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长跑的拓展性练习》(教案) 体育与健康六年级上册-人教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中长跑的拓展性练习》(教案) 体育与健康六年级上册-人教版(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2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体育与健康
更新时间 2021-10-18 22:18: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长跑的拓展性练习》教学设计
《中长跑的拓展性练习》教学设计
任课教师: 指导教师: 时间:
指导思想:
本课以九年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为依据,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学生发展为中心。运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手段,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运动参与,关注学生的运动体验,让学生在学练中享受成功感。
教材分析:
本次课学习中长跑的技术,中长跑是一项长时间跑步的活动,比较枯燥而又乏味,但随着季节变化,它又是一项很有锻炼价值的教材。本节课是进一步激发学生对中长跑的兴趣,发展学生的心肺耐力,肌肉耐力,锻炼坚强的意志品质。课的内容设计成几个情景,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促进学生运动参与的积极性,有效发展体能,培养团队意识和不怕吃苦的优良品质,为今后的终身体育打下基础。
教学重点:重心平稳、呼吸有律
教学难点:利用跑的节奏与呼吸的配合,克服“极点”现象
学情分析:
本节课教学对象为6年(3)班学生,人数50人。6年级学生在体育活动中表现出强烈的自信心,喜欢表现自己,活泼好动,有一定的自觉性和独立完成动作的能力,但耐力素质、吃苦能力较差的特点。本次课之前,学生已学习了中长跑的蹬摆、呼吸方法与跑动节奏技术,对中长跑有一定的了解,本次为中长跑第3次课。本次课主要让学生复习中长跑前两节课技术,并利用跑的节奏与呼吸的配合,克服“极点”现象。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通过学习激发学生对中长跑的兴趣,让学生了解中长跑中“极点”概念及如何克服“极点”的办法。
2、技能目标:
在练习中发展有氧呼吸,85%以上的学生能掌握并克服“极点”现象的方法,15%的学生能做到出现“极点”现象如何处理。
3、体能目标:
发展和提高学生的心肺、肌肉耐力及身体上下肢力量、提高速度、协调、耐力素质。
4、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态度和顽强拼搏的品质,体验成功乐趣,感受合作互助的快乐和集体荣誉感。
五、教学程序
1.常规导入 (略)
1.“闯迷宫”游戏
2.准备活动
2.热身操
1.讲解练习要求
1.5分定时跑
2.按练习要求进行锻炼
1.讲解游戏规则
2.“贪吃蛇”大作战
2.按游戏规则进行练习
1、原地爬行
3.素质练习
2、螃蟹行走
1.放松操练习
2.集体小结
3.安排值日生收还器材
六、教学效果预计
练习密度:55% 左右
平均心率:135次/分左右
最高心率:175次/分左右
教学出现问题及解决预防方法
中长跑技术口决:
蹬摆协调要放松,重心平稳节奏好,量力设速勿盲跟,呼吸有律克极点。
2、“极点”概念
由于支配运动器官的神经和支配内脏器官的神经兴奋不同步,往往导致跑步后身体出现缺氧状况,跑步者会感到心慌、气短、胸闷、恶心、头晕,四肢无力,不想继续跑步,这种现象在运动生理学上叫做“极点”。
3、第二呼吸概念
“极点”出现时,只要坚持跑下去,适当减慢跑步的速度和有意识加深呼吸,让身体吸进去较多的气体,“极点”的难受感觉就会消失。随之而来的是呼吸正常,全身轻快,动作协调,四肢有力。这标志着“极点”难关被突破,身体运动能力在逐渐提高,运动生理学上称这种现象为“第二次呼吸。
4、安全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始终贯彻 “安全第一”,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对学生在练习时的脸色、表情等方面进行判断,及时做出调整,防范于未然。
八、场地与器材
场地:校田径场
器材:标志物16个、音响1台
中长跑课时计划
任课教师:
日期 课次 周次 34/17 学生人数 50人 单元课次 中长跑第3次课
课的 内容 中长跑的拓展性练习 素质练习 教学重点 重心平稳、呼吸有律
教学难点 利用跑的节奏与呼吸的配合,克服“极点”现象
教 学 目 标 1、认知目标:通过学习激发学生对中长跑的兴趣,让学生了解中长跑中“极点”概念及如何克服“极点”的办法。 2、技能目标:在练习中发展有氧呼吸,85%以上的学生能掌握并克服“极点”现象的方法,15%的学生能做到出现“极点”现象如何处理。 3、体能目标:发展和提高心肺、肌肉耐力及学生身体上下肢力量、提高协调、速度、耐力素质。 4、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态度和顽强拼搏的品质,体验成功乐趣,感受合作互助的快乐和集体荣誉感。
教学流程 时 间 教学内容 教学组织形式步骤与要求 运动负荷
次 数 时 间 强 度
