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7张PPT)
“卢沟桥,卢沟桥,男儿坟墓在此桥!最后关头已临到,牺牲到底不屈挠......卢沟桥、卢沟桥,国家存亡在此桥!”.....卢沟桥、卢沟桥,立功报国在此桥!
83年前,中国在此桥发生了一件震惊世界的大事,它使中国人民陷入了一场灾难之中,从此中国人民开始了全民抗战。你知道这是什么事件吗?
新课导入
第19课 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一、一座桥唤醒了沉睡的中国
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
时 间:
地 点:
起 因:
1937年7月7日
北平郊外卢沟桥附近
日军以寻找失踪士兵为由,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
新知讲解
思考:日本为什么选择在卢沟桥发动事变?
卢沟桥背靠宛平城,铁路交界处要地,成为北平通往南方等地的重要交通要道,是军事上的必争之地。
二十九军驻防地
日军华北驻屯军占据
日本控制的伪蒙军
日本的控制区
二十九军是一只拥有优良传统的抗日英雄部队!早在1933年的长城喜峰口抗战中就以大刀和手榴弹对抗日军的先进武器,歼敌五千,一战成名!人称“大刀队”。军长宋哲元更是一名充满血性的抗日英雄!在战地中,他更是为二十九军题字: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
卢沟桥事变后日本侵略中国形势图
北平
天津
二、一面旗帜引领着中国
抗日
二.第二次国共合作
全中国的同胞们!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
——中国共产党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
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
——蒋介石 “最后关头”演说
材料体现了国共两党怎样的共同主张?
全民族共同抗战
1937年9月,国共两党发表合作宣言,两党实现第二次合作,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以国共第二次合作为主体)
九一八事变后中共提出 建立
初步形成
正式建立
西安事变
国共合作宣言发表
中国工农红军
主力
八路军
总 指 挥:朱 德
副总指挥:彭德怀
南方八省
红军游击队
新四军
军 长 :叶 挺
副军长 :项 英
红军和游击队改编
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
总 指 挥:朱 德
副 总指 挥:彭德怀
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
中国工农红军主力
南方八省
红军游击队
军长:叶挺
总指挥:朱德
副总指挥:彭德怀
新四军军长叶挺
新四军的臂章
1937年8月13日“八·一三事变”
1937年7月底平津沦陷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
欲置中国于死地,以控制上海和南京最为重要!
—日本第三舰队司令
七七事变后,日军是怎样进一步扩大侵略的?
广州街头焚烧日货
海外华侨捐献
车辆、枪支
乞丐也捐一顿饭钱
卢沟桥事变后中国进行的抗战,与九一八事变后的抗战,有什么不同?
九一八事变是中国 抗战的开始
七七事变是中国 抗战的开始
动脑筋
局部
全民族
合作与探究:为什么说七七事变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1)七七事变后,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军民在全国范围内展开抗日战争;
(2)日本的侵略促成了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以此为基础正式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因此,无论从战争的范围,还是从涉及的群众面来说,抗日战争已从九一八事变后的局部抗战转化为七七事变后的全民族抗战。
卢沟桥事变后日本侵略中国形势图
北平(1937.7.29)
天津(1937.7.30)
上海(1937.11)
淞沪抗战
1937年8月13日,日军进攻上海,悍然发动了八一三事变,直接威胁南京。
国民政府组织了规模空前的淞沪会战,抗击日军达三个月。
这次会战历时3个月,是全国抗日战争开始后第一次大规模抗击日军侵略的战役,粉碎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妄想。
卢沟桥事变后日本侵略中国形势图
北平(1937.7.29)
天津(1937.7.30)
上海(1937.11)
1937.12.13南京沦陷
三、一座城见证一段催泪的回忆
南京
图
片
资
料
日本将青壮年押上汽车赴郊外屠杀
日军集体枪杀中国军民
杀害中国儿童
杀害普通百姓后的笑容令人不寒而栗
集体屠杀,呈尸江边
杀人比赛 丧尽天良
日本右翼人士描绘下的南京大屠杀:
“1937年12月东京电台向全世界发布消息:在南京造成大量死亡和财产损失的强盗已经被抓获并处决。现已查明是蒋介石部队中心怀不满的士兵,现在局势已经平定,日本正在赈济30万中国难民。”
材料一
材料二
靖国神社,供奉着自明治维新(1868年)以来为日本战死的军人及军属,多年来,参拜靖国神社已成为部分日本政客拉拢选民、展示右翼思想的“个人秀”。日本政客的数次参拜破坏了日本与中国、韩国等亚洲国家之间的关系。
在侵华战争期间,受军国主义思想的毒害,东史郎亲身参加了南京大屠杀,双手也曾沾上了我同胞的鲜血。但在入侵南京的20万士兵中,只有东史郎敢于站出来为历史作证,揭露战争给中国人民、给南京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他先后7次来南京谢罪。他说:“我认为,作为战争的经历者,讲出加害的真相,以其作为反省的基础,这是参战者的义务。南京大屠杀是我亲身经历的铁的事实,日本必须承认和正视这段历史,才能发展真正的中日友好关系。因为中日两国人民一衣带水,应该世世代代友好下去。”
材料三
