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上海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化学模拟试卷
本试卷分为第I卷(第1—4页)和第II卷(第5—8页)两部分。全卷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考生注意:
1. 答卷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用黑色或蓝色水笔或圆珠笔清楚填写姓名、学校。
2. 第I卷(1—20小题),由机器阅卷,答案必须全部涂写在答题卡上。考生应将代表正确答案的小方格用2B铅笔涂黑。注意答题纸编号与试题编号一一对应,不能错位。答案需要更改时,必须将原选项用橡皮擦去,重新选择。答案不能涂写在试卷上,涂写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第II卷答案全都填写在答题纸上,用黑色或蓝色水笔或圆珠笔清楚填写,注意答题纸编号与试题编号一一对应,不能错位,不能使用涂改设备。
3. 本试卷为高一化学学科内容,供测试评估之用,试题难度与题号并无关联度。(预估80)
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N-14 O-16 B-11 Na-23 Cl-35.5 I-127
第Ⅰ卷 (共4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40分,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今年3月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新纳入的强制监测指标是(考察化学时事)
A.PM2.5 B.NOx C.SO2 D.可吸入颗粒物
2.中子的存在是由以下谁证实的(考察古典化学发现)
A.德谟克利特 B.卢瑟福 C.查德威克 D.汤姆孙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考察原子相关知识)
A.人们已知道了107种元素,即已经知道了107种原子
B.互为同位素的原子,它们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一定不相等
C. 和原子中的中子数相等
D.质子数相同的微粒,核外电子数一定相同,但化学性质不一定相同。
4.实验室中进行粗盐提纯时,下列试剂添加过程中不符合绿色化学的是(考察粗盐的提纯)
A.BaCl2→Na2CO3 B.Na2CO3→HCl C.Na2CO3→Ca(OH)2 D.水→BaCl2
5.用化学方法鉴别HCl和氯气,不能选用的是 (考察HCl和氯气的基本性质)
A.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 B.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
C.硝酸银溶液 D.湿润的淀粉KI试纸
6.砹是卤族元素中的一种,其原子序数比碘大。推测下列单质或化合物的性质中有明显错误的是
(考察卤素单质的递变规律)
A.砹单质可能为黑色的固体 B.砹的氢化物很稳定
C.砹单质不易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D.砹的简单阴离子有较强的还原性
7.R2O8n-离子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把Mn2+氧化为MnO4-离子,若反应后R2O8n-离子变成RO42-,又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2,则R2O8n-中R元素的化合价为(考察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
A.+5 B.+6 C.+8 D.+7
8.关于如图所示装置的叙述,正确的是(考察原电池相关知识)
A.Zn为负极,Cu为正极
B.正极反应为 Zn-2e→
C.负极反应为Cu-2e→
D.该装置能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9.痕检是公安机关提取犯罪嫌疑人指纹的一种重要的方法,AgNO3显现法就是其中的一种,人的手上有汗渍,用手动过白纸后,手指纹线就留在纸上。如果将溶液①小心地涂到纸上,溶液①中的溶质就跟汗渍中的物质②作用,生成物质③,物质③在光照下,分解出的银粒呈灰褐色,随着反应的进行,银粒逐渐增多,由棕色变成黑色的指纹线。用下列化学式表示这三种物质都正确的是(考察氯、溴、碘离子的性质)A
A.①AgNO3 ②NaCl ③AgCl B.①AgNO3②NaBr ③AgBr
C.①AgNO3 ②NaI ③AgI D.①AgCl ②AgNO3 ③NaCl
10.根据下列热化学方程式,判断氢化物的稳定性顺序正确的是
N2(g) + H2(g) —— NH3(g) + 46.19 kJ
H2(g) + Cl2(g) —— HCl(g) + 92.3 kJ
I2(g) + H2(g) —— HI(g) -25.96 kJ (考察热化学方程式)
A. HClNH3HI B.HIHClNH3 C. HClNH3 D.NH3HIHCl
11.氮化硅(Si3N4)是一种新型的耐高温耐磨材料,在工业上有广泛用途,它属于(考察化学键及晶体)
A.原子晶体 B.分子晶体 C.金属晶体 D.离子晶体
12.下列不能用浓硫酸来干燥的气体是(考察浓硫酸的性质)
A.HCl B.HI C.SO2 D.NO
13.下列化合物可由两种单质直接化合得到的是(考察氮、硫的化合物的性质)
A.H2S B.NO2 C.CuS D.FeCl2
14.某金属单质跟一定浓度的硝酸发生反应,假定只有单一的还原产物,当参加反
