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浙教版九年级上册专题复习: 有机物和材料

文档属性

名称 初中科学浙教版九年级上册专题复习: 有机物和材料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5.1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10-17 09:43:55

文档简介

初中科学浙教版九年级上册专题复习: 有机物和材料
一、单选题
1.(浙教版科学九上第二章 第6节材料的利用与发展)现代科技的发展,促使新型材料研究日益向微观层次深入,产生了纳米材料。纳米材料与普通材料相比,在机械强度磁、光、声、热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下列关于纳米材料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纳米材料是指其基本颗粒在0.01~1纳米范围内的材料
B.纳米陶瓷比普通陶瓷具有更好的韧性
C.用纳米油墨书写的字迹色泽更好
D.添加了纳米铅粉末的固体燃料会使火箭推进器的速度加快
2.(浙教版科学九上第二章 第6节材料的利用与发展)现代社会生产的新型陶瓷材料层出不穷,如用氧化铝等原料生产的陶瓷已被应用于制造发动机。下列有关氧化铝陶瓷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该陶瓷属于有机合成材料
B.该陶瓷耐高温,强度高
C.该陶瓷中的原料氧化铝属于金属氧化物
D.该陶瓷由于含有氧化铝,所以耐酸碱性不强
3.(浙教版科学九上第二章 第6节材料的利用与发展)研究发现石墨烯有许多奇特的特性:密度小硬度大.柔软、可回收,有优良的导电性、导热性及抗拉伸能力,它有可能会代替现有的硅材料。根据石墨烯的特性,下列材料不能用石墨烯来制造的是(  )。
A.优良的绝缘材料 B.新型半导体材料
C.超轻型飞机材料 D.新型防弹衣材料
4.(浙教版科学九上第二章 第6节材料的利用与发展)从金属利用的历史来看,先是青铜器时代,然后是铁器时代,而铝的利用是近百年的事。在①金属活动性顺序、②地壳中金属元素的含量、③金属的延展性、④金属的导电性、⑤金属冶炼的难度这五个因素中,与此有关的是(  )。
A.①④ B.①⑤ C.②③ D.④⑤
5.(2020九上·温州月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爆发期间,为缓解医疗资源短缺局面,武汉建成多个方舱医院并投入使用,在方舱医院建设中使用了下列材料,其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
A.水泥 B.铝合金 C.玻璃 D.塑料
6.(华师大版初中科学九年级上学期 4.1身边的有机物(第2课时))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氨基酸、淀粉都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B.鸡蛋中含的糖类最多
C.常温下脂呈固态
D.新制Cu(OH)2悬浊液可用于鉴别蛋白质
7.(华师大版初中科学九年级上学期 4.1身边的有机物(第2课时))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只有在生物体内才能合成的物质
B.有机物都难溶于水,而易溶于有机溶剂
C.有机物都是含碳的复杂化合物
D.有机物一般熔点、沸点较低
8.(华师大版初中科学九年级上学期 4.1身边的有机物(第2课时))下列有关有机物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一般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B.有机物之间的反应一般较慢、较复杂
C.熔点和沸点一般比无机物低,大多呈气态或液态
D.所有的有机物都能燃烧
9.(华师大版初中科学九年级上学期 4.1身边的有机物(第1课时))下列物质不属于有机物的是(  )
A.甲烷 B.碳酸 C.糖类 D.乙醇
10.(2020·玉环模拟)下列食物富含蛋白质的是(  )
A.玉米 B.花生 C.鸡蛋 D.青菜
11.(2019九上·温州期中)上半年龙港市发现被伊蚊叮咬引起登革热急性传染病的病例,一度引起市民的恐慌。市政府为了人民健康,大力推行灭蚊行动,其中有一项措施是在蚊子可能滋生的地方喷洒灭蚊药水,主要成分是氯氟醚菊脂,化学式为C12H17Cl2F4O3,请问该物质属于下面哪一类物质(  )
A.酸 B.有机物 C.碱 D.盐
12.(华师大版科学九年级上册 4.1身边的有机物(第1课时))下列关于乙烯的用途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制塑料 B.生产有机溶剂
C.常作气体燃料 D.作果实催熟剂
13.(华师大版科学九年级上册 4.1身边的有机物(第1课时))2010年诺贝尔化学奖研究理论有助化学家合成开发出更多复杂的有机物.生活中的下列物质不属于有机物是(  )
A.醋酸(CH3COOH B.食盐(NaCl)
C.酒精(C2H5OH) D.甲烷(CH4)
14.(2018九上·金华月考)近几个月来,我省衢州、金华、舟山三地的“创全国文明城市”活动进行的如火如荼,其中垃圾分类回收利用是检查项目之一,对垃圾分类这既可以节约资源,又能减少污染,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例如:破铁锅、坏车架、废弃易拉罐、旧电线和铝材下脚料等可归为一类回收,它们属于(  )
A.金属材料 B.氧化物 C.单质 D.非金属
15.(2018九上·奉化期中)下列生活用品所含的主要材料,不属于有机物的是 (  )
A.不锈钢碗 B.纯棉毛巾 C.羊毛围巾 D.蚕丝被芯
二、填空题
16.(浙教版科学九上第二章 第6节材料的利用与发展)人类社会早期经历了①石器、②青铜器、③陶器、④铁器四个时代,其出现的早晚顺序是   (填序号)。
17.(浙教版科学九上第二章 第6节材料的利用与发展)新型材料是指那些   或   中的、具有   并能满足技术进步所需的材料。当前,最引人注目的新型材料有:   材料、先进复合材料、
   材料、   材料、新型高分子材材料、   等。
18.(2021·丽水模拟)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人类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化学。请完成下列问题:
(1)如图是某服装标签的部分内容。面料和里料中属于合成纤维的是
   。
品名:风衣型号:170/92A
面料:羊毛40%,锦纶60%
里料:棉100%
(2)某次野炊活动,小涛组所列物品及食物清单如下:
食物 大米、猪排骨、猪肝、鸡肉、鸡蛋、豆腐
调料 食盐、碱面、蔗糖、食醋、味精、酱油、食用油
用品 铁锅、锅铲、碗、筷子、肥皂
从平衡膳食的角度考虑,食物中应增加
   。
19.(2021·宁波模拟)羊毛主要由   (选填“蛋白质”或“脂肪”)组成,我们可用   方法区别羊毛和合成纤维。
20.(2018九上·义乌月考)维生素C(化学式为C6H8O6)又名抗坏血酸,可溶于水,具有酸性,且在酸性环境中比较稳定,在高温时易被破坏,主要存在于蔬菜和水果中,它能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1)维生素C属于的物质类别是   化合物(填“有机”或“无机”);
(2)下列物质中能与维生素C反应的是 ;
A.食盐 B.纯碱 C.硫酸钾 D.苛性钠
21.(2017九上·台州期中)据报道,我国已在南海某海域试采可燃冰获得成功。可燃冰分布于深海沉积物或陆域的永久冻土中,主要是由甲烷(CH4)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结晶物质,可燃烧,所以被称为“可燃冰”。
(1)已知家用液化气的主要成分是丁烷(C4H10),天然气的主要成分甲烷(CH4)在相同条件下,1米3 C4H10和1米3 CH4所含的分子数目相同。C4H10、CH4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2C4H10+13O2 8CO2+10H2O,CH4+2O2 CO2+2H2O。据此分析,在相同条件下,分别燃烧1米3的C4H10与CH4 , 消耗氧气较多的是   。
(2)燃气灶由灶体、进燃气管、进空气管、电子开关等部件组成.目前的管道煤气用户由丁烷(C4H10)改用天然气,必须对燃气灶加以改造.如果进燃气管的直径不变,改造后的燃气灶与原来的相比,进空气管的直径应(填“增大”或“减小”)   
22.(2017九上·苍南月考)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因发现治疗疟疾的药物“青蒿素(C15H22O5)”而获得2015年世界诺贝尔医学奖。青蒿素由   种元素组成,在组成分类上属于有机物,是由于   .
