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电容器 电容 同步作业(Word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1.8电容器 电容 同步作业(Word解析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2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10-18 08:26: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教科版(2019)必修第三册
1.8电容器电容 同步作业(解析版)
1.电容器充电后将电源开关断开,再将电容器两极板间距离逐渐增大,则电容器的电容C、极板间的电压U和极板间的电场强度E的变化情况是 ( )
A.C变小,U变大,E不变 B.C变小,U、E均变大
C.C变大,U变小,E不变 D.C变小,U不变,E变小
2.某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为C,带电荷量为Q,相距为d,今在板间中点放一个电荷量为q的点电荷,则它受到的电场力的大小为( )
A. B. C. D.
3.关于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越多,电容就越大
B.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压越高,电容就越大
C.电容器两板间的距离增加一倍,电容就增加一倍
D.电容器两板间的正对面积增加一倍,电容就增加一倍
4.如图,是一个常用的电子元件,关于它的说法正确的是
A.这个电子元件名称叫电阻
B.这个电子元件的电容是220法拉
C.这个电子元件可容纳的电量是50库仑
D.这个电子元件耐压值为50伏
5.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在静电场中,沿着电场线方向电势逐渐降低
B.外力对物体所做的功越多,对应的功率越大
C.电容器电容C与电容器所带电荷量Q成正比
D.在超重和失重现象中,地球对物体的实际作用力发生了变化
6.一充电后的平行板电容器保持两极板的正对面积、间距和电荷量不变,在两极板间插入一电介质,其电容C 和两极板间的电势差U 的变化情况是
A.C 和U 均增大 B.C 增大,U 减小
C.C 减小,U 增大 D.C 和U 均减小
7.下列各组中的物理量均为矢量的是
A.位移、力 、瞬时速度 B.时间、加速度、速率
C.质量、功 、平均速度 D.电势、电场强度、电容
8.如图所示,两块水平放置的平行正对的金属板a、b与电源E相连,在距离两板等距离的M点有一个带电液滴处于静止状态.若将b板向上平移一小段距离,但仍在M点下方,稳定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液滴将加速向下运动
B.M点电势升高
C.带电液滴在M点的电势能增大
D.在b板移动前后两种情况下,若将液滴从a板移到b板,电场力做功不相同
9.如图所示,一带电油滴悬浮在平行板电容器两极板A、B之间的P点,处于静止状态.现将极板A向下平移一小段距离,但仍在P点上方,其他条件不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液滴将向下运动
B.两板电势差增大
C.极板带电荷量将增加
D.电场强度不变
10.如图所示,平行板电容器与电动势为E的直流电源连接,下极板接地.一带正电的点电荷固定于P点.现将平行板电容器的上极板竖直向上平移一小段距离,则( )
A.P点的电势将降低,点电荷的电势能增大
B.P点的电势将降低,点电荷的电势能减小
C.P点的电势将升高,点电荷的电势能增大
D.P点的电势将升高,点电荷的电势能减小
11.如图所示,平行板电容器与直流电源、理想二极管(正向电阻为零,可以视为短路;反向电阻无穷大,可以视为断路)连接,电源负极接地,初始时电容器不带电,闭合开关S稳定后,一带电油滴位于电容器极板间的P点且处于静止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减小极板间的正对面积,带电油滴会向下移动,且P点的电势会降低
B.减小极板间的正对面积,带电油滴会向上移动,且P点的电势会降低
C.断开开关S,带电油滴将向下运动
D.将下极板上移,带电油滴将向上运动
12.如图所示,平行板电容器与电动势为E的直流电源(内阻不计)连接,下极板接地。一带电油滴位于电容器中的P点且恰好处于平衡状态。现将平行板电容器的上极板竖直向上移动一小段距离,则(  )
A.带电油滴将沿竖直方向向上运动
B.P点的电势将降低
C.带电油滴的电势能将减小
D.电容器的电容减小,极板带电荷量将增大
13.研究与平行板电容器电容有关因素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前,只用带电玻璃棒与电容器a板接触,能使电容器带电
B.实验中,只将电容器b板向上平移,静电计指针的张角变小
C.实验中,只在极板间插入有机玻璃板,静电计指针的张角变大
D.实验中,把b板向右移动少许,静电计指针的张角变小,表明电容增大
14.如图的电路中C是平行板电容器,在S先触1后又板到2,这时将平行板的板间距拉大一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平行板电容器两板的电势差不变
B.平行板电容器带电量不变
C.平行板电容器两板的电势差减小
D.平行板电容器两板间的电场强度不变
15.如图所示,两块相对的平行金属板M、N与电池相连,N板接地.在距离两板等远的一点P固定一个带负电的点电荷,如果将M板向上移一小段距离,则( )
A.点电荷所受的电场力减小
B.点电荷所受的电场力增大
C.点电荷的电势能减少
D.点电荷的电势能增大
16.如图所示,平行金属板两板间的距离为4 cm,两板间电压为100 V,若a、b两点间距离也是4 cm,且a、b两点连线与电场线的夹角为60°,则:
1).板间场强E为多少?
