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传为引,初感劳动
——《芣苢》《插秧歌》教学设计
学校 姓名 授课班级
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教版高中语文新教材必修上第二单元中课文。本单元学习主题为“劳动的价值”,单元导语明确了《芣苢》《插秧歌》这两首古诗的主题是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美德——热爱劳动,主旨是“歌咏劳动的美好与快乐”。“学习提示”明确了《芣苢》《插秧歌》的学习目标是,从中读到古人的日常生活与劳动场景,感受他们劳动时的欢乐与情趣;”明确了学习这两首劳动的古诗的学习方法是,反复诵读,展开想象,走进诗歌描摹的场景,悉心感受诗人的感情,体会其中表现出的劳动之美。《芣苢》是一首描写妇女们采摘芣苢的劳动歌谣,重章叠句,回环往复,以一系列动词的变换,彰显古诗的艺术魅力,全诗洋溢着欢愉之情。《插秧歌》善用口语,浅白流畅,运用民歌手法,选取日常劳作场景,描绘一家四口趁着农时冒雨插秧的紧张生活,他们齐心协力,分工合作,干得热火朝天而秩序井然,富于生活情趣。学习两首诗时,应相互对照教学,加强朗读,加强学生对劳动的理解,体会劳动人民淳朴、勤劳的本质。
学情分析 本篇课文是学生在高一阶段首次接触《诗经》以及杨万里的诗歌,因此在预习阶段会让学生自行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基本的文学常识,并利用导学案检测学生的预习情况。由于高一的学生对于古代诗歌鉴赏的能力仍停留在初中阶段,还未形成基本的鉴赏能力,故本课在利用新课标群文阅读方法的基础上,采用对比鉴赏的方式,让学生初步形成一定的诗歌鉴赏能力;最后可以利用本课“劳动”的主题,让学生练习细节播写的方式,巩固记叙文的写作方法。
学习目标 1.诵读诗歌,结合诗句展开合理想象,还原诗中热烈的劳动场面。 2.品读诗歌,体味情感,感受劳动者的辛苦与快乐,思考劳动的价值与意义。
学习重难点 1.赏析诗歌使用动词妙处及重章叠句的表达效果,鉴赏民歌手法。 2.通过专题研讨,深入体会“劳动的崇高与美丽”,形成正确的劳动观。
教学策略 小组合作 教学资源 PPT、导学案
教学过程 学习环节 设计意图
一、激情导入,引入情境 导入:劳动是历史发展的纤绳,是社会进步的阶梯。在中华民族的土地上,劳动是无比神圣的,它维系着一辈辈人气吞山河的梦想,如黄河古道上悠长的号子,恪守着炎黄后裔的执着和倔强。身为21世纪的青少年,应当秉持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热爱劳动,尊重劳动。 单元情境:为了让学生树立劳动光荣的价值观,贵阳市清华中学校园公众号进行了以“致敬最美劳动者,用行动书写新时代”为主题的征稿比赛。 课时任务:现校宣传部打算用《芣苢》《插秧歌》两篇作品为主要依据来制作比赛的宣传视频,请各位同学为宣传部提供一些想法,拟写视频脚本。 引入情境,吸引学生兴趣。
二、确定画面,感知诗意 中华民族是勤劳的民族,一代代炎黄子孙在这片可爱的土地上,耕耘着、收获着,春种希望,秋收喜悦,传承了历史,推动了中华文明绵延不息。今天,让我们走进先秦和南宋的诗歌世界里,去看一下古人的劳作场景。 任务一:请大家齐声朗读《芣苢》《插秧歌》,思考你从诗中读出了几幅画面?并说出你的依据。 明确:《芣苢》 ①呼朋引伴采摘图 ②用手摘取芣苢图 ③用衣兜取芣苢图 《插秧歌》 ①抛秧接秧图 ②拔秧插秧图 ③雨中插秧图 ④呼唤早餐图 ⑤农夫应答图 教师在理答中引导补充:①六个动词的字源字形含义。 采捋取也。从木从爪。采摘。有从又(手)持肉,意思是手中有物。取得,获得。掇拾取,摘取。捋“寽”,以五指持物。取易也。用手指顺着抹过去,使物体顺溜或干净。袺执衽。提起衣襟兜东西。襭 衣衽扱物謂之襭。扱、收也。把衣襟掖在腰带上兜东西。
《 帮助学生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理解诗文的大意。 借助字形字源,品味动词含义,展开联想想象。
②能不能改编成”采采芣苢,采之,有之,掇之,捋之,袺之,襭之“? 与《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肉”进行比较。 他们砍竹,接竹,制作弹弓捕猎禽兽,通过紧张的劳动获取食物。我们在读的时候,感受到一种紧张的节奏。想必,他们在歌唱时,心里也对猎物充满了急切的渴望。 而《芣苢》,全章十二句,只有六个动词不断变化,其余的诗句重章复沓,在不断重叠中,产生了简单明快、回环往复的音乐节奏,切合采摘芣苢劳动的轻快动作节拍。这种四字为主、重章叠句的特点是《诗经》的风格。例如《关雎》《蒹葭》。 ③杨万里诚斋体语言风格——新、奇、活、快,即语言生动、自然、新鲜、活泼,富于幽默诙谐的风趣。 这首诗,通篇用口语、俗语连缀成句,用毫不卖弄甚至毫不修饰的白描手法,写出农家插秧的情景,那么浅显,那么真实,又是那么生动,那么形象,只觉一股活泼的生活气息从诗中溢出,向人扑来。 ——《唐宋诗》 三、制作脚本,体悟情感 任务二:请你们立足于《芣苢》《插秧歌》的诗歌内容,任选一首诗歌,小组合作完成视频脚本。 画面景别画面内容画面情绪