日本新版教科书对南京大屠杀这样叙述:
“12月,日军进入南京,多数中国军民被日军打死打伤(南京事件), 对于此事件 牺牲者数字的实际情况,资料上有许多疑点,众说纷纭, 争论仍在持续”。
淡化侵略,否认南京大屠杀
材料四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 国家公祭:12月13日
小组讨论:鉴于以上三则材料,作为当代中学生,我们又应该怎样对待这段沉重的历史?这段历史给我们留下了怎样的教训?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
珍爱和平 开创未来
回顾历史,
是为了认识侵 略战争的罪恶。
铭记历史,
是为了不让悲剧重演。
尊重历史,
是为了维护和平,远离战争。
课
堂
小
结
1、歌词“卢沟桥,卢沟桥,男儿坟墓在此桥……国家存亡在此桥!”反映的历史事是件( )
A. 九一八事变 B. 南京大屠杀
C. 七七事变 D. 八一三事变
C
2、南京大屠杀发生的时间及遇害同胞的数量分别是( )A.1931年12月13日 30万 B.1935年12月13日 20万 C.1937年12月13日 20万 D.1937年12月13日 30万
D
课
后
练
习
3、“我以无可言状的悲怆追忆那血腥的风雨,我以颤抖的手抚摸那30万亡灵的冤魂,我以赤子之心刻下这苦难民族的伤痛。我祈求古老民族的觉醒,精神的觉醒。”这段发言最适宜存放在( )
A. 北伐战争纪念馆
B.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C. 台儿庄战役纪念馆
D. 解放战争胜利纪念馆
B
4、抗日战争与甲午中日战争相比,中国一胜一败的关键在于( )
A. 是否有外国支持
B. 武器是否先进
C. 政府与军队是否起到主要作用
D. 是否实现了全民族抗战
D
战后日本拒不承认南京大屠杀的事实,并多次篡改历史教科书,其首相也多次参拜靖国神社,我们应怎样认识?
1、应有认识:
(1)作为中国人,不能忘记这段历史。
(2)日本不容否认与篡改。
2、现实意义: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反对战争,珍爱和平。
思维拓展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第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年代尺是学习历史的好方法之一。下面是某同学制作的简单年代尺,年代尺上①③处可以填写的内容分别是
A.星火燎原1931年 B.出师北伐1931年
C.星火燎原1937年 D.出师北伐1937年
2.《我的抗战》一书写道:“北平沦陷后,城门紧闭,教室里已没有了《礼记·礼运》的读书声,取而代之的是学生们刚刚学会的日本国歌。”与此现象相关的背景是( )
A.《马关条约》的签订 B.九一八事变
C.七七事变 D.南京大屠杀
3.一段发言是这样写的:“我以无可言状的悲怆追忆那血腥的风雨,我以颤抖的手抚摸那30万亡灵的冤魂,我以赤子之心刻下这苦难民族的伤痛。我祈求,我期望,古老民族的觉醒,精神的觉醒”。这段发言应放置在哪个纪念馆门前( )
A.台儿庄战役纪念馆 B.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C.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 D.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
4.1937年,日本侵略军攻陷国民政府所在地,在那里屠杀中国同胞30万人以上,而现在却被日本右翼势力称之为“二十世纪最大谎言”的事件是
A.济南惨案 B.卢沟桥事变
C.南京大屠杀 D.皇姑屯事件
5.下面是东北大学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多次迁移的路线。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东北大学前两次迁移分别与什么事件有关?
A.西安事变;华北事变 B.伪“满洲国”成立;七七事变
C.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 D.九一八事变;一二九运动
6.美籍华人学者黄仁宇认为,淞沪之攻防战损失过重,非中国可能负担,但从抗日局势来看,这场会战( )
A.使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B.打破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
C.是中国军民与日军的第一次正面交锋
D.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次胜仗
7.早在13世纪,卢沟桥就闻名世界。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在他的游记里称赞“它是世界上最好的、独一无二的桥”。1937年在这里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表明
A.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B.中华民族的全面抗战从此开始
C.抗日民族统-战线初步形成 D.中国实现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
8.以国共合作为主体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的标志是
A.国共合作宣言的发表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宣言的发表
C.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 D.国共合作组织的发表
9.日军以军事演习中一名士兵失踪为借口,要求进入宛平城搜索,遭到中国守军的言辞拒绝,早有准备的日军悍然炮轰我军防地,中国守军奋起反击,这一事件
A.标志着局部抗战开始 B.东三省沦陷
C.标志着全民族抗战开始 D.日军占领了沈阳
10.如图是抗日战争时期的一幅漫画。该漫画体现了作者的什么主张?