2).a、b两点间的电势差是多少?
3).把电荷量为-1.0×10-15 C的点电荷由a点移到b点,电势能变化了多少?
4).若b点离下极板的距离为1 cm,取上极板的电势为零,则b点的电势φb等于多少?
参考答案
1.A
【详解】
根据电容的决定式:,可知将电容器两极板间距离逐渐增大,电容C变小;因为电量Q不变,根据:可知,电压U变大;电场强度为:、和联立可得:,式中各量都不变,则E不变,故A正确,BCD错误.
2.C
【详解】
由电容的定义式
得板间电压为
板间场强大小为
点电荷所受的电场力大小为
F=qE
联立得到
故选C。
3.D
【详解】
由电容的决定式,可知电容的大小与电荷量以及电压均无关,只与电介质,正对面积,两板间距离有关,所以D对.
4.D
【详解】
由该电子元件的铭牌“50V,220μF”,μF是电容的单位,可知,这个电子元件名称是电容器,其电容是220微法,耐压值为50V.由Q=CU知,这个电子元件可容纳的电量是,故D正确,ABC错误.
5.A
【详解】
A.在静电场中,沿着电场线方向电势逐渐降低,故A正确;
B.根据
可知,外力对物体所做的功越多,对应的功率不一定越大,还与时间有关,故B错误;
C.电容器电容C是由电容器本身决定的物理量,与电容器所带电荷量Q无关,故C错误;
D.在超重和失重现象中,地球对物体的实际作用力并没有发生变化,即重力是保持不变的,故D错误。
故选A。
6.B
【详解】
解:由公式知,在两极板间插入一电介质,其电容C增大,由公式知,电荷量不变时U减小,B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等容的定义式和决定式的配合应用.
7.A
【详解】
位移、力 、瞬时速度、加速度、平均速度、电场强度都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是矢量;而时间、速率、质量、功、电势和电容只有大小无方向,是标量;故选A.
8.C
【详解】
电容器与电源保持相连,电容器板间的电压不变,将b板向上平移一小段距离,根据 分析得知板间电场强度增大,液滴所受的电场力增大,液滴将加速向上运动.故A错误.由U=Ed知,M与a间的电场差增大,a点的电势为零,M点的电势小于零,则知M点的电势降低.故B错误.由于液滴带负电,则带电液滴在M点的电势能增大.故C正确.在b板移动前后两种情况下,若将液滴从a板移到b板,两板间的电势差不变,根据电场力做功公式W=qU知,电场力做功相同.故D错误.故选C.
点睛:由于金属板与电源始终相连,即使改变两板间距,两板的电压仍不变,所以电场力做功也相同.同时考查了电势能与电荷的电量及电势有关,且注意电荷的极性与电势的正负.
9.C
【详解】
A、B电容器板间的电压保持不变,故B错;当将极板A向下平移一小段距离时,根据,分析得知,板间场强增大,液滴所受电场力增大,液滴将向上运动.故A错误,D错;根据电容的决定式 得知电容C增大,而电容器的电压U不变,极板带电荷量将增大.故C正确,故选C.
点睛:本题关键要抓住电容器的电压不变,由电容的决定式和电量Q=CU结合分析电量变化.根据U=Ed分析场强的变化.
