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分离
一、选择题
1.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关键。下列实验操作不规范的是( )
A.称量 B.溶解
C.过滤 D.结晶
2.自制简易净水器如图所示,可将浑浊的河水变成清水。其中石英砂的作用是( )
A.沉淀
B.吸附
C.过滤
D.消毒
3.过滤是物质分离的一种基本方法,在过滤实验中下列仪器无需用到的是( )
A. B. C. D.
4.苍南县的“五水共治”已初见成效,早期为清理河道,河道管理人员使用铁圈和塑料网做成的网兜(如图)来打捞河道漂浮物,这种方法最接近( )
A.沉淀
B.过滤
C.蒸馏
D.结晶
5.下列图示的净水方法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 )
A.过滤
B.沉淀
C.蒸馏
D.吸附
6.下列是某同学对水的一些认识:①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②“南水北调”工程主要改变水循环环节中的蒸发;③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衡,夏季丰富,冬季欠缺;④分别运用沉淀法、过滤法、蒸馏法得到的水,蒸馏法得到的水最为纯净;⑤陆地淡水约占地球总水量的96.53%;⑥多种物质可以在水中溶解。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②④⑥ D.③④⑥
7.从海水中获得淡水,可以采用( )
A.过滤 B.蒸发 C.结晶 D.蒸馏
8.物质提纯时常用到过滤,过滤的目的是( )
A.为了得到固体 B.为了得到液体
C.分离固体与液体 D.分离溶质
9.在粗盐提纯的实验中,下列操作不规范的是( )
A. B.
C. D.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浓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B.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C.饱和溶液一定包含里面还未溶解的物质
D.饱和溶液中可以溶解其他物质
11.海水晒盐的原理是( )
A.海水分解
B.日晒使海水中的氯化钠大量蒸发
C.海水晒盐时,氯化钠溶解度减小,所以氯化钠结晶析出
D.利用阳光、风力使水分蒸发,氯化钠结晶析出
12.在实验室准备做粗盐提纯的实验时,其中过滤操作需要的仪器是( )
A.①③④⑥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④⑤⑥
13.用过滤方法提粗盐时,滤纸上留下的物质是( )
A.食盐 B.不溶性杂质 C.无任何物质 D.食盐与不溶性杂质
14.下列玻璃仪器中,过滤时没有用到的是( )
A.试管 B.漏斗 C.烧杯 D.玻璃棒
15.要除去海水中混有的少量泥沙,可采用的方法是( )
A.蒸发 B.结晶法 C.过滤法 D.蒸馏法
16.过滤操作中需要将圆形滤纸折叠处理,下列图示中不该出现的情形是( )
A. B. C. D.
二、探究题
17.用下列实验操作可分别完成“实验一:提纯粗盐并测定纯度”和“实验二:配制50克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水溶液”两个实验。
(1)请按需将图实验一中“提纯粗盐”操作进行排序:________(填字母)。
(2)实验二中,若图B所用的烧杯使用前内壁沾有水,导致配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会________;俯视量取溶剂,溶质的质量分数会________。
(3)对上面两个实验,表一中:配制溶液正确步骤有________;表二中:粗盐提纯正确说法有________。(填序号)
表一 配制溶液步骤
① 计算:食盐5克
② 称取:先把食盐放在左盘,后在右盘加减砝码
③ 量取:用量程40毫升的量筒取水
④ 溶解:用玻璃棒搅拌加快溶解
表二 粗盐提纯说法
① D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加速溶解
② E中滤液浑浊的原因一定是滤纸破裂
③ D中所获食盐比理论低的原因可能是食盐没有充分溶解
④ A中称量结晶出的食盐时,先把食盐放在左盘,后在后盘加减砝码
18.用下列实验操作可分别完成“实验一:提纯粗盐并定纯度”和“实验二:配制50克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水溶液:两个实验。
(1)实验一:请对实验一操作进行排序:___________(填字母)
(2)实验二:
①若图B所用的烧杯使用前内壁沾有水,导致配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会___________;俯视量取溶剂,溶质的质量分数会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②制作过滤器的过程如下图所示,其正确操作顺序为___________(填序号);
③对上面两个实验,下列表格中的步骤和说法:
配制溶液 步骤
1 计算:食盐5克
2 称量:先把食盐放在左盘,后在右盘加减砝码
3 量取:用量程40毫升量筒量取水
4 溶解:用玻璃棒搅拌加快溶解
粗盐提纯 说法
1 D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加速溶解
2 E中滤液浑浊的原因一定是滤纸破裂
3 D中所获食盐比理论低的原因可能是加入水不足,食盐没有全溶解
4 A中称量结晶出的食盐时,先把食盐放在左盘,后在右盘加减砝码
配制溶液正确步骤有___________;粗盐提纯正确说法有___________(填序号,可多选)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详解】