23.(白色污染与防治 10)根据问题填空:
(1)目前超市不再免费提供塑料袋,此做法解决的环境问题是   .
(2)我们的主食是大米和面食,它们所含有的主要成分属于营养素中的   ;
(3)为了增强农作物的抗倒伏能力,应施加化肥的种类是   .
24.(2017九上·新昌期末)成人每天饮少量葡萄酒,有益心脏健康,还促进血液循环和帮助消化的作用.许多人自己动手酿制葡萄酒.他们制作的方法是:选择成熟的葡萄,留蒂剪下用淡盐水浸泡清水,将葡萄捣碎后与白糖以6:1的质量比混合,装入瓶中密封25天左右,过滤就可得到色泽亮红的可口葡萄酒.但大多数人并不知道,自己酿制葡萄酒往往含有不同程度的有毒、有害物质甲醇(CH3OH),甲醛(CH2O)、朱醇油等,因此必须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经过再加工才可以放心使用.
(1)葡萄酒中的酒精是通过   (填“乳酸菌”或“酵母菌”)的无氧呼吸产生的.
(2)有害物质甲醇(CH3OH)属于   (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3)在葡萄酒制作过程中,用的葡萄含有花青素,这是一种与酸碱指示剂紫色石蕊试液一样的物质,所以鉴别真假葡萄酒可用家庭中的   .
25.(糖类)给我们平时常吃的食物找“家”:米饭、羊肉、苹果、白菜、牛肉、花生、糖果、猪肉、黄瓜、鲜奶、鱼肉、玉米、鸡蛋、柑橘、萝卜、蒜苗、雪梨.
主要含蛋白质的有   ;主要含糖类的有   ;
主要含油脂的有   ;主要含维生素的有   .
三、解答题
26.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大会上通过的《京都协议》中明确规定:发达国家要限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量。科学家采取“组合转化”技术,将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重要的化工原料乙烯(C2H4),其化学方程式为:2CO2+6H2=C2H4+4H2O。
若用36 g氢气转化二氧化碳,则能处理标准状况下的二氧化碳气体多少升?同时又能生成多少克化工原料乙烯?(已知:标准状况下,二氧化碳的密度为1.977 g/L)
27.钛(Ti)因为具有许多神奇的性能而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常温下钛不和非金属、强酸反应,红热时,却可与许多常见非金属单质反应,钛是航空、军工、电力等方面的必需原料,地壳中含钛矿石之一种称为金红石(TiO2)矿石。目前大规模生产钛的方法是:
(1)第一步:金红石、炭粉混合在高温条件下通入氯气制得TiCl4和一种可燃性气体,该步反应发生的化学方程式是   ;
(2)第二步:在氩气的保护下,用过量的镁在加热条件下与TiCl4反应制得金属钛。
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如何由上述所得产物中获得纯净金属钛 简述主要步骤。
四、实验探究题
28.(2019八上·温州开学考)由碳、氢元素组成的物质种类繁多,烷烃就是其中一类重要的物质,表中列出了烷烃的一些信息.
名称 甲烷 乙烷 丙烷 丁烷 戊烷 十一烷 十六烷
化学式 CH4 C2H6 C3H8 ? C5H12 C11H24 C16H34
沸点(℃) -164 -88.6 -42.1 -0.5 36.1 194.5 287.5
相对密度 0.466 0.572 0.585 0.579 0.626 0.741 0.774
分析上表中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烷烃的命名与分子中   原子个数有关.
(2)总结一条烷烃物理性质的递变规律   
29.(浙教版科学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 2.3 有机合成材料(第2课时) 同步练习)超市中的许多食物用保鲜膜包装后出售。保鲜膜为什么可以“保鲜”呢?
【设计实验】在A、B、C三只相同的玻璃杯中,分别注入等体积的蒸馏水,并在各玻璃杯外壁标明刻度,如图所示放置一周。
【实验现象】一周后发现:A杯中的水量几乎不变;而C杯中的水量减少较多;B杯中的现象是   。
【解释】请用分子的知识解释C杯中水量减少的原因:   。
【结论】保鲜膜除了可以阻止食物中水分流失,还能隔绝   ,防止食物腐败。
【提出新问题】制作保鲜膜的材料是热固性塑料还是热塑性塑料呢(物质在加热时能发生流动变形,冷却后可以保持一定形状的性质叫热塑性)
【实验】在一支试管中放入少量保鲜膜碎片,用酒精灯缓缓加热,观察到碎片熔化,冷却后变成固体,加热又可以熔化。由此得出:制作保鲜膜的材料是   (填“热塑性”或“热固性”)塑料。
【反思】⑴保鲜膜虽然能延长食品的保鲜期,但大量使用后丢弃会造成   ,所以要控制使用。
⑵化学物质可以造福人类,但有时也会给人类带来危害,请你再举一例说明   。
30.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经查阅资料知道:淀粉在适当温度和酸催化条件下可转变为葡萄糖.为探究淀粉在不同温度下转化为葡萄糖的程度,他们每人都进行了如下两步实验:
步骤1.用一支大试管取一定量淀粉与水混合,再加入适量的稀硫酸,摇匀,加热到一定的温度.实验过程中,各人控制温度不同,加热持续时间相同.
步骤2.然后用两支小试管各取少量大试管内的反应混合物,在其中一支小试管(编号为A)内滴加NaOH溶液至呈强碱性,再滴入4-5滴CuSO4溶液,并加热至沸;在另一支小试管(编号为B)内滴加2-3滴碘水.观察并记录现象.
(1)由于各人控制的温度不同,出现了下列三种情况.请你根据已学知识,帮助他们完成下列实验情况汇总表.
