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教科版(2019)必修第三册
1.8电容器电容 同步练习(解析版)
1.如图所示,平行板电容器经开关S与电池连接,电容器间有一点a,到上极板A距离恒定, S是闭合的,φ表示a点的电势, E表示电场强度,现保持A板不动,将B板向下稍微移动,使两板间的距离增大,则( )
A.φ升高, E变大
B.φ升高, E变小
C.φ不变, E不变
D.φ不变, E变小
2.如图所示为某一物理量y随另一物理量x变化的函数图象,关于该图象与横轴所围面积(阴影部分)的物理意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若图象表示质点的加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则面积等于质点在对应时间内的位移
B.若图象表示力随位置的变化关系,则面积等于该力在对应位移内做的功
C.若图象表示电势随位置的变化关系,则面积等于电场在x=x0处的电场强度
D.若图象表示电容器充电电流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则面积等于对应时间内电容器储存的电能
3.如图所示,电路中A、B为两块竖直放置的金属板,C是一只静电计,开关S合上后,静电计指针张开一个角度,下述做法可使静电计指针张角增大的是( )
A.使A、B两板靠近一些
B.使A、B两板正对面积减小一些
C.断开S后,使B板向右平移一些
D.断开S后,使A、B正对面积增大一些
4.下列关于电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电容是反映电容器容纳电荷本领的物理量
B.电容器A的电容比B的大,说明A的带电荷量比B多
C.电容在数值上等于使两极板间的电势差为1 V时电容器需要带的电荷量
D.由公式知,若电容器两极板间电压为10 V,极板带电荷量为2×10-5 C,则电容器电容大小为2×10-6 F
5.对于一给定的电容器,在如下图所示中,描述电容C、带电荷量Q、电压U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图线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6.如图是一个电解电容器,由标注的参数可知( )
A.电容器的击穿电压为450 V
B.当电容器的电压低于450 V时,电容器无法工作
C.给电容器加90 V电压时,电容器的电容为200 μF
D.电容器允许容纳的最大电荷量为0.45 C
7.如图甲所示,有两个不带电且相互接触的金属导体和,向左靠近带正电的带电体,、、均放在绝缘支座上。乙图是不带电的平行板电容器,电容器的下极板接地,为上极板接线柱。移动绝缘支座分开、,则( )
A.分开前,左端的电势高于右端的电势
B.分开后,带正电,带负电
C.分开后,将与接触,下极板的电势降低
D.分开后,将与接触,上极板的电势降低
8.天上的一片雷云聚集了大量的负电荷,电荷量为Q。假设这片云与大地构成了一个大电容器,并且该大电容器可以视为平行板电容器,电容为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片云与大地之间的电压为
B.雷云与大地之间的电场线由雷云指向地面
C.若这片云与大地之问的距离减小,则C减小
D.若这片云与大地之间的距离减小,则这片云与大地之间的电压增大
9.如图所示,平行板电容器经开关与电池连接,处有一电荷量非常小的点电荷,是闭合的,表示点的电势,表示点电荷受到的电场力。现将电容器的板向下稍微移动,使两板间的距离增大,则( )
A.变大,变大 B.变大,变小
C.不变,不变 D.不变,变小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场强度为零处,电势也一定为零
B.在一个以点电荷为中心,半径为的球面上,各点电场强度相同
C.由可知,若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压改变,则电容器的电容一定改变
D.同一电场中等差等势面较密处的电场强度也一定较大
11.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中,平行板电容器的极板B与一灵敏的静电计相接,若极板A向上移动,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极板上的电压几乎不变,电容值C变大
B.极板上的电压几乎不变,电容值C不变
C.极板上的电量几乎不变,电容值C变大
D.极板上的电量几乎不变,电容值C变小
12.概念是物理学内容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以下有关物理概念的描述正确的是()
A.比值定义法是物理概念中常用的一种定义新物理量的方法,即用两个已知物理量的比值表示一个新的物理量,如电容的定义,表示C与Q成正比,与U成反比,这就是比值定义的特点
B.空气阻力和浮力的影响不能忽略时,斜向上抛出一物体,则物体在空中的运动是一种匀变速运动
C.静止的物体可能受到滑动摩擦力,运动的物体不可能受到静摩擦力
D.圆周运动是一种加速度不断变化的运动,其向心力不一定就是物体受到合外力
