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原创连载)最新统编版六语上15《金色的鱼钩》《园地四》《快乐读书吧》必考题型周计划(第八周)

文档属性

名称 (名师原创连载)最新统编版六语上15《金色的鱼钩》《园地四》《快乐读书吧》必考题型周计划(第八周)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06.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0-18 12:49: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作者甄珠,暗藏记号,转载必究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必考题型周计划名师原创连载(第八周)
(课文:15《金色的鱼钩》《园地四》《快乐读书吧》)
一、标准化试题。
1.下列字形和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流淌 自做自受 缝衣针(féng) B.废话 势不可挡 奄奄一息(yǎn)
C.遭糕 不假思索 祭奠(diàn) D.倒霉 心惊肉跳 汹涌澎湃(bài)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是( )。
A.颧骨(quán) 两鬓(bìn) 搪瓷(táng) 咽着鱼汤( yàn)
B.收敛(liǎn) 粗糙(cāo) 搀扶(chān) 青稞面(kē)
C.抽噎(yē) 红锈(xiù) 和药(huó) 宿营地(sù)
D.瞻仰(zhān) 威胁(xié) 疙瘩(gē da) 鼓一鼓劲(jìn)
3、给下面的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①A.qiáng B.qiǎng C.jiàng
勉强( ) 倔强( ) 身强力壮( ) 强词夺理( )
②A.dǎo B.dào
倒霉( ) 倒退( ) 排山倒海( ) 倒背如流( )
③A.sù B.xiǔ C.xiù
A.住宿( ) 星宿( ) 一宿( ) 宿营地( )
②A.ái B.āi
挨饿( ) 挨着( ) 挨打( ) 挨家挨户( )
4、给加点字选择恰当的解释。
①势不可当( ) A.担任,充当; B.掌管,主持; C.阻挡,抵挡。
②自作自受( ) A.接纳,接受; B.忍耐某种遭遇; C.遭到。
③你拥( )我挤 A.聚到一块; B.围着; C.推举,爱护。
④喜出望外( ) A.看;向远处看;B.声誉; C.希望意料。
⑤奄奄一息( ) A.休息;B.消息; C.停止; D. ( https: / / hanyu. / result query=%E6%81%AF&mzid=70230903" \t "https: / / www. / _blank )呼吸时进出的气。
⑥乡音无改鬓毛衰 ( ) A.衰弱 B.衰老。 C.头发花白。
下面句子中的关联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因为全连数他岁数大,对大家又特别亲,所以大伙都叫他“老班长”。
B.这汤不但没加作料,而且我觉得没有比这鱼汤更鲜美的了。
C.老班长对小梁说:“你既然知道了,可不要告诉别人。
D.指导员对老班长说:“无论多么艰苦,也要把他们带出草地。
6、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李阳当选全国十大“最美家乡人”的称号。
B.我们学习并认真讨论了《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C.能否制订一个合理的复习计划,是中考取得满意成绩的前提。
D.通过“我心中的英雄”评选活动,使全社会掀起了”崇尚英雄,精忠报国”的热潮。
7.下面对《金色的鱼钩》课文题目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鱼钩”,本文是指老班长用缝衣针弯成的钓鱼钩,是老班长的遗物。