现象 结论
第一种 情况 A试管中:    B试管中:    淀粉没有转化为葡萄糖
第二种 情况 A试管中:    B试管中:       
第三种 情况 A试管中:    B试管中:    淀粉完全转化为葡萄糖
(2)在步骤2中A试管内所加Na0H溶液的作用是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材料的利用与发展
【解析】【分析】根据纳米材料的定义及性能分析。
【解答】A、纳米材料是指颗粒直径在1~100nm范围内的材料,符合题意;
B、纳米陶瓷比普通陶瓷具有更好的韧性 ,不符合题意;
C、纳米材料与普通材料相比,性能更好,用纳米油墨书写的字迹色泽更好 ,不符合题意;
D、纳米材料与普通材料相比机械强度、磁、光、声、热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添加了纳米铅粉末的固体燃料会使火箭推进器的速度加快 ,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答案】A
【知识点】材料的利用与发展
【解析】【分析】根据题中所给信息结合氧化铝的性质及类别分析。
【解答】A、 氧化铝等原料生成的陶瓷属于无机材料,符合题意;
B、 该陶瓷耐高温,强度高 ,不符合题意;
C、 由题意可知,该陶瓷中的原料氧化铝属于金属氧化物 ,不符合题意;
D、 该陶瓷由于含有氧化铝,氧化铝与酸能发生反应,所以耐酸碱性不强 ,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答案】A
【知识点】材料的利用与发展
【解析】【分析】根据石墨烦的导电性、导热性及抗拉伸能力好分析。
【解答】A、石墨烯有有优良的导电性,不能制造绝缘材料 ,符合题意;
B、石墨烯有有优良的导电性,可制新型半导体材料 ,不符合题意;
C、石墨烯密度小,可制作超轻型飞机材料 ,不符合题意;
D、石墨烯硬度大,可制新型防弹衣材料 ,不符合题意;
故选A。
4.【答案】B
【知识点】材料的利用与发展
【解析】【分析】根据金属使用的先后顺序与金属的活动性和冶炼难度有关分析。
【解答】 由金属利用的先后顺序可知,金属的使用先后与①金属活动性顺序、⑤金属冶炼的难度有关,而与②地壳中金属元素的含量、③金属的延展性、④金属的导电性没有关系;
故选B。
5.【答案】B
【知识点】材料的利用与发展
【解析】【分析】根据金属和合金属于金属材料分析。
【解答】A、水泥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不符合题意;
B、铝合金属于金属材料,符合题意;
C、玻璃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不符合题意;
D、塑料属于合成材料,不符合题意;
故选B。
6.【答案】C
【知识点】简单的有机物;生物体中的有机物
【解析】【分析】(1)相对分子质量在10000以上的才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2)根据鸡蛋含有的营养素分析;
(3)油脂包括脂肪和植物油,在常温下,脂肪呈固体,植物油呈液态;
(4)根据氢氧化铜溶液的特性分析。
【解答】A.氨基酸不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而蛋白质和淀粉都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故A错误;
B.鸡蛋中含的蛋白质最多,故B错误;
C.常温下脂呈固态,故C正确;
D.新制Cu(OH)2悬浊液与糖类生成砖红色物质,可以用于鉴别糖类,故D错误。
故选C。
7.【答案】D
【知识点】简单的有机物;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
【解析】【分析】根据有机物的定义和特点分析判断。
【解答】A.在生物体外,通过化学反应就能合成新的杂质,故A错误;
B.酒精是有机物,却易溶于水,因此绝大多数有机物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故B错误;
C.甲烷为有机物,只由两种元素组成,可见,有机物不一定是复杂的化合物,故C错误;
D.有机物一般熔点、沸点较低,故D正确。
故选D。
8.【答案】D
【知识点】简单的有机物;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
【解析】【分析】根据有机物的特点分析。
【解答】A.一般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故A正确不合题意;
B.有机物之间的反应一般较慢、较复杂,故B正确不合题意;
C.熔点和沸点一般比无机物低,大多呈气态或液态,故C正确不合题意;
D.大多数的有机物都能燃烧,少数有机物不能燃烧,例如酚醛树脂,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9.【答案】B
【知识点】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
【解析】【分析】根据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为有机物,但碳酸、碳酸钠等属于无机物。
【解答】碳酸虽然含有碳元素,但其化学性质与无机物的相似,属于无机物;
故选B。
10.【答案】C
【知识点】生物体中的有机物
【解析】【分析】蛋白质是组成人体一切细胞、组织的重要成分。机体所有重要的组成部分都需要有蛋白质的参与。一般说,蛋白质约占人体全部质量的18%,最重要的还是其与生命现象有关。
【解答】A、玉米富含糖类;故A不符合题意;
B、花生富含脂肪;故B不符合题意;
C、鸡蛋富含蛋白质;故C符合题意;
D、青菜富含维生素;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1.【答案】B
【知识点】简单的有机物
【解析】【分析】在蚊子可能滋生的地方喷洒灭蚊药水,主要成分是氯氟醚菊脂,这是消灭蚊子常用的药水。
【解答】 主要成分是氯氟醚菊脂,化学式为C12H17Cl2F4O3,该物质属于有机物,因为有机物通常指含碳元素的化合物,或碳氢化合物及其衍生物总称为有机物。
故答案为:B
12.【答案】C
【知识点】简单的有机物
【解析】【分析】乙烯是由两个碳原子和四个氢原子组成的化合物。两个碳原子之间以双键连接。乙烯存在于植物的某些组织、器官中,是由蛋氨酸在供氧充足的条件下转化而成的。
【解答】A、乙烯是合成塑料的基本原料之一;故A不符合题意;
B、乙烯可以用来合成酒精等有机溶剂;故B不符合题意;
C、乙烯的碳含量较高,难以完全燃烧,所以乙烯不作为气体燃料来使用;故C符合题意;
D、乙烯是一种植物激素,可以用来催熟水果;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13.【答案】B
【知识点】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
【解析】【分析】有机化合物主要是指由碳元素、氢元素组成,一定是含碳的化合物,但是不包括碳的氧化物和硫化物、碳酸、碳酸盐、氰化物、硫氰化物、氰酸盐、碳化物、碳硼烷、部分有机金属等主要在无机化学中研究的含碳物质。
【解答】ACD、由化学式可知,醋酸、酒精、甲烷都是有机物;故ACD错误;
B、NaCl属于盐,是无机物;故B正确;
故答案为:B。
14.【答案】A
【知识点】塑料、橡胶、纤维等有机合成材料的特点
【解析】【分析】根据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和合金分析。
【解答】 破铁锅、坏车架、废弃易拉罐、旧电线和铝材等都是金属或合金制成的,属于金属材料;
故答案为:A。
15.【答案】A
【知识点】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
【解析】【分析】根据不锈钢属于铁合金及有机物定义分析。
【解答】 纯棉毛巾 、 羊毛围巾 、 蚕丝被芯所用材料均属于有机物,而不锈钢碗所用材料为合金,不属于有机物。
故答案为:A。
16.【答案】①③②④
【知识点】材料的利用与发展
【解析】【分析】根据人类工具使用的先后年代分析。
【解答】 人类社会早期经历了①石器、②青铜器、③陶器、④铁器四个时代,其出现的早晚顺序是 ①③②④ 。
故答案为:①③②④。
17.【答案】新出现;正在发展;优异特性和功能;光电子信息;超级陶瓷;新型金属;超导
【知识点】材料的利用与发展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的分类及各种类分析。
【解答】 新型材料是指那些新出现或正在发展中的,具有优异特性和功能并能满足技术进步所需的材料。当前,最引人注目的新型材料有光电子信息材料、先进复合材料、超级陶瓷材料、新型金属材料、新型高分子材材料、超导材料等。
故答案为:新出现;正在发展;优异特性和功能;光电子信息;超级陶瓷;新型金属;超导。
18.【答案】(1)锦纶
(2)蔬菜或水果
【知识点】生物体中的有机物;塑料、橡胶、纤维等有机合成材料的特点
【解析】【分析】(1)根据锦纶属于合成材料分析;
(2)根据蔬菜或水果中富含维生素分析。
【解答】(1) 羊毛属于天然纤维,锦纶属于合成纤维;
(2) 从平衡膳食的角度考虑,食物中缺少维生素类物质,应增加蔬菜或水果;
故答案为:(1)锦纶;(2) 蔬菜或水果 。
19.【答案】蛋白质;燃烧
【知识点】塑料、橡胶、纤维等有机合成材料的特点
【解析】【分析】(1)根据羊毛的成分解答;
(2)用燃烧法鉴别合成纤维和羊毛,羊毛燃烧有烧焦羽毛的气味,合成纤维燃烧基本是无味的。
【解答】羊毛主要由蛋白质组成,我们可用燃烧方法区别羊毛和合成纤维。
20.【答案】(1)有机
(2)B;D
【知识点】简单的有机物
【解析】【分析】(1)含有碳元素的化合为有机物,除碳酸盐,碳酸,碳的氧化物等。(2)维生素具有酸性,根据酸的通性可以确定能与之反应的物质。
【解答】(1)维生素C属于的物质类别是有机物;
(2)下列物质中能与维生素C反应的是
A、食盐属于盐不能与酸发生反应,A错误;
B、纯碱是Na2CO3能与酸反应,B正确;
C、硫酸钾属于盐不能与维生素C发生反应,C错误;
D、苛性钠属于碱能与酸发生中和反应,D正确。
故选BD
故答案为:(1)有机物;(2)BD
21.【答案】(1)丁烷
(2)变小
【知识点】简单的有机物
【解析】【分析】(1)根据丁烷和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可以判断相同体积的丁烷和甲烷消耗的氧气量;(2)不同燃气的灶具,因燃料的热值(同样的数量发出的热量不同)所以燃烧时需要提供的气量也不同,所以喷入燃气的喷嘴口径要根据不同燃气的压力和热值来选择;
【解答】(1)一分子量甲烷和丁烷消耗的氧气分别为2分子氧气和6.5分子氧气,所以丁烷消耗的氧气较多;
(2)根据第一问可知相同体积的燃气甲烷消耗的氧气少,所以进气管的直径要变小;
故答案为:(1)丁烷;
(2)变小;
22.【答案】3;该化合物中含有碳元素
【知识点】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
【解析】【分析】根据化学式确定物质的元素组成分析;根据有机物的定义分析。
【解答】青蒿素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该化合物中含有碳元素,属于有机物。
23.【答案】(1)白色污染
(2)糖类
(3)钾肥
【知识点】白色污染与防治
【解析】【分析】(1)根据塑料袋的使用产生的危害进行分析;(2)大米和面食主要提供人体所需的淀粉,淀粉是由碳、氢、氧元素组成的糖类物质;(3)植物的倒伏与植物中钾元素的量有直接关系.