13.如图所示,平行板电容器与电源连接,下极板接地.一带电油滴位于容器中的P点且恰好处于平衡状态,现将平行板电容器的上极板竖直向上移动一小段距离( )
A.P点的电势将降低
B.带点油滴将沿竖直方向向上运动
C.上极板在向上移动的过程中,流过R的电流由a到b
D.带点油滴在P处的电势能将减少
14.如图所示,平行板电容器与电动势为E的直流电源(内阻不计)连接,下极板接地.一带电油滴位于电容器中的P点且恰好处于平衡状态.现将平行板电容器的上极板竖直向上移动一小段距离( )
A.带电油滴将沿竖直方向向上运动
B.p点的电势将降低
C.带电油滴运动时电势能将增加
D.电容器的电容减小,极板所带电荷量减小
15.如图所示,平行板电容器的两个极板A、B分别接在电压为30 V的恒压电源上,两极板间距为3 cm,电容器带电荷量为6×10-8 C,A极板接地.求:
(1)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
(2)平行板电容器两板之间的电场强度;
(3)若在距B板2 cm的M点放一电子,求其电势能.(电子的电荷量e=-1.6×10-19 C)
参考答案
1.B
【详解】
由于开关S闭合,且电容器两极板始终与电源的两极相连,故电容器两极板之间的电压UAB保持不变.随B极板下移,两极板之间的距离增大,根据E=,可知两极板之间的电场强度E减小;由于UAa=EhAa,由于电场强度E减小,故UAa减小,由于UAB=UAa+UaB,所以UaB增大,由题图可知电源的负极接地,故B极板接地,所以B板的电势为0,即φB=0,又UaB=Ua-UB,所以φ=UaB升高;故选B.
2.B
【详解】
若图象表示质点的加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因 ,则面积等于质点在对应时间内的速度的变化量,选项A错误; 若图象表示力随位置的变化关系,则根据W=Fx可知,面积等于该力在对应位移内做的功,选项B正确;若图象表示电势随位置的变化,根据 知,图线的斜率表示电场强度,选项C错误; 若图象表示电容器充电电流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则根据 ,则面积等于对应时间内电容器释放的电量,选项D错误;故选B.
3.C
【详解】
AB.开关S闭合,电容器两端的电势差不变,等于电源的电动势,则指针的张角不变,AB错误;
C.断开S,电容器所带的电量不变,B板向右平移拉开些,由
可知电容减小,根据知,电势差增大,则指针张角增大.C正确;
D.断开S,电容器所带的电量不变,A、B的正对面积增大一些,电容增大,根据知,电势差减小,则指针张角减小,D错误。
故选C。
4.B
【详解】
A.电容反映电容器容纳电荷本领的大小,故A正确;
B.电容器A的电容比B的大,只能说明电容器A容纳电荷的本领比B强,与是否带电无关,故B错误;
C.由
知,电容在数值上等于使两极板间电势差为1 V时,电容器需要带的电荷量,故C正确;
D.电压为10 V,电荷量为2×10-5 C时,电容
故D正确。
本题选不正确的,故选B。
5.B
【详解】
ACD.对于给定的电容器,据电容器电容的决定式知,电容器的电容不变,则ACD三项错误;
B.对于给定的电容器,电容器的电容不变,据电容的定义式知,
由于电容不变,因此电量Q和电压U成正比,故B正确。
6.D
【详解】
AB.由标注的参数值可知,450 V指的是工作的额定电压,不是击穿电压,低于450 V的时候,电容器也可以工作,故AB错误;
C.电容器的电容值由其内部构造所决定,与其工作电压无关,故C错误;
D.由
可得
故D正确。
故选D。
7.D
【详解】
A.分开前,由于A、B相接触放在C附近,处于静电平衡状态的导体是等势体,所以A和B的电势相等。故A错误;
B.因带电体C带的正电,在静电感应作用.下,金属导体A的左端感应出负电荷,导体B的右端感应出等量的正电荷,因此在分开后,A带负电,B带正电。故B错误;
C.分开后,将B与P接触,在接触带电下,上极板带正电,但是下极板电势仍为零不变,故C错误;
D.分开后,将A与P接触,在接触带电下,上极板带负电,因此其电势降低,故D正确。
故选D。
8.A
【详解】
A.根据
这片云与大地之间的电压为;故A正确;
B.雷云与大地之间的电场线由地面指向雷云,故B错误;
C.根据
若这片云与大地之问的距离减小,则C增大,故C错误;
D.若这片云与大地之间的距离减小,则这片云与大地之间的电压减小,故D错误。
故选A。
9.B
【详解】
由于开关S闭合,且电容器两极板始终与电源的两极相连,故电容器两极板之间的电压UAB保持不变。随B极板下移两极板之间的距离增大,根据
E=
可知两极板之间的电场强度E减小,由于
所以增大,依题意B板电势为零,根据
所以增大。点电荷在a点所受的电场力
F=qE
由于E减小,所以电场力F减小。
故选B。
10.D
【详解】
A、电势为零,是人为选择的,电场强度为零的地方,电势不一定为零,故A错误;
B、在一个以点电荷Q为中心,半径为r的球面上,各点电场强度大小相等,但方向不同,故电场强度不相同,故B错误;
C、电容的定义公式中,电容是由电容器本身决定的,与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压无关;故C错误;
D、同一电场中等差等势面较密处的电场线也一定密,故电场强度也一定较大,故D正确;
故选D.
