时的愤怒。
——摘编自匡互生《五四运动纪实》
请回答:
(1)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火烧赵家楼”事件中,放火的是匡互生吗?从史料可信度的角度说明理由。
(2)1919年梁漱溟指出,对五四运动中“火烧赵家楼”的学生第一要提起公诉,不公诉不足以维持民国初年刚建立的法治;第二要当庭特赦,不特赦不足以维护学生的爱国热情。你是否同意此观点?请说明理由。
(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青年学生在五四运动中发挥的主要作用。五四运动对中国革命有何深远影响?
22.八七会议指出:“共产党现时最主要的任务是有系统地、有计划地、尽可能在广大区域中准备农民的总暴动,要注意武装工人及暴动巷战等军事训练,即刻准备响应乡村农民的暴动,而推翻反革命的政权。”这反映了当时的中国共产党( )
A.以领导工人运动为中心任务 B.坚持“城市中心论”
C.工作重心由城市转向农村 D.决定发动南昌起义
23.红军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壮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长征开始后,国民党动用《中央日报》等一切宣传机器,几乎天天登载“围剿”红军的消息。红军四渡赤水转战川黔滇边时,该报从1月到3月陆续有报道,如称“黔北之匪,自被击溃后,成股逃窜者不足万人,余均小部”“匪子弹用尽,患病亦多,实无战斗力量与勇气”“沿途伤病饿疲倒毙之匪,遍地皆是”。
在国统区,还有一大批民营报刊,也对红军长征情况有所反映。如红军强渡乌江,《国民公报》发表《朱毛残部只剩两三万人,由乌江强渡北窜》,称“朱毛残部,由瓮安乌江上游强渡,向湄潭遵义北窜,一部仍由石阡余(庆)强渡北窜,据俘获匪称,沿途伤亡颇众,逃亡尤多,现剩二三万人”。
——摘编自黎余《国统区对红军长征的报道》
材料二 1936年2月,董健吾受宋庆龄的派遣,到达陕北瓦窑堡。他聆听了博古、林伯渠、王稼祥等人有关红军长征的战略决策和重要意义,以及长征见闻和事迹的介绍,还得到不少珍贵的资料。后来他编写了《红军二万五千里西引记》一文,在国统区报纸上发表。该文从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写起,介绍了红军决定实行战略转移的决策过程,叙述了红一方面军长征中经历的主要战斗、事件以及行军路线。随文还附有红一方面军长征路线图、红军第一军团“西引”中经过地点及里程一览表以及“毛泽东像”和“红军在江西所发建设公债券”图片。
——摘编自黎余《国统区对红军长征的报道》
材料三 《红军二万五千里西引记》以充满激情的文笔描述红军不畏艰难险阻的英雄事迹。例如,7月初在从卓克基翻越雪山向毛儿盖进军途中,红一军团第2师第6团迷失方向,断粮四日,冻饿而死者达三分之一。后来红军主力得到第6团救援电报,派运输队星夜赴援。这些僵卧在冰雪中的红军,闻救星到,都跳跃起来。他们得到了精神上和物质上的兴奋,寒冷不怕了,爬山也有劲了。
——摘编自刘统《新发现的一篇介绍长征的
珍贵文献——〈红军二万五千里西引记〉》
(1)根据材料一,指出国统区报纸对于红军长征报道的特点及原因。
(2)根据材料二、三,指出《红军二万五千里西引记》对于红军长征的报道与材料一有何不同?
