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 正面战场的抗战 课件+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0课 正面战场的抗战 课件+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10-18 21:52:14

文档简介

(共33张PPT)
第20课
正面战场的抗战
全面抗战爆发后,侵华日军大举进攻,企图速战速决,一举灭亡中国。中国军队面对日本的疯狂进攻,先后组织了一系列著名会战。你知道左图中的指挥官指挥了哪次著名的战役吗?他所代表的中国军人是怎样英勇抵抗日本侵略军的?
新知导入
1.知道正面战场的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及第三次长沙会战的基本史实;
2.正确分析理解正面战场的抗战
学习目标
何为“正面战场”?
“正面战场”是中国人控制的连片国土与日军侵华推进线上日控区对峙交战而形成的战场。
由于在这个战场上作战的中国军队主要是国民党军队,因此一般称为国民党正面战场。
国民党控制区
日军控制区
pk
新知讲解
一.台儿庄战役
想一想:日本进攻台儿庄的意图是什么?
把山东半岛登陆的一部分日军,同津浦南下的日军会师台儿庄,合攻军事要地徐州,从而打通南北战场。
新知讲解
台儿庄
徐州的门户
徐州
台儿庄战役 时间
地点
指挥
歼敌
影响
1938年3月
山东台儿庄
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振奋了中国军民的精神,坚定了抗战意志和信念。
第五战区司令官李宗仁
歼灭日军10000多人
李宗仁
中国守军在日军猛烈的炮火中坚守不退
中国军队冲入台儿庄与日军巷战
尸横遍野的日本鬼子
炮火闪烁的台儿庄战场
  “台儿庄捷报传出后,举国若狂。京沪沦陷后,笼罩全国的悲观空气至此一扫而空,抗战前途露出一线曙光。……区区台儿庄地区经此一战,几成民族复兴的象征。我军得此鼓励,无不精神百倍,都出现一片欢乐之情,为抗战发动以来的第一快事。”
           ----李宗仁
[ 牢记历史 不忘过去 珍爱和平 开创未来]
一、台儿庄战役
台儿庄捷报传出后,举国若狂。京沪沦陷后,笼罩全国的悲观空气一扫而空,抗战前途露出一线曙光。
——《李宗仁回忆录》
依材料可知,台儿庄战役的胜利给中国抗战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振奋了中国军民的精神
坚定了抗战意志和信念
台儿庄大捷,汉口举行胜利大游行,游行队伍一望无边
南京
重庆
武汉
武汉成为当时中国政治、军事的中心
日本大本营认为“只要攻占汉口、广州,就能支配中国”,于是日本御前会议就决定发动武汉会战,以“迅速解决中国事变”。
中国政府预期武汉陷落将会令中国停止抵抗。因此,中共在徐州会战前就提出,派周恩来、叶剑英、博古等人到武汉。
时间:
地点:
重要战役:
意义:
1938年6月—10月
湖北武汉
万家岭战役
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
二.保卫大武汉
武汉成为军事、经济、政治中心
1938年6月,日军集结40多万兵力进攻武汉。为保卫大武汉,中国军队部署100多万人参战。中国军队利用大别山、鄱阳湖和长江西岸有力地形,抵抗敌军。
蒋介石在武汉大学检阅国民革命军
万家岭战役中,我军重机枪阵地向敌发射。
万家岭战役中共消灭日军3000余人!
炮火弥漫、枪声震天的万家岭战役
为避免损失,保存既有有生力量,中国军队于1938年10月有序撤出武汉
历时4个多月(1938.6月-10月)
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
武汉会战
武汉保卫战后期,日军乘广州兵力空虚之机,占领广州。
在优势日军的疯狂进攻下,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节节败退,华北、华中和华南大片领土沦入敌手。
广州失陷
广州、武汉失陷后,日军的兵力已严重不足,物力财力都感觉困难,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战略相持
武汉会战 时间
地点
指挥
战役
特点
意义
1938年6月——10月
武汉及武汉外围地区
使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方针彻底破灭。
蒋介石
万家岭大捷等
兵力最多、战线最长、牺牲最重,创抗战以来规模之最
1937.7
1937.11
1937.12
1938.12
北平天津失陷
上海
失陷
南京
失陷
广州武汉失陷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南京
重庆
武汉
长沙
1941年12月,日军调集10余万兵力,以空军为掩护,对长沙发动了第三次进攻,扬言要到长沙过新年。中国军队与日军鏖战肉搏,反复争夺阵地,拼死抵抗。
三.第三次长沙会战
第三次长沙会战 时间
背景
经过
意义
1941年12月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前两次长沙会战,日军未占领长沙。
长沙城下,中国军队与日军鏖战肉搏,并打退来援敌人。在中国军队的搏杀下,歼灭大批日军,中国军队取得会战的胜利
第三次长沙会战,是珍珠港事变以来,盟国在亚洲战区中唯一的胜利,是自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盟军的第一次重大军事胜利
三、第三次长沙会战
在长沙南门外的修械所高地,负责守卫的中国军队一个团与日军展开激烈争夺。一日之内,双方进行了11次拉锯战,阵地多次易手,尸横遍野,战况惨烈。全团将士在团长
葛先才的率领下,誓与长沙共存亡,奋勇杀敌,与日军展开肉搏。炊事兵、马夫都加入了战斗。经过殊死拼杀,全团仅剩58人,最终守住了阵地。
第三次长沙会战中被国军打死的日军
第三次长沙会战中缴获的敌军器械
第三次长沙会战要图
豫湘桂战役
1944年初,日军发动豫湘桂战役。由于国民党政府在抗战后期,推行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政策,导致国民党军队一溃千里,丢失了豫、湘、桂等省的大部分和贵州省的一部分。
被俘的中国军人
合作探究
如何评价国民党在正面战场的抗战?
