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课堂训练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5课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课堂训练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2.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10-18 08:19: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度八年级历史上第15课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课堂训练题
一、单项选择题
( )1.1924年1月后,共产党员恽代英、陈延年等积极在进步学生中发展共青团员、共产党员,帮助改组后的国民党建立地方组织,扩大革命阵营。这些革命活动发生在(时空观念)
A.新文化运动期间  B.五四运动期间
C.国民大革命时期  D.抗日战争时期
( )2.“这所学校系孙中山在苏联的协助下建立的,校长是蒋介石,其组织体制参考苏联红军体制, 对国民革命军各军事学校,甚至整个军事体系,均有深远的影响。”“这所学校”是
A.京师同文馆  B.京师大学堂 
C.北京大学  D.黄埔军校
( )3.孙中山在开学典礼上说:“我们今天开这个学校,要用这个学校内学生做根本,成立革命军,诸位学生就是将来革命军的骨干。成立了革命军,我们的革命事业便可以成功。”这所学校创办于(史料实证)
A.1922年  B.1923年 C.1924年  D.1925年
( )4.“国民政府秉总理之遗嘱出师北伐……革命成功惟一之要素,在得民众扶助。”这次革命的重任是(历史解释)
A.推翻清政府统治  B.反对袁世凯独裁 
C.打倒列强除军阀  D.打败日本侵略者
( )5.毛泽东曾当面称他是“共产党第一任总司令,人民军队的战史要从他写起”,在北伐战争中,他曾领导第四军独立团连克汀泗桥和贺胜桥,被誉为“北伐名将”,第四军也因此被称为“铁军”。“他”是
A.朱德  B.刘伯承  C.叶挺  D.贺龙
( )6.“民国十五年,有一支军队势如破竹,席卷湖南,进入湖北,占领武汉,又沿长江东下,攻占江西首府南昌。”材料反映的事件是(时空观念)
A.北伐战争      B.井冈山会师 
C.辛亥革命      D.二次革命
( )7.在不过8个月的时间里,军阀吴佩孚、孙传芳接连败北,国民政府的势力范围从珠江流域推进到长江流域。这叙述的是(时空观念)
A.五四运动的发展  B.北伐的胜利进军
C.工农运动的高涨  D.北洋政府的覆灭
( )8.“此次北伐军能迅速地荡平吴军(吴佩孚),得力于两湖农民援助之力非常之多……凡战事区域,我们所组织的农会均号召农民起来实际参加战争,因参战而牺牲的农民虽尚未得确实统计,然大致不在少数。”材料反映了北伐军胜利进军的原因是(历史解释)
A.广大工农群众的支持    B.北伐作战方针正确
C.共产国际的大力支持    D.国共两党合作
( )9.(教材母题:教材P72插图改编)下图所示是近代某一战争形势示意图。下列表述中与这场战争相关的是(时空观念)
A.促成了国共两党合作
B.沉重打击了北洋军阀
C.实现了孙中山的理想
D.完成了民主革命任务
( )10.《毛泽东选集》中写道:“由于两党在一定纲领上的合作,发动了一九二四年至一九二七年的革命。”最能体现材料中“合作”的重大事件是
A.护国战争  B.北伐战争  C.抗日战争  D.二次革命
( )11.下表反映的是1926年12月广东省中国国民党党员的职业统计。这一职业分布应出现于(历史解释)
A.辛亥革命时期 B.五四运动时期
C.国民革命运动时期 D.红军长征时期
( )12.下面时间轴反映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进程,其中“★”处对应的内容是(时空观念)
A.辛亥革命  B.二次革命  C.国民革命  D.土地革命
( )13.下图漫画(漫画文字为“革命军为解除人民的痛苦而战”)反映了我国近代民主革命进程中的某一重大事件,该事件是(史料实证)
A.辛亥革命 B.国民革命C.抗日战争 D.解放战争
( )14.在中国台湾国民党党史馆内陈列大量珍贵的资料,如毛泽东在1924年6月兼任农民运动讲习所所长时,写给农民部长甘乃光的亲笔信;国民党当年发给毛泽东的薪水单;还有周恩来、董必武、李大钊、陈独秀等中共重要领导人物的亲笔文件。这些文物(史料实证)
A.是研究国共第一次合作的重要史料 
B.是研究中国共产党建立的重要史料
C.见证了国共斗争的激烈性与残酷性 
D.反映了国共两党联合抗日曲折历程
( )15.毛泽东曾说,由于他们搞白色恐怖,把工会、农会都打掉了,把五万共产党员杀了一大批,抓了一大批,我们才拿起枪来,上山打游击。这表明中国共产党人走上工农武装割据道路的直接原因是
A.北伐战争的胜利  B.十月革命的影响 
C.秋收起义的失败  D.国民党右派的背叛
二、综合题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北伐初期,国民政府制定了“打倒吴佩孚,联络孙传芳,不理张作霖”的策略,实行各个击破的战略,分化了敌人的兵力。
材料二 叶挺独立团一营接到攻打武昌的任务后,一位共产党员班长将写好的遗书交给营长曹渊,同是共产党员的曹渊说:“我同你一样准备牺牲,还是交给周廷恩书记吧。”周廷恩也说:“我要同你一起去攻城!”第一营官兵在攻城战中,人人奋勇,个个冲锋,几乎全部壮烈牺牲。
材料三 北伐军攻打武汉时,汉阳兵工厂工人举行罢工,断绝了敌人的军火来源,给吴佩孚以致命打击。各地农会还组织农民替北伐军当向导、抬担架、运送物资。
材料四 北伐进军中,黄埔军校的师生从广州誓师出发,不到一年就饮马长江,连克长沙、武汉、南昌、南京、上海而雄踞中国东南各省,击溃军阀吴佩孚、孙传芳数十万大军,扬威天下,使黄埔军校的声威达到新的高峰。
材料五 北伐战争还得到苏联政府的援助,苏联政府不仅以大批武器弹药、军需物资装备北伐军,还派遣了大批军事干部担任顾问,参加作战指挥。
(1)材料一中,“打倒吴佩孚”的战斗主要发生在哪两个省份 材料二中的叶挺独立团因英勇善战,为所在的国民革命军第四军赢得了什么美誉 据材料可以看出北伐的目的是什么
(2)材料三中的“汉阳兵工厂”以及著名的汉阳铁厂的创建者是哪一位洋务派代表人物 曾在材料四中的“黄埔军校”担任过政治部主任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是谁
(3)根据上述材料,请你归纳北伐战争能够胜利进军的原因。(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参考答案
1---15CDCCC ABABB CCBAD
16(1)省份:湖南、湖北。美誉:“铁军”。目的:推翻北洋军阀统治,统一全国。
(2洋务派代表人物:张之洞。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周恩来。
(3)原因:制定了正确的战略方针;北伐军官兵英勇善战,不怕牺牲;共产党员在战斗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广大工人、农民和群众的积极支持、响应;黄埔军校培养了大批军事人才和政治骨干;国际援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