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八年级上人教新课标版2.3黄河课件6

文档属性

名称 地理八年级上人教新课标版2.3黄河课件6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2-08-19 13:51: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黄河水系图
读“黄河水系图”、“中国政区图”及“中国地形图” ,回答:
1、黄河发源于哪里?注入那个海洋?
2、黄河流经哪些省区?主要流经哪些地形区?
3、主要支流有哪些?
4、上、中、下又游是如何划分的?
湟水
洮河
汾河
渭河
河口
旧孟津
巴颜喀拉山
渤海
黄河基本概况
黄河源头
黄河入海口卫星图
青 藏 高 原
内 蒙 古 高 原
黄土 高 原
华北平原
上游:
河段全长3472千米,流域面积38.6万平方千米,流域面积占全黄河总量的51.3%。上游河段总落差3496米,径流量占全河的54%;上游河段年来沙量只占全河年来沙量的8%,水多沙少,是黄河的清水来源。有洮河、湟水等重要支流汇入,使黄河水量大增。
黄河干流泥沙沿途变化
3.48
1.19
兰州
6.67
1.67
陕县
37.7
16.0
利津
24.7
11.5
河口
中 游:
中游景观
下 游:
黄河下游河道迁徙变化的剧烈程度,在世界上是独一 无二的。根据有文字记载,黄河曾经多次改道。河道变迁的范围,西起郑州附近,北抵天津,南达江淮,纵横25万平方公里。下游河段除南岸东平湖至济南间为低山丘陵外,其余全靠堤防挡水,堤防总长1400余千米。
战国以前,黄土高原的森林覆盖率在50%以上。由于农业垦荒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历史上营造宫殿、伐木烧薪、战争等,植被遭到严重的破坏。1949年, 黄土高原植被覆盖率不足10%,1985年仅为6.5%。
经过多年的治理,现在黄土高原严重水土流失区内,乔木林覆盖率已恢复至 9.27%,乔灌林覆盖率恢复至 15.17%。一些治理先进的小流域,已恢复至 30%~40%。在当前西部大开发生态环境建设为重的形势下,植被覆盖率将会大幅度增加。
上中游与下游流域面积、支流有什么不同?
为什么?
黄河的奉献(功)
1、黄河——中华民族发祥地
2、奉献了丰富的水能资源
上游水电站:龙羊峡、李家峡
中游水电站:三门峡、小浪底
3、奉献了丰富的灌溉水源
“塞上江南”——河套平原、宁夏平原
4、奉献了丰富的旅游资源
壶口瀑布
讨论:
黄河带来的灾难(过)
资料一:洪水泛滥
从公元前602年到公元1938年的2500多年间,黄河决口1590次,大的迁徙改道26次,平均三年有两次决口,百年有一次大改道。每次灾难都夺去千万人的生命,流离失所者不计其数。
1938年黄河改道,滚滚黄水汹涌南下,冲进淮河,淹没了豫东、皖北、苏北的大片土地,受灾人口1250万,死亡89万,使得黄淮平原的千里沃野变成了一片凄惨、荒凉的黄泛区。
资料二:凌汛
凌汛
资料三:断流
黄河自然断流始于1972年,主要发生在下游的山东河段。在1972~1996年的25年间,有19年出现河干断流,平均4年3次断流。1987年后几乎连年出现断流,其断流时间不断提前,断流范围不断扩大,断流频次、历时不断增加。1995年,地处河口段的利津水文站,断流历时长达122天,长度达683km,占黄河下游河道长度的80%以上。1996年,地处济南市郊的泺口水文站于2月14日就开始断流;利津水文站该年先后断流7次,历时达136天,是有史以来黄河断流时间最早、历时最长的年份。
断流
断 流
小 结:
黄河母亲
黄河概况
发源地、注入海洋、分段 、支流
流经地形区、气候区
黄河忧患
上游:荒漠化
中游: 水土流失 严重
下游: 地上河—水灾
根治黄河
中游黄土
高原地区
治沙:中游地区植树造林、保持水土
人水和谐
黄河源头
黄河上游
黄河中游
黄河下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