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课件+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8课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课件+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10-18 21:48:38

文档简介

(共29张PPT)
沈阳 残历碑
第18课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纪念碑是为了纪念历史上哪一件事呢?
为什么要在每年的这一天敲响警钟呢?
九一八事变;以提醒市民国耻不能忘
新知导入
学习目标:
1、掌握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的史实;
2、分析中共为什么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及其和平解决的意义;
3、感受张学良、杨虎城等人的爱国精神;
【重点】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
【难点】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及意义。
局部抗战 全民族抗战
1931年——————1937年——————1945年

局部侵华 全面侵华
九一八事变
七七事变
日本无条件投降
抗日战争
新知讲解
一、九一八事变
时间
地点
经过
结果
影响
1931年9月18日
沈阳
日军制造柳条湖事件(借口)
进攻北大营,炮轰沈阳城。
东北三省沦亡
扶植溥仪,建立伪满洲国
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日本侵略军侵略
中国东北,为什么
先制造柳条湖事件呢?
为了给侵略战争制造借口,欺骗世界舆论
柳条湖距离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和东北重镇沈阳很近,便于日军在军事上迅速对这两个战略要地进行攻击,进而占领中国东北。
分析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的原因?
蓄谋已久。
①历史原因:
②直接原因:
受经济危机打击,欲通过对外战争摆脱危机。
③有利条件:
西方大国
国共的内战和国民党内斗。
忙于应付危机或经济建设。
中国
日本
日本
时间:
地点:
执政者:
危害:
1932年
长春
溥仪
日本在东北屠杀人民,掠夺战略资源,推行奴化教育,实施残酷的殖民统治。
伪满洲国的建立
图为溥仪“登基”后着元帅装的留影。
伪满洲国傀儡政权
清朝末代皇帝溥仪
731部队拿活人做试验
日军残杀东北义勇军
日军虐杀中国平民
日本人在东北犯下的滔天罪行
伪满洲国的建立
东北三省的迅速沦陷
伪满洲国
东北人民在流亡的路上
流亡路上的生死离别
日军在东北推行奴化教育
日军在东北疯狂掠夺资源
日军在屠杀中国幼童
日军731部队用中国人活体做实验
蒋介石“不抵抗政策”
蒋介石发给张学良密电
事变前:
“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
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予
不抵抗,力避冲突”。
事变后:
“力避冲突,以免事态扩大”。
攘外必先安内
“攘外必先安内,统一方能御侮。未有国不统一而能取胜于外者。”
1931年10月,许世英代表蒋介石声称“如果日本能担保中国本土十八省的完整,则国民党可同意向日本……让出东北。”
——蒋介石在南昌的讲话
中国“枪不如人,炮不如人,教育训练不如人,……拿什么和日本打呢?若抵抗日本,顶多三天就亡国了。”
——冯玉祥《我所认识的蒋介石》
“中国亡于帝国主义,我们还能当亡国奴,……若亡于共产党,则纵肯为奴隶亦不可得。” ——蒋介石在南昌的讲话
认为共产党威胁更大
日本国力大大强于中国,抗日必亡
“以公理对强权,以和平对野蛮,忍痛含愤,暂取逆来顺受态度,以待国际公理之判断”
寄希望于国联
攘外必先安内
让出局部保全局
蒋介石为什么采取不抵抗政策?
东三省沦亡
1932年,日本扶植溥仪做傀儡,建立伪满洲国,企图把东北从中国分裂出去。
长春
实行不抵抗政策的后果
东北人民和未撤走的东北军
组织抗日义勇军
中国共产党派杨靖宇
组织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
1936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成立,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了
杨靖宇
东北抗日队伍抗击日军
东北人民面对日本的侵略,做出了怎样的反抗?
日本策划华北五省自治形势图
1933年1月,日军攻占山海关,向南推进。
1935年下半年,日本策动所谓“华北自治运动”,妄图使华北五省脱离中国版图。
1
2
华北危机
表现
二、华北危机与一二.九运动
背景:
时间:
地点:
口号:
1935年12月9日
北平
“反对华北自治”、“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意义:
揭露了日本侵略者企图吞并华北的阴谋,打击了国民党政府对日妥协的政策,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反动军警镇压爱国学生
日本占领东北后,又将侵略的魔抓伸向华北
内容:日本策划所谓的“华北自治运动”,妄图使 华北五省脱离中国版图
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
国内阶级矛盾
民族矛盾
上升为
(即国共矛盾)
(即中日矛盾)
三、西安事变
时间:
人物:
目的:
经过:
结果:
意义:
1936.12.12
张学良、杨虎城
逼蒋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张、杨扣押蒋,实行“兵谏”
和平解决
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兵谏亭
亲日派何应钦主张武力讨伐张杨,炸平西安,欲置蒋于死地,自己取而代之;
亲英美派宋美龄等主张与张杨谈判,以和平的方式营救蒋介石;
中国共产党的态度:主张和平解决,派周恩来到西安谈判,与各方面进行协商,经过共产党和各方面的努力,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等条件
中国共产党以民族利益为重,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解决西安事变的中共代表
秦邦宪 叶剑英 周恩来
张学良和杨虎城作为蒋介石的部下,为什么会铤而走险、以下犯上,发动西安事变?