【解答】解:(1)塑料袋主要是由聚氯乙烯为原料制成的,聚乙烯属于不可降解的塑料,会污染空气和土壤;
故答案为:白色污染.(2)我们的主食是大米和面食,它们所含的主要成分是淀粉,属于六大营养素中糖类;
故答案为:糖类.(3)植物的倒伏与植物中钾元素的量有直接关系,因此钾肥对植物的抗倒伏有一定帮助.
故答案为:钾肥.
24.【答案】(1)酵母菌
(2)有机物
(3)白醋
【知识点】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
【解析】【分析】(1)根据葡萄酒进的发酵原理行分析解答即可;(2)根据有机物的概念分析,有机物是指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3)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紫色石蕊试液遇酸性溶液变红,遇碱性溶液变蓝,在中性溶液中为紫色,则葡萄酒遇酸碱性溶液也会发生类似的颜色变化.
【解答】解:(1)葡萄酒是利用酵母菌的无氧呼吸获得酒精,是酵母菌发酵;(2)根据甲醇(CH3OH)的可知,甲醇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3)根据题意:用的葡萄含有花青素,这是一种与酸碱指示剂紫色石蕊一样的物质,可知:葡萄酒遇碱性溶液变蓝,遇酸性溶液变红;白醋呈酸性,可使葡萄酒变红,可以鉴别;
故答案为:(2)酵母菌;(2)有机物;(3)白醋.
25.【答案】鲜奶、鱼肉、羊肉、牛肉、鸡蛋;米饭、玉米、糖果;猪肉、花生;苹果、白菜、黄瓜、柑橘、萝卜、蒜苗、雪梨
【知识点】生物体中的有机物
【解析】【分析】根据人体所需六大营养素的种类、食物来源,结合题中所给的食物判断所含的营养素,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鲜奶、鱼肉、羊肉、牛肉、鸡蛋中均富含蛋白质.
米饭、玉米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糖果中富含糖类.
猪肉、花生中富含油脂.
苹果、白菜、黄瓜、柑橘、萝卜、蒜苗、雪梨均属于蔬菜、水果,蔬菜、水果中富含维生素.
故答案为:鲜奶、鱼肉、羊肉、牛肉、鸡蛋;米饭、玉米、糖果;猪肉、花生;苹果、白菜、黄瓜、柑橘、萝卜、蒜苗、雪梨.
26.【答案】解:设能处理CO2气体的质量为x ,生成乙烯的质量为y2CO2+6H2=C2H4+4H2O88 12 28x 36g yx =264g y=84g标准状况下的二氧化碳气体体积为 ≈133.5L答:若用36 g氢气转化二氧化碳,则能处理标准状况下的二氧化碳气体133.5L,同时又能生成84克化工原料乙烯
【知识点】材料的利用与发展
【解析】【分析】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得到二氧化碳和乙烯的质量,然后根据质量=体积×密度,求出二氧化碳的体积。
27.【答案】(1)
(2)
(3)①将混合物溶于水,过滤②在滤渣中加入过量稀盐酸,过滤③洗涤、烘干;
【知识点】材料的利用与发展
【解析】【解答】第一步:金红石、炭粉混合在高温条件下通入氯气制得TiCl4和一种可燃性气体,该步反应发生的化学方程式是
第二步:在氩气的保护下,用过量的镁在加热条件下与TiCl4反应制得金属钛。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因为含有氯化镁和过量的镁,要除去这两种杂质,氯化镁能溶于水可以将混合物溶于水,过滤后除去;镁能与稀盐酸反应而钛不能,可以用稀盐酸除去过量的镁,在滤渣中加入过量稀盐酸,过滤;再洗涤、烘干就得到纯净金属钛。
【分析】根据给出的条件写出化学方程式,由上述所得产物中获得纯净金属钛。
28.【答案】(1)碳(或C)
(2)碳原子个数越多,烷烃的沸点越高,相对密度约大
【知识点】简单的有机物
【解析】【分析】(1)有一个C原子叫甲烷,有两个C原子叫乙烷,有三个C原子叫丙烷,因此烷烃的命名与分子中碳原子的个数有关;
(2)根据表格,分析碳原子的个数对烷烃的沸点和密度的影响即可。
【解答】(1)烷烃的命名与分子中碳原子个数有关;
(2)烷烃物理性质的递变规律:碳原子个数越多,烷烃的沸点越高,相对密度越大。
29.【答案】水量减少比A杯多,比C杯少;C杯中的水分子运动到空气中去了;氧气(或空气);热塑性;白色污染;二氧化碳可以用来灭火,但也能产生温室效应(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知识点】塑料、橡胶、纤维等有机合成材料的特点;白色污染与防治
【解析】【分析】根据分子是不断运动的性质分析;根据塑料的热塑性分析;根据塑料可造成白色污染分析。
【解答】 【实验现象】由实验可知,A杯中的水量几乎不变;而C杯中的水量减少较多;B杯中的现象是水量减少比A杯多,比C杯少;【解释】C杯中水量减少的原因水分子不断运动,运动到空气中去了;【结论】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使食物变质,保鲜膜除了可以阻止食物中水分流失,还能隔绝氧气,防止食物腐败;【实验】保鲜膜碎片用酒精灯缓缓加热熔化,冷却后变成固体,加热又可以熔化,由此得出保鲜膜的材料是热塑性塑料;【反思】⑴塑料是造成白色污染的主要原因,保鲜膜虽然能延长食品的保鲜期,但大量使用后丢弃会造成白色污染,所以要控制使用。⑵化学物质可以造福人类,但有时也会给人类带来危害,如二氧化碳可以用来灭火,但也能产生温室效应或一氧化碳可用于燃料但有毒等。
30.【答案】(1)无红色沉淀;溶液变蓝色;蓝色沉淀变成红色;溶液变蓝色;淀粉部分转化为葡萄糖;无红色沉淀;溶液不变蓝色
(2)中和稀硫酸,使混合液呈碱性,制备氢氧化铜沉淀.
【知识点】生物体中的有机物
【解析】【解答】(1)第一种情况:A试管中无红色沉淀,说明溶液中没有葡萄糖;B试管中溶液变蓝,说明溶液中含有淀粉.结论:淀粉没有转化成葡萄糖.
第二种情况:A试管中蓝色沉淀变成红色,说明溶液中含有葡萄糖;B试管中溶液变蓝,说明溶液中含有淀粉.结论:淀粉部分转化成葡萄糖.
