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松鼠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3个生字及新词,掌握多音字“晃(huàng)”,认读10个生字。
2.朗读课文,使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课文第一段,了解松鼠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从中体会作者对松鼠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朗读课文,使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课文第一段,了解松鼠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从中体会作者对松鼠的喜爱之情。
教学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谈话引入
同学们,你最喜欢哪一种小动物?你能用一两句话给我们介绍介绍吗?
请看大屏幕,你们认识图中的小动物吗?(出示几张不同种类的松鼠图片请)大声说出它们的名字。(松鼠)结合你搜集的资料,能不能用一个词或一句话来形容一下它?
看老师板书课题,注意“鼠”的笔顺。(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让我们赶快来读一读课文,进入松鼠的世界,去看看这个可爱的小动物吧!
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按要求自由读课文。
①注意生字和多音字的读音,争取把课文读流利。
②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忆生字。
③结合上下文理解“嬉戏”、“遮蔽”的意思。
检查自读情况
读词句四肢歇凉摇晃毛茸茸风吹雨打树杈榛子橡栗苔藓(出示榛子、橡栗、苔藓的图片)灰褐色身上灰褐色的毛,光滑得好像搽过油。(出示灰褐色的松鼠)遮蔽窝搭好了,还在上面加一个盖,把整个窝遮蔽起来。“遮蔽”什么意思?说说你的理解。晴朗的夏夜,松鼠在树上高兴地跳着叫着,互相追逐嬉戏。“嬉戏”你怎么理解?
组词(写在练习本上)
支()茶()喜()般()敝()肢()搽()嬉()搬()蔽()耳()舌()秦()晃huǎng()huàng()茸()刮()榛()
再读课文,理清思路
默读课文,想想松鼠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试着在括号里填个词。讨论:()的松鼠。2.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说说每段的主要意思。
3.同桌讨论:如果把课文分成两部分,该怎样分?为什么这样分?全班交流。
四、细读一段,了解外形
1.默读,找一找这段是围绕哪句话写的,用“”划出来。
2. 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松鼠是一种美丽的小动物呢?试着填一填:在写松鼠的外形时,作者采用的写法,抓住松鼠的、、、、和的特点,把小松鼠写得非常美丽可爱。
3.课件出示:松鼠是一种美丽的小动物,很讨人喜欢。它四肢灵活,小面孔上有一对小眼睛,身上有褐色的毛,一条大尾巴总是向上翘着。对比读:男生读屏幕上的这段话,女生读课文第一段。讨论:你认为哪段写得好?好在哪儿?小结:确实是文中第一段写得好,作者抓住了松鼠的外形特点,运用了恰当的形容词、比喻句,把松鼠的外形写具体了,让我们感受到它的美丽可爱。这种写法值得我们借鉴。
4.指名读,读出对松鼠的喜爱之情。
五、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仿照课文第一段的写法,仔细观察自己喜欢的一种小动物,介绍的外形。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松鼠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激发学生对对松鼠的喜爱之情。
抓重点词语理解课文,积累词汇。
练习概括段落和课文内容,继续学习总分的写法,积累并运用表示顺序的词语。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同学们,从上节课的学习中,我们了解到作者抓住了松鼠的外形特点,并运用了恰当的形容词,把松鼠的外形写得很具体,让我们感受到了它的美丽、可爱。现在让我们用朗读方式表达对松鼠的喜爱!(出示第一自然段,全班齐读)
精读课文,了解习性这节课我们将继续走进它们的世界,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第二部分(2——4自然段),想一想作者从哪些方面为我们介绍了松鼠的生活习性?(1、活动;2、搭窝;3、食物)
这么有趣、特别的生活习性,你最感兴趣的是哪一项呢?为什么?可以说说自己对松鼠的印象。
指名介绍,随机导学:
提问:那活动是在课文的哪个自然段?(学生答:第二自然段)你们再找找看看,在第二自然段中有没有像课文的第一自然段也运用到了“总分”的写作手法。(给学生一些时间寻找,抽一名学生回答)
第二自然段的开头那句也是它的中心句,“松鼠喜欢在树上跳来跳去,十分机灵。”看看第二自然段中哪些词体现了松鼠的机灵呢?找到了就把它画出来。(学生自由阅读,勾画,发言)指名回答,并出示相关课件。
学生发言预设:
“只要有人触动一下树干,他们就躲在树枝底下,或者连蹦带跳地逃到别的树上去”:你从哪里读出它的可爱、机灵?(只要……就……;躲;连蹦带跳;逃)看得出它动作很快,警惕心很高,四肢灵活,行动——(敏捷),很机灵。
“他们好像怕强烈的日光,白天常常躲在窝里歇凉,只在树枝被风刮得乱摇晃的时候,他们才到地面上来”。你从哪里读出它的可爱、机灵?(常常;躲;只……才……)看得出它经常躲着,有人触动树干就躲起来,太阳出来也要躲起来,看来松鼠是一种的自我保护意识能力很强,很机灵的动物。(指导朗读:读出松鼠的机灵)
学生介绍第3自然段时,师引导。
现在我们去参观一下它们的家,你们先仔细阅读第三自然段,然后我请你们当小松鼠,来告诉老师你们是怎么搭窝的?(学生自行朗读,举手发言,请一位思维比较清晰、表达能力较好的学生)
学生回答,老师点拨:
小松鼠,你家在哪儿啊?