10.B
【详解】
试题分析:平行板电容器的上极板竖直向上平移一小段距离,电容器间的电场强度减小,根据确定出P与下极板电势差的变化,从而确定出P点电势的变化,根据确定电势能的变化.
平行板上极板向上运动,两极板间的距离增大,根据公式可知电容减小,又知道电容器两极板与电源相连,所以两极板间的电势差恒定,根据公式可知两极板间的电场场强减小,而下极板电势为零,P点到下极板的距离不变,根据可知P点的电势降低,因为下极板电势为零,所以两极板间的电势都为正值,根据可知正点电荷的电势降低,B正确.
11.D
【详解】
AB.正对面积减小,注意到存在二极管,处理方法先假设没有二极管,则电容器U不变,
U不变S减小会使Q减小,但二极管的存在使得Q不能减少,故实际过程为Q不变。上式Q不变,S减小,所以U增大,,d不变,所以E增大,所以油滴上移。
即为P与下极板电势差,P与下极板距离不变,E增大,所以增大。选项AB错误;
C.断开开关,不能放电,故油滴不动,选项C错误。
D.根据
U不变,d减小,Q增大,可以充电,故U不变,d减小,E增大,油滴上移,选项D正确。
故选D。
12.B
【详解】
A.上极板向上移动一小段距离后,板间电压不变,仍为E,故电场强度
将减小,油滴所受电场力(qE)减小,故油滴将向下运动,A错误;
B.P点的电势大于0,且P点与下极板间的电势差
E减小,P点到下极板的距离不变,所以P点的电势减小,B正确;
C.带电油滴原来处于平衡状态可知,油滴带负电,又知道P点的电势降低,油滴向下运动时电场力做负功,油滴的电势能应增加,C错误;
D.电容器的电容
d增大,电容C减小,由
知,U不变,C减小,则Q减小,D错误。
故选 B。
13.AD
【详解】
A.a板与玻璃棒接触带上电后,由于静电感应,使b板带上等量异种电荷,故A正确;
B.b板上移后,电容减小,电量不变,两板间电压增大,静电计指针的张角变大,故B错误;
C.插入有机玻璃片后,电容变大,两板间电压减小,指针张角变小,故C错误;
D.b板右移少许,电容增大,两板间电压减小,指针张角变小,故D正确。
故选AD。
14.BD
【详解】
试题分析:S先触1,电容器充电,扳到2后,电容器电量不变.板间距拉大时,电容减小,根据电容的定义式可知,两板的电势差增大.板间电场强度,Q、S、 均不变,则E不变.故平行板电容器两板间的电场强度不变,故AC错误,BD正确.
考点:考查了电容器的动态变化
【名师点睛】在分析电容器动态变化时,需要根据判断电容器的电容变化情况,然后结合,等公式分析,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电容器和电源相连则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压恒定,如果电容器充电后与电源断开,则电容器两极板上的电荷量恒定不变
15.AD
【详解】
解:A、B由题分析得知,电容器的板间电压保持不变,将M板向上平移一小段距离,板间距离增大,则由E=得知,板间场强E减小,点电荷受到的电场力减小.故A正确.B错误.
C、板间场强减小,P点与下板间的距离未变,由U=Ed得知,P点与下板之间电势差减小,下板电势为零,P点的电势高于下板的电势,则P点的电势降低,点电荷带负电,则点电荷在P点具有的电势能增大.故C错误,D正确.
故选AD
【点评】解答本题时,关键要对物理量间的关系要熟悉.确定电势,往往先确定电势差,再确定电势.
16.(1)板间场强E为2500V/m.
(2)a、b两点的电势差是50V.
(3)电势能增加了5×10﹣14J.
(4)b点的电势φb等于为﹣75V.
【详解】
试题分析:(1)板间的场强(3分)
(2)a、b两点间的电势差(3分)
(3)电荷从a点到b电场力做功
可知电势能增加了(3分)
(4)b点与上极板间的距离d′=3cm,
则上极板与b点的电势差U=Ed′=2500×0.03V=75V,
因为上极板的电势为零,所以b点的电势φb=﹣75V.(3分)
考点:本题考查了静电场中能的有关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