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9张PPT)
第三节 黄河
巴颜喀拉山
渤海
黄河的发源地和注入的海洋
黄河源头之一——约古宗列曲
黄河入海口卫星图
青 海
四 川
内 蒙 古
山西
陕西
河南
山东
渤海
巴颜喀拉山
甘
肃
宁夏
黄河流经的省区
汾河
渭河
河口
旧孟津
黄河水系图
洮河
湟
水
青藏高原
内 蒙 古 高 原
黄土高原
华北平原
黄河流经的地形区
贡献
忧患
2、提供水能资源
1、中华民族的发祥地
3、塑造平原,提供灌溉
………
龙羊峡
刘家峡
三门峡
小浪底
黄河水系水电站分布
黄河水系图
河套平原
宁夏
平原
华
北
平
原
宁夏平原引黄灌溉
兰州
。
河口
。
。
利津
。
龙门
。
陕县
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
水
面
河
床
面
地 面
“地上河”动画演示
地上悬河
据历史记载,自公元前602年 到新中国成立前2000多年中,黄河 下游因洪水决口泛滥达1500多次, 平均3年2次,下游改道26次,其中 较大而长时期的改道有9次,曾有 7个入海口,涉及范围北至津沽,南达淮河,约25万平方公里,淮河和海河也成了黄河的受害者。每次决口泛滥,都造成“江河横溢,人为鱼鳖”的凄惨景象。例如1933年黄河发大水,下游决漫堤72处,使河北、山东、河南三省67个县受灾而积达12000平方公里,364万人流离失所,无家可归,18000多人被夺去了生命。
黄河之害在于下游决口改道,究其原因是
中游泥沙入河并在下游河道沉积形成地上
河造成的,因而治黄关键是治沙,由于泥
沙主要来自中游,所以要根治黄河必须加
强中游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工作。
植树种草
打坝淤地
忧患
中游泥沙入河
黄土土质疏松
降水集中夏季多暴雨
支流较多
植被破坏严重
自然原因
人为原因
下游
治理
中游保持水土:植树种草,打坝淤地
下游:加固加高大堤,调水调沙
治本
治标
“地上河”
调水调沙
前 景 与 展 望
治理黄河新设想:挖沙降河,悬河入地——每年在黄河口挖取泥沙,降低河口段河床,这样中下游河道的积沙就会被水冲移而下,使整个中下游河床逐年降低。只要每年挖沙不止,30年后黄河中下游河道积存的大约60亿立方米的泥沙就会被冲走,世界著名的“悬河”就可能变成地下河。
凌汛:由低纬度流向高纬度,
下游河段封冻早,解冻迟。
今年黄河出现严重的缺水局面,沿岸 8省区正面临着建国以来最严重的用水问题,这些地区的农产品减产已成定局。
黄河下游在1972年—1998年的27年中,共断流21年,累计1050天。最严重的1997年,断流13次,226天;其中有一天断流河段长达704千米。
黄河流域降水偏少;上中游工农业用水过多、水利工程蓄水等是造成断流的原因。
为什么黄河下游会出现断流现象?
合理调配上中游工农业用水、调整黄河的水价、重点实施南水北调西线工程。
如何解决黄河的断流呢?
忧患 原因 对策
上游
中游
下游
草地退化,荒漠化
干旱;过度放牧
合理放牧,南水北调
凌汛(宁夏、内蒙
古段)
由低纬流向高纬,下游封
冻早,解冻迟。
水土流失,泥沙入河
①地形与土质
②降水
③支流
④植被
植树种草,
打坝淤地
地上河
黄河从中游携带的泥沙在下游
河床淤积形成
加固加高大堤,调水
调沙
断流
降水偏少,无支流汇入;上
中游过量取水
全流域水量统一
调度
水污染
污水任意排放
污水达标排放
凌汛(山东段)
同上
小结:黄河各河段忧患表现
课堂小结
黄
河
1、概况
发源地:
巴颜喀拉山
入海:
渤海
流经省区: .
流经地形区: 、 、 、 。
河段划分:
河口
旧孟津
主要支流: 、 、 、 。
(9个)
2、贡献
中华民族的发祥地
提供水能资源: 、 、 、 。
塑造平原,提供灌溉
3、忧患:
最大忧患:
下游“地上河”问题
(“塞上江南”: 、 )
不同河段不同表现:(上表)
龙羊峡水电站
刘家峡水电站
青铜峡水电站
三门峡水利枢纽
小浪底水利枢纽工地
中国境内原始人类遗址分布图
蓝田
大汶口
半坡
西侯度
我能观察
中国六大古都分布图
西安
开封
洛阳
南京
杭州
北京
黄河中下游地区是世界著名的古代文明发祥地之一,是
古代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孕育中华民族的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