应的单质与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之比是2:1,还原产物是(考察硝酸的相关计算)
A.NO2 B.NO C.N2O D.N2
15.常温下某溶液中由水电离的c(H+) = 1×10-10 mol/L,该溶液中溶质不可能是(考察pH知识)
A.NaHSO4 B.Al2(SO4)3 C.NaOH D.HCl
16.自然界中存在着许多元素的循环,右图
表示循环的元素是(考察生活与化学的联系)
A.氢 B.碳 C.氮 D.硫
17.有关合成氨工业的说法中,正确的是(考察化
工的知识)
A.从合成塔出来的混合气体,其中氨气只占15%,所以生产氨的工厂的效率都很低。
B.由于氨易液化,氮气、氢气在在实际生产中是循环使用,所以总体来说氨的产率很
高。
C.合成氨工业的反应温度控制在500℃,目的是使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方向移动。
D.合成氨厂采用的压强是2×107Pa ~ 5×107Pa,因为该压强下铁触媒的活性最大。
18.在PH = 1无色透明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考察离子共存的知识)
A. Al3+、Ag+、NO3-、Cl- B.Mg2+、NH4+、NO3-、Cl-
C. Ba2+、K+、S2-、Cl - D.Cu2+、Na+、NO3-、SO42-
19.化学中常用图像直观地描述化学反应的进程或结果。下列图像描述正确的是(考察图像知识)
A.反应的正方向吸热(t2时升温) B.H2S气体通入氯水中
C. t秒时合成氨反应达到平衡 D. NaOH溶液滴入Ba(HCO3)2溶液中
20.下列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正确的是(考察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A.实验室用浓盐酸与MnO2反应制Cl2:MnO2 +2H++2Cl- →Cl2↑+Mn2+ +H2O
B.将标准状况下1.12 L氯气通入10 mL 1 mol / L的溴化亚铁溶液中:
2Fe2++4Br-+3Cl2 →2Fe3++6Cl-+2Br2
C.向NaOH溶液中滴加同浓度的少量Ca(HCO3)2溶液:
Ca2++ HCO3- +OH- →CaCO3↓+H2O
D.向Fe(OH)3悬浊液中加入氢碘酸: Fe(OH)3 + 3H+→Fe3+ + 3H2O
第Ⅱ卷 (共60分)
二、原子结构与元素基础(本题共8分)
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黑火药,爆炸时反应放出大量热,常用于军事与烟火,后传入欧洲。
请根据反应中的元素回答下列问题:
21.右图所示为元素周期表中钾元素框图,数据“39.10”表示的是____________;钾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___________________。
22.写出题干所描述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上述方程式的元素中,简单离子组成与氩原子相同的是_____________;已知硫的相关化合物亚硫酸能与氯单质反应,写出亚硫酸的电离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题干描述反应的生成物中,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熔点最高的物质的电子式是______________。
三 、化学反应速率与平衡(本题共8分)
BCl3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其沸点12℃。500℃时,向2L的密闭容器中按一定比例投入B2O3、C、Cl2,模拟工业制取三氯化硼的反应如下:B2O3(s) + 3C(s) + 3Cl2(g) 2BCl3 (g) + 3CO(g)。
25.反应起始至3min时固体质量减少了15.9克,则氯气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_。
26.反应至4min时达到平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
a. 3min时,CO的消耗速率大于氯气的消耗速率
b. 2min至4min时BCl3的生成速率比0至2min时的快
c. 反应起始至平衡,气体的密度不断增大
d. 达到平衡后,容器内的压强不再变化
27.达到平衡后,若向容器内加入少量的B2O3 ,则该反应的平衡将______(填:向正反应方向、向逆反应方向、不移动);若提高反应体系的温度,容器内的气体平均分子量减小,则该反应为_____(填:“吸”、“放”)热反应。
28.若要提高单位时间内BCl3的产量,且保持温度不变,下列做法正确的是_____(填序号)。
a. 增大反应容器的体积 b. 将经冰水浴冷却后的混合气体,循环进入反应容器
c. 加入适当的催化剂 d. 加入适量的B2O3(g)
四 、氧化还原反应(本题共8分)
某学生做了如下实验:
实验一:向含10 mol KI的硫酸溶液中逐滴加入高锰酸钾溶液。
整个过程中含碘物质与加入高锰酸钾的物质的量的关系如图。
29.a→b过程中,被氧化的元素为_____,b点生成的含碘物质为_____,转移电子______mol。(提示:为逐步氧化。)
30.已知在b→c过程中,酸性条件下MnO4— 转变为Mn2+,生成的含碘物质为IO3—,写出相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实验二:向KI和硫酸混合溶液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迅速反应放出大量气泡,溶液呈棕色。
查阅资料知,反应过程如下:① H2O2 + 2KI + H2SO4 → I2 + K2SO4 + 2H2O;