B.老班长曾用“鱼钩”给病号钓鱼吃,挽救了四个战士的生命。
C.“金色的”借指老班长忠于党、忠于革命和舍己为人的精神。
D.文章以此为题,点明了中心。
8.下面句子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个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夸张)
B.可是我心里好像塞了铅块似的,沉重极了。(夸张、比喻)
C.一路上,你是上级,是保姆,是勤务员啊,无论多么艰苦,都要把他们带出草地。(排比)
D.他摸了摸嘴,好像回味似的说:“吃过了。我一起锅就吃,比你们还先吃呢。”(比喻)
9.老班长为了给病号增加营养,想到了什么办法 ( )
A.钓鱼 B.摘树叶 C.打野兽 D买青稞
10.《金色的鱼钩》课文中描写人物对话和心理描写的句子对刻画老班长有什么作用 ( )(多选)
A.突出老班长舍已为人的崇高品质。 B.衬托出老班长忠于革命的精神。
C.表达了“我”对老班长的敬佩之情。 D.让读者感受到老班长甘于奉献的精神。三、11.下列说法有误的两项是( )。
A.“炊事班长快四十岁了,个子挺高,背有点儿驼,四方脸,高颧骨,脸上布满了皱纹。”作者对炊事班长的外貌描写,主要是想让读者知道班长的相貌。
B.“老班长猛抬起头,看见我目不转睛地看着他手里的搪瓷碗,就支吾着说:“我,我早就吃过了。看到碗里还没吃干净,扔了怪可惜……”这里的语言描写表现了老班长是一位节约粮食的人。
C.课文是按照“老班长煮鱼汤→我们喝鱼汤→老班长嚼鱼骨头→老班长壮烈牺牲”这样的情节安排来推进故事的。
D.“金色的鱼钧”这个课题告诉我们,老班长用这个鱼钩解决了“我们”过草地时粮食紧缺的困难,他舍已为人、忠于职守的精神如金子一般闪闪发光,永垂不朽。
12.《童年中的房客们,阿廖沙最喜欢的一个人是( )
A.彼得伯伯。 B.“好事儿”。 C.军人。 D.哑巴。
13.《童年》中尼古拉是阿廖沙的( )。
A.小弟弟。 B.表哥, C.表弟, D.姐姐。
14.《童年》中外祖父第一次打阿廖沙是因为( )
A.关于顶针的事情。 B.没有理由。 C.不学习。 D.关于布料的事。
15.《童年》中两个舅易互相斗争的主要原因是 ( )
A.都想得到父亲的财产。 B.为了照顾阿廖沙。
C.格里高利的挑峻, D.为了阿廖沙的舅妈。
二.积累与运用。
(一)用 “√”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
颧骨(quán guàn) 两鬓(bīn bìn) 搪瓷(tá táng)
收敛(lǎn liǎn) 粗糙(cāo chāo) 青稞面(guǒ kē)
抽噎(yē yī) 红锈(yòu xiù) 宿营地(sù shù)
瞻仰(zān zhān) 疙瘩(gē qì dā da) 奄奄一息(yān yǎn)
威胁(xí xié) 搀扶(cān chān) 咽着鱼汤(yān yàn)
和药(huó huò) 驼背(tā tuó) 鼓一鼓劲(jìn jìng)
(二)根据课文内容或课外阅读填空。
1.《金色的鱼钩》是一篇以红军长征为背景的 (体裁),主要讲述了 .
. 的
感人故事,颂扬了 的崇高品质。
2.老班长是一位 的人。
3.金色的鱼钩象征了老班长忠于革命、关心战友、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4.《童年》的作者是 ,他是 (国家)伟大的无产阶级作家。故事中的主人公是______ ,他的外祖父是一个_ 的人,外祖母是一个 的人。
5.高尔基的自传体三部曲是 、 、 。
6.《童年》用第 人称的口吻,叙述了主人公在父泉去世后寄住在家中的生活历程。
7.《童年》刻画了许多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比如,勇敢正直的 ,慈祥善良的 ,粗野、自私的 ,贪婪恶毒的 ,以及 的“小茨冈”和 的“好事儿”。
8. 管桦的作品《小英雄雨来)中的主人公是 ,他为了掩护交通员被鬼子抓住后机智逃脱了,在这本书中,还写到了他 、 、 等故事。
9.意大利作家业米契斯的作品《 》,是一本 体小说,原名 。小说的人物主要是学生、老师以及学生的父母亲等平凡的人。小说写出了他们对 .