A.天平称量遵循了“左物右码”,用天平称量药品,药品在左盘,故A正确。
B.固体溶解时用玻璃棒搅拌,可以加速固体溶解,故B正确。
C.应用玻璃棒引流,玻璃棒下端放在三层滤纸处,防止溶液洒落,且漏斗下端要紧靠烧杯内壁,故C错误。
D.结晶时使用玻璃棒搅拌,使液体受热均匀,图示装置及操作合理,故D正确。
故选C。
2.C
【解析】
【分析】
石英砂能够滤去大颗粒的不溶于水的物。
【详解】
简易净水器中,用到的小卵石、石英砂和膨松棉可以滤去不溶于水的物质,因此有过滤作用,故选C。
3.D
【分析】
过滤是将固体不溶物跟液体分离的一种方法,其装置由铁架台、烧杯、玻璃棒、漏斗四种仪器组成。
【详解】
过滤操作所必需的仪器有烧杯、铁架台、玻璃棒、漏斗等仪器。过滤操作不需要使用滴管;在常温下进行,无需加热,不需要用酒精灯,故选D。
4.B
【分析】
过滤是用来分离不溶性固体和液体混合物。
【详解】
过滤能够除去不溶于水的固体杂质。河道管理人员使用铁圈和塑料网做成的网兜(如图)来打捞河道漂浮物,这种方法最接近过滤,故选A。
5.C
【详解】
A、过滤可除去水中不溶性固体杂质,所得水还会含有可溶性杂质等;
B、沉淀只能沉降掉较大的固体颗粒,所得水中还会含不可溶、可溶性杂质等;
C、蒸馏,把水通过蒸发、冷凝处理,处理后的水中只含水一种物质,所得水称为蒸馏水为纯净物;因此净化程度最高的方法是蒸馏;
D、吸附可除去水中色素、有异味杂物,所得水仍含有其它可溶性杂质。
故选:C。
6.D
【分析】
根据水的组成、水资源在自然界的分布及水净化方法及原理分析。
【详解】
①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错误;
②南水北调工程主要改变水循环中的地表径流,故错误;
③夏季雨水多,冬季雨水少,所以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衡,夏季丰富,冬季欠缺,故正确;
④蒸馏得到的蒸馏水属于纯净物,所以蒸馏法得到的水最为纯净,故正确;
⑤陆地淡水约占地球总水量的2.53%,故错误;
⑥水是常用的溶剂,多种物质可以在水中溶解,故正确。
故选:D。
7.D
【解析】
【详解】
A、通过过滤不能把水中的氯化钠等物质除去,不能使海水淡化,故A错误;
B、蒸发,加热蒸发是把水从海水中分离出来,需要再冷却才得到纯净的水,故B错误;
C、结晶是将固体从液体中分离的一种方法,不能用于海水淡化,故C错误;
D、利用蒸馏法控制水的沸点100℃,使水变为蒸气通过冷凝得到蒸馏水,能使海水淡化,故D正确。
故选D。
8.C
【解析】
【详解】
过滤是把不溶于液体的固体物质跟液体分离开来的一种混合物分离的方法,常用来分离不溶于液体的固体物质跟液体。
故选:C。
9.B
【详解】
A、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故A正确;
B、进行溶解操作时,应该在烧杯中,用玻璃棒进行搅拌,故B错误;
C、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用玻璃棒引流,故C正确;
D、蒸发时,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体飞溅,故D正确。
故选B。
10.D
【详解】
A、溶液的浓度指的是溶液中溶质占溶液总量的比例,通常用溶质的质量分数来表示,有浓溶液和稀溶液的区别,饱和溶液指的是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中不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衡量的是溶质溶解性的大小,因此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A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B、溶液的浓度指的是溶液中溶质占溶液总量的比例,通常用溶质的质量分数来表示,有浓溶液和稀溶液的区别,不饱和溶液指的是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中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衡量的是溶质溶解性的大小,因此稀溶液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B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C、饱和溶液指的是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中不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当溶液恰好达到饱和时,溶液中溶质完全溶解,C选项饱和溶液一定包含未溶解的溶质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D、饱和溶液指的是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中不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该物质达到饱和,溶液还可以溶解其他的溶质,D选项正确,符合题意。故选D。
11.D
【详解】
海水中约有3.5%的食盐,食盐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小,从食盐溶液中获得食盐主要利用阳光和风蒸发水分,使海水中的水分蒸发掉,使氯化钠结晶出来,海水晒盐海水不分解,所以D符合,
故选D。
12.A
【详解】
过滤是把不溶于液体的固体与液体分离的一种方法,过滤操作的装置由铁架台、烧杯、玻璃棒、漏斗四种仪器组成。故选A。
13.B
【分析】
利用混在食盐中的泥沙不能溶于水的特点,可先把粗盐放入水中溶解,形成不溶性固体与液体的混合物;再经过过滤,蒸发,结晶,最后把溶解在水中的食盐结晶分离出来.
