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实验:测量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 同步作业(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2.7实验:测量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 同步作业(解析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10-18 08:28: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教科版(2019)必修第三册
2.7实验:测量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 同步作业(解析版)
1.如图所示,由知,改变电阻箱的阻值,测出多组(_____)、(_____)的值,通过图像就可求出E、r的值.
2.某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测量某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他改变电阻箱的阻值,记录理想电压表对应的示数,以为纵坐标、为横坐标,作出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则该电源的电动势______、内阻______。(均用、表示)
3.方法2 “安阻法”
(1)如图所示,由E=(________)知,改变电阻箱的阻值,测出多组(_____)、(_____)的值,通过图像就可求出E、r的值.
(2)器材:电池、开关、(______)、(______).
4.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可以测量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
(1)将电源、开关、电阻箱和电流表组成一个串联电路,开关闭合之前把电阻箱阻值调到最大值。
(2)闭合开关,逐渐减小电阻箱的阻值,记录下电阻箱阻值R和对应的电流表示数I,多次改变电阻箱阻值,测量并记录5组R和相对应的电流I。
(3)以R为纵轴,为横轴,将实验测得的5组实验数据在坐标系中描点、作图,得到如图所示的图像,则被测电池电动势测量值为__________V(保留三位有效数字);被测干电池内阻测量值为__________Ω(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4)误差分析:由于系统误差的影响,这种测量方法得到的电动势的测量值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真实值,电池内电阻的测量值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真实值。
5.在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中,所用电流表和电压表的内阻分别为0.1和1k,如图为实验原理图及所需器材图。
(1)在图中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器件按原理图连接成实验电路______。
(2)一位同学记录的6组数据见表:
I/A 0.12 0.20 0.31 0.32 0.50 0.57
U/V 1.37 1.32 1.24 1.18 1.10 1.05
试根据这些数据在图中画出U-I图像______,根据图像读出电池的电动势E=__________V,求出电池内阻r=_______。
6.利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现有的器材为
干电池:电动势约为1.5V,符号
电压表:量程1V,内阻998.3Ω,符号
电流表:量程1A,符号
滑动变阻器:符号
电阻箱:最大阻值99999.9Ω,符号
单刀单掷开关1个,符号
导线若干
(1)设计测量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电路并将它画在指定的方框内,要求在图中标出电压表、电流表的接线柱的正负。(_________)
(2)为了满足本实验要求并保证实验的精确度,电压表量程应扩大为原量程的_____倍,电阻箱的阻值应为_____Ω。
7.实验:电池电动势和内阻的测量
(1)测定电池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方案设计
a.伏安法:由E=U+Ir知,只要测出U、I的两组数据,就可以列出两个关于E、r的方程,从而解出E、r,用到的器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电路图如图所示。
b.伏阻法:由E=U+r知,如果能得到___________的两组数据,列出关于E、r的两个方程,就能解出E、r,用到的器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电路图如图所示。
c.安阻法:由E=IR+Ir可知,只要能得到___________的两组数据,列出关于E、r的两个方程,就能解出E、r,用到的器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电路图如图所示。
(2)实验操作与数据分析
