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写作训练(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2012年最新、最优,名师编写)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五单元写作训练(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2012年最新、最优,名师编写)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2-08-19 20:12: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单元写作训练
金钱,共同面对的话题
一一如何写好“一事一议”的议论文
写作题目
1.据记者调查显示,当前中学生理财能力普遍低下,近70%的中学生买东西不会“货比三家”,81%的中学生买东西没有目的性和计划性,常常是花了钱却搞不清是怎么花的。作为特殊的消费群体,中学生的消费资金绝大部分是由家长供给的。然而,许多中学生在吃穿用方面片面追求时髦,讲究档次。同学之间,往往不比俭朴,比奢华;不比艰苦奋斗,比享受;不比节约,比挥霍浪费。请你就这种现象,以“金钱”为话题发表自己的看法。
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一个乞丐没有东西吃了。一天,他在路上遇到一位老者,老者说能帮他得到想要的东西。乞丐说他想要一块金子,老者用手一指,结果路边的一块石头就变成了金子,乞丐非常高兴。老者对乞丐说这块金子够你用一年的了,但是乞丐还是不肯走,老者问他为什么,乞丐说他只想要老者点金的手指。
请从以上材料中提取信息或者就此事发表自己的看法或感想,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要求:①立意必须与所给材料有一个明确的契合点;②自拟题目;③文体自选。
3.金钱:昨天——今天——明天
4.-张钞票的自述
思路点拨
1.金钱
围绕“金钱”这一话题,若写成记叙文,可以以钱为线索,写某个人因钱而荣辱兴衰的过程,如为赚钱而奔波,因送钱而发达,因贪钱而栽跟头。
若写成议论文,可以谈钱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与意义,论钱与地位的关系、钱与荣誉的关系。
若写成散文,可以以钱的身份和口吻,用拟人的手法,写钱的所见所闻,如《钱眼看世界》。
若写调查报告,可以调查身边亲人具有怎样的消费观念与消费水平,调查不同年龄层次人群的消费意识,从而反映社会的变化、时代的进步。
2.材料作文
这道题可从下列角度立意:(1)多年来这个故事一直被用来讽刺那些想不劳而获且十分贪婪的人。
(2)老者能点石成金,金子可以买来任何需要的东西,说明老者有使自已生存得很好的能力。金子固然能使乞丐暂时免于饥饿,但金子用完了乞丐又该如何呢?还是乞丐聪明,你不如把得到幸福的办法告诉我,这样我就可以不用为生存犯愁了。应该从掌握使自己生存下去的根本办法人手。希望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金手指,让未来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3.金钱:昨天——今天——明天
可以写成一篇说明文,以时间为序,介绍钱币的发展演变过程,并畅想在未来钱币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4.一张钞票的自述
可以采用拟人的手法,通过钞票的经历,来写各种各样的人不同的金钱观,反映丰富多彩的生活。
写法指导
议论文是学习的一种重要文体。学习写议论文首先可以从学习写“一事一议”的议论文开始。“一事一议”,就是对生活中的某件事情、某个问题、某种现象或学习中读到的某个材料,发表自己的看法。这类文章的特点是就事论理,理从事来。
怎样写好“一事一议”的议论文呢?
其一是态度要鲜明。这和其他议论文的要求是一样的。对美好的事物,要毫不含糊地肯定和赞美;对丑恶的事物,则应明朗地表示否定和憎恶。
其二是要紧扣文中的“事”选好“评论点”。一个事件或一种现象,往往可以反映出许多问题。而写“一事一议”的文章,一般只要选择自己感受最深或实际生活最需要议论的某一点,讲得透就行了。一篇短文解决一个问题,不要涉及过广,面面俱到。怎样才能找准论点呢?首先,要对所议论的事情、现象或材料了解得很清楚,这是议论的基础。其次,立论要符合事情、现象或材料的本意,要考虑清楚从哪个角度议论最能反映问题的本质,不要生搬硬套。再次,立论要正确,有积极意义,让人读了有所启发。如果提出的论点有新意,就更有价值了。当然还要考虑自己的实际情况,考虑从哪个角度人手最有把握、最容易展开议论,并且要避开自己感觉比较难的、说不清楚的问题。
其三是要处理好“叙事”与“议论”的关系。“一事一议”的文章属于议论文,要以议论为主,而前面的叙事是议论的基础,是议论的对象。因此,在叙述事实、介绍现象时,既要做到概括扼要,避免叙述过多过繁,又要做到清楚明白,不能出现叙述内容不明、失真的情况。在评议时,要注意紧扣所叙述的内容展开议论,不能出现二者分家、互不相干的毛病。在就事论理、提出观点之后要展开议论。运用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选择恰当的论据安排好论证的层次,充分说理,对中心论点进行阐述证明。写“一事一议”的文章,要从评议自己身边的事情人手。比如学习生活、学校生活、家庭生活、日常礼仪、友情、亲情、理想等各方面的内容都可以成为话题。
进而还应该把眼光放远一些,去关心诸如国内外时事,社会热点等问题。要想做到有内容可写,有议论可发,重要的是要认真观察生活,进行深入思考,并且锻炼提高自己的分析推理能力。
总之,要想写好“一事一议”的文章,就要在平时做个有心人,多留心观察生活中的典型事例,还要有自己的思想和判断。
例文引路
俭以养德
马铁丁
“我的劳动所得,我愿怎么花就怎么花,你管得着吗?”