张学良、杨虎城出于爱国之情,接受了中共停止内战、共同抗日的主张
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感召
蒋介石顽固坚持内战政策,劝将无效
(根本原因)
(直接原因)
一二·九运动的推动
合作探究
  讨论:在十年内战中,蒋介石杀害了成千上万的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西安事变捉住了蒋介石,中国共产党不仅主张不杀他,反而主张和平解决,释放他。说说这是为什么?
  西安事变后,西安局势极为动荡。处死蒋介石,中国就有可能陷于纷争四起、群雄割据的局面。而内战一起,必使日本有机可乘,从而利于进一步侵略中国。在此背景下,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不计宿怨,提出了和平解决西安事变、释放蒋介石的主张,有力地推动了国民党向停止内战、联共抗日方向转变。
合作探究
面对日本的侵略中国各派政治势力是怎么做的呢?
部分国民党爱国将领
西安事变
东北人民和未撤走的东北军
组织抗日义勇军,抵抗日本的侵略。
中国共产党
派杨靖宇等在东北组织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确立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东北抗日联军
蒋介石
“不抵抗政策”攘外必先安内
爱国学生
一二·九运动
合作探究
九一·八事变
1931.9.18
西安事变
一二·九运动
中国
日本
国民政府不抵抗
中共发表抗日宣言
1932
伪满洲国建立
华北事变
1935
1936.12.12
国共走向联合抗日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东北抗日联军的抗战
抗日义勇军的抗战
课堂小结
1、九一八事变发生在( )
A. 1930年 B. 1932年
C. 1933年 D. 1931年
D
2、九一八事变后不到半年,东北全部沦陷的重要原因是( )
A.日本关东军偷袭
B.日本兵力多于东北的国民党军队
C.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
D.人民不支持国民党军队
C
课堂练习
3、九一八事变爆发后,蒋介石实行不抵抗政策的主要原因是( )
A.有国际干预,事态不会扩大
B.集中力量围剿红军
C.借以削弱地方武装力量
D.慑于日本的军事实力
B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8课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练习题
选择题
1.习近平主席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70 周年大会上说:“中国人民经过长达 14 年艰苦卓绝的斗争,取得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伟大胜利,宣告世界反法西 斯战争的完全胜利。”根据这一说法,中国抗日战争应始于( )
A. 七七事变 B. 西安事变 C. 卢沟桥事变 D. 九一八事变
2.“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漫山遍野的大豆高粱……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歌中“从那个悲惨的时候”是指(  )
A.九一八事变 B.南京大屠杀 C.七七事变 D.八一三事变
3.“九一八事变”后,何香凝将自己的裙子送给蒋介石,并在裙子上赋诗一首“枉自称男儿,甘受敌人气。不战送山河,万世同羞耻。……”诗中的“山河”主要是指( )
A. 东北地区 B. 华北地区 C. 平津地区 D. 华东地区
4.九一八事变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抗日怒潮。受中国共产党派遣,在东北组织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的是 (  )
          A.杨靖宇  B.贺龙  C.左权  D.叶挺
5.国民党要员郝柏村回忆道:“以武力营救蒋委员长的军事行动,幸赖蒋夫人大智、大仁、大勇的人格,使蒋委员长平安脱险,并停止了中国人打中国人的十年内战。”他描述的事件是( )
A.北伐战争 B.西安事变
C.七七事变 D.重庆谈判
6.著名诗篇《露营之歌》写道:“铁岭绝岩,林木丛生,暴雨狂风,荒原水畔战马鸣。围火齐团结,普照满天红。同志们!锐志哪怕松江晚浪生。起来呀!果敢冲锋,逐日寇,复东北,天破晓,光华万丈涌……”中国人民“复东北”的壮举应始于( )
A.《马关条约》的签订 B.《九国公约》的签署
C.九一八事变的爆发 D.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7.1931年秋,南开大学、南开中学、南开女中、南开小学均将《东北地理教本》作为通用教材。该教材虽以东北地理为题,但着重谈东北历史与当时社会状况的关系。出现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马关条约》签订
B.“二十一条”签订
C.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
D.日本加紧侵略中国东北
8.右图中“历史在这里拐弯”是指从此 (  )
A.第一次国共合作彻底破裂
B.南京国民政府在名义上统一了全国
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D.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
9.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髙潮到来的历史事件是( )
A. 一二·九运动 B. 五四运动
C. 国共合作宣言发表 D.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10.1935年12月9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北平数千名学生在新华门前请愿并举行示威游行,遭到反动军警镇压。这就是“一二·九运动”。下列口号中最能体现一二·九运动性质的是(  )
