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手头上前掷实心球(教案) 体育与健康六年级上册- 人教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双手头上前掷实心球(教案) 体育与健康六年级上册- 人教版(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6.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体育与健康
更新时间 2021-10-19 08:55: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双手头上前掷实心球(教案)
一、指导思想
本次课以体育与健康课程为准绳,充分体现素质教育精神和核心素养理念。结合教材和学生实际,引导学生建立新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帮助学生在课堂中做到思学、乐学、创学,提高学生的自主性、参与性和练习持久性。在教学中通过定线、定角等方式,加强学生对技术动作的认知,加深学生对动作的理解,完成课堂教学目标,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教材分析
双手头上前掷实心球是发展学生各部位肌肉力量的主要练习内容。此技术共2课时,本次课为第一课时。实心球投掷关键在于距离,而决定距离的主要因素为速度和角度,因此本节课重点掌握投掷时的出手速度和出手角度。
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思维活跃、好奇心强,善于肢体表达和动作模仿。但此学段的学生力量素质较为薄弱,在练习中会因为实心球重量而影响动作背弓和最后发力。因此在教学方法上我采用定标、控角的方式,引导学生定位背弓、控制出手角度,通过练习不断强化技术动作,为突破技术难点做好基础。本次课的难点上下肢的协调发力。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知道投掷远度是与出手速度、出手角度和上下肢协调配合有关。
2、通过出手角度、出手速度等辅助练习,帮助学生掌握前掷实心球技术,建立的肌肉感知,发展学生力量素质。
3、在练习中培养学生的品质,在合作中锻炼学生乐于助人的意识。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投掷时的出手速度和出手角度
教学难点:投掷时上下肢的协调发力。
六、教学过程
导入—热身—分组尝试(图文)—示范讲解—徒手练习—辅助器械练习(分组)—游戏—音乐放松—小结、作业
本次课为前掷实心球教学的第一次课,在教学过程中首先将实心球的技术要点以问题和图文的方式展现给学生,激发学生的好奇与思考。接着教师帮助学生根据图文进行小组探究练习,使学生在思考和尝试中找出掷实心球的正确答案。然后通过老师完整的示范,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技术表象,通过让学生体会背弓和出手角度,在练习中,不断强化身体的协调发力,深化对技术动作的固态定型。最后通过实心球的练习,使学生熟悉实心球的重量,在技术动作不变的前提下,体会身体肌肉收缩和发力的感觉,为更好的将实心球掷的更远奠定基础。
七、创新
本次课在学生在自主探究中,逐步清晰前掷实心球的技术构成。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循序渐进的将徒手联系、身体背弓练习和出手角度练习联系在一起,采用以线为点,以线定角的方式,使学生更直观的认识实心球的技术构成。最后通过对实心球重量感知,加强对学生对完整动作主观体验,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技术定型。
在上课过程中,教师从身体练习和记忆刺激两方面入手,将本体感受、视觉刺激和听觉引导在课堂练习中,通过图文、问题、要领口诀联系在一起。从思维探究到身体练习,做到动脑、动身、真正完成本科的教学目标。
教学设计表
课题 双手头上前掷实心球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知道投掷远度是与出手速度、出手角度和上下肢协调配合有关。 2、通过出手角度、出手速度等辅助练习,帮助学生掌握前掷实心球技术,发展学生力量素质。 3、在练习中培养学生的品质,在合作中锻炼学生乐于助人的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投掷时的出手速度和出手角度。 难点:投掷时上下肢的协调发力。
教学要求 遵守纪律、充分热身、听从老师和组长口令进行掷、捡球,做好放松、注意安全。
课程结构 教学过程 组织形式 次数 时间
开始部分 课堂常规 热身 高山流水、清风拂柳 垂柳花明、影柳余辉 组织: ΟΟΟΟΟΟΟ ΟΟΟΟΟΟΟ ΔΔΔΔΔΔΔ ΔΔΔΔΔΔΔ ♀ 1 8
基本部分 一、学生根据图文自主探究尝试投掷。 二、老师示范并提问(学生思考、回答) 三、实心球动作的徒手练习 四、练习掌握 1、背弓练习 (两超越—屈膝、挺髋、展臂) 2、出手角度 (蹬地、收腹、甩臂) 要领口诀 持球要稳定、引球两超越、掷球三要点、角度是45、速度很关键。 五、游戏:“哎呦”实心球接力 背弓练习 Ο Ο Δ Δ Ο Ο Δ Δ Ο Ο ♀ Δ Δ Ο Ο Δ Δ 出手速度和出手角度(分组) Ο Ο Δ Δ Ο Ο Δ Δ Ο Ο Δ Δ Ο Ο ♀ Δ Δ 1 1 6 20 3 2 3 3 2 5×2 3 4
结束部分 1、放松 2、小结 组织: Ο Ο Ο Ο Ο Ο Ο Ο ♀ Δ Δ Δ Δ Δ Δ Δ Δ 1 7
负荷 练习密度45%、平均心率125%
器材 实心球20个、绳2条、跳高架1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