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5.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10-18 21:30: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破而后立,乱中生序
汉为高,不可为峰。乱生序,却能成巅!
【课标要求】通过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迭的历史脉络,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交融,区域开发的新成就。
【教材分析】
本课教材以史实叙述为主,所涉及的时间跨度很长,课程容量比较大,线索清晰但主题分散,而且教材因篇幅限制,很多内容并未展开,如孝文帝改革内容,均田制只字未提,那何以得出促进了北魏经济发展的结论呢?若按子目顺序讲解,会比较散,也不容易在一课时完成。本课的主要内容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国家 分裂,政权更迭频繁,民族冲突严重,但是社会经济在曲折中仍有进步,汉民族与内迁民族在频繁接触中,其政治、经济、文化、风俗习惯等方面相互渗透和影响,逐步走向交融,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其中东晋和南朝历史在内容上突出区域开发,十六国和北朝的历史突出民族融合,并未以后隋唐大一统帝国的建立奠定了历史。
【学习目标】
通过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迭的历史脉络,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制度变化与创新、民族交融、区域开发。
利用唯物史观掌握三国末年至南朝时期历史发展的大概脉络,概述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交融的措施,知道这一时期民族交融的基本史实,认识其对于推动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的历史意义,培养民族认同感。
结合江南地区的开发以及北方战乱,体会和平、稳定的社会环境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体会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根据时空观念,知道这一时期的时间跨度与地理区位,读懂相关的历史地图信息。
【学情分析】
学生经过初中阶段的学习,对于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朝代更迭频繁、民族交融等阶段特征有基本认识,部分学生对于朝代更迭情况能简单叙述,但是初中没有选考历史的学生,对这段历史一片茫然。学生对于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民族交融的影响缺乏全面的认识,对于促进民族交融的途径,不能从宏观的角度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教学重难点】
重点: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权更迭、区域开发、民族交融。
难点:民族交融与割裂的局面形成的历史原因;北魏孝文帝的改革。
【素质拓展】为何用“民族交融”替代“民族融合”?
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9年版)》中,只见“民族交融”,不见“民族融合”。中学一线教师普遍感到困惑:什么是“民族融合”?什么是“民族交融”?二者的主要区别是什么?为什么要用“民族交融”替代“民族融合”?我们应当如何领会这一变化的精髓并付诸课堂教学实践呢?
学界认为,“民族交融”是民族理论中的一个新概念,它与“民族融合”有着本质的区别。“民族交融是对我国各民族在当前的交往交流中共同性不断增加,相互之间的关系朝着更加包容、亲近、认同的趋势发展的概括,是为推动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提出的新思路。”
课标是教学的指针,教材是教学的依托。课标和教材的变化,要求中学一线历史教师要与时俱进,深刻理解变化背后的深意,充分认识民族问题的重要意义和价值,并在课堂教学中落地生根。