明确: 画面景别画面内容画面情绪①呼朋引伴采摘图 快乐②用手摘取芣苢图③用衣兜取芣苢图①抛秧接秧图 插秧的繁忙②拔秧插秧图③雨中插秧图 插秧的辛苦④呼唤早餐图农事的紧张⑤农夫应答图农家的勤劳
通过改编诗歌,和《弹歌》对比阅读,因声求气,吟咏诗韵,体会重章叠句节奏背后的画面与情感,感知《诗经》的形式特点。 通过对口语、比喻、看似答非所问的手法感知,体会杨万里诗歌的风格。 通过小组合作制作视频脚本,想象画面,描绘画面,感知文字背后的情感,提升学生的语言、思维、审美素养。
教师理答引导补充: ①《芣苢》是一首诗情画意的劳动欢歌。 芣苢所承载的母性的渴望的生命力,产生于自然与生命的乐章。 终篇言乐,不出一乐字,读之自见意思。——元 吴师道 读者试平心静气,涵咏此诗,恍听田家妇女,三三五五,于平原绣野、风和日丽中群歌互答,余音袅袅,若远若近,忽断忽续,不知其情之何以移,而神之何以旷,不必细译而自得其妙焉。 ——方玉润《诗经原始》 这个乐,是采摘带来的欢乐情趣,是歌唱者的丰收喜悦,是劳动之美的喜悦。 ②《插秧歌》是一首齐心协力、富有生活情趣的劳动欢歌。 关注动作,还原画面。(作为一家之主,看到全家人一齐劳作,会是什么感受呢?) 关注比喻,感受气氛。(农夫自己会不会产生自己是战士的想法?) 关注语言,揣摩心理。(是什么支撑他不顾辛劳:不没吃早饭,也顾不上休息呢?) 关注细节,体会精神。(田夫为什么会答非所问呢?在问题与回答中间,田夫在心里想什么呢?) 明确:《插秧歌》是一种根植于骨子里的习惯——春种秋收,在一代代的繁衍生息中,成为了潜意识。劳作是辛苦的,紧张的。所以本诗是杨万里写给农民的颂歌:歌颂他们辛劳中的秩序井然,顶风冒雨中的热火朝天,赞歌颂他们吃苦耐劳,废寝忘食,投入忘我。但这些,在劳动者这里,其实是一种自觉。这是他们发自内心的责任感——承担着一家的生活。眼前的这一片秧苗,就是一家的希望。发自内心的热爱——农人对待庄稼,就像是对待自己的孩子。 四、写作旁白,深化理解 《芣苢》,使我们在远处欣赏劳动妇女们忙碌欢乐的劳动画面;《插秧歌》,让我们走近劳动者,体味他们的感情,感受他们的辛苦与快乐,思考劳动的价值与意义。 任务三:请小组合作为宣传视频配上一段旁白,插入到视频中。 小组作品展示。 劳动,意味着辛苦繁忙,劳动者们却甘之乐之,在辛苦中收获快乐,也就生出了美感。 通过借助名家评论,引导学生感受诗歌中的情感。 通过引导学生感知人物心理独白,进而理解《插秧歌》背后的农作意识,劳动之美。 通过为视频配旁白,加深学生对诗歌中劳动之美的把握,并训练语言素养。
五、总结升华,情感共鸣 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美德;我们流传至今的诗词歌赋,总有劳动的旋律回响其中。“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中那欢愉生动的画面,“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中那诗意的美丽,“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中那简单质朴的生活。让我们从古代劳动者身上感受劳动之美,自觉地在实践中丰富对劳动之美的体验,自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美德。 校宣传部在同学们的帮助下完成了宣传视频的制作,并投放到各班智慧平板上,让我们一起来期待同学们的成品,期待公众号中同学们写作的关于袁隆平、张秉贵、钟扬的新闻评论,关于身边劳动者的微光。 总结升华,让学生感知劳动之美在历史中的传承,发展学生的文化素养。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秋兴八首(其二) 杜 甫 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北斗望京华。 听猿实下三声泪,奉使虚随八月槎。 画省香炉违伏枕,山楼粉堞隐悲笳。 请看石上藤罗月,已映洲前芦荻花。 【注】①夔府:夔州,作者晚年困居之所。②槎:木筏。据《荆楚岁时纪》记载:“汉张骞使大夏,八月乘槎到天河,经年而返。”③画省:原指汉代的尚书省,这里指唐中枢办公之处。④香炉伏枕:唐代有焚香而寝的生活习惯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写夔州的暮景,寓情于景,通过一派凄凉景象,写出了身世飘零之感。 B.颔联用张骞典故,说张骞还能有归期,而自己却只能孤舟长系,有家难回。 C.尾联写月升中天,照应了首联的黄昏日落,委婉含蓄中蕴含了无限的情思。 D.尾联以景结情,写月映芦荻花,表现了诗人从伤感到欣然愉悦的情感变化。 2.颈联中“违”与“隐”两字用法历来为人称道,请结合颈联进行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