A.消极抗战 B.片面抗战 C.开展游击战 D.全民族抗战
11.“一年半以前,中国还面临着再次爆发大规模内战的威胁,而现在,几个在中国旅行的英国人却感觉到,眼前这个国家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显得更加团结。人们第一次发现,民意正在中国凝聚。”这段材料反映的是
A.九一八事变后,日本扶植伪满洲国傀儡政权
B.日本策划“华北自治运动”,全国人民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C.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十年内战基本结束
D.日本全面侵华,国共两党合作实现共同抗日
12.《东史郎日记》一书中写道:“在(南京)马群镇警戒的时候,我们听说俘虏们被分配给各个中队,每一中队两三百人,已自行处死……七千人的生命(俘虏)转眼之间就从地球上消失,这是个不争的事实。”对这段话理解正确的是
A.是道听途说,不符合历史事实 B.可用于研究南京大屠杀事件
C.真实反映了淞沪会战的惨烈场景 D.说明中国开始进入抗日战争时期
13.皖南事变发生后,周恩来发表题词:“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这句话表明中国共产党
A.认定国共合作实际上已经破裂
B.决定武装反抗国民党的屠杀政策
C.要独立自主地担负起反抗日本侵略的责任
D.揭露国民党顽固派的阴谋,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14.七七事变后,我国著名画家张光宇创作漫画《“七七”与“切切”》,见右图(注:图中两人为日本人)。对这幅漫画理解比较准确的是( )
①认为日本发动侵华战争是自取灭亡 ②坚信中国抗战必将取得胜利 ③表明了日本人普遍反对战争 ④日军对发动的侵华战争感到悲观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①④
15.“我以无可言状的悲怆追忆那血腥的风雨,我以颤抖的手抚摩那30万亡灵的冤魂,我以赤子之心刻下这苦难民族的伤痛。我祈求,我期望,古老民族的觉醒,精神的觉醒。”这段文字应是放置于哪个纪念馆门前的发言( )
A.人民英雄纪念碑
B.威海卫战役纪念馆
C.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D.辛亥革命纪念馆
二、综合题
16.北京,这座千年古都见证了中国历史的沧桑巨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屈辱与抗争)
材料一
(1)图一这片废墟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什么侵略军留下的?图二使馆界是根据哪一不平等条约划定的?图三事件为哪一运动拉开了序幕?图四反映的是发生在1919年的什么爱国运动中的斗争?
(独立与解放)
材料二
(2)图五事变的发生标志着哪一场战争的开始?图六解放战争中北平以何种方式获得解放?
(发展与腾飞)
材料三 从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那天起,千年古都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1972年,当一架美国飞机跨越太平洋飞抵北京上空,中美关系便揭开了新的一页。……1978年,共和国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一次具有转折性意义的会议在北京召开,十年动乱之后党的工作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从此结束,中国改革开放的大幕由此拉开。……2008年的奥运圣火让北京聚焦了世界的目光。……
﹣﹣《发展中的北京》
(3)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是哪一天?材料三中乘坐飞机来到中国的美国总统是谁?拉开中国改革开放大幕的是党的什么会议?
(思考与总结)
(4)北京的发展折射出中国的变化,从北京城的荣辱兴衰中你获得了哪些对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有益的启示?
17.近代以来,日本发动的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驻守宛平县城的中国军队奔赴前线
(1)材料一照片记录的情景与日本侵略者制造的哪一事变有关?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刻,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什么样的抗日主张?
材料二 日本所谓《新历史教科书》表述:“1937年7月7日夜,在北京郊外的卢沟桥,发生了有人向日军开枪的事件。第二天,中国方面继续开枪,进入了战斗的状态。事情本身不过是一个小摩擦,虽然人们希望就地解决,但是日本方面的冲突事件不断发生,解决变得困难起来。”
(2)材料二的描述是真实的吗?你所知道的真实情况是怎样的?
材料三 此次两军作战,双方伤亡惨重,但十周之英勇抵抗,已造成中国堪称军事国家之荣誉,此前所未闻者。须知若干华军器械,犹未充分,但一般所认为不能保持一日之地,彼等竟守至十周之久。此种奇迹,自属难能可贵。上海一隅之抵抗,对于整个中国均有极大之影响。
——伦敦《泰晤士报》(1937年11月28日)
(3)材料三反映的是什么战役?该战役对抗战初期的局势产生了什么影响?
材料四 根据远东国际军事法庭调查报告:无辜的南京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被集体屠杀,总共有30万人以上。
(4)材料四控诉的是日本法西斯制造的什么事件?
