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度八年级历史上第13课五四运动课堂训练题
一、单项选择题
( )1.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代表顾维钧先生说:“我很失望!最高委员会无视中国人民的存在,出卖了作为战胜国的中国,我很愤怒!我很愤怒!你们凭什么 凭什么把中国的山东省送给日本人 中国人已经做到了仁至义尽,我想问问这份丧权辱国的和约,谁能接受 所以,我们拒绝签字!”这份“丧权辱国的和约”直接导致了(历史解释)
A.五四运动的爆发 B.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C.辛亥革命的爆发 D.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 )2.(教材母题:教材P60材料研读改编)(2020济宁)革命口号具有时代的特征。下列革命口号中出现在五四运动时期的是
A.“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B.“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C.“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D.“打倒老蒋,解放全国”
( )3.下图反映的是我国近代史上两次重要的历史事件,下列对这两次事件看法正确的是(历史解释)
A.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
B.图1事件为图2事件作思想宣传
C.图2事件加速了图1事件的发生
D.都是发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 )4.知识表格简洁明了地反映历史事件进程。下面表格反映的历史事件是(史料实证)
A.辛亥革命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一二·九运动
( )5.“五四运动不仅有青年学生的参与,广大工人、商人、教师、市民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相互呼应,取得了运动的初步胜利。”材料表明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的原因在于(历史解释)
A.社会各界形成斗争合力 B.采取武装斗争的方式
C.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D.中国人民开始觉醒了
( )6.右图所示为中国近代著名漫画家沈伯尘于1919年所作的漫画《工商学打倒曹、陆、章》。对这幅漫画理解正确的是(跨学科整合·美术)
A.表现了新文化运动的指导思想
B.最能体现出五四运动反帝反封建的性质
C.再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伟大成果
D.号召各界联合起来打倒卖国贼
( )7.五四运动发生后,天津商会发表声明:“用特电恳诸公力为主张,勿稍退让,必将青岛收回,以保领土。”苏州市民致函苏州总商会,要求商会抵制日货,“莫畏强梁”。这说明五四运动(历史解释)
A.商人是运动的领导者 B.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C.得到了广大人民的支持 D.目的是要抵制经济侵略
( )8.有学者认为,维新变法、辛亥革命等失败的共同原因在于没有发动普通民众;五四运动中,年轻的工人阶级为站在潮头的青年知识分子先锋队提供了可靠而强大的后盾。该学者旨在说明
A.维新变法主张君主立宪 B.辛亥革命缺乏社会基础
C.五四运动具有爱国性质 D.政治革命需要民众参与
( )9.下图内容反映了五四运动的
A.背景和目的 B.作用和影响
C.性质和意义 D.内容和形式
( )10.“它”不仅是近代中国政治由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并且推动了近代新文化运动更加深入地健康发展,深化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它”指的是
A.五四运动 B.中国共产党成立
C.辛亥革命 D.俄国十月革命
( )11.郑超麟在其回忆录中说:“中华民国八年……中国的集体意识,可以说,是在这一年觉醒的。”材料中“中国的集体意识”是指(时空观念)
A.长征精神 B.红船精神 C.五四精神 D.铁人精神
( )12.五四运动时期一篇文章这样写道:“君等四年以来之国耻纪念,至今仍有一线之良知、半腔热血存焉否乎 如有存也,请父告其子,姊告其妹……毋忘此国耻纪念日。”这主要体现了(家国情怀)
A.科学精神 B.自由精神 C.民主精神 D.爱国精神
( )13.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一文中指出:“五四运动杰出的历史意义,在于它带着辛亥革命还不曾有的姿态。”“不曾有的姿态”指的是(唯物史观)
A.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力只有工人
B.彻底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
C.新民主主义革命由中国共产党领导
D.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目的是改变旧的生产关系及上层建筑
( )14.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讲话中指出: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准备,为新的革命斗争登上历史舞台创造了条件。“新的革命斗争”是指
A.旧民主主义革命 B.人民解放战争
C.新民主主义革命 D.社会主义改造
( )15.史学家金冲及指出:“五四运动后的一个重要变化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开始成为中国先进思想界的主流。”在这个意义上,可以把五四运动称为(唯物史观)
A.群众性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B.国人抗议不平等条约的斗争
C.工人阶级反抗北洋军阀的尝试
D.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二、综合题
16.五四运动从形式上看是一场由北京学生引发的反帝运动,但从社会发展的层面来看,它的影响既波及中国思想文化、政治发展方向等方面,亦对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二 五四时期提倡新生活成为当时进步青年的主张。当时妇女的面貌(服饰、发型等)变化较大,提倡个性解放,主张男女平等和妇女参政。新式知识分子对传统家庭进行了批判,家庭婚姻观念发生了根本变化。
——五四运动研究综述
材料三 五四运动是“中国人的国家情感存在与力量的突出证明,如果还有什么地方的人对中国人爱国主义的力量和普及程度抱怀疑态度,那么这种证明就是深切而且令人信服的教训”。“(五四)新文化运动为中国未来的希望打下了最为坚实的基础”。
——杜威《中国人的国家情感》
(1)根据材料一,概括五四运动的进程具有哪些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爱国民众积极参与五四运动的直接原因。
(2)材料二反映的是五四运动哪一方面的变化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变化是新文化运动中哪些思想直接影响的结果
(3)材料三所说的“中国人的国家情感”具体指的是什么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五四运动“为中国未来的希望”打下了哪些“最为坚实的基础”
参考答案
1--15 ABBCA DCDCA CDBCD
16(1)特点:青年学生揭开运动序幕;运动范围从北京扩展到全国;参与的社会阶层迅速扩大。(答出两点即可)
原因: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
(2)方面:社会生活风俗。思想:提倡民主、科学、新道德。
(3)情感:爱国主义情感。
思想基础:促进了思想解放(弘扬民主和科学;传播马克思主义) ;
阶级基础: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组织基础: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和工人运动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