啊哟哟,同志,何必那么生气?我们并不是吝啬鬼,并不是那种临死的时候看见点两根灯草就闭不上眼睛的人①。适当地改善自己的生活,有节制地满足自己合理的物质要求,岂能说“你管得着吗”,它是顺乎天理、合乎人情的。而我们只是认为无节制地信手乱花,即使是自己的劳动所得,也是有悖于节约精神的。
“要富日子穷过”的原则,适用于整个国家、每个集体、每个家庭,也适用于每个人。
诸葛亮在《诫子书》中说:“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节俭不仅是经济方面的事,而且牵涉到思想品质。是故作惊人之谈吗?不是。
一个人的脑子,容量总是有限的。这方面想得多,那方面就想得少了。脑子里过多地想着一顿佳肴、一件漂亮衣服、一台好无线电收音机之类,就不可能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去考虑工作。
鲁迅的一条裤子穿了好几十年。孙伏园②受周老太太之托,劝他换一条新棉裤。鲁迅说:“我岂但不穿棉裤而已,你看我的棉被,也是多少年没有换的老棉花,我不愿意换。你再看我的铺板,我从来不愿意换藤绷或棕绷,我也从来不愿意换厚褥子。生活太安逸了,工作就被生活所累了。”
是鲁迅连一条棉裤也穿不起吗?当然不是。是鲁迅吝啬吗?当然更不是。鲁迅对青年,对革命,向来是十分大方、慷慨的。鲁迅深刻地领悟到这一真理:工作容易被安逸的生活所累。许多人都会有这样的经验:物质的追求和安逸的生活可以分散人们在工作、劳动、学习上的精力;还可以养成人们拖拉懒散的作风。此其一。
其二,如果你是国家干部或者先进的劳动者,还得考虑到你的一举一动都会对周围的人发生影响。
高尔基回忆列宁,写道:“生活俭朴,没有烟酒的嗜好,从早到晚忙于复杂而又困难的工作,他完全不会关心自己,可是仔细地注意同志们的生活。”高尔基感到,列宁有一个生活逻辑:“人们生活过得坏,那就是说,我也应当过得坏。”
当大多数人生活水平还比较低的时候,你在生活上过分突出,一方面容易脱离群众,另一方面如果相互效尤③,形成风气,也就会无形中浪费了本来可以节省的国家物质财富。
其三,一个人开始大手大脚花钱,他总是有条界线的,这就是限于自己的劳动所得。但是,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大手大脚花惯了,那条劳动所得的防线也不见得就是马其诺防线④,即使是马其诺防线,也是可以被自己的贪欲攻破的。由于平时胡花乱用而堕落为贪污犯、盗窃犯的,不是在“三反”“五反”斗争中发现过吗?
我们谈的“俭以养德”,在当今社会主义时期,也是美德。艰苦朴素是我们的光荣传统,发扬光大,不是应该的吗?
