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 五四运动 课件+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3课 五四运动 课件+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10-18 21:42:28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第13课 五四运动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学习目标
1.识记五四运动的导火线、爆发、口号、
初步胜利、发展等基本史实。
2.理解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3.感悟五四爱国精神,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节日大拷问】
请问每年的5月4日是中国的什么节日?
这个节日起源于中国历史上哪一个事件?
新知导入
青年节
五四运动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加入了以英法为首的协约国一方作战,派出了20万华工在战争中担负起了后勤任务,为协约国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战后,中国也以战胜国的身份参加了巴黎和会。
一、背景
青岛,中国劳工营准备前往法国,他们将在法国战线的后方从事工作。
一、五四运动的爆发
新知讲解
在巴黎和会上,满怀希望的中国代表团提出了哪些要求?
对于这些要求,西方列强做出了怎样的决定?
对这一决定,你是什么感受?
你觉得中国外交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1919年巴黎和会
中国外交代表顾维钧
一、背景
一、背景
在巴黎和会上,满怀希望的中国代表团提出了哪些要求?
对于这些要求,西方列强做出了怎样的决定?
对这一决定,你是什么感受?
你觉得中国外交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特权
废除“二十一条”
收回青岛主权
拒绝
愤怒
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强权即公理。
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一、背景
失望至极
愤怒至极
阅读书本P60,完善以下表格。
二、爆发
时间 地点 领导人 主力 斗争形式 口号
1919.
5.4
北京
陈独秀
李大钊
学生
罢课
游行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三个卖国贼
曹汝霖
订立“二十一条”时的外交次长
陆宗舆
订立“二十一条”时的驻日公使
章宗祥
山东问题换文的签字者
“外争主权”将斗争矛头指向了谁?
“内除国贼”将斗争矛头指向了谁?
“外争国权,内除国贼。”
帝国主义
北洋军阀政府
外争国权 内除国贼
反帝
反封建
斗争态度坚决彻底
性质: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三、扩大
上海商界罢市游行
上海街头愤怒的民众
阅读书本P61,完善以下表格。
三、扩大
时间 地点 领导人 主力 斗争形式 结果
1919.
6.5
上海
陈独秀
李大钊
工人
罢工
罢市
取得初步胜利
释放被捕学生;
罢免曹汝霖等人的职务;
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结果:取得初步胜利
罢免三个卖国贼职务的通告
拒绝签字通告
北京高师被捕学生回校时受到热烈欢迎
五四运动的经过
阶段 时间 地点 领导人 主力 斗争形式 口号 结果
爆发
扩大
1919.
6.5
上海
陈独秀
李大钊
工人
罢工
罢市
取得初步胜利(释放、罢免、拒绝)
1919.
5.4
北京
学生
罢课
游行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遭到北洋军阀镇压
三、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1.性质
(1) 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2)一些初步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和青年学生在运动中起到重要作用;
(3)是中国 开端。
2.历史意义
它是一次彻底的 的爱国运动。
反对帝国主义和
反对封建主义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
中国工人阶级
什么是五四精神?
五四精神,是指五四运动中的精神,即:忧国忧民、热爱祖国、积极创新、探索科学的爱国主义精神。
核心内容是:爱国、进步、民主、科学。
归结为: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精神。
名称 相同点 不同点 革命性质 革命任务 领导阶级 指导思想 发展前途
旧民主主义革命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反帝反封建 资产阶级 三民主义 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走资本主义道路
新民主主义革命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反帝反封建 无产阶级 马克思列宁主义 实现社会主义
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之比较:
1、从哪里能反映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2、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
3、什么是新民主主义革命?为什么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4、五四运动过去90多年了,留给我们最宝贵的精神是什么?
合作探究
1、从哪里能反映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口号:“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废除二十一条”
“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最能体现性质)
1、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民族矛盾尖锐
2、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3、工人阶级队伍壮大
4、日本加紧侵略中国,严重损害中国主权
5、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导火线)。
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
中国近代史
1840年
鸦片战争
1919年
五四运动
1949年
新中国成立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新民主主义 革命时期
开始
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一、五四运动爆发中的导火线: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二、两个时间节点及参加人员变化:1、1919年5月4日,学生为先锋;2、1919年6月5日,工人阶级为主力。
三、五四运动的口号。
四、五四运动的结果。
五、五四运动的性质及意义。
六、五四精神的基本内容:忧国忧民、热爱祖国、积极创新、探索科学的爱国主义精神。核心内容是:爱国、进步、民主、科学。归结为: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精神。
课堂小结
1.、“痛殴卖国贼,火烧赵家楼。除奸不惜死,来把中国救。”青年学生,总是用他们满腔的热血与辛勤汗水书写着永不褪色的青春传奇。1919年,就是这样一群学生揭开了一个新时代的序幕。这个新时代是( )
A.旧民主主义革命时代 B.资产阶级革命时代
C.新民主主义革命时代 D.社会主义建设新时代
2.90多年前,一群青年学生发出了“外争国权,内除国贼”的怒吼,掀起了一场彻底的、不妥协的爱国运动。这场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 )
A.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 B.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C.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D.中国无产阶级队伍不断壮大
c
A
课堂练习
3.“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北京学生1919年的这一呐喊,体现的时代精神是(  )
A.自由 B.爱国 C.平等 D.博爱
4、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的开端,是因为( )
A.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B.北京学生举行抗议活动
C.提出“外争主权 内除国贼”的口号
D.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D
B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3课《五四运动》同步练习
一、 选择题