民族融合:一是:一些民族在长期交往过程中相互吸收对方的文化,逐渐生成新的特征和认同,最终形成另外一种民族的现象和过程。二是:民族在交往交流过程中共同性逐渐增长,互相之间最终完全融为一体,导致民族过程终结,民族消亡。民族融合包含着民族差异的消失、民族消亡的意思。
民族交融:既不包含旧族体的消亡,也不包含新族体的产生,而是不同民族在互相的交往交流中,产生的互相交融的一种状态,一种共同性不断增长的过程。民族交则包含着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意思
民族融合:民族差异的消失、民族消亡;民族交融:尊重差异、包容多样。
导入语:
民族交融指的是不同的民族杂居在一起,经济文化交流和生活习惯相互影响,在交往中不断增加共同因素。这种交融既有经济层面的交流,也有文化和社会习俗层面的。身为女儿身的花木兰替父从军,这是儒家的忠孝精神。她驰骋疆场奋勇杀敌,又体现了游牧民族的勇武气概。所以正如著名学者蒙曼所说“花木兰是民族融合的最好见证”。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一课进行学习。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古代史上又一个从分裂走向统一的阶段。三国鼎立、西晋的短期统一、东晋十六国对峙、南朝北朝并立是这一时期政权更迭的基本脉络。为了在竞争中生存壮大,各政权都采取措施推动区域经济开发。同时,动荡变幻的时代也推动了各民族的融合,于分裂中孕育着再次统一的因素。
一、三国与西晋:分裂与短暂的统一
1.三国:220—280年
何兹全先生的《三国史》,开头有这样一句话:东汉统一帝国的垮台和分裂局面的出现,应从黄巾暴动说起。 在镇压黄巾起义的过程中,各地的豪强纷纷组织武装,修筑坞壁占据底地盘,形成大大小小的割据势力。东汉末年相继出现外戚宦官交替专权的局面。中平六年(189年),董卓受大将军何进、司隶校尉袁绍所召,率军进京讨伐十常侍。利用汉末战乱和朝廷势弱占据京城,废少帝立汉献帝并挟持号令,东汉政权从此名存实亡。
初平元年(190年),与董卓对立,被推举为关东联军首领。在汉末群雄割据的过程中,袁绍先占据冀州,又先后夺青、并二州,并于建安四年(199年)的易京之战中击败了割据幽州的军阀公孙瓒,统一河北,势力达到顶点。
三国鼎立局势的形成
(1)时间:东汉末年,外戚专权,曹操、刘备、孙权三大军事集团渐成鼎足之势。
(2)鼎立:魏—曹丕—洛阳(220—265)蜀—刘备—成都(221—263)吴—孙权—建业(222—280)
208年,曹军与孙刘联军在赤壁交战,曹军战败。战后,孙权稳固了对江东的统治,刘备则占据了荆州和益州,为曹、孙、刘三方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3)评价:
三国鼎立局面是东汉末年以来军阀混战的结果,是天下大乱后的局部统一。三国时期是从分裂割据走向全国统一的过渡阶段。为了战胜对方,并存的三个政权都采取了一系列恢复和发展生产的措施,这为以后的全国统一准备了条件。
此后的数十年内,蜀汉诸葛亮、姜维多次率军北伐曹魏,但始终未能改变三足鼎立的格局。曹魏后期的实权渐渐被司马懿掌控。263年,曹魏的司马昭发动魏灭蜀之战,蜀汉灭亡。两年后司马昭病死,其子司马炎废魏元帝自立,建国号为“晋”,史称西晋。公元280年,西晋灭东吴,统一中国,至此三国时期结束,进入晋朝时期。
2.两晋
(1)短暂统一:263年,曹魏灭蜀。 266年,司马炎代魏称帝,国号晋,史称西晋。280年,西晋灭吴,完成统一。
(2)八王之乱:
司马炎接受曹魏政权禅让,建立晋朝,有感于曹魏政权抑制宗室、而被自己所取代的遭遇,在晋朝建立之初就大封宗室子弟为王,并且允许王国设置自己的军队,取消州郡的常备武装。他还陆续用诸王统帅中央兵马镇守荆、扬、关中等要害地区,逐渐替换异姓方镇,以为这样,可保大晋朝江山永固。没有想到在他死后,由于继任的晋惠帝司马衷是个白痴,大权旁落。
290年司马炎病逝,惠帝即位。贾皇后欲独揽大权与辅政大臣杨骏发生矛盾。291年贾皇后杀杨骏,统治阶级内部遂爆发政治残杀和战争,291年到306年,西晋统治阶级内部为了争权夺利,爆发了主要由汝南王司马亮、楚王司马玮、赵王司马伦、齐王司马冏、长沙王司马乂、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颙、东海王司马越八王参与的内乱。“八王之乱”是中国历史上最为严重的皇族内乱之一,当时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的破坏,导致了西晋亡国以及近三百年的动乱,使之后的中国进入五胡十六国(五胡乱华)时期。