A.“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B.“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C.“反对华北自治”
D.“打倒汉奸卖国贼”
11.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说:“对于不熟悉中国政治的天真的西方观察家来说,这个结局似乎是完全不可理解的……在经过了10年最激烈的内战以后,红军和白军忽然携手合唱《友谊地久天长》……但是总得有人得了利,有人失了利?是的,中国得了利,日本失了利。”由材料可知,美国记者评价的是
A.北伐战争 B.九一八事变C.西安事变 D.七七事变
12.1936年12月《桂林日报》:李济深致国民政府电文“陕变事起,曾……通电主张一致对外……况汉卿通电各项主张,多为国人所同情者,屡陈不纳,迫以兵谏,绝不宜以叛逆目之。”材料中的“陕变”指( )
九一八事变 B. 西安事变 C. 七七事变 D. 八一三事变
13.小明同学在参观西安事变纪念馆后,写道:“一进入纪念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墙上的浮雕——历史的转折。”(见右图)“历史的转折”是指( )
A.全民族抗日战争的开始
B.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C.人民解放战争转为战略进攻
D.十年内战的基本结束
14.中国共产党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根本出发点是( )
A.力图改善国共两党之间的关系
B.粉碎国民党内亲日派的企图
C.从全民族利益出发,实现共同抗日
D.粉碎日本想引起中国内战而趁机扩大侵略的企图
15.20世纪30年代初,一群东北作家流亡到关内,他们创作的一批描写东北遭到异族蹂躏的作品迅速流行。这批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是(  )
A.列强掀起瓜分狂潮
B.东北沦陷局部抗战
C.全国性的抗战爆发
D.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二、非选择题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历史事件的发生、发展有其内在的必然性和现实的偶然性。读图,回答问题。
                  图一        图二
注:图二选自八上教材P89。
(1)请写出图一反映的历史事件的名称及结果。(2分)
(2)请写出图二反映的历史事件的名称及两位将军的姓名。(3分)
(3)图二两位将军中,有一位是出身东北的国民党高级将领,他在图一的事件发生后,遭到了全国人民的痛骂,而在与图二相关的事件发生后,他却赢得了同情和赞扬。这两个历史事件仅仅相隔5年,但社会舆论的变化如此鲜明,其中的原因是什么 (4分)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面漫画名为《十五年前的一幕童话》,发表在1946年的《东北画报》上。
材料二
材料三 西安事变发生后,掌握实权的何应钦在日本帝国主义支持下积极准备讨伐张、杨,企图置蒋介石于死地。国民党内亲英美派竭力主张和平解决,宋子文、宋美龄亲自到西安和张、杨进行谈判。
(1)材料一反映的是发生在哪一年的什么事件?该事件发生后蒋介石实行了什么政策?该政策的实施造成了怎样的后果?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发动者是谁?
(3)结合材料三,指出西安事变发生后,国民党内部有哪两种不同主张。
(4)中国共产党支持材料三中的哪一种观点?为什么?
18、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予不抵抗,力避冲突。
——蒋介石给张学良的密电
材料2: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我的同胞,还有那衰老的爹娘。
(1)材料1所指日本军队在东北寻衅的背景是什么?
(2)蒋介石发出密电以后中国发生了什么大事?
(3)该事件后,由于张学良执行了蒋介石的命令,结果在中国境内出现了什么情况?
(4)材料2是什么时候流行的歌曲?反映了什么?
答案
1-5AAAAB 6-10BDCAB 11-15CBDCB
16、(1)九一八事变。东北军不战而退,致使日军占领东北。(2)西安事变。张学良、杨虎城。
(3)九一八事变时,张学良面对日军侵略妥协退让,东北军十几万人撤至山海关内,致使日军占领东北;而在西安事变中,张学良扣押蒋介石,逼蒋抗日,促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17、(1)发生在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不抵抗政策。短短4个多月,东北100多万平方千米的锦绣河山,全部沦于敌手。
(2)西安事变。张学良、杨虎城。
(3)以何应钦为首的亲日派主张讨伐张、杨,置蒋介石于死地;而以宋子文、宋美龄为代表的亲英美派主张通过谈判和平解决。
(4)第二种观点(和平解决)。因为当时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中国社会最主要的矛盾,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18、(1)日本帝国主义为了摆脱经济危机,加快了侵略中国的步伐。
(2)密电发出后不久,日本帝国主义悍然发动了侵略中国东北的“九一八”事变。
(3)“九一八”事变后,不到半年,东北三省全部沦于敌手,东北3000万同胞在日军的铁蹄下,受尽欺压凌辱。
(4)东北沦亡后,东北人民离乡背井,到处流浪。材料2是那时流行的歌曲《松花江上》的部分歌词,它唱出了东北人民的思乡之情。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