1.五四运动之所以成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主要原因是( )
A.中国的无产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表现了伟大的力量
B.它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C.它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D.它是一次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2.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的表现是( )
①北洋政府被迫释放被捕学生 ②罢免了三个卖国贼的职务 ③中国出席巴黎和会的代表拒签和约 ④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3. 青岛的五四广场以纪念五四运动而得名,其标志性雕塑(如图)被称为“五四的风”。这是因为( )
A.青岛是当年五四运动的爆发地
B.青岛是当年五四运动的中心地
C.和青岛相关的问题当时成了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
D.青岛是为了纪念五四运动的伟大历史意义而命名的
4. 下列关于五四运动的总体评价,代表中国共产党观点的是( )
A.五四运动是中国的“文艺复兴”
B.五四运动破坏了中国传统文化
C.五四运动是中国从传统走向现代的转折点
D.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旧民主革命的分水岭
5. 观察题图,从图中的信息可以归纳得出( )
A.巴黎和会外交失败引发五四运动
B.青年学生是五四运动的主力
C.五四运动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上海
D.五四运动取得了初步胜利
6. 2019年是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下列关于五四运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五四青年节是为纪念五四运动而设立
B.五四运动是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C.五四运动前后,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广泛传播
D.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7.某作品收录了33位五四运动的亲历者回忆“五四事件”的文章。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 )
A.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
B.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C.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D.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影响
8.1919年初,有人致电巴黎和会中国代表:“愿公等坚持到底,全国国民为公后盾。”这一“后盾”后来集中体现在( )
A.戊戌变法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爱国运动 D.国民革命运动
9. 梁启超评论说,五四运动,使欧美一般人头脑里渐渐有了中国问题,能联想到山东问题,提起日本问题;在1921~1922年的华盛顿会议期间,日本人也渐渐觉得中国国民气和世界舆论可怕,不能不相为让步。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梁启超认为,五四运动( )
A.提高了中国国际影响力
B.大大提高了中国综合国力
C.改变中国屈辱外交历史
D.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
10. 在五四运动中,学生所提出的“内惩国贼”是指( )
①段祺瑞②曹汝霖③冯国璋④陆宗舆⑤章宗祥⑥曹锟
A.①③⑥ B.④⑤⑥ C.②④⑤ D.①②③
11. 不同时期因时代背景不同而有不同的流行话题。下表中流行话题变化发生的原因是( )
时段 流行话题
五四运动前 孔教、文学改革、国语统一、女子解放、贞操、礼教、教育改良、婚姻、父子、戏剧改良
五四运动后 平民、劳工、劳动、阶级
A.传统文化的影响根深蒂固
B.反封建的启蒙任务已完成
C.无产阶级取得了政治权利
D.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12. “痛殴卖国贼,火烧赵家楼。除奸不惜死,来把中国救。”青年学生,总是用他们满腔的热血与辛勤汗水书写着永不褪色的青春传奇。1919年,就是这样一群学生揭开了一个新时代的序幕。这个新时代是( )
A.旧民主主义革命时代 B.资产阶级革命时代
C.社会主义建设新时代 D.新民主主义革命时代
13. 今天的五四青年节来源于五四运动,主要是因为在运动中青年学生发挥了( )
A.领导作用 B.主力军作用 C.先锋作用 D.决定性作用
14.此图反映了五四运动前后的变化。括号里的内容应该是( )
A.商人;上海
B.工人;上海
C.商人;南京
D.工人;南京
15.下列不属于五四运动取得的胜利成果是( )
A.北洋政府释放被捕的学生 B.罢免了三个卖国外交官员的职务
C.中国代表拒绝在在德和约上签字 D.废除了“二十一条”
二、 材料分析题
16.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五四运动发生在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之后,极大地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五四运动是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1)材料一是五四运动中的一个画面。请写出五四运动前期和后期的两个中心城市。
(2)材料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指的是哪一年?为什么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3)谈谈你对五四精神的理解。

1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现在日本在万国和会上要求吞并青岛,管理山东切权利,就要成功了!我们的外交大失败了!我们学界今天排队游行,务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举了!
——摘编自《五四运动史》
材料二 五四运动的杰出的历史意义,在于它带着为辛亥革命还不曾有的姿态。五四运动所以具有这种性质,是在当时中国的资本主义经济已有进一步的发展,当时中国的革命知识分子眼见得俄、德、奥三大帝国主义国家已经瓦解,英、法两大帝国主义国家已经受伤,而俄国无产阶级已经建立了社会主义国家,德、奥(匈牙利)意三国无产阶级在革命中,因而发生了中国民族解放的新希望。
——摘编自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二卷)
材料三 由于在五四运动中亲眼看到工人阶级表现出来的伟大力量,一部分学生领袖便“出发往民间去”。与其说这是先进知识分子与工人群众相结合的过程,不如说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过程。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
(1)根据材料一指出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当时学界组织游行的目的是什么?
(2)材料二中“辛亥革命还不曾有的姿态”含义是什么?根据材料二归纳“五四运动所以具有这种性质”的条件。
(3)根据材料三指出当时的学生领袖到“民间去”的原因。
(4)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
ADCDD DBCAC DDCBD
二、 材料分析题
16.
(1)前期是北京、后期是上海。
(2)1919年;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指无产阶级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五四运动中,中国无产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所以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3)忧国忧民、不屈不挠、乐于奉献、爱国主义。
17.
.(1)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外争主权,内除国贼,挽救民族危亡。
(2)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条件:中国的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展;俄、德、奥三国瓦解;英、法两国的衰落;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德、奥(匈牙利)意三国无产阶级革命。
(3)促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
(4)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爱国运动,运动中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