a.实验步骤(以伏安法为例)
①电流表用0~0.6 A量程,电压表用0~3 V量程,按实验原理图连接好电路。
②把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一端,使其接入电路中的阻值最大。
③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流表有明显的示数,记录一组数据(I1、U1)。用同样的方法测量几组I、U值。
④断开开关,整理好器材。
⑤处理数据,用公式法或图像法求出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
b.数据分析
①公式法
依次记录的多组数据(一般6组)如表所示:
实验序号 1 2 3 4 5 6
I/A I1 I2 I3 I4 I5 I6
U/V U1 U2 U3 U4 U5 U6
分别将1、4组,2、5组,3、6组联立方程组解出E1、r1,E2、r2,E3、r3,求出它们的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
E=,r=。
②图像法
㈠根据多次测出的U、I值,作U-I图像;
㈡将图线两侧延长,纵轴截距的数值就是电池___________;
㈢横轴截距(路端电压U=0)的数值就是短路电流;
㈣图线斜率的绝对值等于电池的___________,即r==,如图所示。
(3)注意事项与误差分析
a.为使电池的路端电压有明显变化,应选取内阻较大的旧干电池和内阻较大的电压表。
b.实验中不能将电流调得过大,且读数要快,读完后立即切断电源,防止干电池大电流放电时内阻r的明显变化。
c.当干电池的路端电压变化不很明显时,作图像时,纵轴单位可取得小一些,且纵轴起点可不从零开始。
如图所示,此时图线与纵轴交点仍为电池的电动势E,但图线与横轴交点不再是短路电流,内阻要在直线上取较远的两点用r=|求出。
(4)误差分析
a.偶然误差:主要来源于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以及作U-I图像时描点不准确。
b.系统误差:主要原因是电压表的分流作用,使得电流表上读出的数值比流过电源的电流偏小一些。U越大,电流表的读数与总电流的偏差就越大,将测量结果与真实情况在U-I坐标系中表示出来,如图所示,可见E测<E真,r测<r真。
8.某同学用电压表V1、V2、定值电阻R0、滑动变阻器R(最大阻值为10Ω)、开关、导线若干,测两节完全相同的干电池串联后的电动势和内阻,实物连接如图甲所示。
(1)请根据实物图在图乙方框内画出电路图。(______)
(2)先把滑动变阻器R调到最大阻值Rm,再闭合开关S,读出电压表V1,的示数是V2示数的1.2倍,则可求出定值电阻R0的阻值为____________Ω。
(3)闭合开关后,多次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测得多组电压表V1、V2的示数U1、U2,将测得的数值在U2-U1坐标系中描点作图。若作出的图像斜率为3,与横轴的截距为1.9V,由此求得电源的电动势E=________V,电源的内阻r=________Ω。(结果均保留2位有效数字)
9.(1)用DIS测电源电动势和内电阻的电路如图(a)所示,R0为定值电阻。调节电阻箱R的阻值,记录电阻箱的阻值R和相应的电流值I,通过变换坐标,经计算机拟合得到如图(b)所示图线,则该图线选取了_______为纵坐标,由图线可得该电源电动势为________V。
(2)现有三个标有“2.5V,0.6A”相同规格的小灯泡,其I-U特性曲线如图(c)所示,将它们与图(a)中电源按图(d)所示电路相连,A灯恰好正常发光,则电源内阻r=____Ω,图(a)中定值电阻R0=____Ω。
(3)若将图(a)中定值电阻R0换成图(d)中小灯泡A,调节电阻箱R的阻值,使电阻箱R消耗的电功率是小灯泡A的两倍,则此时电阻箱阻值应调到_______Ω。调节电阻箱R的阻值,能否使小灯泡A、电阻箱R和电源内阻r上消耗的电功率相同?答________(选填“能”、“不能”或“不能确定”)
10.(1)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如图所示,在一端封闭的光滑细玻璃管中注满清水,水中放一个红蜡做成的小圆柱体R.将玻璃管的开口端用胶塞塞紧后竖直倒置且与Y轴重合,在R从坐标原点以速度v0=3cm/s匀速上浮的同时,玻璃管沿x轴正方向做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同学们测出某时刻R的坐标为(4,6),此时R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Cm/s,R在上升过程中运动轨迹的示意图是____________.(R视为质点)
(2)为测量一电源的电动势及内阻
①在下列三个电压表中选一个改装成量程为9V的电压表
A.量程为1V、内阻大约为1KΩ的电压V1
B.量程为2V、内阻大约为2KΩ的电压V2
C.量程为3V、内阻为3KΩ的电压V3
选择电压表__________串联____________KΩ的电阻可以改转成量程为9V的电压表
② 利用一个电阻箱、一只开关、若开关导线和改装好的电压表(此表用符号V1V2V3与一个电阻串联来表示,且可视为理想电压表),在虚线框内画出电源电动势及内阻的实验原理电路图__________.
③.根据以上试验原理电路图进行实验,读出电压表示数为1.50V时、电阻箱值为15.0Ω;电压表示数为2.00V时,电阻箱的阻值为40.0Ω,则电源的电动势E= ___________V、内阻r=_________Ω.
参考答案
1.U R 电阻箱 电压表
【详解】