(3)五胡内迁:
从东汉末年以来,中国西部和北部周边的各少数民族开始不断地向内地迁徙。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汉王朝的军事征服以及他们为弥补中原兵力和劳力不足而对各少数民族的招诱。与此同时,周边各少数民族势力的消长变化也引起一些民族迁徙。魏晋之际,在北方汉族人口锐减的情况下,胡族内迁形成高潮。在这一过程中,内迁的民族主要包括匈奴、羯、鲜卑、氐、羌等,历史上泛称为“五胡”。到魏晋时期,胡人已入居关中及泾水、渭水流域,对晋都洛阳形成包围之势。在晋惠帝时期的八王之乱以后,晋室分裂,国力空虚,民生调敞,中原汉族的军事力量迅速衰退。胡人趁机起兵南下争夺中原地区的控制权,于是中原大乱,史称“五胡乱华”。 但事实上五胡是西晋末各乱华胡人的代表,数目远非五个。
东汉发生“五胡乱华”,黄河中下游的华夏先进经济和文化曾经被基本中断。万幸的是,华夏经济和文化,藉东晋在江南得以延续。这就最终避免了欧洲5世纪日耳曼蛮族南下中断希腊罗马文明而整体步入黑暗中世纪的悲剧性道路。
—李治安《中古以来南北差异的整合发展与江南的角色功用》
二.东晋与南朝:重点强调南方区域经济的开发
1.东晋的兴亡: 建立:317年,司马睿在建康重建晋朝,史称东晋。 灭亡:420年,武将刘裕夺取皇位,东晋政权灭亡。
永嘉南渡:是西晋永嘉年间(公元307-311),北方人大批迁移江南地区。八王之乱后,北方少数民族混战中原。大体上自永嘉元年司马睿移镇建业开始,北方士民为躲避战乱,纷纷渡江南下。有的大姓带领宗人部曲数百、数千家南下。永嘉五年,刘曜,石勒破洛阳,"中州士女避乱江左者十六七"。历史上把这一时期北方人南渡称"永嘉南渡"。十六国先后割据北方,南北分裂时期,仍不断有人南下。大量北方士民南渡对社会经济发生了重要影响。侨置州郡:西晋末年,中原地区先后爆发八王之乱和永嘉之乱,此时的南方却相对安定,北方人民和世家大族,为避战乱大批渡江南迁。为安置流亡江南的士族,并维护他们的特权,东晋及以后的宋齐梁陈各朝先后在其管辖地区内用北方的地名设置了一批州、郡和县,后世称为侨州、侨郡、侨县。
2.士族制度:永嘉南渡:萌芽:东汉 壮大:曹魏、西晋 顶峰:东晋(门阀) 转衰:南朝
说到南朝的历史,就不得不提到士族,自三国、西晋以来,一些声名显赫的士大夫家族世代把持官位,享受政治、经济等方面特权,形成一个特殊的社会阶层,称为“士族”。东晋之所以能立国,可以说全靠南下的中原门第,既琅邪临沂王氏、颍川鄢陵庾氏、谯国龙亢桓氏、陈郡阳夏谢氏四大家族。北方士族的代表人物王导,很早就看出了中原的政治危机,劝琅邪王司马睿移镇江南,王导以分享政权的代价使江南吴人能够接纳南下的中原人士,又使南下的中原人士在南方安顿下来,东晋设置了所谓“侨州郡”,来安置南下的乔人,让他们占山占水但不用承担赋役,成为有别于土著编户的特权阶层。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侨置州郡”
【史料拓展】王与马共天下:
是说东晋时期琅琊王氏家族与当时皇室力量势均力效,甚至还有过之,当时百姓称之为"王与马,共天下",琅琊王氏进入极盛时期。
司马睿从东渡到登基,主要依赖了北方大族王导、王敦兄弟的大力支持。在此期间,王导位高权重,联合南北士族,运筹帷幄,纵横捭阖,政令己出。王敦则总掌兵权,专任征伐,后来又坐镇荆州,控制建
康。王氏兄弟权倾内外,司马睿不过是徒有虚名而已。登基大典那天,皇帝司马睿突然拉住大臣王导同升御床,一同接受群臣的朝贺,表示愿与王氏共有天下的意向。但天无二日,王导吓了一跳,连忙推辞说:"太阳岂能与万物同辉,君臣名分是有区别的",晋元帝才没有勉强他。但司马睿对王导始终十分尊敬,称王导为"仲父"。历元、明、成三朝,王导的地位一直十分崇高。成帝给王导的手诏总是用"惶恐言"、"顿首言"、"敬白"之类的语言,他还亲自驾临王导的府邸,礼敬王导的妻子。王导每次上朝,晋元帝都要起立相迎。所以"王与马,共天下"的典故有着实际的历史含意,反映了东晋士族制度的特殊背景。
东晋时士族制度得到充分发展,进入鼎盛阶段。原因是东晋王朝依靠南北士族的支持才得以存在。东晋政权是司马氏皇权和以王、庾、桓、谢诸大姓为代表的北方士族以及处于非主流地位的江南吴姓士族的联合专政,这种政治格局一直延续到东晋末年,长达一个世纪之久。那时士族门阀的势力足以与皇权并立,甚至超越皇权,皇帝都要依赖士族的支持,门阀政治达到鼎盛。
【合作探究】东晋士族门阀政治是因何走向衰落的呢?