10. 悠悠故乡情,淡淡思乡愁。孟浩然在《宿建德江》中这样表达愁思:“ ,
. 。” 贺知章在《回乡偶书》中说: “ ,
. 。”
11.这个单元的三篇课文都是 ,小说一般有比较鲜明的 ,如《桥》中的 、《穷人》中的 、《金色的鱼钩》中的 。
12.读小说时留意人物的 、 、神态、心理活动,可以帮助我们深人理
解人物形象。比如《桥》这篇小说中,当人们惊慌失措时,老支书却像一座山一样站立
着,让我们看到了一位 的老支书;当他的儿子排在队伍中时,老支书“突然
冲上前”“凶得像只豹子”,表现了老支书的 ;在最后关头,老支书对儿子
吼道:“少废话,快走。”从这里可以看出他也是一位 的父亲。
13.我们还可以通过 感受人物形象。从桑娜把两个孤儿抱回家的情节中,可以体会到 。
14.小说还会借 来凸显人物形象。《穷人》把故事安排在一个 、
. 的夜晚,有利于表现 ,反衬 .
. 。
(三)句子训练
1.写出下面句子所运用的描写方法。
(1)屋外寒风呼啸,汹涌澎湃的海浪拍击着海岸,溅起一阵阵浪花。( )
“不,没有人!天啊,我为什么要这样做 ……如今叫我怎么对他说呢 ……”桑娜沉思着,久久地坐在床前。( )
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 )
(4)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 )
(5)炊事班长快四十岁了,个儿挺高,背有点儿驼,四方脸,高颧骨,脸上布满皱纹,两鬓都斑白了。( )
(6)捧着搪瓷碗,嚼着几根草根和我们吃剩下的鱼骨头,嚼了一会,就紧皱眉头咽下去。( )
2.说说下列句子中省略号的作用
①觉得好像有万根钢针扎着喉管,失声喊起来:“老班长,你怎么……”
. .
②还有,我的眼睛坏了,天色一暗,找野菜就得一棵一棵地摸……”
. .
③他微微地睁开眼睛,看见我端着的鱼汤,头一句话就说:“小梁,别浪费东西了。我……我不行啦。你们吃吧!还有二十多里路,吃完了,一定要走出去!”
. .
三、口语交际。
1.生活中,我们有时候需要得到别人的支持才能实现自己的想法。这不,你很想在家里养一只小狗,但妈妈却怕狗带来麻烦。你会如何说服妈妈并获得支持
. .
. .
. .
2.生活中,我们有时候需要得到别人的支持才能实现自己的想法。这不,今天下大雪了,听班长说体育课要改成室内课了。小强特别想说服体育老师能够带同学们到室外,上体育课。假如你是小强,你会怎么说呢
. .
. .
. .
3.班会上怎样说服同学在班里成立“生物角”呢 请你参与下面的交流活动。
班长:大家好!我最近产生了一个想法,就是在班里成立“生物角”。
张敏:啥叫“生物角”
班长: 。
李明:为啥要弄“生物角”呢
班长: 。
吴晓:好!我们支持!
四、阅读理解。
(一)古诗赏析。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 , 。
把诗句补充完整。
这首诗的题目是《 》,作者是 朝诗人 。
3.“鬓毛衰”的意思是 。
4.诗句中哪些词句让你感受到诗人离开家乡很久了
. .
5.作者在写这首诗用了 的手法,首句用“少小离家”与“ ”的句中自对,概括写出数十年久客他乡的事实,暗寓乡情无限。
6.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久客异乡的伤感以及久别回乡时对物是人非的感慨、无奈之情。
7.你还知道贺知章写过什么诗 请写出其中两句
《 》: 。
(二)课内阅读。
金色的鱼钩(节选)
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个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两个小同志不知道为什么,也端着碗不往嘴边送。老班长看到这情况,收敛了笑容,眉头拧成了疙瘩。他说:“怎么了,吃不下 要是不吃,咱们就走不出这草地。同志们,为了革命,你们必须吃下去。小梁,你不要太脆弱!”最后这句话是严厉的,意思只有我知道。
我把碗端到嘴边,泪珠大颗大颗地落在热气腾腾的鱼汤里。我悄悄背转身,擦擦眼睛,大口大口地咽着鱼汤。老班长看着我们吃完,脸上的皱纹舒展开了,嘴边露出了一丝笑意。 可是我的心里好像塞了铅块似的,沉重极了。
1.“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个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对这句话的正确理
解是( )。
A.“我”看到老班长精心照顾三个病号,自己却忍饥挨饿,内心极为沉重。
“我”几天没有吃饭,没有力气。
C.草地上能吃上鱼很不容易,“我”舍不得喝下少之又少的鱼汤。
2.“意思只有我知道”,老班长的意思是 .