② H2O2 + I2 → 2HIO; ③ H2O2 + 2HIO → I2 + O2↑+ 2H2O
31.上述实验过程②与③中,I2起到了____________的作用。
32.试判断,酸性条件下HIO、H2O2、O2三种物质氧化性的强弱: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五 、实验基础(本题共10分)
化学实验在化学学习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填空:
甲:右图是实验室制取HCl气体并验证气体性质的装置图。
33.玻璃仪器A的名称是 。B瓶中浓硫酸的作用是 。
34.C瓶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5.证明HCl气体中含有氯元素的实验方法和现象是
。
乙:实验室若欲制取少量的硝酸。
36.写出相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37.乙实验在制取硝酸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有误的是
A.用NaOH溶液吸收多余的硝酸蒸汽 B.欲获得干燥的硝酸,可用碱石灰干燥
C.制备的装置可采用甲实验装置的A、B、C D.收集的硝酸蒸汽可能带有棕黄色
六 、实验(本题共14分)
如图是实验室制取Cl2,并用Cl2与红热的炭反应的装置
38.A中是MnO2和浓盐酸反应生成Cl2的装置。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39.装置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装置C的名称是____________。
40.实验操作:①检查装置___________。②装入药品后,打开活塞K,点燃A处酒精灯,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现象)后,再点燃D处酒精灯。③D处反应完毕后,关闭活塞K,再移去A、D两处酒精灯。由于余热的作用,A处仍然产生少量Cl2,此时观察到B瓶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1.D处氯气和炭等反应生成CO2和HCl,写出D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42.B瓶中饱和食盐水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瓶中水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3.E处石蕊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E中倒放的漏斗所起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
44.若将E处溶液改为澄清石灰水,是否有白色沉淀?_____(填“有”或“没有”),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 、化学计算(本题共12分)
在100mL 0.4mol/L的碘化钠溶液中通入336mL氯气(标准状况),充分反应后,把溶液蒸干,并灼烧残渣。求:
45.残渣由哪些物质组成,质量各为多少。
氨气和氧气在催化剂存在下的反应方程式为4NH3+5O2→4NO+6H2O
完成下列计算:
46.生成1molNO消耗氧气的体积为 L(标准状况)。
47.5 mol NH3和5 molO2反应生成4 molNO,过量的氨溶于产物水中成为氨水,计算该氨水中氨的质量分数。
48.如果没有催化剂,氨氧化生成NO的同时也生成氮气:4NH3+3O2→2N2+6H2O
若4 mol NH3和4 molO2恰好完全反应,计算产物气体中NO的物质的量。
19
K
钾
39.10
4s1
Aquila L. 保留版权 学业水平考试 2013 化学 第1页(共8页)
学业水平考试 2013 化学 第2页(共8页)
学业水平考试 2013 化学 第3页(共8页)化学模拟 答题纸
姓名:
准考证号:
2013年上海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请勿污染白色待检区
(正面朝上,切勿贴出虚线方框)
缺考标记
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姓名、考生号填写清楚,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和座号并居中粘贴条形码。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将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必须使用蓝色或黑色字迹圆珠笔或水笔填写,要求字体工整、笔记清楚。
3.在题号对应的区域作答。未在对应的答题区域或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案无效。
3.保持纸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注意事项
正确填涂:
错误填涂:
填涂样例
√
●
○
X
X
X
∕
X
第Ⅰ卷
一、(本题共40分)
21 26 11 16
22 27 12 17
23 28 13 18
24 29 14 19
25 10 15 20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A
B
C
A
B
C
A
B
C
A
B
C
A
B
C
A
B
C
A
B
C
A
B
C
A
B
C
A
B
C
A
B
C
A
B
C
A
B
C
A
B
C
A
B
C
A
B
C
A
B
C
A
B
C
A
B
C
A
B
C
第Ⅱ卷
二、(本题共8分)
21.