①士族自身的腐朽,与生俱来的特权导致士族缺乏执掌政权的能力,甚至缺乏生存能力;
②隋唐科举制的实行动摇了士族的政治基础;
③均田制和租庸调制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抑制土地兼并的作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士族制度的经济基础;
④唐朝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
⑤农民起义此起彼伏,寒族地主乘机以军功崛起,进一步摧垮了腐朽的土族。
420年,出身低级士族的武将刘裕篡夺皇位,国号宋。此后170年间,南方先后经历了宋、齐、梁、陈4个王朝,合称“南朝”。4个王朝均定都建康,加上先前在此定都的吴和东晋,又统称为“六朝”。
3.南朝的政权更迭
420年,出身低级士族的武将刘裕篡夺皇位,改国号宋。此后170年间,南方先后经历了宋、齐、梁、 陈四个王朝,合称“南朝”。 四个王朝均定都建康,加上先前在此定都的吴和东晋,又统称为六朝。
“士族腐朽不堪,不能担任武职,庶族出身的人便以武职为升官的阶梯,南朝四个开国皇帝均为庶族出身,先掌握军队,而后夺取政权,提拔庶族官员作为自己的辅佐。”
4.南方区域经济的开发:经济重心的南移
(1)原因:从地理位置、自然资源、社会环境、政策及技术劳动力条件等因素综合分析
①江南地区雨量充沛,气候较热,土地肥沃,具有发展农业的优越条件;
②从西晋后期,北方大量南迁人口,带来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
③江南地区战争相对较少,社会比较比较安定;
④南方少数民族和汉族的融合,加速经济发展;
⑤南北方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
(2)成就:
农业:东晋南朝时期,南方土地大量开垦,农作物品种增加,产量提高;
手工业:纺织、矿冶、陶瓷、造船、造纸等行业都有明显进步;
商业:以长江沿岸最为活跃,番禺则是主要的外贸港口;
【学思之窗】
元嘉之治指的是南朝宋文帝刘义隆时期(年号元嘉),因其政治较为清明,又努力推行繁荣经济文化的各项政策,从而出现了短期内经济终于有所恢复,人民生活较为安定的政治局面。
424年,宋文帝刘义隆即位,在位三十年期间,励精图治,史书称自义熙十一年(415年)司马休之外奔,至于元嘉末,三十有九载:「兵车勿动,民不外劳,役宽政简,氓庶繁息,至余粮栖亩,户不夜扃」。
《宋书》记载这一时期经济的发展情况说:“江南之为国盛矣,虽南包象浦,西括邛山,至于外奉贡赋,内充府实,止于荆、扬二州。自汉氏以来,民户雕耗,荆楚四战之地,五达之郊,井邑残亡,万不余一也。自义熙十一年司马休之外奔,至于元嘉末,三十有九载,兵车勿用,民不外劳,役宽务简,氓庶繁息,至余粮栖亩,户不夜扁,盖东西之极盛也。
北方南下的个体流民或农户,不可能有现成的良田耕种,所以深入还未被图占的山地,开垦小块土地以维生,便成为一种可能的选择。长江流城有不少的丘陵、山地,这为早作农业的发展留下了很大空间。东晋南朝政权在发生大早、稻作因缺水难以进行时,敦促种麦。东晋南朝面食流行,成为朝廷规定的贡品。
——摘编自何德章《六朝江南农业技术两题》
东汉发生“五胡乱华”,黄河中下游的华夏先进经济和文化曾经被基本中断。万幸的是,华夏经济和文化,藉东晋在江南得以延续。这就最终避免了欧洲5世纪日耳曼蛮族南下中断希腊罗马文明而整体步入黑暗中世纪的悲剧性道路。
——李治安《中古以来南北差异的整合发展与江南的角色功用》