第三种情况:A试管中蓝色沉淀变成红色,说明溶液中含有葡萄糖;B试管中溶液不变蓝色,说明溶液中不含有淀粉.结论:淀粉全部转化成葡萄糖.(2)在步骤2中A试管内所加Na0H溶液的作用是中和稀硫酸,使混合液呈碱性,制备氢氧化铜沉淀.所以填:中和稀硫酸,使混合液呈碱性,制备氢氧化铜沉淀.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探究性实验的分析,考点明确,对学生能力要求较高。
1 / 1初中科学浙教版九年级上册专题复习: 有机物和材料
一、单选题
1.(浙教版科学九上第二章 第6节材料的利用与发展)现代科技的发展,促使新型材料研究日益向微观层次深入,产生了纳米材料。纳米材料与普通材料相比,在机械强度磁、光、声、热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下列关于纳米材料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纳米材料是指其基本颗粒在0.01~1纳米范围内的材料
B.纳米陶瓷比普通陶瓷具有更好的韧性
C.用纳米油墨书写的字迹色泽更好
D.添加了纳米铅粉末的固体燃料会使火箭推进器的速度加快
【答案】A
【知识点】材料的利用与发展
【解析】【分析】根据纳米材料的定义及性能分析。
【解答】A、纳米材料是指颗粒直径在1~100nm范围内的材料,符合题意;
B、纳米陶瓷比普通陶瓷具有更好的韧性 ,不符合题意;
C、纳米材料与普通材料相比,性能更好,用纳米油墨书写的字迹色泽更好 ,不符合题意;
D、纳米材料与普通材料相比机械强度、磁、光、声、热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添加了纳米铅粉末的固体燃料会使火箭推进器的速度加快 ,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浙教版科学九上第二章 第6节材料的利用与发展)现代社会生产的新型陶瓷材料层出不穷,如用氧化铝等原料生产的陶瓷已被应用于制造发动机。下列有关氧化铝陶瓷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该陶瓷属于有机合成材料
B.该陶瓷耐高温,强度高
C.该陶瓷中的原料氧化铝属于金属氧化物
D.该陶瓷由于含有氧化铝,所以耐酸碱性不强
【答案】A
【知识点】材料的利用与发展
【解析】【分析】根据题中所给信息结合氧化铝的性质及类别分析。
【解答】A、 氧化铝等原料生成的陶瓷属于无机材料,符合题意;
B、 该陶瓷耐高温,强度高 ,不符合题意;
C、 由题意可知,该陶瓷中的原料氧化铝属于金属氧化物 ,不符合题意;
D、 该陶瓷由于含有氧化铝,氧化铝与酸能发生反应,所以耐酸碱性不强 ,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浙教版科学九上第二章 第6节材料的利用与发展)研究发现石墨烯有许多奇特的特性:密度小硬度大.柔软、可回收,有优良的导电性、导热性及抗拉伸能力,它有可能会代替现有的硅材料。根据石墨烯的特性,下列材料不能用石墨烯来制造的是(  )。
A.优良的绝缘材料 B.新型半导体材料
C.超轻型飞机材料 D.新型防弹衣材料
【答案】A
【知识点】材料的利用与发展
【解析】【分析】根据石墨烦的导电性、导热性及抗拉伸能力好分析。
【解答】A、石墨烯有有优良的导电性,不能制造绝缘材料 ,符合题意;
B、石墨烯有有优良的导电性,可制新型半导体材料 ,不符合题意;
C、石墨烯密度小,可制作超轻型飞机材料 ,不符合题意;
D、石墨烯硬度大,可制新型防弹衣材料 ,不符合题意;
故选A。
4.(浙教版科学九上第二章 第6节材料的利用与发展)从金属利用的历史来看,先是青铜器时代,然后是铁器时代,而铝的利用是近百年的事。在①金属活动性顺序、②地壳中金属元素的含量、③金属的延展性、④金属的导电性、⑤金属冶炼的难度这五个因素中,与此有关的是(  )。
A.①④ B.①⑤ C.②③ D.④⑤
【答案】B
【知识点】材料的利用与发展
【解析】【分析】根据金属使用的先后顺序与金属的活动性和冶炼难度有关分析。
【解答】 由金属利用的先后顺序可知,金属的使用先后与①金属活动性顺序、⑤金属冶炼的难度有关,而与②地壳中金属元素的含量、③金属的延展性、④金属的导电性没有关系;
故选B。
5.(2020九上·温州月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爆发期间,为缓解医疗资源短缺局面,武汉建成多个方舱医院并投入使用,在方舱医院建设中使用了下列材料,其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
A.水泥 B.铝合金 C.玻璃 D.塑料
【答案】B
【知识点】材料的利用与发展
【解析】【分析】根据金属和合金属于金属材料分析。
【解答】A、水泥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不符合题意;
B、铝合金属于金属材料,符合题意;
C、玻璃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不符合题意;
D、塑料属于合成材料,不符合题意;
故选B。
6.(华师大版初中科学九年级上学期 4.1身边的有机物(第2课时))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氨基酸、淀粉都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B.鸡蛋中含的糖类最多
C.常温下脂呈固态
D.新制Cu(OH)2悬浊液可用于鉴别蛋白质
【答案】C
【知识点】简单的有机物;生物体中的有机物
【解析】【分析】(1)相对分子质量在10000以上的才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2)根据鸡蛋含有的营养素分析;
(3)油脂包括脂肪和植物油,在常温下,脂肪呈固体,植物油呈液态;
(4)根据氢氧化铜溶液的特性分析。
【解答】A.氨基酸不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而蛋白质和淀粉都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故A错误;
B.鸡蛋中含的蛋白质最多,故B错误;
C.常温下脂呈固态,故C正确;
D.新制Cu(OH)2悬浊液与糖类生成砖红色物质,可以用于鉴别糖类,故D错误。
故选C。
7.(华师大版初中科学九年级上学期 4.1身边的有机物(第2课时))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只有在生物体内才能合成的物质
B.有机物都难溶于水,而易溶于有机溶剂
C.有机物都是含碳的复杂化合物
D.有机物一般熔点、沸点较低
【答案】D
【知识点】简单的有机物;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
【解析】【分析】根据有机物的定义和特点分析判断。
【解答】A.在生物体外,通过化学反应就能合成新的杂质,故A错误;
B.酒精是有机物,却易溶于水,因此绝大多数有机物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故B错误;
C.甲烷为有机物,只由两种元素组成,可见,有机物不一定是复杂的化合物,故C错误;
D.有机物一般熔点、沸点较低,故D正确。
故选D。
8.(华师大版初中科学九年级上学期 4.1身边的有机物(第2课时))下列有关有机物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一般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B.有机物之间的反应一般较慢、较复杂
C.熔点和沸点一般比无机物低,大多呈气态或液态
D.所有的有机物都能燃烧
【答案】D
【知识点】简单的有机物;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
【解析】【分析】根据有机物的特点分析。
【解答】A.一般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故A正确不合题意;
B.有机物之间的反应一般较慢、较复杂,故B正确不合题意;
C.熔点和沸点一般比无机物低,大多呈气态或液态,故C正确不合题意;
D.大多数的有机物都能燃烧,少数有机物不能燃烧,例如酚醛树脂,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9.(华师大版初中科学九年级上学期 4.1身边的有机物(第1课时))下列物质不属于有机物的是(  )
A.甲烷 B.碳酸 C.糖类 D.乙醇
【答案】B
【知识点】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
【解析】【分析】根据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为有机物,但碳酸、碳酸钠等属于无机物。
【解答】碳酸虽然含有碳元素,但其化学性质与无机物的相似,属于无机物;
故选B。
10.(2020·玉环模拟)下列食物富含蛋白质的是(  )
A.玉米 B.花生 C.鸡蛋 D.青菜
【答案】C
【知识点】生物体中的有机物
【解析】【分析】蛋白质是组成人体一切细胞、组织的重要成分。机体所有重要的组成部分都需要有蛋白质的参与。一般说,蛋白质约占人体全部质量的18%,最重要的还是其与生命现象有关。
【解答】A、玉米富含糖类;故A不符合题意;
B、花生富含脂肪;故B不符合题意;
C、鸡蛋富含蛋白质;故C符合题意;
