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大气的压强 练习题(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3大气的压强 练习题(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82.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10-18 19:46: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大气的压强
一、选择题
1.科学研究发现:氮气不活泼,在3000℃时仅有9.1%的分子分裂。在0℃、常压条件下,向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氮气,然后升高温度(不超过3000℃,压强不变),若该密闭容器的体积增大了一倍,则容器内分子变化的示意图合理的是(  )
B.
C. D.
2.以下实验装置,可以用来探究液体内部压强规律的是(  )
A. B.
C. D.
3.下面四幅图中与大气压强无关的是(  )
A.滴管吸药液
B.硬纸板托水
C.吸管吸饮料
D.注射器注射
4.在玻璃杯中盛满水,用一张纸片盖着,再倒过来,纸片不会下落,这是因为(  )
A.纸片太轻 B.杯中水太少 C.纸片粘住了杯子 D.大气压力托住纸片
5.实验中取用少量液体用的胶头滴管由胶头和玻璃管两部分组成。在解释“将玻璃管伸入试剂瓶中吸取药液”的问题时,用到下面五句话:①胶头内的空气压强减小;②用手指挤压玻璃管上端的胶头;③松开手指;④药液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进入玻璃管;⑤胶头排出部分空气,体积减小。上述表达的合理顺序是( )
A.②③①④⑤ B.②⑤④①③
C.②③⑤①④ D.②⑤③①④
6.某同学用嘴对一小空瓶吸一口气,空瓶就能挂在嘴唇上,原因是 ( )
A.唾液把瓶粘住了 B.瓶外气压增大了
C.瓶内气压减小了 D.瓶子质量减小
7.在解释“将钢笔插入墨水瓶中灌墨水”的问题时,用到下面五句话:①笔囊里的空气压强减小;②用手指挤压笔囊外的簧片;③松开手指;④墨水在大气压作用下,进入笔囊;⑤笔囊排出部分空气,体积减小。上述表达的合理顺序是(  )
A.②③①④⑤ B.②⑤④①③
C.②③⑤①④ D.②⑤③①④
8.历史上有力的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实验是(  )
A.帕斯卡裂桶实验
B.马德堡半球实验
C.托里拆利实验
D.利略比萨斜塔实验
9.在无风的天气,汽车在公路上快速向前驶过,路两边的树叶会随之飘动。如图所示,汽车快速向左行驶,车后方路两边的树叶会(  )
A.左右侧均向A方向飘动 B.左侧向A方向,右侧向C方向
C.左右侧均向C方向飘动 D.左侧向C方向,右侧向A方向
10.登上数千米高山的登山运动员,观察所带的温度计和气压计,从山下到山顶气压和温度的变化正确的是(  )
A.气压上升,气温上升 B.气压下降,气温上升
C.气压上升,气温下降 D.气压下降,气温下降
11.在抗击“新冠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中,宇通客车加班加点生产“负压救护车”支援防疫一线。“负压救护车”是一种新型救护车,因车内的气压低于车外而得名。下列处于负压状态的是(  )
A.充完气的汽车轮胎 B.高空飞行中的飞机机舱
C.吸饮料之初的吸管 D.太空中飞行的“神舟十一号”返回舱
12.有资料说明,在刮龙卷风时,中心大气压强可以达到帕斯卡。在一座面积为200的简易厂房中,当时的大气压强是帕斯卡,如果此时龙卷风中心从厂房房顶上方刮过,那么在厂房房顶上受到的作用力可能是( )
A.方向向上,牛 B.方向向下,牛
C.方向向上,牛 D.方向向下,牛
13.下列不是利用大气压的是(  )
A.用吸管吸饮料 B.医生用注射器给病人注射药液
C.吸盘贴在光滑的墙面上 D.墨水被吸进钢笔
14.如图所示,从倒置的漏斗口用力吸气或向下吹气,乒乓球都不会掉下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吸气或吹气都减小了乒乓球上方的压强
B.吸气或吹气都增大了乒乓球下方的压强
C.吸气减小了乒乓球上方气体的压强,吹气增大了乒乓球下方气体的压强
D.吸气增大了乒乓球下方气体的压强,吹气减小了乒乓球上方气体的压强
15.将一满罐“纯净水”(高约40cm)开口朝下放在水中,如图所示,结果是(  )
A.仍是满罐水 B.水将流出一部分 C.水将全部流出 D.以上答案都不对
16.如图所示装置中,利用大气压强工作的是(  )
A.自动吸尘器
B.用注射器注射药液
C.锅炉水位计
D.船闸
二、探究题
17.小科同学为研究“吸管中的饮料是被吸上来的,还是被压上来的”这一问题时,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请结合所学的知识回答:
(1)当用力推注射器活塞时,广口瓶内的气压将__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直玻璃管内的气压,能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
(2)此实验______(填“能”或“不能”)验证“饮料是被大气压压上来的”这一结论。
18.如图甲所示的覆杯实验中,试分析回答:
(1)硬纸片不会掉下是由于存在______的原因。
(2)小科同学认为实验中纸片不会掉下也可能是水粘住的,他用如图乙所示装置进行实验。随着抽气机不断从玻璃罩内抽气,原先预计可以看到纸片会掉下来的现象却没有发生。你认为小科同学的实验设计方案是否合理?______;分析实验不能达到预计效果的原因是______。
19.小思利用一个量程为的注射器、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等器材测量大气压强的值,实验步骤如下:
(1)为了___________,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筒的底端,然后用橡皮帽堵住注射器的小孔。
(2)如图所示,将细尼龙绳拴在注射器活塞的颈部,绳的另一端与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连,然后水的平向右缓慢拉动注射器筒。当活塞刚刚开始滑动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3)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全部刻度的长度为___________,通过计算得到活塞的横截面积为___________。
(4)计算得到大气压强度的数值为___________。
(5)小思了解到班里有些同学的实验误差很大。请你分析,该实验过程中产生实验误差的因素有哪些_____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详解】
A、该变化中分子体积增大了,而上述变化中分子大小不变,只是间隙变大,与题意不符,所以错误;
B、该变化中分子之间的间隙变大,而分子大小没变,分子数目也基本不变,符合题意,所以正确;
C、该变化中分子全部破裂了,原子变大了,与题意不符,所以错误;
D、该变化中分子全部破裂成了原子,与题意不符,所以错误。
故选:B。
2.D
【详解】
A.图中是光学显微镜,是用来观察细胞的,故A不符合题意;
B.图中是托盘天平,是用来测量物体质量的,故B不符合题意;
C.图中是托里拆利实验装置,用来测量大气压,故C不符合题意;
D.图中是液体压强计,用来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3.D
【详解】
A.用滴管吸药液时,将滴管胶囊捏扁排出内部空气,滴管放入药液中松手,此时滴管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大气压将药液压入滴管,是利用了大气压工作的,故A不符合题意;
B.硬纸板能托住水,是因为杯中水的压强小于大气压,是利用了大气压工作的,故B不符合题意;
C.吸管吸饮料时,吸管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饮料在大气压作用下被压入吸管而流入口中,是利用了大气压工作的,故C不符合题意;
D.注射器注射药液时,利用活塞推力增大药液压强,使药液压强大于体内压强而将药液压入体内,与大气压无关,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4.D
【详解】
“用纸片把盛满水的杯子盖严,使杯口朝下,纸片不会掉下来,水也不会流出来”是因为大气对纸片有向上的压力,能支持纸片和杯内的水,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5.D
【详解】
用胶头滴管插入试剂瓶中取出试液的合理顺序是②用手指挤压滴管胶头,⑤胶头滴管排出部分空气,体积减小,③松开手指,①胶头滴管里的空气压强减小,④试液在大气压作用下,进入胶头滴管。
故选D。
6.C
【详解】
A.唾液的性质和水相近,几乎没有粘性,粘不住小瓶,故A错误;
BC.用嘴对一小空瓶吸一口气,使瓶内气体变少,气压变小,小于外界大气压,此时小瓶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被压在了嘴唇上,故B错误、C正确;
D.质量是物质的属性,在此过程中瓶子的质量不变,故D错误。
故选C。
7.D
【详解】
用手指挤压笔囊外的弹簧片,笔囊排出部分空气,体积减小,松开手指,笔囊里的空气压强减小,墨水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进入笔囊。故其合理顺序是②⑤③①④。
故选D。
8.B
【详解】
历史上,在德国的马德堡市广场上做过一个著名的实验,将两铜制的空心半球合在一起,抽出里面的空气,用两支马队向相反方向拉,当每侧的马达到16匹且用力拉时,才将铜制的空心半球拉开,说明是大气压将两个半球压在一起的,从而证实了大气压的存在,这就是著名的马德堡半球实验。