22.
23.
24.
三、(本题共8分)
25.
26.
27.
28.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勿污染白色待检区
四、(本题共8分)
29.
30.
31.
32.
五、(本题共10分)
33.
34.
35.
36.
37.
六、(本题共14分)
38.
39.
40.
41.
42.
43.
44.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勿污染白色待检区
七、(本题共12分)
45.
答: 。
46. L(标准状况)
47.
48.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勿污染白色待检区
此页答题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的答案无效
Aquila L. 监制 学业水平考试 2013 化学答题纸 第1页(共4页)
学业水平考试 2013 化学答题卡 第4页(共4页) C102233
学业水平考试 2013 化学答题卡 第3页(共4页)2013年上海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化学模拟试卷答案及评分标准
第Ⅰ卷 (共40分)
一、(本题共40分)
1. A 2. C 3. B 4. C 5. C
6. B 7. D 8. A 9. A 10. A
11. A 12. B 13. A 14. C 15. B
16. C 17. B 18. B 19. C 20. B
第Ⅱ卷 (共60分)
二、(本题共8分)
21. 钾元素的(平均)相对原子质量(1分);略(1分);
22. S + 2KNO3 + 3C → K2S + 3CO2↑+ N2↑(1分)
23. S与K(2分);H2SO3 H+ + HSO3—(合理即可)(1分);
24. CO2,;(2分)
三、(本题共8分)
25. 0.075 mol/(L·min)(2分,单位不写扣1分);
26. cd(2分);
27. 不移动;吸(注:用极值法。全为氯气,式量71;全是BCl3、CO,平均式量63.8);
28. c(2分,提示:b错误,因为冷却后虽然BCl3被移出,但混合气体中仍有CO,若循环,会使体系中CO的含量不断上升,不利于平衡右移)
四、(本题共8分)
29. (-1价的碘); I2,10;(3分)
30. 2MnO4— + I2 + 4H+ → 2Mn2+ + 2IO3— + 2H2O(2分)
31. 催化剂;(1分)
32. H2O2 >HIO>O2(共2分,强调,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注,反应③不能说明氧
化性HIO>H2O2,该反应与Na + KCl→NaCl+K↑类似,O2为气体,离开反应体系。)
五、(本题共10分)
33. 圆底烧瓶(1分) ;干燥氯化氢气体(1分)
34. 有白烟产生(1分) NH3+ HCl→NH4Cl(1分)
35. 将气体通入硝酸银溶液中,有白色沉淀产生(2分)
36. NaNO3+H2SO4(浓) → NaHSO4+HNO3↑(条件为微热,不可为加热或强热,条件产物各1分)(2分)
37. BC
六、(本题共14分)(未注明均1分)
38. MnO2+4HCl(浓) MnCl2+Cl2↑+2H2O。(2分)
39. 长颈漏斗; 洗气瓶(集气瓶;细口瓶、广口瓶不可,因为其不能作为反应器)。
40. ①气密性。②装置中充满黄绿色气体。③长颈漏斗a中液面上升。。
41. 2Cl2+C+2H2O CO2+4HCl。
42. 除去氯气中的氯化氢;提供水蒸气。
43. 紫色变红色; 防止溶液倒吸。
44. 没有;生成的HCl会将沉淀CaCO3溶解。
七、(本题共12分)
45. NaI过量; NaCl 1.755g NaI 1.5g(4分)
46. 28 (2分)
47. w(NH3)=17/(17+18×6)=0.136(3分)
48.设产物中NO为amol、N2为bmol。
a+2b=4 a=2mol(3分)
Aquila L. 保留版权 学业水平考试 2013 化学答案 第1页(共2页)
学业水平考试 2013 化学答案 第2页(共2页)
化学学业考 2013 第9页(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