D、青菜富含维生素;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1.(2019九上·温州期中)上半年龙港市发现被伊蚊叮咬引起登革热急性传染病的病例,一度引起市民的恐慌。市政府为了人民健康,大力推行灭蚊行动,其中有一项措施是在蚊子可能滋生的地方喷洒灭蚊药水,主要成分是氯氟醚菊脂,化学式为C12H17Cl2F4O3,请问该物质属于下面哪一类物质(  )
A.酸 B.有机物 C.碱 D.盐
【答案】B
【知识点】简单的有机物
【解析】【分析】在蚊子可能滋生的地方喷洒灭蚊药水,主要成分是氯氟醚菊脂,这是消灭蚊子常用的药水。
【解答】 主要成分是氯氟醚菊脂,化学式为C12H17Cl2F4O3,该物质属于有机物,因为有机物通常指含碳元素的化合物,或碳氢化合物及其衍生物总称为有机物。
故答案为:B
12.(华师大版科学九年级上册 4.1身边的有机物(第1课时))下列关于乙烯的用途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制塑料 B.生产有机溶剂
C.常作气体燃料 D.作果实催熟剂
【答案】C
【知识点】简单的有机物
【解析】【分析】乙烯是由两个碳原子和四个氢原子组成的化合物。两个碳原子之间以双键连接。乙烯存在于植物的某些组织、器官中,是由蛋氨酸在供氧充足的条件下转化而成的。
【解答】A、乙烯是合成塑料的基本原料之一;故A不符合题意;
B、乙烯可以用来合成酒精等有机溶剂;故B不符合题意;
C、乙烯的碳含量较高,难以完全燃烧,所以乙烯不作为气体燃料来使用;故C符合题意;
D、乙烯是一种植物激素,可以用来催熟水果;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13.(华师大版科学九年级上册 4.1身边的有机物(第1课时))2010年诺贝尔化学奖研究理论有助化学家合成开发出更多复杂的有机物.生活中的下列物质不属于有机物是(  )
A.醋酸(CH3COOH B.食盐(NaCl)
C.酒精(C2H5OH) D.甲烷(CH4)
【答案】B
【知识点】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
【解析】【分析】有机化合物主要是指由碳元素、氢元素组成,一定是含碳的化合物,但是不包括碳的氧化物和硫化物、碳酸、碳酸盐、氰化物、硫氰化物、氰酸盐、碳化物、碳硼烷、部分有机金属等主要在无机化学中研究的含碳物质。
【解答】ACD、由化学式可知,醋酸、酒精、甲烷都是有机物;故ACD错误;
B、NaCl属于盐,是无机物;故B正确;
故答案为:B。
14.(2018九上·金华月考)近几个月来,我省衢州、金华、舟山三地的“创全国文明城市”活动进行的如火如荼,其中垃圾分类回收利用是检查项目之一,对垃圾分类这既可以节约资源,又能减少污染,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例如:破铁锅、坏车架、废弃易拉罐、旧电线和铝材下脚料等可归为一类回收,它们属于(  )
A.金属材料 B.氧化物 C.单质 D.非金属
【答案】A
【知识点】塑料、橡胶、纤维等有机合成材料的特点
【解析】【分析】根据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和合金分析。
【解答】 破铁锅、坏车架、废弃易拉罐、旧电线和铝材等都是金属或合金制成的,属于金属材料;
故答案为:A。
15.(2018九上·奉化期中)下列生活用品所含的主要材料,不属于有机物的是 (  )
A.不锈钢碗 B.纯棉毛巾 C.羊毛围巾 D.蚕丝被芯
【答案】A
【知识点】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
【解析】【分析】根据不锈钢属于铁合金及有机物定义分析。
【解答】 纯棉毛巾 、 羊毛围巾 、 蚕丝被芯所用材料均属于有机物,而不锈钢碗所用材料为合金,不属于有机物。
故答案为:A。
二、填空题
16.(浙教版科学九上第二章 第6节材料的利用与发展)人类社会早期经历了①石器、②青铜器、③陶器、④铁器四个时代,其出现的早晚顺序是   (填序号)。
【答案】①③②④
【知识点】材料的利用与发展
【解析】【分析】根据人类工具使用的先后年代分析。
【解答】 人类社会早期经历了①石器、②青铜器、③陶器、④铁器四个时代,其出现的早晚顺序是 ①③②④ 。
故答案为:①③②④。
17.(浙教版科学九上第二章 第6节材料的利用与发展)新型材料是指那些   或   中的、具有   并能满足技术进步所需的材料。当前,最引人注目的新型材料有:   材料、先进复合材料、
   材料、   材料、新型高分子材材料、   等。
【答案】新出现;正在发展;优异特性和功能;光电子信息;超级陶瓷;新型金属;超导
【知识点】材料的利用与发展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的分类及各种类分析。
【解答】 新型材料是指那些新出现或正在发展中的,具有优异特性和功能并能满足技术进步所需的材料。当前,最引人注目的新型材料有光电子信息材料、先进复合材料、超级陶瓷材料、新型金属材料、新型高分子材材料、超导材料等。
故答案为:新出现;正在发展;优异特性和功能;光电子信息;超级陶瓷;新型金属;超导。
18.(2021·丽水模拟)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人类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化学。请完成下列问题:
(1)如图是某服装标签的部分内容。面料和里料中属于合成纤维的是
   。
品名:风衣型号:170/92A
面料:羊毛40%,锦纶60%
里料:棉100%
(2)某次野炊活动,小涛组所列物品及食物清单如下:
食物 大米、猪排骨、猪肝、鸡肉、鸡蛋、豆腐
调料 食盐、碱面、蔗糖、食醋、味精、酱油、食用油
用品 铁锅、锅铲、碗、筷子、肥皂
从平衡膳食的角度考虑,食物中应增加
   。
【答案】(1)锦纶
(2)蔬菜或水果
【知识点】生物体中的有机物;塑料、橡胶、纤维等有机合成材料的特点
【解析】【分析】(1)根据锦纶属于合成材料分析;
(2)根据蔬菜或水果中富含维生素分析。
【解答】(1) 羊毛属于天然纤维,锦纶属于合成纤维;
(2) 从平衡膳食的角度考虑,食物中缺少维生素类物质,应增加蔬菜或水果;
故答案为:(1)锦纶;(2) 蔬菜或水果 。
19.(2021·宁波模拟)羊毛主要由   (选填“蛋白质”或“脂肪”)组成,我们可用   方法区别羊毛和合成纤维。
【答案】蛋白质;燃烧
【知识点】塑料、橡胶、纤维等有机合成材料的特点
【解析】【分析】(1)根据羊毛的成分解答;
(2)用燃烧法鉴别合成纤维和羊毛,羊毛燃烧有烧焦羽毛的气味,合成纤维燃烧基本是无味的。
【解答】羊毛主要由蛋白质组成,我们可用燃烧方法区别羊毛和合成纤维。
20.(2018九上·义乌月考)维生素C(化学式为C6H8O6)又名抗坏血酸,可溶于水,具有酸性,且在酸性环境中比较稳定,在高温时易被破坏,主要存在于蔬菜和水果中,它能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1)维生素C属于的物质类别是   化合物(填“有机”或“无机”);
(2)下列物质中能与维生素C反应的是 ;
A.食盐 B.纯碱 C.硫酸钾 D.苛性钠
【答案】(1)有机
(2)B;D
【知识点】简单的有机物
【解析】【分析】(1)含有碳元素的化合为有机物,除碳酸盐,碳酸,碳的氧化物等。(2)维生素具有酸性,根据酸的通性可以确定能与之反应的物质。
【解答】(1)维生素C属于的物质类别是有机物;
(2)下列物质中能与维生素C反应的是
A、食盐属于盐不能与酸发生反应,A错误;
B、纯碱是Na2CO3能与酸反应,B正确;
C、硫酸钾属于盐不能与维生素C发生反应,C错误;
D、苛性钠属于碱能与酸发生中和反应,D正确。
故选BD
故答案为:(1)有机物;(2)BD
21.(2017九上·台州期中)据报道,我国已在南海某海域试采可燃冰获得成功。可燃冰分布于深海沉积物或陆域的永久冻土中,主要是由甲烷(CH4)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结晶物质,可燃烧,所以被称为“可燃冰”。
(1)已知家用液化气的主要成分是丁烷(C4H10),天然气的主要成分甲烷(CH4)在相同条件下,1米3 C4H10和1米3 CH4所含的分子数目相同。C4H10、CH4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2C4H10+13O2 8CO2+10H2O,CH4+2O2 CO2+2H2O。据此分析,在相同条件下,分别燃烧1米3的C4H10与CH4 , 消耗氧气较多的是   。
(2)燃气灶由灶体、进燃气管、进空气管、电子开关等部件组成.目前的管道煤气用户由丁烷(C4H10)改用天然气,必须对燃气灶加以改造.如果进燃气管的直径不变,改造后的燃气灶与原来的相比,进空气管的直径应(填“增大”或“减小”)   
【答案】(1)丁烷
(2)变小
【知识点】简单的有机物
【解析】【分析】(1)根据丁烷和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可以判断相同体积的丁烷和甲烷消耗的氧气量;(2)不同燃气的灶具,因燃料的热值(同样的数量发出的热量不同)所以燃烧时需要提供的气量也不同,所以喷入燃气的喷嘴口径要根据不同燃气的压力和热值来选择;
【解答】(1)一分子量甲烷和丁烷消耗的氧气分别为2分子氧气和6.5分子氧气,所以丁烷消耗的氧气较多;
(2)根据第一问可知相同体积的燃气甲烷消耗的氧气少,所以进气管的直径要变小;
故答案为:(1)丁烷;
(2)变小;
22.(2017九上·苍南月考)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因发现治疗疟疾的药物“青蒿素(C15H22O5)”而获得2015年世界诺贝尔医学奖。青蒿素由   种元素组成,在组成分类上属于有机物,是由于   .