东晋南朝时,铁犁、牛耕已逐渐普及,地方官兴修水利,水利工程星罗棋布。农作物的种类增多,江南以前的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此时有稻、麦、黍(勃谷)、粟、寂、麻及其他各种杂谷,这些作物许多来自北方,在种植上与水稻交错进行,这就大大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和亩产量。三吴地区“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衣覆天下”。在冶铸技术上,使用水排鼓风,采用灌钢法,类似近代的“渗碳”技术。造船技术在吴国的基础上继续发展,运输、作战的船舰很多,往来于东海、南海和内地河道的船只频繁,“大者载重万斛”。制瓷和造纸业也有很大进步。建康、江陵、成都、番禺、会稽、吴郡、都是著名的都市,健康“贡史商旅,方舟万记”。“草市”、“军市”、“夷市”星罗棋布,东晋南朝的商税已成为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
——摘编自朱绍侯、张海鹏、齐涛主编《中国古代史》上
南方民族大融合后,使得数百万劳动力纳入封建经济体系,其社会经济和文化习俗也必然逐步与汉人接近。因此,南方少数民族与汉族融合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共同开发南方的过程,使江南的农业有了长足的发展,手工业和商业也相应有所发展,为隋唐时期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打下基础。
——白翠琴:《论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的迁徙与融合》
三.十六国与北朝:重点强调民族的交融
1.十六国:
出示图片:《东晋十六国形势图》及教材所提供的《十六国统治者族属表》分析十六国的政权特点。
政权更迭是时间脉络,地图演变是空间变化,时间与空间的两条线索同时进行,提高学生的时空观念。
西晋灭亡后,内迁的少数民族及汉族在中国北方建立了一系列的政权。汉地江南、荆湘地区有东晋控制,而汉地北部和西南部则先后建立了二十多个国家。其中的成汉、前赵、后赵、前凉、北凉、西凉、后凉、南凉、前燕、后燕、南燕、北燕、夏、前秦、西秦、后秦十六个国家实力强劲,北魏史学家崔鸿取其中十六个国家来代表这段时期,称这时期为“十六国”。范围大致上涵盖汉地中部、东部、西部,最远可达漠北及西域。
思考:少数民族确立的国号有什么特点?胡人统治者选择国号,有何特点?反映了怎样的政治心态?
曾经处于华夏边缘地区和附庸地位的北方草原民族迁入中原……为了获得人数众多的、文化先进的汉族的认可……在建立政权之初,他们不仅在祖源认同上有改姓或攀附华夏族祖先的行为,而且在政权国号的选择上也多加斟酌,十分谨慎。其中一个原则就是在其统治地区选择前代中原王朝的国号以继承之。
——吴洪琳《十六国‘汉’‘赵’国号的取舍与内迁民族的认同》
学习任务:比较两张地图,分析十六国国号设置的特点。
在统治中心和地域大体一致的前提下,继承前代中原王朝的国号。
前燕创立者鲜卑慕容氏宜称先祖是“有熊氏之苗裔”,前秦创立者氐人苻氏宣称先祖为“有扈之苗裔”,后秦创立者姚氏宜称“其先有虞氏之苗裔”,大夏政权创立者赫连勃勃声称:“朕大禹之后,世居幽、朔。” ——据(唐)房玄龄等《晋书》
魏晋时期,中国历史的流向出现反转,原来非正统的王朝成为了正统。在北朝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隋唐,以秦汉帝国为母胎,在魏晋体系中成长,并在突破这一体系的过程中逐渐崛起。
——川本芳昭《中华的崩溃与扩大:魏晋南北朝》
2.北朝:
鲜卑族是我国北方阿尔泰语系游牧民族,其族源属东胡部落,兴起于大兴安岭山脉。中国古代游牧民族。先世是商代东胡族的一支。秦汉时从大兴安岭一带南迁至西刺木伦河流域。曾归附东汉。匈奴西迁後尽有其故地,留在漠北的匈奴10多万户均并入鲜卑,势力逐渐强盛。
汉魏以来,鲜卑拓拔部逐渐南迁,过着游牧生活。公元315年鲜卑拓拔部建立代国,后为前秦苻坚所灭。淝水之战后,前秦瓦解。386年,拓拔部的首领拓拔珪乘机复国,改国号魏,后来定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历史上称为北魏。439年,北魏统一了北方,结束了北方多年来分裂混乱的政治局面。
