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大决胜学案
(本学案按课编排,每课分为快乐晨读、课前预学、品读鉴赏、课堂小结四部分,各部分均有详细参考答案。高度突出教学的“有效、高效”的特点。重点突出,难点轻松化解。随堂练习能夯实基础,起到及时检测、反馈、矫正作用。)
郑重声明
本系列资料系原创之作,版权归作者所有,现授权21世纪教育网运营,仅供21世纪教育网的用户下载。未经本人书面授权,严禁任何个人、公司(或网站)对该系列资料进行转载或镜像。其它网站转载该试题亦属盗版行为,本人有权追求其法律责任!
下载其他辑资料可以点击此链接http://news.21cnjy.com/A/130/106/V45970.shtml
下载本作者的其他精品资料可以点击我的主页
15.短文两篇
快乐晨读
读书
【清】张 潮
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以阅历之浅深,为所得之浅深耳。
【赏析】此文虽寥寥数句,却是读书的经验之谈:不同的年龄段,人们读书所获得的感悟是不同的。这也印证了陆游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课前预学
一、走近作者
弗朗西斯·培根(15 61-1626),______国17世纪杰出的______哲学家,在人类思想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马克思曾誉之为“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
马南邨(1912-1966),原名_____,福建闽侯人,当代作家。1966年在“文革”中遭迫害致死。重要作品为《_____________》。
二、文体常识
议论文从论证的方式上看,可分为立论和驳论两种。立论是就某一事件或问题,提出并阐明自己的见解或主张。驳论是就某一事件或问题发表议论,批驳片面的、错误的甚至反动的见解或主张。
一般说来,批驳对方论点有三种方式:一是直接驳论点,即先举出对方的荒谬论点,然后用正确的道理和确凿的事实直接加以批驳,揭示谎言与事实、荒谬与真理之间的矛盾;二是通过批驳论据来驳倒对方的论点,论据是支撑论点的,论据驳倒了,论点也就不成立了;三是通过批驳对方的论证来驳倒对方的论点,论述一个问题,论点和论据之间必须有内在的逻辑关系,否则就站不住脚,通过驳论证来驳论点,就是揭穿对方的论点与论据之间无内在的逻辑联系,即所持论据不能证明论点,其论点不能由论据推出。
三、字词积累
1.读准字音
狡黠( xia) 诘难( ) 滞碍( ) 死抠( )
豁然( ) 曲解( ) 迂腐( ) 怡情( )
劝诫( ) 睾肾( )
2.辨清字形
3.理解词义
藻饰诘难 学究 味同嚼蜡 寻章摘句 咬文嚼字 开卷有益
狂妄自大 狡黠 滞碍 吹毛求疵 不求甚解 豁然贯通 高谈阔论
藻饰 :修饰文词。
_______:狡诈。
_______:诘问,为难。
_______:不通畅。
_______:迂腐的读书人。
_______:形容写文章或说话枯燥无味。
_______:细致到烦琐、挑剔的地步。
_______:搜寻、摘取文章的片断词句。指读书局限于文字的推求。
_______:指读书只领会精神实质,不咬文嚼字。现多指只求懂得个大概,不求深刻了解。
_______:认真推敲字句的意义和正误。有时含有贬义,指过分注重文字而不去领会其精神实质。
_______:形容(久思不解的问题)一下子明白过来,迎刃而解。
_______:读书有益处,有收获。
_______:漫无边际地大发议论(多含贬义)。
_______:极端地自高自大。
合作探究
四、初步感知
1.在《谈读书》中,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谈读书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不求甚解》-文中,作者对陶渊明所谓“好读书,不求甚解”的说法是怎样理解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文本探究
试比较《谈读书》与《不求甚解》这两篇文章的异同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品读鉴赏
语言精辟,层次清晰
《谈读书》-文,篇幅虽短,却警句迭出,精彩纷呈,给读者以深刻的启发及心灵深处的陶冶。文章围绕“读书的益处”这一中心话题,从读书的益处、读书的方法、“学问改变气质”三个层面展开论述。论述时,重在发表观点,而轻论述的周密性。如本文开头即以高度概括的格言式语句点题:“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至于如何怡情,如何傅彩,如何长才,并不进一步加以阐释。真正是要言不烦,点到即止,以一当十。
多种论证,说服力强
《不求甚解》是一篇杂文,同时也是一篇驳论文在论证方法上颇具特色,具体表现为:
运用引证法。如作者以陶渊明“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引出论题,并加以分析,提出论点;引用陆象山的语录,强调不因小失大,再次论证“不求甚解”。
运用例证法。以普列汉诺夫为例,从反面论证读书一定要虚心,不要死抠字句,要理解其精神实质。以诸葛亮为例证明古代就有“不求甚解”的读书人。
运用对比论证。如普列汉诺夫和诸葛亮就构成了鲜明的正反对比。
破立结合。本文在批驳错误观点的同时阐明自己所持的观点,边破边立,破立结合。
课堂小结
谈读书
本文作者以流畅灵活的笔法、平易近人的人格,为世人阐明了读书的目的和正确方法,告诫世人读书能塑造人的性格和弥补精神上的缺陷,从而鼓舞人们去读书。
不求甚解
这篇文章全面解释了陶渊明的话,揭示了陶渊明“不求甚解”的两层含义,并以此为根据,对否定“不求甚解”的观点进行了批驳。在批驳过程中阐述了读书的要诀在于会意、虚心,重要的书要反复阅读的正面主张。
参考答案
【课前预学】
一、英 唯物主义 邓拓 燕山夜话
三、1.jiénàn zhì kōu huò qū yū yí jiè gāo jué jiào hào hǎo
2.馏 溜 辩 辨 诀 决
3.狡黠 诘难 滞碍 学究 味同嚼蜡 吹毛求疵 寻章摘句 不求甚解 咬文嚼字 豁然贯通 开卷有益 高谈阔论 狂妄自大
【合作探究】
四、1.作者是从读书的目的、读书的态度和方法、读书的益处三个方面来谈读书的。
2.(1)要好读书,才能获取知识,才有起码的发言权;(2)读书要有虚心的态度,不要以为什么书都是一读就懂;(3)读书不要固执一点,咬文嚼字,而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意思对即可)
五、相同之处:(1)都是谈论跟读书相关的问题;(2)都运用了举例论证。例如:《谈读书》中“读史使人明智”,以读史给人的好处为例论证了读书的好处。《不求甚解》以列宁批评普列汉诺夫为例论证了读书要前后贯通,要理解经典著作的精神实质。
不同之处:(1)《谈读书>主要围绕读书的益处展开论述;《不求甚解》主要谈论读书方法。(2)《谈读书》运用了比喻论证。如:“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运用比喻论述了读书的重要性;《不求甚解》中没有。(3)《谈读书》语言平易流畅,灵活地穿插比喻、排比、类比的修辞方法,具有充分、随意的特点;而《不求甚解》语言平易亲切,娓娓而谈,用语简约,生动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