【点睛】本题综合考查了电势、电场强度、电容、等势面和电场线等概念,关键是明确各个概念的定义公式.
11.D
【详解】
极板A向上移动,由于两极板没有直接相连,极板上的电荷几乎不变;根据可知,极板A向上移动,正对面积减小,则电容值变小;根据可知,电量不变,电容值减小,则电压增大,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12.D
【详解】
试题分析:A、采用的是比值定义法,C是由电容器本身的性质决定的,故电量Q及电压U无关;这是比值定义法的共性,选项A错误;B、空气阻力和浮力不能忽略时,阻力随着物体速度的变化而变化,物体在空中运动时的合外力在变化,不是匀变速运动,选项B错误;C、静止的物体可能受到静摩擦力也可能受到滑动摩擦力,运动的物体可能受到静摩擦力也可能受到滑动摩擦力,选项C错误;D、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一定是物体受到的合外力,但是非匀速圆周运动,向心力是其合外力的一个分力,选项D正确.综上本题选D.
考点:考查静摩擦力和最大静摩擦力;物理学史;匀速圆周运动;电容..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摩擦力、比值定义法及向心力等内容,要注意摩擦力的相对性,明确运动的物体可以受静摩擦力;静止的物体也可以受滑动摩擦力.
13.AC
【详解】
AB.与电源相连,两极板间的电压恒定,将平行板电容器的上极板竖直向上移动一小段距离,由于电容器两板间电压不变,根据得知板间场强减小,油滴所受的电场力减小,则油滴将向下运动,而P点与下极板间的距离不变,则由公式分析可知,P点与下极板间电势差将减小,而P点的电势高于下极板的电势,则知P点的电势将降低,故A正确,B错误;
C.根据,由于电势差不变,电容器的电容减小,故带电量减小,处于放电状态,流过R的电流由a到b,故C正确;
D.由带电油滴原来处于平衡状态可知,油滴带负电,P点的电势降低,则油滴的电势能将增加,故D错误。
故选AC。
14.BCD
【详解】
试题分析:将平行板电容器的上极板竖直向上移动一小段距离,电容器两板间电压不变,根据E=分析板间场强的变化,判断电场力变化,确定油滴运动情况.由U=Ed分析P点与下极板间电势差如何变化,即能分析P点电势的变化和油滴电势能的变化.
解:A、将平行板电容器的上极板竖直向上移动一小段距离,由于电容器两板间电压不变,根据E=得知板间场强减小,油滴所受的电场力减小,则油滴将向下运动.故A错误.
B、场强E减小,而P点与下极板间的距离不变,则由公式U=Ed分析可知,P点与下极板间电势差将减小,而P点的电势高于下极板的电势,则知P点的电势将降低.故B正确.
C、由带电油滴原来处于平衡状态可知,油滴带负电,P点的电势降低,则油滴的电势能将增加.故C正确.
D、根据Q=Uc,由于电势差不变,电容器的电容减小,故带电量减小,故D正确;
故选BCD.
【点评】本题运用E=分析板间场强的变化,判断油滴如何运动.运用推论:正电荷在电势高处电势能大,而负电荷在电势高处电势能小,来判断电势能的变化.
15.(1)2×10-9 F;(2)1×103 V/m 方向竖直向下;(3)1.6×10-18J
【详解】
(1)依电容定义,有电容.
(2)两板之间为匀强电场,电场强度
方向竖直向下.
(3)C点距A板间距离为 dAC=d-dBC=3cm-2cm=1 cm=0.01m
A与C间电势差 UAC=EdAC=1×103×0.01 V=10V
又UAC=φA-φC,φA=0可得φC=-10 V.
则EP=qφC=-1.6×10-19×(-10)=1.6×10-18J.
【点睛】
本题关键要掌握电容的定义式,知道匀强电场中场强与电势差的关系U=Ed,要知道求电势往往先求电势差,再求电势.同时在求解电势能和电场力做功时要注意各物理量的符号不能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