. .
3.用“”画出这两段中描写老班长神态的句子。(3分)
前后不同的神态表现了老班长 、 的精神。
4.“可是我的心里好像塞了铅块似的,沉重极了。”“我”为什么会这样 (2分)
. .
5.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谈谈如何“舍己为人”。
. .
答案是咱无声的老师哦
参考答案
一、1.A 2.B 3.①BCAB ②ABAB③ACBA 4.CBA CDC 5.B 6.B 7.A
8、D 9.A 10、ABCD 11.AB 12.B 13.A 14.D 15.A
二、
(一)quán bìn táng liǎn cāo kē yē xiù sù zhān gē da yǎn
xié chān yàn huò tuó jìn
(二)
1.小说 红军长征途中,一位炊事班长牢记部队指导员的嘱托,尽心尽力地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不惜牺牲自己生命 红军战士忠于革命、尽职尽责、舍己为人
老班长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 老班长金子般的思想光辉 老班长崇高的革命精神永垂不朽。
舍己为人、忠于革命、尽职尽责
老班长忠于革命、关心战友、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4.高尔基 苏联 阿廖沙 粗野自私 慈祥善良
5.《童年》《我的大学》《在人间》
6.一 外祖父
7. 阿廖沙 外祖母 外祖父 舅舅们 善良、乐观、富于同情心 献身科学
8.雨来 和小伙伴们制造假地雷迷惑敌人 给八路军送鸡毛信 为八路军站岗放哨
9. 爱的教育 日记体 《心》 祖国和人民、父母和兄弟、老师和同学深厚而真挚的爱
10.移舟泊烟渚 日暮客愁新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11.小说 人物形象, 老支书 桑娜 老班长。
12.帮助我们深入理解人物形象。 从容镇定 铁面无私 慈爱
13.小说的情节 她宁可自己受苦也要照顾孤儿的善良。
14.环境描写 风雨大作、又黑又冷 表现穷人生活的艰难 桑娜夫妇的热心以及他们内心世界的富有。
(三)
1.(1) 环境描写 (2)心理描写 (3)神态描写 (4) 动作描写 (5)外貌描写 (6)动作描写、神态描写
2.①表明“我”看到老班长硬咽鱼骨这种场景,内心难受得说不出话来。
②表示内容的省略,体现老班长钓鱼挖野菜的艰难。
③表示老班长生命垂危,说话断断续续。
三、
1.示例:妈妈,我真的很喜欢小狗。我会自己来照顾小狗,不会让它到处乱跑,保证不会惹麻烦,您能考虑一下吗
2.示例:老师,虽然今天下大雪了,但我们都希望能到室外上体育课,大家都想抓住这难得的机会,来一场特别的雪中运动。我知道您可能担心天气太冷,同学们会因此感冒生病,但请您放心,我们会照顾好自己的。请您支持我们!
3.“生物角”就是在班里某个角落建立一个动植物园地。
这样既可以美化环境,又可以增强大家的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一举两得。
四、
(一)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2.回乡偶书 唐 贺知章。
3. 鬓角毛发稀少疏落。
4.我从“少小”“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等词句中感受到诗人离开家乡很久了
5.对比 老大回
6.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久客异乡的伤感以及久别回乡时对物是人非的感慨、无奈之情。
7.示例:《咏柳》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二)
1.A
2“我”是共产党员,要服从党的安排,安抚两个小同志的情绪,增强他们的信心,“我”一定要把鱼汤喝了,才有体力带着大家走出草地
3.收敛了笑容,眉头拧成了疙瘩。 脸上的皱纹舒展开了,嘴边露出了一丝笑意。
舍己为人 忠于革命
因为老班长为了伤员能吃好,能顺利走出草地不惜付出自己的一切,同时还保持着乐观的情绪,“我”被老班长的这种精神所感动,并为老班长的身体担心。
5.示例:在班级中,要以集体利益为重,多为他人和班级贡献力量;在社会中,要乐于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