【注】①临死的时候看见点两根灯草就闭不上眼睛的人:事出《儒林外史》第五回“王秀才议立偏房,严监生疾终正寝”。严监生,吝啬鬼的典型。他临终时,见油灯中点着两根灯草,伸出两个指头,不肯咽气。他的妻子领会他的意思,熄灭一根灯草后,他才死去。
②孙伏园:(1894-1966),鲁迅的同乡好友,《语丝》周刊的创办者。鲁迅曾是该刊的主要撰稿者之一。
③效尤:学坏样子。尤,错误。
④马其诺防线: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法国为了防御德国进攻,在从瑞士到比利时之间的东部国境上所修的坚固防线。1940年德军绕过这道防线攻入法国,使防线失去作用。
【点评】这是一篇典型的“一事一议”的文章,作者从生活中一句常见的话入手,引发生活中对正确消费的思考。文章首先开门见山地直接引用原话,然后将我们与吝啬鬼严监生区分开来,指出我们不反对合情合理的消费,同时也提出“要富日子穷过”“节俭不仅是经济方面的事,而且牵涉到思想品质”的观点。接下来联系现实生活,摆事实、讲道理,表达了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的观点,读来令人深思,给人以震撼。总之,文章叙事简明扼要,抓住事情的本质,旗帜鲜明地表明了自己的观点,同时用多种论证方法进行有力的论证,令人信服。
素材积淀
1.作家当然必须挣钱才能生活、写作,但是他决不应该为了挣钱而生活、写作。 ——马克思
2.金钱是一种有用的东西,但是,只有在你觉得知足的时候,它才会带给你快乐,否则的话,它除了给你烦恼和妒忌之外,毫无任何积极的意义。——席慕蓉
3.金子,黄黄的,发光的,宝贵的金子!只要一点点儿,就可以使黑的变成白的,丑的变成美的,错的变成对的,卑贱的变成尊贵的,老人变成少年,懦夫变成勇士…… 一一莎士比亚
4.避谈金钱是一种虚伪,只谈金钱是一种浅薄。 ——汪中求
5.首先是最崇高的理想,其次才是金钱;光有金钱而没有最崇高的思想的社会是会崩溃的。——陀思妥耶夫斯基
6.鸟翼上系上了黄金,鸟就飞不起来了。——泰戈尔
7.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增广贤文》
8.对于金钱,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角度,认识往往大相径庭。哲人说:“金钱是债主,借你一刻的欢乐,却让你付出一生的辛劳。”智者说:“世上的喜剧不需要金钱就能上演,世上的悲剧大半和金钱脱不了关系。”而老百姓的解说却更加通俗,更加直白:“金钱是饭,是衣,是车,是房,金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金钱又是万万不能的。”
9.-个农夫,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辛勤耕作于田间,日子过得虽够不上富裕,倒也和美快乐。一天,农夫在田里偶然挖到了一个价值连城的金罗汉他的家人和亲友都为此高兴不已,可农夫闷闷不乐整天心事重重、愁眉苦脸的样子。别人问他:“你已经成了百万富翁,还有什么不满意的呢?”农夫回答,“我在想,另外17个罗汉在哪儿?”
得到了一个金罗汉,还在想另外的17个金罗汉,不知足和贪得无厌使他失去了生活的快乐。看来,有时真正的快乐与金钱无关。
10.有一个故事,一个迟暮之年的百万富翁,在冬日的暖阳中散步,碰到一个流浪汉在墙根处晒太阳,他问流浪汉:“你为什么不去工作挣钱?当你老了,可以衣食无忧,像我一样,每天散散步,晒晒太阳。”穷人回答说:“难道我现在没有在晒太阳吗?”的确,幸福很多时候与穷富无关。一般人可能看到人的知足常乐的一面。但如果富翁反过来问他,难道晒太阳就是生活的全部吗?太阳落山以后你怎么办呢?流浪汉又如何回答?穷人只有正视自己的穷,才能找到摆脱现状的办法。毕竟我们都是现实的人,很多时候穷和富,的确与幸福有关。
11.美国微软公司创始人比尔·盖茨宣布,在他约185亿美元的财产净值中,他将只给孩子们每人留下1000万美元,剩下的将捐献慈善事业。美国股神巴菲特也已经放言,他的子女将很难得到他的巨额财产。他说:“那种以为只要投对娘胎便可一世衣食无忧的想法,损害了我心中的公平观念。”68岁的美国住宅装饰公司董事长伯纳德·马库斯说:“遗产对有些人来说可能是可怕的负担。如果我的孩子想成为富翁,他们必须靠自己努力。”他把8亿多美元的财产全部留给支持教育和残疾人事业的马库斯基金会。这些伟大的举动不正好印证了“养儿强似我,要钱干什么;养儿弱似我,要钱干什么”的古训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