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课件 3.4 平均速度的测量(共1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课件 3.4 平均速度的测量(共11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10-18 22:52: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1张PPT)
第三章 物质的简单运动
第四节 平均速度的测量
观察与思考
激流勇进的过程中,你有什么体会?
平均速度的测量
实验目的:测量小车沿斜面下滑时,前半程与后半程的平均速度以及全程的平均速度。
实验仪器:小车,斜面,秒表,刻度尺,小木块。
平均速度的测量
实验步骤:
1. 把小车放在斜面顶端,用刻度尺测出小车将要通过的路程 s全,记录在表格中。
2. 秒表调零。由静止释放小车,测量小车运动到底端的时间 t全,填入表格。
3. 在斜面的中间位置放置另一个小木块作为标志,测量前半程的路程s前。
4. 秒表再次调零,不改变斜面倾斜角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释放小车,当小车碰撞小木块时,测量前半程的时间t前。
5.改变斜面倾斜角度,重复上述实验。
平均速度的测量
注意事项:
第一、为了方便测量时间,将斜面调到一个较小的坡度。
第二、秒表调零。两人互相配合,一人释放小车,一人负责计时。
平均速度的测量
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路程/m 运动时间/s 平均速度/m·s-1
s全= t全= v全=
s前= t前= v前=
s后=s全-s前= t后=t全-t前= v后=
平均速度的测量
实验步骤:
1. 把小车放在斜面顶端,用刻度尺测出小车将要通过的路程 s全,记录在表格中。
2. 秒表调零。由静止释放小车,测量小车运动到底端的时间 t全,填入表格。
3. 在斜面的中间位置放置另一个小木块作为标志,测量前半程的路程s前。
4. 秒表再次调零,不改变斜面倾斜角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释放小车,当小车碰撞小木块时,测量前半程的时间t前。
5.改变斜面倾斜角度,重复上述实验
平均速度的测量
交流与讨论:
1. 小车在斜面上下滑时,v全、v前与v后的大小关系是什么?
2. 如果斜面的倾斜程度变大,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会如何变化?
3. 如果让小车过了起点后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平均速度 (选填“偏小”“偏大”)
4.为了测量小车在后半段的平均速度,某同学在中点位置由静止释放小车,测出小车滑到底端所用的时间,再计算出该段的平均速度,这种测量方法对吗?为什么?
小明在“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如图中所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
课堂练习
(1)该实验的原理:    。    
(2)若s2的路程正好是全部路程的一半,可以看出小车在做     (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小车通过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BC=  m/s,全程的平均速度v全=  m/s。
(3)在测量过程中,发现小车下滑时间较难测出,可采取的措施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