开始与准备部分 10’左右 一.课堂常规 1.体育委员集合整队,检查人数,向 老师汇报。   2.上课,师生问好!   3.宣布本次课的任务。      4.检查整理服装。   5.安排见习生。 组织: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要求:   1.整队要快、静、齐。   2.体委口令正确、声音洪亮。 1 2’ 低
二.准备活动 1、“闯迷宫”游戏 游戏规则: 以篮球场中的每一条白线为路线,要求学生匀速的跑完每条白线。 1.要匀速的跑,不能断开。 2.队伍要每条线都要跑完,且队伍不能头尾相碰。 可观察场地路线,讨论选出领跑队员。 2. 热身操 (1) 行进肩绕环 (2) 行进扩胸 (3) 跨步体转 (4) 行进正踢腿 (5) 行进后踢腿 (6) 向前弓箭步 1、组织:学生分为四组,每组一个篮球场。 × × × × × × × ◆  × × × × × × × ×学生 ◆ 教师  教法:   (1)教师提出问题:如何在游戏过程中轻松的跑完整个篮球场所有白线。 (2)在游戏中,观察同学的跑的姿势、效果。 学法: 根据游戏要求,学生进行讨论,选出领路同学。 要求: (1)学生要沿着篮球场白线跑,所有白线都要跑完(包括合理冲撞免责区半圆白线) (2)学生跑步过程,不能停下,头尾不能相碰。 (3)每组一个篮球场地进行练习。 2、组织: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教法:   教师带领学生做热身活动 要求: 学生充分活动,充分拉伸关节韧带   1 1 4’ 4’ 低 中
基本部分 30’ 左右 一、5分钟定时跑 在三个蓝球场区域内,进行带领跑、追逐跑、变速跑、轮替跑等,通过小队合作练习,让学生在练习中发现自己极点,用有效的方法,克服极点现象. 教学重点:重心平稳、呼吸有律 教学难点:利用跑的节奏与呼吸的配合,克服“极点”现象 二、游戏——“贪吃蛇”大作战 游戏规则: 在两个篮球场的区域内,通过队伍跑动路线或跑动方式,来拦截其他队伍,让其犯规出线或停下,为胜出,失败队并归到胜出队,直到最后一支队伍。 素质练习: 1、原地爬行: 动作要领: 练习者从左右跨立到腹背运动双手撑地,然后双手向前爬行至俯卧撑后,依次还原成跨立。男 生5次每组*3组;女生4次每组*3组 2、螃蟹行走 练习者坐在地板上,双手撑地,脚尖指尖统一朝前,掌心向下,位于身体两侧,抬起髋部,进行前后行进,向前脚先行,向后手先行。男 生前后行走8步为一组*2组;女生前后行走6步为一组*2组; 一、组织:把学生分为8小队,在三个蓝球场区域内进行练习 × × × × × × × × × × × × × × 安全区(缓冲区)
×× ×× ×× ◆  ×× × × × × × × × ×
×学生 ◆ 教师   教法: (1)复习中长跑技术诵读中长跑知识、示范中长跑动作要领。   (2)教师说明跑动范围及要求。 (3)教师在区域内观察学生练习情况,并加以指导。 (4)注意场上安全,提醒、鼓励学生 (5)每个同学量力设速,产生极点现象的学生,不要盲目跟练,要到安全区进行练习。 (6)指导学生进行脉搏测量及放松。 学法:学生在音乐的环境中,按要求进行练习。 要求: (1)学生分为八小队。 (2)在区域内队伍可不定向跑动,不能相碰。 (3)队伍成员间可互换领跑,相互鼓励。 (4)发现极点现象后,不要盲目跟练,举手示意或直接到安全区进行练习 二、组织:按八小队分组,在两个篮球场的区域内进行练习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教法: (1)讲解游戏规则,提醒安全事项。 (2)示范游戏技巧。 要求: (1)在区域内队伍可不定向跑动,不能相碰。 (2)队伍之间可利用规则与技巧吃掉其他队伍。 (3)注意安全,发现不适现象,脱离队伍,到场外调整、休息。 三、组织: 把学生分为8小组,每组同学手拉手围成一个圆圈进行练习。 教法? (1)教师讲解示范,并提醒安全事项。 (2)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让学生学习动作要领掌握动作技能。 (3)游戏中练习,改进动作,提高协调能力。 学法? (1)通过教师讲解示范学习动作要领。 (2)在游戏中检验学习体验,改进并提高。 要求? (1)发令后开始练习,全身协调用力。 (2)双腿尽量在活动中保持直立,动作做到位。 (3)练习有秩序,注意安全。 教法? (1)教师讲解示范,并提醒安全事项。 (2)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让学生学习动作要领掌握动作技能。 (3)游戏中练习,改进动作,提高协调能力。 学法? (1)通过教师讲解示范学习动作要领。 (2)在游戏中检验学习体验,改进并提高。 要求? (1)发令后开始练习,全身协调用力。 (2)髋部不能接触地面,注意手脚配合。 (3)练习有秩序,注意安全 1 1 3 2 10’ 10’ 4’ 6’ 高 高 中 中
结束部分 5’左右 放松与小结 让学生跟着老师进行放松。 让学生参与本课学练的评价小结,进一步加深理性认识。 组织:按体育队形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学生 ○ 体委 ◆ 教师  教法: (1)教师整理好队伍,拉开间距。 (2)带领学生跟着音乐放松 (3)总结性提问,助学生加深印像。 学法: (1)跟随老师放松。 (2)听老师总结 要求: (1)按体育课队形站位放松。 (2)学生韧带牵拉到位,调整呼吸。 1 5’ 低
场地 器材 田径场 标志物16个 音响1台 安全保障 措 施 强调安全; 运动过程观察,监督到位; 设立安全区域,分层次教学。
运动负荷预计 平均心率 练习密度
135/分钟左右 55%左右
家庭作业 男生:俯卧撑10次 6组 女生:立卧撑10次 5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