【详解】
粗盐的提纯是利用混在食盐中的泥沙不能溶于水的特点,把粗盐放入水中溶解,使食盐与泥沙进行初步分离;再经过过滤除去溶液中不溶的泥沙。
故选B。
14.A
【详解】
过滤是把不溶于液体的固体与液体分离的一种方法,过滤操作的装置由铁架台、烧杯、玻璃棒、漏斗四种仪器组成。
A、过滤时无需使用试管,故选项正确。
B、过滤时需用漏斗,该仪器过滤时需用,故选项错误。
C、过滤时需用烧杯盛放液体,该仪器过滤时需用,故选项错误。
D、过滤时需用玻璃棒引流,该仪器过滤时需用,故选项错误。
故选A。
15.C
【分析】
根据泥沙难溶于水,进行分析判断.
【详解】
泥沙难溶于水,除去海水中混有的少量泥沙,可采用过滤的方法,故选C。
【点睛】
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常见的混合物分离的方法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6.D
【解析】
【详解】
A、B、C 是滤纸的正确的折叠方法,D中的滤纸,接口处出现缝隙,液体会直接的进入下面的烧杯,故选D。
17.BED 偏小 偏大 ①④ ③④
【详解】
(1)提纯粗盐要按溶解、过滤、蒸发操作进行,即BED。
(2)图B所用的烧杯使用前内壁沾有水,会使配制溶液中水偏多,导致配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会偏小;俯视量取溶剂,则所得水的实际体积会偏小,溶质的质量分数会偏大。
(3)表一:①配制50克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水溶液所用溶质为5克,正确;
②称取时要先固定砝码然后加药品,错误;
③要选用50毫升量程的量筒,错误;
④用玻璃棒搅拌加快溶解速率,正确。
表二:①D为过滤,玻璃作用是引流,错误;
②E中滤液浑浊的原因可能是滤纸破裂也可能是液面高于滤纸边缘,错误;
③D中所获食盐比理论低的原因可能是食盐没有充分溶解,正确;
④A中称量结晶出的食盐时,先把食盐放在左盘,后在后盘加减砝码,正确。
18.ACBED 偏小 偏大 CAB 1、4 3、4
【详解】
(1)粗盐提纯的正确操作顺序为用托盘天平称取一定量粗盐,然后用量筒量取一定量的水倒入烧杯中溶解粗盐,过滤除去不溶于水的物质,蒸发溶液得到精盐,所以粗盐提纯的正确操作顺序为:ACBED。
(2)①若图B所用的烧杯使用前内壁沾有水,会使溶剂的质量偏多,导致配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会偏小;俯视量取溶剂,实际量取溶剂的质量偏少,会使溶质的质量分数会偏大。
②由制作过滤器的过程可知,正确操作顺序为CAB。
③配制溶液时:
1、计算:食盐的质量为:50g×10%=5g,正确;
2、称量:先在右盘加5g砝码,后在左盘添加5g食盐,故错误;
3、量取:用量程50毫升量筒量取水,故错误;
4、溶解:用玻璃棒搅拌加快溶解,故正确。
粗盐提纯
1、由图示可知,D是蒸发结晶,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故错误;
2、E中滤液浑浊的原因可能是滤纸破裂,故错误;
3、D中所获食盐比理论低的原因可能是加入水不足,食盐没有全溶解,故正确;
4、A中称量结晶出的食盐时,先把食盐放在左盘,后在右盘加减砝码,故正确。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