(3)根据材料,评析关于红军长征不同报道的史料价值。
2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30年1月5日,毛泽东同志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指出“要创造红色区域,实行武装割据,这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也就是要以乡村为中心”。后来这种理论和党内“左”倾错误进行了数次的斗争。
材料二 1930年4月2日,李立三同志强调:“夺取一省与几省政权,无产阶级的伟大斗争是决定胜负的力量。没有中心城市、产业区域,特别是铁路海员工厂工人群众的罢工高潮,决不能有一省与几省政权的胜利。想‘以乡村来包围城市’‘单凭红军来夺取城市’,都只是一种幻想,一种绝对错误的观念。”
材料三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民主革命,经历了两次大的反复,两次历史性的伟大转折,一次是从国民革命的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的兴起,一次是从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到抗日战争的兴起。
(1)指出材料一、二关于中国革命道路的不同主张。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两种革命道路的历史地位。
(3)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分析经过这两次反复,中国民主革命是如何转折的。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B
解析:材料“中国不能失去山东……我们拒绝签字”说明当时中国对于西方盟国损害中国山东利益进行抗议反对,故B项正确;A项是1898年,材料是1919年巴黎和会时期;材料中不是要求尊重中国信仰,故C项错误;此时是1919年,中国的抗战开始于1931年,故D项错误。
2.B
解析:傅斯年认为“才算有了‘社会’”表明他觉得五四运动启发了民众的觉悟和爱国的热情,激发了普通民众的社会责任感,故选B项;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标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排除A项;五四运动不是“社会各阶级的联合”,排除C项;激发爱国救亡不能说是促进马克思主义传播,排除D项。
3.A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学者们把五四运动直接称为“五四新文化运动”主要是因为他们把五四运动看成是新文化运动的延续和发展,使马克思主义得到广泛传播,赋予了五四运动在思想启蒙方面的意义,故选A项。
4.A
解析:“一声惊雷震九天,南湖八十九年前”指的是1921年中共一大召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故选A项。
5.C
解析:根据材料“1927年8月1日”“这次武装起义奠定了红军的基础”可知,这指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南昌起义,故C项正确;A、B、D三项均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
6.D
7.D
8.B
9.B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材料中“日本企图取代欧洲在中国的位置,如夺取德国在山东的权力”指的是一战期间日本企图独占中国,夺取德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山东;一战后巴黎和会上协约国列强无视中国代表的正义要求,决定将德国在山东的权益正式转交给日本。这一事件激起了中国国内的五四运动,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故B项正确。
10.A
解析:材料中梁启超在《新民丛报》发表文章,提到马克思及其学说,朱执信1905年翻译《共产党宣言》部分内容,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说明马克思主义已经在中国思想界产生影响,故A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是在1919年五四运动之后,材料所述现象只能说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不能说是实践,故B项错误;各政治派别各有自己的主张,并不是所有的派别都主张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故C项错误;材料中未提及资本主义制度的危机,故D项错误。
11.A
解析:题干中《清平乐·六盘山》是毛泽东写于1935年10月红军长征途中,六盘山在宁夏南部,甘肃东部,故选A项;全民族抗战时期从1937年7月到1945年8月,排除B项;解放战争时期从1946年到1949年10月,排除C项;建国初期一般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52年,排除D项。
12.B
解析:注意题干信息“井冈山精神”,结合所学可知,在井冈山时期,毛泽东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即工农武装割据理论,因此“敢闯新路”指“工农武装割据”,故选B项;打土豪,分田地属于依靠群众,且包括于“工农武装割据”理论之中,排除A项;纠正“左”倾军事错误是在1935年遵义会议上,排除C项;开展武装斗争包括于“工农武装割据”理论之中,排除D项。
13.D
解析:五四运动的主力军是工人,故A项错误;担负起领导民主革命任务的是工人阶级,故B项错误;推翻封建帝制的是资产阶级,故C项错误;“这充分展现了他们改造中国的主动意识、集体意识”表明知识分子唤醒了民众的民族意识,故D项正确。
14.A
解析:以无产阶级的世界观为指引,后来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成为实现民族解放的新武器,故选A项;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兴起于1953年的三大改造运动,排除B项;五四运动确实标志着中国人民救亡意识的觉醒,但题干强调的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对中国革命的作用,排除C项;题干反映出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排除D项。
15.A
解析:通过材料我们可以得知胡适反对五四运动中学生参与政治这一做法,这是他对五四运动的一个反思,故A项正确。
16.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9年初,法、英、美等国召开巴黎和会。中国代表提出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利归还给中国等合理提案,遭到和会的无理拒绝。消息传来,举国震惊,五四爱国运动爆发。从材料中“1919年初”“巴黎和会”等信息可知,这一“后盾”后来集中体现在五四爱国运动。戊戌变法发生在1898年,新文化运动开展于1915年,国民革命运动开始于1924年1月,均不符合题意,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项。
17.C
解析:材料反映了五四运动后,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引起争论。通过这场争论,宣传了马克思主义,使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救中国,从而在思想上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故C项正确。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开辟于20世纪20年代末,故A项错误。这场争论没有涉及欧美的社会制度,故B项错误。“有人反对……有人主张……”说明知识分子在救亡图存方式上仍有分歧,“消除了”表述太绝对,故D项错误。