北魏(386年-534年)是北朝的第一个政权。由拓跋珪所建立,定都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市),早期国语鲜卑语,魏太和十七年(493年)开始将汉语定为国语。439年,统一华北。493年起迁都洛阳,皇帝改元姓。534年,分裂为东魏与西魏。东魏武定八年(550年),高洋废孝静帝,代东魏自立,建立北齐。西魏于恭帝三年被权臣宇文护逼迫禅位于其侄宇文觉,建立北周,北魏历史正式宣告结束。
3.民族交融:武力的方式、和平的方式
(1)淝水之战:
公元4世纪后期,前秦先后灭掉前燕、前凉、代国(拓跋部),又从西晋手中夺去了汉中、益州,最终统一了北方,并获得了向东晋进攻的战略优势。但是,前秦改革时间不长,成果不巩固,再加上新降服了许多地区,这些地区还没有稳定,各国上层分子还时刻企图复辟。因此,前秦虽然军事力量强大,但整体实力并不强大,内患重重。
公元383年,苻坚错误估计形势,率军大举南下,东晋顽强抵抗,以少胜多仅以八万军力大胜八十余万前秦军赢得了淝水之战(现今安徽省寿县的东南方)。强大的前秦经历淝水之战后迅速崩溃,曾经稍加缓和的民族矛盾又加剧了。
评价:
促使北方暂时统一局面的解体,有效地遏制北方少数民族南下侵扰,使得东晋王朝统治得到稳定。
为江南地区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契机。
使得流落到南方的汉族中原文化得以延续和发展,保住了中华文化的核心部分。
【思维拓展】苻坚拥有八十多万兵力,却不能统一江南,这究竟是为什么?
从前秦方面看,前秦军队的民族成分复杂,其他民族不满于前秦的统治,希望秦军失败,以摆脱氐族贵族的控制,秦军中的汉人更是希望东晋军队能够打胜仗。此外,前秦军队指挥不当,战线过长也是失败的原因。
从东晋方面看,广大将士在保卫江南、恢复中原思想的激励下,士气高昂;将领足智多谋,指挥得当。
淝水之战前一年,苻坚欲大举伐晋,会群臣议,会后苻融单独见秦主(苻坚),泣下而言曰:陛下宠育鲜卑、羌、羯,布诸几甸,旧人族类,斥徙遐方。今倾国而去,如有风尘之变者,其如宗庙何?监国以弱卒数万,留守京师。鲜卑、羌、羯,攒聚如林,此皆国之贼也,我之雠也,臣恐非但徙返而已,亦未必万全。
——《晋书》一 一 四《苻坚载记下》
苻坚自幼学习儒家文化,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以至“问难五经,博士多不能对”,一言一行都欲与儒家经典中的千古帝王做对比。有自觉的文化使命感:“课农桑,立学校,鳏寡孤独高年不自存者,赐谷帛有差,其殊才异行、孝友忠义、德业可称者,令在所以闻。”
——摘录自房玄龄《晋书》P2883-2885
材料分析:
从苻融反对的理由,可以发现前秦伐晋是在刚完成统一北方后的六七年进行的,内部统治不稳,更没有较雄厚的物质基础,且内部的民族矛盾和问题比较严重,所以出现人民厌战,军队的士气不高,缺乏群众基础。正如恩格斯所说,“连年的战争会使甚至是最强大的国家精疲力竭”。
深层原因分析:秦主(苻坚)不顾“风尘之变者”而大举伐晋的深层原因。淝水之战本质上是苻坚实现统一的兼并战争,但从材料二可以发现,正如著名历史大家陈寅恪先生分析:在我国历史上,统一不能从血统着手而要看文化高地。文化低的服从文化高的,次等文化服从高等文化。而文化最高的是汉人中的士族,要统一汉人和各种不同的湖人,就要推崇汉化,要汉化就要推崇汉人,要推崇汉人莫过于推崇士族。当时中原衣冠多随东晋渡江,汉人正统死在南方。如果不攻取东晋南朝,就不能自居于汉人正统地位,也就不能降服鲜卑等族,且汉人有离心的倾向。只有攻取东晋,实行汉化,方可统一胡汉。苻坚所以坚持南伐,原因在此。
可见,南北分野非仅仅地理界限,是文化分界线。
过渡:如果说苻坚的南伐晋完成兼并统一的军事行动,草行露宿、昼夜不息,最后却落了个“闻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大败而亡的后果。同样完成了统一北方,同样有深厚汉文化修养的北魏孝文帝,却采取了主动汉化的改革方式来对待中原文化,是少数民族政权的胜利还是一种自我消亡