(5)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针对当今某些日本右翼势力,企图抹杀这一人间惨剧真相的事实,谈谈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地看待中日关系。
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七七事变后,骄横的日军大举进攻,企图速战速决,一举灭亡中国。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先后组织了一系列战役,粉碎了日本帝国主义在3个月灭亡中国的战略计划和“速战速决”的方针,消耗了日本的军事、经济实力,为战略相持阶段的到来,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材料二:全国抗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和其他抗日武装力量,深入敌后,放手发动群众,建立抗日根据地,抗击日本侵略者。
(1)材料一的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歼灭日军1万余人和击毙日军3千余人的战役是什么
(2)用材料一的原文概括出中国军队正面战场抗击日军的作用。
(3)材料二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与指挥中枢是哪里
(4)敌后抗日军民为了粉碎日军对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扫荡”和封锁,对日军发动的一场大规模进攻是什么
参考答案
1.A2.C3.B4.C5.6B.A7.B8.A9.C10.D11.D12.B13.14A.C15.B
16.(1)英法联军(1分);《辛丑条约》(1分);戊戌变法(1分);五四运动(1分)
(2)抗日战争(1分);和平解放(1分)
(3)(1949年)10月1日(1分);尼克松(1分);十一届三中全会(1分)
(4)落后就要挨打,要实现民族独立,和平发展;发展与各国友好关系,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坚持改革开放等(言之有理即可)(1分)
17.【答案】(1)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1分)主张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行全民族抗战。
(2)不是真实的。(1分) 真实的情况:1937年7月7日晚,日军在卢沟桥附近举行军事演习,借口一名士兵失踪,无理要求进入宛平县城搜查,遭到拒绝后,日军悍然向卢沟桥中国守军发起进攻,并炮轰宛平城,蓄意挑起事端。
(3)淞沪会战。(2分)淞沪会战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斗志,博得国际社会对中国抗战的赞同和支持,有利于中国持久抗战。
(4)南京大屠杀。
(5)表示强烈的愤慨和严正的抗议,警惕日本军国主义复活,正视历史,以史为鉴,牢记历史,珍爱和平,面向未来,加强开放合作,谋求中日关系健康发展等。(4分,一点2分,任写两点满分,本题是型题目,考查的是学生开放性思维的能力。只要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给分)。
18.【答案】 (1)台儿庄战役、万家岭战役。
(2)粉碎了日本帝国主义在3个月灭亡中国的战略计划和“速战速决”的方针,消耗了日本的军事、经济实力,为战略相持阶段的到来,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3)延安。
(4)百团大战。
【解析】⑴据材料“七七事变后,骄橫的日军大举进攻,企图速战速决,一举灭亡中国。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先后组织了一系列战役,粉碎了日本帝国主义在3个月灭亡中国的战略计划和“速战速决”的方针,消耗了日本的军事、经济实力,为战略相持阶段的到来,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的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歼灭日军1万余人和击毙日军3千余人的战役分别是台儿庄战役、万家岭战役。1938年春,在日军进攻徐州时,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指挥中国军队在台儿庄与日军激战,歼敌一万多人,台儿庄战役是国民党取得的抗战以来正面战场的重大胜利,打击日军嚣张气焰,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战意志。
⑵据材料“七七事变后,骄横的日军大举进攻,企图速战速决,一举灭亡中国。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先后组织了一系列战役,粉碎了日本帝国主义在3个月灭亡中国的战略计划和“速战速决”的方针,消耗了日本的军事、经济实力,为战略相持阶段的到来,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军队正面战场抗击日军的作用是粉碎了日本帝国主乂在3个月灭亡中国的战略计划和“速战速决”的方针,消耗了日本的军事、经济实力,为战略相持阶段的到来,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⑶据材料“全国抗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和其他抗日武装力量,深入敌后,放手发动群众,建立抗日根据地,抗击日本侵略者”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与指挥中枢是延安。抗日战争时期,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是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所在地,是敌后抗日战争的政治指导中心和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总后方,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抗战的中心。
⑷敌后抗日军民为了粉碎日军对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扫荡”和封锁,对日军发动的一场大规模进攻是百团大战。为了粉碎敌人的“囚笼”,1940年8月,八路军在彭德怀等指挥下,先后共出动100多个团约20万人,在华北2000多千米的战线上,向日军发动大规模攻击,主要目标是破坏敌人交通线,摧毁日伪军据点,史称“百团大战”。百团大战是抗战期间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最大规模的战役,它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坚定了全国人民抗战胜利的信心。
故答案为:⑴台儿庄战役、万家岭战役。
⑵粉碎了日本帝国主义在3个月灭亡中国的战略计划和“速战速决”的方针,消耗了日本的军事、经济实力,为战略相持阶段的到来,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⑶延安。
⑷百团大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