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 课堂训练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 课堂训练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76.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10-18 08:10: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度八年级历史上第11课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课堂训练题
一、单项选择题
( )1.以下内容是一位历史人物的部分经历,他是(史料实证)
洪秀全  B.梁启超  C.章炳麟  D.孙中山
( )2.(教材母题:教材P50相关史事改编)“1913年3月20日晚,宋教仁于上海火车站遭暴徒枪击,之后不治身亡,享年31岁。现此案已经侦破,罪魁有流氓兵痞武士英、青帮分子应桂馨、内务府秘书洪述祖,更牵涉国务总理赵秉钧和大总统袁世凯。”由上述事件分析,宋教仁被害的直接原因是
A.积极改组国民党  B.实行国民党专制 
C.威胁袁世凯独裁  D.发表《讨袁檄文》
( )3.下表是“1913年国会中主要党派构成统计表”,由表格内容可以直接看出
A.国民党在国会中占据明显优势
B.国民党完全主导民国初年的政治局势
C.旧官僚、立宪派入选国会,加速了辛亥革命的失败
D.宋教仁议会斗争、政党政治的目标实现了
( )4.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正式成立。同年,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职务,由袁世凯继任。就任后,袁世凯于1914年修改总统选举法,规定不但自己可以终身担任总统,还可以由他的子孙继任,这与封建帝制已无多少差别,体现辛亥革命成果的资产阶级民主制度遭到破坏,“中华民国”只剩下一块空招牌。上述材料中,“辛亥革命成果”遭到破坏的时间是(时空观念)
A.民国元年  B.民国二年 
C.民国三年  D.民国四年
( )5.民国初年,梁启超发文称:“自辛亥八月迄今未盈四年……忽而制定约法,忽而修改约法;忽而召集国会,忽而解散国会;忽而内阁制,忽而总统制;忽而任期总统,忽而终身总统……使全国民彷徨迷惑,莫知适从,政府威信,扫地尽矣。”此语表明(历史解释)
A.民生主义思想深刻影响国民心理 
B.中华民国陷入政治混乱局面
C.民主共和成为当时主流社会思潮 
D.北洋政府统治时期军阀割据
( )6.天津历史档案馆现存袁世凯对“二十一条”的朱批原件中,针对日本提出在内蒙古课税、开埠、合办工农业等要求,袁批:“办不到”;他还写道:“各条内多有干涉内政侵犯主权之处,实难同意。”但最终部分接受,签订《民四条约》。这反映出(历史解释)
A.袁世凯拒绝接受“二十一条” 
B.日本侵华的野心被遏制
C.民国初年外交受制于国家实力 
D.北洋政府对日政策强硬
( )7.历史学家吕思勉在《中国简史》一书中写道:“中国行君主制度二千余年,突然改为共和,自不免有帝制的回光返照,然不过八十三日而取消,这也可见民意所在了。”材料中的“回光返照”是指
A.二次革命  B.袁世凯复辟帝制 
C.护国战争  D.军阀割据
( )8.(教材母题:教材P52插图改编)下图反映的是发生于1915年底,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护国战争。这场战争首先爆发于(时空观念)(跨学科整合·地理)
A.广东广州 B.云南昆明 C.贵州贵阳 D.湖北武昌 
( )9.时空观念是我们学习历史的核心素养,指出下列历史事件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时空观念)
A.袁世凯称帝→护国战争一二次革命→宋教仁遇刺→护法运动
B.宋教仁遇刺→护国战争→袁世凯称帝→二次革命→护法运动
C.宋教仁遇刺→二次革命→袁世凯称帝→护国战争→护法运动
D.护国战争→袁世凯称帝→二次革命→护法运动→宋教仁遇刺
( )10.袁世凯死后,一位国人对他的后半生作出了如下总结:“抗孙黄以做总统,先临时,后正式,旋改国号,一片心称皇呼帝,忽焉取消,我也笑鳖入紫泥。”袁世凯从“做总统”到“鳖入紫泥”说明
A.北洋军阀统治结束  B.袁世凯的复辟行径不得人心
C.中国封建帝制终结  D.中国民主共和制完全实现
( )11.下图所示事件(图中文字为:“猿猴倒行逆施凡我国民群起而攻之”)后的中国政治局势是
A.暴力革命  B.军阀称帝  C.分裂割据  D.民国初建
( )12.(教材母题:教材P53材料研读改编)(2020海南)造成下表项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历史解释)
A.府院之争 B.军阀纷争
C.列强侵略 D.农民战争
( )13.1918年,孙中山曾感慨道:“夫去一满洲之专制,转生出无数强盗之专制,其为毒之烈,较前尤甚。于是民愈不聊生矣!”他所提到的“强盗之专制”是指
A.清朝政府的集权统治  B.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
C.帝国主义的蛮横侵略  D.土匪强盗的四处肆虐
( )14.1916年,西南军阀支持蔡锷反对袁世凯称帝,1917年支持孙中山发起护法运动,1918年又与直系军阀串通,排挤孙中山。这些情况表明(历史解释)
A.南北军阀是根本对立的
B.革命派可以同军阀结成可靠的同盟
C.军阀集团对革命派的根本立场不断发生变化
D.封建军阀借革命势力维护自身利益
( )15.观察下图,图片中圆圈标记的部分是下列哪一派系军阀的控制地区(时空观念)
A.直系军阀  B.奉系军阀C.皖系军阀  D.滇系军阀
二 、综合题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字存耶 既忘共和,即称民贼。……誓死戮此民贼,以拯吾民。
——孙中山《讨袁檄文》
材料二 帝国主义和国内买办豪绅阶级支持着的各派新旧军阀,从民国元年以来,相互间进行着继续不断的战争,这是半殖民地中国的特征之一……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有两种,即地方的农业经济(不是统一的资本主义经济)和帝国主义划分势力范围的分裂剥削政策。
——《毛泽东选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万户涕泪”说明了什么问题 分析袁世凯复辟帝制为什么失败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毛泽东所提出的造成军阀割据的原因是什么 (不得照抄原文)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14—1918年的中国社会”所处的局面是什么 中国人民仍然面临着怎样的革命任务 (历史解释)
参考答案
1--15 DCACB CBBCB CBBDB
16(1)问题:说明袁世凯建立专制独裁统治,破坏共和制度。
原因:辛亥革命后,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得到极大的推动;复辟帝制违背历史发展潮流;北洋军内部的分化,袁世凯众叛亲离;“二十一条”出卖了国家民族利益,引起众怒。(任答三点即可)
(2)原因:分散的农业经济和外国势力瓜分中国的政策。
(3局面:北洋军阀割据混战。任务:反帝反封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