2.
【详解】
[1][2]根据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有
整理得
结合题图乙有

解得

3. I R 电阻箱 电流表
【详解】

4.1.38(1.30~1.44均可) 1.2(1.0~1.4均可) 等于 大于
【详解】
(3)[2]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整理可得
即图像为直线根据图像可知
[1]图像的斜率为电动势E,在图像上取两点、,则
(4)[3][4]由于电流表本身内电阻是跟电池的内阻串联的,因此,得到的内电阻包含电流表本身内电阻,故内阻测量值偏大。由于电流表本身内电阻不会影响图像斜率,电动势测量值不受影响。
5.见解析 见解析 1.46(1.45~1.47均可) 0.71(0.69~0.73均可)
【详解】
(1)[1]按照实验原理图将实物图连接起来,如图甲所示。
(2)[2]根据U、I数据,在U-I坐标系中找点描迹,如图乙所示。
[3]然后连线并将直线延长,交U轴于U1=1.46V,此即为电源电动势;
[4]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
r=||=≈0.71
6. 2 998.3
【详解】
(1)[1]利用伏安法测量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根据实验原理选择仪器设计电路图.实验中应保证电流由电表的正接线柱流入由负接线柱流出,并且电流表要串联在电路中,而电压表由于量程过小,则应该串联一个电阻箱并联在电源两端,分析电表的连接即可得出正确电路.如图:
(2)[2][3]电动势约为1.5V,电压表:量程1V,为了满足本实验要求并保证实验的精确度,电压表量程应扩大为原量程的2倍,要使量程扩大1倍,则应串联一个与电压表内阻相等的电阻,故应使与之串联的电阻箱的阻值为998.3Ω;
7.干电池 电流表 电压表 滑动变阻器 开关和导线若干 电压表和电阻箱 干电池 电压表 电阻箱 开关和导线若干 电流表和电阻箱 干电池 电流表 电阻箱 开关和导线若干 电动势 内阻
【详解】

8. 2 2.9 1.0
【详解】
(1)[1]按照实物连线画出电路图如图所示。
(2)[2]由图甲所示电路图可知,定值电阻阻值为
(3)[3] [4]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结合题意(斜率为3),有
r=1.0Ω
横截距为1.9,则有
3×1.9=E
E≈2.9V
9. 4.5 2.5 2 4.87 不能
【详解】
(1)[1][2]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得
整理得
显然该图线选取了为纵坐标,图线斜率的倒数为电动势,可得
E=4.5V
(2)[3][4]由于A灯恰好正常发光,对于A灯有
IA=0.6A,UA=2.5V
此时B灯有
查图(c)可知
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E=U+Ir
可得
4.5V=2.5V+0.5V+
解得
r=2.5Ω
由图(b)中图线的截距可求出
R0+r=4.5Ω
解得
R0=2Ω
(3)[5]灯泡A与电阻箱R串联,由题意知需满足
PR=2PA
由于两元件串联,则
UR=2UA
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得
4.5=3UA+2.5I

I=1.8-1.2UA
在图(c)中画出I=1.8-1.2UA的图线,如图所示
该图线与小灯泡的I-U特性曲线的交点(1.12V,0.46A),就是小灯泡此时的工作电压和电流,此时灯泡电阻为
电阻箱R的电压
UR=2UA=2.24V
电阻箱的阻值应调到
[6]由串联电路特点可知,若要小灯泡A、电阻箱R和电源内阻r上消耗的电功率相同,必须满足三者的电阻相等,电压一样,因此有
解得
通过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可得此时小灯泡的电流为0.5A,则小灯泡的电阻为
与电源内阻不等,因此不可能。
10.5 D C 6 7.5 10
【详解】
(1)[1]“研究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实验中:
小圆柱体R在竖直方向匀速运动有
y=v0t
t===2s
在水平方向做初速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x=at2

a=2cm/s2
R的速度大小为
v==5cm/s
[2]因加速度指向轨迹的凹向,可知轨迹示意图是D.
(2)①[3][4]选择量程为3V、内阻大约为3KΩ的电压V3表盘刻度改装容易,读数容易,改装后量程和内阻都扩大3倍,所以改装时需要串联6KΩ的电阻.
②[5]实验原理电路图,如图:
③[6][7]电压表示数为1.50V时,改装电压表的示数为4.50V,即加在电阻箱上的电压是4.50V,根据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E=4.5V+r
同理有
E=6.0V+r
解得
E=7.5V
r=10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