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加几(教案) 数学 一年级上册 苏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9加几(教案) 数学 一年级上册 苏教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1.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10-18 09:40: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9加几
教学内容: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教科书第88、89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探索9加几的计算方法,体验、比较简便的计算方法,初步理解“凑十法”,并能比较熟练地计算。
2.在观察操作中逐步培养学生的探究、思考意识与判断、选择的能力,提倡算法多样化。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应用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意识。
教学重点: 理解掌握9加几的算法,熟练计算。
教学难点:对“凑十法”算理的理解。
课前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 9 4 7 9
10 1 1 1
2.10+1= 10+3= 10+6= 10+7= 10+9=
问:这些口算题有什么特点?为什么算起来这么快?
3.9+1+2= 9+1+5=
9+1+4= 9+1+8=
问:这几道是连加题,为什么算起来也这么快呢?
【设计意图:复习10以内数的分与合、10加几的口算以及9加1加几的连加,为学习新知作好铺垫。】
二、思索探究、交流共享:
1.教学例1。
(1)出示例题图,谈话:猴妈妈给小猴买了一些苹果,但要求小猴算出一共有多少个,这可急坏了小猴,聪明的小朋友,你们愿意帮助它吗?
(2)先说说桌子上的苹果是怎么摆放的?要求一共有多少个,该怎样列式?为什么用加法?
(3)列式:9+4= (个)怎么计算?
探究算法:
①数一数,10,11,12,13.
②从盒子外面的苹果中拿一个放入盒子中凑成10个,和外面的3个合起来就是13个。
(4)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思考过程:
9 + 4 = 13
1 3
10
提问:把4分成几和几?为什么?把9凑成10有什么好处?
板书:凑十法
2.教学“试一试”。
(1)读题并独立完成。
(2)学生上台展示交流。
课件出示思考过程:
9 + 7 = 16
1 6
10
(3)还可以怎么圈?
课件出示:
9 + 7 = 16
6 3
10
(4)比较两种凑十法:
9 + 7 = 16 9 + 7 = 16
1 6 6 3
10 10
讨论交流。
出示凑十法原则:看大数,分小数
凑成十,算得数
【设计意图:在情境中鼓励学生利用旧知主动建构,探索计算的方法,并且引导学生对两种“凑十”法进行比较,总结出“凑十”法的原则,鼓励算法多样性,追求思维的灵活性。】
三、练习巩固,反馈完善:
1.“想想做做”第l题。
(1)请大家观察图,左边原来有几块 右边呢
猜一猜,小猴想怎样算呢 小猴为什么只搬1块过去呢
是啊!小猴真聪明,也学会了“凑十”的方法。请大家在课本上的方框里填一填吧!
(生独立思考,把答案填在书上,再交流)
(2)从中你知道了什么?
想一想,怎么放,就可以让大家清楚地知道一共有几把牙刷?
请大家在课本上的方框里填一填吧!
2.“想想做做”第2题。
(1)让学生先圈出10根,再计算。
(2)和同桌交流想法。
(3)集体订正。
3.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
观察每组算式,上下的每道算式有什么关系?为什么得数相同?
小结:上面一题就是下面一题的计算过程,我们在计算9+几时,可以想9+1再加几的连加算式。下面几题,你能写出计算过程并算出得数吗?
出示9+5=9+( )+( )=( )
9+3=9+( )+( )=( )
……
4.第4题。(小组竞赛)
小蚂蚁在玩推箱子的游戏呢,让我们一起参与吧!
5.第5题。
独立完成,集体订正,说一说这几题之间有什么联系?
【设计意图:在练习中不断体会简单的运算规律,在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交替往复的过程中巩固所学知识,并有机地拓展学习要求,在不断挑战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会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四、全课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9加几,你有什么收获吗?
你的观察真仔细!
根据这个同学发现的规律,如果老师出这样的加法题,你能比较快地算出得数吗
(师出示9+ =1 让学生推算)
【设计意图:启发学生寻找规律,进一步理解“凑十”法,努力培养学生在学习中善于发现、善于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板书设计:
9加几
9 + 4 = 13(个)
1 3 凑十法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