18.B
解析:材料中《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劳动法》规定的是社会保险的内容,与工业化无关,故A项错误;“社会保险,对于一切雇佣劳动者,不论他在国家企业、协作社或私人的企业,不论工作时间之久暂及付给工资的形式如何都得施及之”表明共和国政府关注民生,故B项正确;该法规定的内容表明政府关注民生,与适应社会生产力状况无关,故C项错误;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与材料的内容不符,故D项错误。
19.A
解析:材料中对政治路线的肯定,是为了维护政治环境稳定,防止党内分歧扩大化,故选A项。
20.D
解析:材料“红军主力上征途,战略转移去远方”描绘的是1934年10月红军长征的情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红军长征的根本原因是王明等人的“左”倾错误,故D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1题14分,第22题16分,第23题14分,第24题16分,共60分。)
21.(1)不是。巴金不是五四运动亲历者,提供的材料可信度较低;材料二、三中亲历者的回忆可能有误;材料四中匡互生自己未提及此事。
是。材料二、三的作者作为亲历者可信度比较大;材料一、二、三相互印证;材料四中匡的回忆不足以证明。
(2)同意。理由:学生要在法律框架内理性表达爱国情感。
不同意。理由:当时北洋政府反动卖国,学生的行为是爱国的,不应被起诉。
(3)作用:先锋作用。
影响: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解析:第(1)问,或不是,从材料一中巴金不是五四运动亲历者,提供的材料可信度较低;材料二、三中亲历者的回忆可能有误;材料四中匡互生自己未提及此事。或者是,理由从材料二、三的作者周予同、熊梦飞等作为亲历者可信度比较大;材料一、二、三相互印证;材料四中匡的回忆不足以证明。言之有理即可。第(2)问第一小问,同意或者不同意。第二小问,合理阐释即可,结合梁的观点学生要在法律框架内理性表达爱国情感;当时北洋政府反动卖国,学生的行为是爱国的,不应被起诉。第(3)问第一小问,从材料可知是学生先发起,故答先锋作用。第二小问,据所学可知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22.B
解析:材料没有体现出中国共产党以领导工人运动作为党的中心任务,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要注意武装工人及暴动巷战等军事训练”可知,当时的中国共产党认为中国革命的中心应放在大城市,故B项正确;党的工作重心由城市转向农村是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后,故C项错误;南昌起义爆发于八七会议之前,故D项错误。
23.(1)特点:诋毁红军长征,夸大国民党军队战绩,笼统不实。原因:由于立场不同,国民党报纸出于维护统治的目的进行不实宣传;民营报刊迫于国民党的压力,报道的倾向与国民党报纸大致相同。
(2)不同:正面报道了红军长征,报道全面、具体,材料真实、丰富。
(3)《红军二万五千里西引记》对于红军长征的报道建立在实际调查的基础上,《中央日报》和《国民公报》的报道具有明显的主观意图,报道不实。因此,就对红军长征的报道而言,《红军二万五千里西引记》比《中央日报》和《国民公报》的史料价值更高。但《中央日报》和《国民公报》也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因为从中可以看出国统区人们对于红军长征的态度,也从侧面印证了红军长征的史实。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据材料一“黔北之匪,自被击溃后,成股逃窜者不足万人”“朱毛残部,由瓮安乌江上游强渡,向湄潭遵义北窜”并结合所学分析得出诋毁红军长征,夸大国民党军队战绩,笼统不实。第二小问,据材料一“国民党动用《中央日报》等一切宣传机器”“在国统区,还有一大批民营报刊”并结合所学得出,由于立场不同,国民党报纸出于维护统治的目的进行不实宣传;民营报刊迫于国民党的压力,报道的倾向与国民党报纸大致相同。第(2)问,据材料二“叙述了红一方面军长征中经历的主要战斗、事件以及行军路线。随文还附有红一方面军长征路线图”、材料三“以充满激情的文笔描述红军不畏艰难险阻的英雄事迹”得出,正面报道了红军长征,报道全面、具体,材料真实、丰富。第(3)问,根据上述材料从主观意图、实际调查、侧面印证等方面评析。
24.(1)毛泽东主张以乡村为中心,坚持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李立三坚持以城市为中心,反对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2)毛泽东的“工农武装割据”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典范,最初党中央因犯了“左”倾错误否认其正确性,后来全党接受其为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城市中心道路最初在党中央占统治地位,推行的冒险主义政策,使中国革命遭受重大损失,后该道路被放弃。
(3)大革命失败后,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和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开辟,使中国革命逐渐走出低谷。中共中央犯了“左”倾错误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红军被迫长征。遵义会议纠正了“左”倾错误,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长征的胜利,实现了红军的战略大转移,宣传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主张,在沿途播下了革命种子,鼓舞了广大人民群众,铸就了长征精神,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一“要创造红色区域,实行武装割据……也就是要以乡村为中心”可知,毛泽东主张以乡村为中心,坚持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根据材料二“没有中心城市、产业区域,特别是铁路海员工厂工人群众的罢工高潮,决不能有一省与几省政权的胜利”可知,李立三坚持以城市为中心,反对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第(2)问,根据材料一“后来这种理论和党内‘左’倾错误进行了数次的斗争”并结合所学可知,毛泽东的“工农武装割据”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典范,最初党中央因犯了“左”倾错误否认其正确性,后来全党接受其为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结合所学可知,城市中心道路最初在党中央占统治地位,推行的冒险主义政策,使中国革命遭受重大损失,后该道路被放弃。第(3)问,根据材料三可知,有两个转折,一次是大革命失败后,一次是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后,结合所学可知,大革命失败后,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和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开辟,使中国革命逐渐走出低谷。中共中央犯了“左”倾错误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红军被迫长征。遵义会议纠正了“左”倾错误,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长征的胜利,实现了红军的战略大转移,宣传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主张,在沿途播下了革命种子,鼓舞了广大人民群众,铸就了长征精神,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