【答案】3;该化合物中含有碳元素
【知识点】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
【解析】【分析】根据化学式确定物质的元素组成分析;根据有机物的定义分析。
【解答】青蒿素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该化合物中含有碳元素,属于有机物。
23.(白色污染与防治 10)根据问题填空:
(1)目前超市不再免费提供塑料袋,此做法解决的环境问题是   .
(2)我们的主食是大米和面食,它们所含有的主要成分属于营养素中的   ;
(3)为了增强农作物的抗倒伏能力,应施加化肥的种类是   .
【答案】(1)白色污染
(2)糖类
(3)钾肥
【知识点】白色污染与防治
【解析】【分析】(1)根据塑料袋的使用产生的危害进行分析;(2)大米和面食主要提供人体所需的淀粉,淀粉是由碳、氢、氧元素组成的糖类物质;(3)植物的倒伏与植物中钾元素的量有直接关系.
【解答】解:(1)塑料袋主要是由聚氯乙烯为原料制成的,聚乙烯属于不可降解的塑料,会污染空气和土壤;
故答案为:白色污染.(2)我们的主食是大米和面食,它们所含的主要成分是淀粉,属于六大营养素中糖类;
故答案为:糖类.(3)植物的倒伏与植物中钾元素的量有直接关系,因此钾肥对植物的抗倒伏有一定帮助.
故答案为:钾肥.
24.(2017九上·新昌期末)成人每天饮少量葡萄酒,有益心脏健康,还促进血液循环和帮助消化的作用.许多人自己动手酿制葡萄酒.他们制作的方法是:选择成熟的葡萄,留蒂剪下用淡盐水浸泡清水,将葡萄捣碎后与白糖以6:1的质量比混合,装入瓶中密封25天左右,过滤就可得到色泽亮红的可口葡萄酒.但大多数人并不知道,自己酿制葡萄酒往往含有不同程度的有毒、有害物质甲醇(CH3OH),甲醛(CH2O)、朱醇油等,因此必须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经过再加工才可以放心使用.
(1)葡萄酒中的酒精是通过   (填“乳酸菌”或“酵母菌”)的无氧呼吸产生的.
(2)有害物质甲醇(CH3OH)属于   (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3)在葡萄酒制作过程中,用的葡萄含有花青素,这是一种与酸碱指示剂紫色石蕊试液一样的物质,所以鉴别真假葡萄酒可用家庭中的   .
【答案】(1)酵母菌
(2)有机物
(3)白醋
【知识点】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
【解析】【分析】(1)根据葡萄酒进的发酵原理行分析解答即可;(2)根据有机物的概念分析,有机物是指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3)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紫色石蕊试液遇酸性溶液变红,遇碱性溶液变蓝,在中性溶液中为紫色,则葡萄酒遇酸碱性溶液也会发生类似的颜色变化.
【解答】解:(1)葡萄酒是利用酵母菌的无氧呼吸获得酒精,是酵母菌发酵;(2)根据甲醇(CH3OH)的可知,甲醇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3)根据题意:用的葡萄含有花青素,这是一种与酸碱指示剂紫色石蕊一样的物质,可知:葡萄酒遇碱性溶液变蓝,遇酸性溶液变红;白醋呈酸性,可使葡萄酒变红,可以鉴别;
故答案为:(2)酵母菌;(2)有机物;(3)白醋.
25.(糖类)给我们平时常吃的食物找“家”:米饭、羊肉、苹果、白菜、牛肉、花生、糖果、猪肉、黄瓜、鲜奶、鱼肉、玉米、鸡蛋、柑橘、萝卜、蒜苗、雪梨.
主要含蛋白质的有   ;主要含糖类的有   ;
主要含油脂的有   ;主要含维生素的有   .
【答案】鲜奶、鱼肉、羊肉、牛肉、鸡蛋;米饭、玉米、糖果;猪肉、花生;苹果、白菜、黄瓜、柑橘、萝卜、蒜苗、雪梨
【知识点】生物体中的有机物
【解析】【分析】根据人体所需六大营养素的种类、食物来源,结合题中所给的食物判断所含的营养素,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鲜奶、鱼肉、羊肉、牛肉、鸡蛋中均富含蛋白质.
米饭、玉米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糖果中富含糖类.
猪肉、花生中富含油脂.
苹果、白菜、黄瓜、柑橘、萝卜、蒜苗、雪梨均属于蔬菜、水果,蔬菜、水果中富含维生素.
故答案为:鲜奶、鱼肉、羊肉、牛肉、鸡蛋;米饭、玉米、糖果;猪肉、花生;苹果、白菜、黄瓜、柑橘、萝卜、蒜苗、雪梨.
