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度八年级历史上第26课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课堂训练题
一、单项选择题
( )1.关于科举制创立和废除的朝代正确的是
A.秦朝创立,民国废除 B.秦朝创立,清朝废除
C.隋朝创立,民国废除 D.隋朝创立,清朝废除
( )2.1898年6月11日,清政府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实行变法,其中在文教方面“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办新式学堂”。 清政府在百日维新期间决定创办的新式学堂是(史料实证)
A.福州船政学堂 B.北洋西学堂
C.南洋公学 D.京师大学堂
( )3.1905年5月,依然被称为“老爷”的京师大学堂学生,穿起了短袖衫,开始了首届西式运动会。这反映了京师大学堂(历史解释)
A.是中国近代首所新式学校 B.具有新旧交织的时代特点
C.创办于科举制度废除之后 D.首创完备的新式教育体制
( )4.19世纪中后期,在中国出现了一批新式学堂(如下表),这说明
A.科举制度已经被废除 B.新式教育取代儒学地位
C.西方文化成社会主流 D.教育出现近代化趋势
( )5.下图是20世纪30年代出产的一款火柴上的图案和《申报》刊登的香烟广告。据此可知,当时中国(历史解释)
A.民族民用工业举步维艰 B.营销方式实现了现代化
C.开始抵制洋货救国保民 D.全国抗日救亡运动高涨
( )6.1882年10月24日,顺天乡试刚刚发榜,次日凌晨,印着中榜者名单的《申报》就出现在江苏、安徽、浙江的各售报点,这期报纸大为畅销。这反映了(史料实证)
A.思想观念解放 B.大众报业发展
C.铁路交通发达 D.轮船航运繁荣
( )7.武昌起义后的半年内,全国报纸猛增至500家,不少报纸以“民主”“民权”“民国”命名……读报者虽限于少数人,但报纸发表之意见,有公众的或私人议论,几乎下等之苦力,亦受其宣传。上述现象主要说明(历史解释)
A.民主共和思想得到传播 B.专制思想得以根除
C.反帝反封建任务已完成 D.社会性质发生改变
( )8.近代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是
A.京师同文馆 B.商务印书馆
C.《民报》报社 D.《申报》报社
( )9.中国近代有一位擅绘花鸟草虫,画法上工笔、写意兼长,造诣精深的画家,他是(史料实证)
A.老舍 B.巴金 C.齐白石 D.徐悲鸿
( )10.1939年3月,由光未然作词、冼星海作曲,表现了“中华民族顽强不屈的奋斗精神”的伟大作品是
A.《毕业歌》 B.《黄河大合唱》
C.《渔光曲》 D.《义勇军进行曲》
( )11.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后来被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音乐作品是
A.《黄河大合唱》 B.《英雄交响曲》
C.《义勇军进行曲》 D.《毕业歌》
( )12.文学艺术可以反映历史。《义勇军进行曲》《黄河大合唱》《中华民族不会亡》《救亡进行曲》《大刀进行曲》创作的共同历史背景是(时空观念)
A.国共十年对立 B.抗日战争
C.人民解放战争 D.抗美援朝战争
( )13.20世纪30— 40年代初期,著名画作《田横五百士》《愚公移山》等在全国传播;优秀歌曲《毕业歌》《黄河大合唱》等在全国传唱;“国人爱国,请用国货”“挽回利权,振我中华”等成为商业广告炙手可热的用语。这些现象成为时代主流(家国情怀)
A.说明流行歌曲成为时代主流
B.说明广告策划富有新的创意
C.凸显爱国救亡的新时代内涵
D.反映文学艺术创作空前繁荣
( )14.右图《怒吼吧!中国》,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最能表现民族危难关头人民疾苦、最能形象地呼唤着中华儿女觉醒与抗争的伟大作品之一。下列选项中与它表现主题相近、表达时代最强音的是(跨学科整合·美术)
A.《狂人日记》
B.《阿Q正传》
C.《文学革命论》
D.《义勇军进行曲》
( )15.中国自己拍摄的第一部有声电影是(时空观念)
A.《定军山》 B.《歌女红牡丹》
C.《马路天使》 D.《渔光曲》
二、综合题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传统教育体制是一种培养官僚士绅的制度……洋务运动兴起后,清政府创办了新式学堂,以培养近代实用人才,这是近代中国教育改革之始。新式学堂除开设外语、中文外,还把近代西学中的自然科学、应用科学、工艺制造、军事技术方面的知识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科学技术在课程中成为重要内容,洋务教育逐渐迈向近代化。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三 1902年共有近代学堂35 787所,1912年增至82 272所;学生则从1 006 743人增至2 933 387人。比较起来,这批人在数量上更多于八股士类。新的士类在近代中国的大批出现,体现了知识分子阶层的新陈代谢……随着他们的产生,同时出现了种种前所未有的职业,如记者、编辑、律师、医生和近代学堂的教师等。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变化。
(2)根据材料二指出1895年前后中国翻译日本书籍出现的变化,并结合史实概括这一变化的时代背景。
(3)根据材料三指出“知识分子阶层的新陈代谢”的含义,并分析这一“新陈代谢”对近代社会产生的作用。
参考答案
1---15 DDBDD BABBC CBCDB
16(1)变化:由培养官僚士绅发展为培养近代实用人才;新式学堂侧重传播西方科学技术知识。
(2)变化:翻译日本书籍的数量大大增加;翻译日本书籍以社会科学类居多。
背景: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洋务运动的破产);维新变法运动(戊戌变法) 的影响;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兴起(辛亥革命)。
(3)含义:新式的专业人才逐渐取代了传统知识分子。
作用:满足了近代社会对各行各业专门人才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