故选B。
9.A
【详解】
汽车从路中间驶过,带动旁边空气流动,使空气流动的速度加快,空气流动的速度越快,气压就越小,于是路两边的大气就会往中间压,公路两边的树叶在压力差的作用下向内飘,即如图所示树叶向A方向飘动,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10.D
【详解】
从山下到山顶的过程中,高度不断增大,则大气压强不断下降,温度不断下降,故D正确,而A、B、C错误。
故选D。
11.C
【详解】
ABD.充完气的汽车轮胎、高空飞行中的飞机机舱和太空中飞行的“神舟十一号”返回舱,三者内部的气压都大于外部气压,不处于负压状态,故A、B、D不合题意。
C.吸饮料之初的吸管,吸管内的压强小于外面的大气压,于是饮料被压入口中,处于负压状态,故C符合题意。
故选C。
12.A
【详解】
厂房房顶上受到龙卷风的作用力
F1=p1S=9×104Pa×200m2=1.8×107N
方向向下,当时的大气压为1.0×105 Pa,厂房房顶上受到向上的大气压的作用力
F2=p2S=1.0×105Pa×200m2=2×107N
厂房所受大气对房顶的作用力
F=F2 F1=2×107N 1.8×107N=2×106N
方向与较大的力的方向相同,方向向上。
故选A。
13.B
【详解】
A.用力一吸气,吸管内的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饮料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被压入口腔内.故A利用了大气压。
B.医生给注射器内吸药液时用到了大气压,但现在是向病人体内注射药液,利用的是人的推力,与大气压无关,故B符合题意。
C.一压吸盘,排出了吸盘内的空气,当吸盘要恢复原状时,内部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大气压将吸盘紧紧地压在墙面上,故C利用了大气压。
D.用力一按橡皮囊,排出了里面的空气,当其恢复原状时,橡皮囊内部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墨水被压入钢笔内,也用到了大气压。
故选B。
【点睛】
针筒吸药液是用到了大气压,但B中说的是把针筒内的药液推出去,此题审题一定要仔细。
14.A
【详解】
从漏斗口向下用力吹气时,乒乓球上部空气流速大、压强小,而乒乓球下部空气流速小压强大;吸气时,乒乓球上方空气压强小,这样在乒乓球的上、下部就会产生一个向上的压力差,从而托起乒乓球。所以选项A符合题意。
故选A。
15.A
【详解】
根据我们的生活常识知道,饮水机的使用,即可判断出仍是满罐水,分析其原因:是因为大气压的缘故,大气压可以支持10.3m高的水柱,当然可以支持这一罐水。
故选A。
16.A
【详解】
A.自动吸尘器工作时,由于转动的扇叶处气体的流速大,压强小,从而在周围大气压的作用下将灰尘、纸屑等垃圾“吸”入,利用了大气压,故A符合题意;
B.用注射器注射药液是利用了手对活塞的推力作用,与大气压无关,故B不符合题意;
CD.锅炉水位计和船闸都属于上端开口、底部连通的容器,属于连通器的应用,故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7.大于 玻璃管内液体上升 能
【详解】
(1)[1][2]广口瓶上部空气通过玻璃管与注射器相连,当用力推注射器活塞时,注射器与瓶内空气的体积减小,广口瓶内的气压就增大,由于瓶内的气压大于瓶外的大气压,在瓶内气压的作用下就把饮料压进吸管中,导致玻璃管内的液面上升。
(2)[3]由实验可知是气压的作用导致玻璃管内的液面上升,故此实验能验证“饮料是被大气压压上来的”这一结论。
18.大气压 合理 真空罩漏气或真空罩内的气压没有降低到足够低
【详解】
(1)[1]杯口朝下时,由于杯内没有空气只有水,而杯内水柱产生压强远小于外界的大气压,故纸片就被大气压给“顶”住了。此实验证明了大气压的客观存在。
(2)[2]要验证是否时大气压把纸片托起来,可以把纸片下面的空气抽出,看在没有大气压力的作用下,纸片是否仍能被托住,因此该实验设计合理。
[3]要使纸片掉下,应让玻璃罩内压强小于杯中液体产生的压强,实验不成功的原因就应该是罩内气压达不到要求,不够低,即真空罩漏气或真空罩内的气压没有降低到足够低。
19.排尽注射器内的空气 8.00 0.575 1.3 空气没有排尽或注射器筒壁与活塞之间有摩擦
【详解】
(1)[1]将活塞推至底部并用橡皮帽堵住小孔,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排尽注射器内的空气。
(3)[2]由图可知:注射器的全部刻度的长度为
L=8.00cm
注射器的体积为
V=4.5ml=4.5m3
[3]活塞的横截面积为
S===0.575cm2
(4)[4]活塞刚被拉动时,大气压强的数值为
p====1.3Pa
(5)[5]实验的误差主要是由于注射器内的空气没有排尽和拉动活塞时活塞和筒壁间有摩擦引起的。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