(2)孝文帝改革:
拓跋宏(467年10月13日-499年4月26日),汉名元宏,即北魏孝文帝。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少数民族政治家、改革家。北魏第七位皇帝。按照北魏子贵母死制度,拓跋宏成为太子时,生母惨遭赐死,由祖母文明太后抚养成人。拓跋宏五岁即位,年号延兴,由祖母文明太后临朝执政,对鲜卑化的朝廷进行了一系列中央集权的改革,孝文帝深受影响。太和十四年(490年),孝文帝正式亲政后,进一步推行改革。
内容:迁都、着汉服、说汉话、改汉姓
迁都洛阳:孝文帝以旧都平城为用武之地,非可文治,而洛邑为历史名都,物富民丰,交通便利,便于经略海内,控制中原,魏太和十七年(493年),以南伐为名,进驻河洛,定为京师。旧都保守势力强大,阻挠改革;旧都经济落后,粮食供应困难;旧都受到北方柔然的骚扰和威胁。
评价:
北魏孝文帝改革长远来看有巨大的积极意义,但在短时期内也产生了明显的副作用。一部分在改革中利益收到损害的少数民族军人揭竿而起,导致了北魏的覆亡。北方民族交融的进程,也在北魏灭亡前后出现短暂的回流。
孝文帝不加扬弃的全盘汉化,也为北魏后期的统治埋下了无穷的隐患,特别是孝文帝大定姓族,移植门阀士族制度,在经济利益上一味向鲜卑贵族让步,这对尚无文化积淀可言的鲜卑贵族来说,无疑是给了他们滋生腐化的肥沃土壤。凡此种种,销蚀了北魏统治者的锐气与活力,激化了社会矛盾与冲突,致使北魏统治迅速由盛转衰 ,归于灭亡。
【课堂探究】阅读史料《魏书·高祖纪》,并结合所学,请你从“唯物史观”的角度评价北魏孝文帝改革。
进步性:孝文帝的改革促进了北魏社会经济的繁荣和文化发展;接受了汉族的先进制度与文化,加速北魏政权的封建化;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促进了民族大融合。
局限性:推行汉化,使鲜卑族丧失作为一个民族的独立性、主体性;失去尚武的民族精神,削弱了军事力量。
野蛮的征服者总是被那些他们所征服的民族的较高文明所征服,这是一条永恒的历史规律。
民族大融合的实现,使汉族接受了其他少数民族的新鲜成分,所以在经济、文化上不仅没有衰落,而且变的更加兴盛,充满活力。隋文帝能够顺利完成统一事业,北方各民族的大融合应该是南北统一的重要条件。因此,历史上强盛的隋唐大帝国的出现,正是以北方民族大融合的实现为坚实基础的。
魏晋南北朝这个帝国的低谷,最终在政治和民族发展的历史合力下,选择了以北朝作为历史出口。一个崭新的隋唐大帝国正在走来!
北朝的强盛来自体制的力量,而体制的进步活力,则可以最终归结为北方的独特历史道路。交替的“胡化”和“汉化”孕育出了强劲的官僚制化运动,它扭转了魏晋以来的帝国颓势,并构成了走出门阀士族政治、通向重振的隋唐大帝国的历史出口。
——据阎步克《波峰与波谷》整理
李唐一族之所以崛兴,盖取塞外野蛮精悍之精血,注入中华文化颓废之躯,旧染既除、新机重启,扩大恢张,遂能别创空前之世局。
——陈寅格《李唐氏族推测之后记》
【教后反思】
本课的主要特点是站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的角度,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历史地位。设计的主线是从政权更迭看民族冲突、民族矛盾,为缓解民族矛盾而进行民族交融,民族交融为隋朝的统一奠定基础。立意较高,主线清晰。
材料包含信息丰富,图片资料趣味性强,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在区域开发方面可以进一步深入挖掘,以加深学生认识。
本课教材容量非常大,在教学中必须有所取舍,有些内容就没有深入讲解、分析,比如三国鼎立的局面,东汉以来少数民族不断向内地迁徙的原因,西晋的八王之乱,“士族”的特点及影响,北魏分裂的原因,北魏灭亡前后民族交融进程的短暂回流等。
PAGE
2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