三、解答题
26.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大会上通过的《京都协议》中明确规定:发达国家要限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量。科学家采取“组合转化”技术,将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重要的化工原料乙烯(C2H4),其化学方程式为:2CO2+6H2=C2H4+4H2O。
若用36 g氢气转化二氧化碳,则能处理标准状况下的二氧化碳气体多少升?同时又能生成多少克化工原料乙烯?(已知:标准状况下,二氧化碳的密度为1.977 g/L)
【答案】解:设能处理CO2气体的质量为x ,生成乙烯的质量为y2CO2+6H2=C2H4+4H2O88 12 28x 36g yx =264g y=84g标准状况下的二氧化碳气体体积为 ≈133.5L答:若用36 g氢气转化二氧化碳,则能处理标准状况下的二氧化碳气体133.5L,同时又能生成84克化工原料乙烯
【知识点】材料的利用与发展
【解析】【分析】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得到二氧化碳和乙烯的质量,然后根据质量=体积×密度,求出二氧化碳的体积。
27.钛(Ti)因为具有许多神奇的性能而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常温下钛不和非金属、强酸反应,红热时,却可与许多常见非金属单质反应,钛是航空、军工、电力等方面的必需原料,地壳中含钛矿石之一种称为金红石(TiO2)矿石。目前大规模生产钛的方法是:
(1)第一步:金红石、炭粉混合在高温条件下通入氯气制得TiCl4和一种可燃性气体,该步反应发生的化学方程式是   ;
(2)第二步:在氩气的保护下,用过量的镁在加热条件下与TiCl4反应制得金属钛。
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如何由上述所得产物中获得纯净金属钛 简述主要步骤。
【答案】(1)
(2)
(3)①将混合物溶于水,过滤②在滤渣中加入过量稀盐酸,过滤③洗涤、烘干;
【知识点】材料的利用与发展
【解析】【解答】第一步:金红石、炭粉混合在高温条件下通入氯气制得TiCl4和一种可燃性气体,该步反应发生的化学方程式是
第二步:在氩气的保护下,用过量的镁在加热条件下与TiCl4反应制得金属钛。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因为含有氯化镁和过量的镁,要除去这两种杂质,氯化镁能溶于水可以将混合物溶于水,过滤后除去;镁能与稀盐酸反应而钛不能,可以用稀盐酸除去过量的镁,在滤渣中加入过量稀盐酸,过滤;再洗涤、烘干就得到纯净金属钛。
【分析】根据给出的条件写出化学方程式,由上述所得产物中获得纯净金属钛。
四、实验探究题
28.(2019八上·温州开学考)由碳、氢元素组成的物质种类繁多,烷烃就是其中一类重要的物质,表中列出了烷烃的一些信息.
名称 甲烷 乙烷 丙烷 丁烷 戊烷 十一烷 十六烷
化学式 CH4 C2H6 C3H8 ? C5H12 C11H24 C16H34
沸点(℃) -164 -88.6 -42.1 -0.5 36.1 194.5 287.5
相对密度 0.466 0.572 0.585 0.579 0.626 0.741 0.774
分析上表中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烷烃的命名与分子中   原子个数有关.
(2)总结一条烷烃物理性质的递变规律   
【答案】(1)碳(或C)
(2)碳原子个数越多,烷烃的沸点越高,相对密度约大
【知识点】简单的有机物
【解析】【分析】(1)有一个C原子叫甲烷,有两个C原子叫乙烷,有三个C原子叫丙烷,因此烷烃的命名与分子中碳原子的个数有关;
(2)根据表格,分析碳原子的个数对烷烃的沸点和密度的影响即可。
【解答】(1)烷烃的命名与分子中碳原子个数有关;
(2)烷烃物理性质的递变规律:碳原子个数越多,烷烃的沸点越高,相对密度越大。
29.(浙教版科学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 2.3 有机合成材料(第2课时) 同步练习)超市中的许多食物用保鲜膜包装后出售。保鲜膜为什么可以“保鲜”呢?
【设计实验】在A、B、C三只相同的玻璃杯中,分别注入等体积的蒸馏水,并在各玻璃杯外壁标明刻度,如图所示放置一周。
【实验现象】一周后发现:A杯中的水量几乎不变;而C杯中的水量减少较多;B杯中的现象是   。
【解释】请用分子的知识解释C杯中水量减少的原因:   。
【结论】保鲜膜除了可以阻止食物中水分流失,还能隔绝   ,防止食物腐败。
【提出新问题】制作保鲜膜的材料是热固性塑料还是热塑性塑料呢(物质在加热时能发生流动变形,冷却后可以保持一定形状的性质叫热塑性)
【实验】在一支试管中放入少量保鲜膜碎片,用酒精灯缓缓加热,观察到碎片熔化,冷却后变成固体,加热又可以熔化。由此得出:制作保鲜膜的材料是   (填“热塑性”或“热固性”)塑料。
【反思】⑴保鲜膜虽然能延长食品的保鲜期,但大量使用后丢弃会造成   ,所以要控制使用。
⑵化学物质可以造福人类,但有时也会给人类带来危害,请你再举一例说明   。
【答案】水量减少比A杯多,比C杯少;C杯中的水分子运动到空气中去了;氧气(或空气);热塑性;白色污染;二氧化碳可以用来灭火,但也能产生温室效应(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知识点】塑料、橡胶、纤维等有机合成材料的特点;白色污染与防治
【解析】【分析】根据分子是不断运动的性质分析;根据塑料的热塑性分析;根据塑料可造成白色污染分析。
【解答】 【实验现象】由实验可知,A杯中的水量几乎不变;而C杯中的水量减少较多;B杯中的现象是水量减少比A杯多,比C杯少;【解释】C杯中水量减少的原因水分子不断运动,运动到空气中去了;【结论】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使食物变质,保鲜膜除了可以阻止食物中水分流失,还能隔绝氧气,防止食物腐败;【实验】保鲜膜碎片用酒精灯缓缓加热熔化,冷却后变成固体,加热又可以熔化,由此得出保鲜膜的材料是热塑性塑料;【反思】⑴塑料是造成白色污染的主要原因,保鲜膜虽然能延长食品的保鲜期,但大量使用后丢弃会造成白色污染,所以要控制使用。⑵化学物质可以造福人类,但有时也会给人类带来危害,如二氧化碳可以用来灭火,但也能产生温室效应或一氧化碳可用于燃料但有毒等。
30.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经查阅资料知道:淀粉在适当温度和酸催化条件下可转变为葡萄糖.为探究淀粉在不同温度下转化为葡萄糖的程度,他们每人都进行了如下两步实验:
步骤1.用一支大试管取一定量淀粉与水混合,再加入适量的稀硫酸,摇匀,加热到一定的温度.实验过程中,各人控制温度不同,加热持续时间相同.
步骤2.然后用两支小试管各取少量大试管内的反应混合物,在其中一支小试管(编号为A)内滴加NaOH溶液至呈强碱性,再滴入4-5滴CuSO4溶液,并加热至沸;在另一支小试管(编号为B)内滴加2-3滴碘水.观察并记录现象.
(1)由于各人控制的温度不同,出现了下列三种情况.请你根据已学知识,帮助他们完成下列实验情况汇总表.
现象 结论
第一种 情况 A试管中:    B试管中:    淀粉没有转化为葡萄糖
第二种 情况 A试管中:    B试管中:       
第三种 情况 A试管中:    B试管中:    淀粉完全转化为葡萄糖
(2)在步骤2中A试管内所加Na0H溶液的作用是   。
【答案】(1)无红色沉淀;溶液变蓝色;蓝色沉淀变成红色;溶液变蓝色;淀粉部分转化为葡萄糖;无红色沉淀;溶液不变蓝色
(2)中和稀硫酸,使混合液呈碱性,制备氢氧化铜沉淀.
【知识点】生物体中的有机物
【解析】【解答】(1)第一种情况:A试管中无红色沉淀,说明溶液中没有葡萄糖;B试管中溶液变蓝,说明溶液中含有淀粉.结论:淀粉没有转化成葡萄糖.
第二种情况:A试管中蓝色沉淀变成红色,说明溶液中含有葡萄糖;B试管中溶液变蓝,说明溶液中含有淀粉.结论:淀粉部分转化成葡萄糖.
第三种情况:A试管中蓝色沉淀变成红色,说明溶液中含有葡萄糖;B试管中溶液不变蓝色,说明溶液中不含有淀粉.结论:淀粉全部转化成葡萄糖.(2)在步骤2中A试管内所加Na0H溶液的作用是中和稀硫酸,使混合液呈碱性,制备氢氧化铜沉淀.所以填:中和稀硫酸,使混合液呈碱性,制备氢氧化铜沉淀.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探究性实验的分析,考点明确,对学生能力要求较高。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