是怎么盖出来的啊?
松鼠住在这样的房子里有什么感觉啊?(学生回答完出示第三自然段的课件)你们也试着用“先……再……然后……还……”的词语写一段话。学生练习写,教师巡视指导。
谁先来让大家分享你写段落?
品读第四自然段。
刚才松鼠的家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过我还想知道松鼠吃什么呢,松鼠怎么储藏东西呢?现在请你们快速浏览第四自然段,看看你们谁能解决我的疑问?出示课件(学生快速浏览,勾画,发言)
学生回答:
松鼠喜欢吃什么?
吃的还挺杂的,橡栗这么大,它怎么吃呢?把描写松鼠吃食物的动作用横线画出来。生:“坐”、“捧”、“送”这几个动词的准确运用,形象生动地描绘出松鼠吃东西的样子,你们看那样子多有趣呀!指名读。
你来模仿一下,好吗?
那它冬天怎么办呢?冬天松子啊、榛子啊都没有了,它去哪里找食物呢?
为了在寒冷的冬天不至于挨饿,它们又发挥了自己的什么聪明才智?(秋天,松鼠就储藏过冬的食物,把它们塞到老树的缝隙里,塞得满满的。)指名读。
我们发现,这一段中有三个“它们”,试着读读这一段,想一想这三个“它们”各指代什么?(第一个“它们”指代松鼠,第二个“它们”指代食物,第三个“它们”指代松鼠)全班齐读。
总结全文,拓展延伸(根据板书总结)
作者从活动、搭窝、吃食物三个方面为我们介绍了松鼠的生活习性,让我们感受到它们的机灵,再加上对它们美丽,讨人喜欢的外形特点的具体描绘,让我们感受到了松鼠是一种美丽、可爱、机灵的小动物。作者把松鼠的外形和生活习性介绍得非常清楚,文中有哪些方法值得我们借鉴呢?(总分的写法,围绕中心句把句子写具体。)
课后作业
背诵课文中你喜欢的自然段。
摘选本课优美的词语写在本子上。
回家观察一种小动物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写一写。
板书设计
松鼠
外形 美丽
习性 活动 可爱
搭窝 机灵
吃食
教学反思
注重对课文字、词、句、段语言训练。在学习松鼠的外形时,让学生抓住体现美丽的词语和句子。学习松鼠的活动时,让学生找出动词,用自己的词汇看图说话;学习松鼠搭窝这段,让学生找出表示顺序的词,并自己练说。比如松鼠搭窝这一环节,学生通过自读课文,找出表示顺序的词,再此鼓励他们用这些词说一句话,这样既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并能让学生学以致用。懂得介绍动物外形要按一定的顺序,说说自己家的小动物特点。
读中悟,读中学教学中,我着重指导学生通过抓关键词朗读、对比读、引读等方式,让松鼠的形象和生动的语言留存在孩子的记忆中。因为学生抓住重点词句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课文,从而体会动物的可爱,激发对动物的喜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