国民党正面战场是抗日的主力;
由于正面战场的顽强抵抗,粉碎了日本帝国主义三个月灭亡中国的战略计划,极大地消耗了日本的军事、经济势力,使其长期陷入中国战场的泥潭而不能自拔;
国民党正面战场支援了中共领导的敌后根据地的开辟和发展;
国民党中爱国抗战官兵的英雄事迹,振奋了民族精神,坚定了抗战必胜的信念;
扩大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
课堂小结
正面战场的抗战
台儿庄战役
保卫大武汉
第三次长沙会战
时间:1938年3月 — 4月
指挥者:李宗仁
意义:
正面战场的最大胜仗
时间:1938年6月 — 10月
著名战役:万家岭战役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意义:
时间:1941年12月
豫湘桂战役
意义:
对盟军起到鼓舞的作用
时间:1944年初
国民党消极抗日,积极反共,一溃千里
战役名称
台儿庄战役
武汉会战
第三次长沙会战
彻底粉碎日军速战速决的计划;
使抗战进入相持阶段
正面战场的最大胜仗!
对接连败退的英美盟军
起到鼓舞的作用
课堂检测
意义
1.1939年,国民政府电文称:查第二期抗战开始以及我备战区本运动战、游击战相配合积小胜为大胜之最高原则,以攻为守指导作战,屡遏凶焰,挫被顽敌,士气振奋,精神日旺。台(儿)庄胜利足为表征。该电文表明( )
A.中国军队取得抗战以来首次大捷
B.八路军在敌后抗日根据地英勇抗击日军
C.正面战场给日军以重大打击
D.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
C
课堂练习
2.武汉会战中,中国军队取得胜利的战役是( )
A.万家岭大捷 B.台儿庄战役
C.太原会战 D.徐州会战
3.一部反映抗日战争的电影中,有以下几个情节,你认为下列哪个情景在电影中发生不符合历史真实( )
A.卢沟桥的中国驻军奋起抵抗
B.邓世昌在黄海大战中英勇牺牲
C.武汉、广州失陷后,抗战进入相持阶段
D.第三次长沙会战中,中国军队大败日军
A
B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20课 正面战场的抗战
1.臧克家曾写道:“在这里,我们发挥了震天的威力!……在这里,我们击退寇兵!……台儿庄的名字和时间争长。”材料中指挥“我们击退寇兵”的司令长官是(  )
A.叶挺 B.赵登禹 C.佟麟阁 D.李宗仁
2. 张爷爷是一位国民党军人,他说:“那年在山东,我们把小鬼子狠狠地教训了一顿,后来听说我们打的那场战役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张爷爷说的“那场战役”指的是 (  )
A. 武汉会战 B. 第三次长沙会战 C. 台儿庄战役 D. 淞沪会战
3.这次战役历时4个多月,使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这次战役是(  )
A.台儿庄战役 B.淞沪会战 C.第三次长沙会战 D.武汉会战
4.1942年1月,美国《纽约先驱论坛报》报道:“湘北之大捷,其重要性最低限度可媲美英军在阿比西尼亚之胜利。”文中的军事胜利是指(  )
A.淞沪会战 B.台儿庄战役 C.武汉会战 D.第三次长沙会战
5.全面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组织的会战有(  )
①淞沪会战 
②第三次长沙会战 
③徐州会战
④武汉会战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6.台儿庄战役后,武汉、长沙、郑州几十万市民举行了盛大的庆祝集会和游行,中国人民抗战热情普遍高涨。由此可见,台儿庄战役(  )
A.标志着中国的抗日战争取得了胜利
B.振奋了中国人民坚持抗战的精神
C.是我国抗战以来的第一次大捷
D.迫使日本从战略进攻转入战略防御
7. 抗日战争中,国民党对日作战牺牲的将领共有115人,其中上将8人,中将42人,少将65人。这些数字主要说明(  )
A.正面战场抗击了绝大部分日军
B.国民党参战是抗战胜利的重要保证
C.国民党军队为抗战胜利作出了重大牺牲
D.军人英勇杀敌与政府消极抵抗形成鲜明对照
8.《武汉会战目的方针与策略指导》指出:“以目前国际形势观察,自力更生仍为我政略上最高原则,基于此而产生之作战指导方针,亦即持久战与消耗战。”由此判断(  )
A.中国共产党坚持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B.国民政府曾期待国际力量的援助
C.中国抗日战场自始至终都是独立的
D.国民政府消极抗日、积极反共
9.国民党军队在豫湘桂战役中一溃千里的主要原因是(  )
A.缺乏美军援助
B.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
C.国民政府消极抗日、积极反共
D.日军改变侵华方针
10.古往今来,优秀的中华儿女为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小明在复习中国抗日战争的相关内容时,利用学习的内容梳理知识。他整理的这段历史中,最主要内容是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和第三次长沙会战,这反映的是(  )
A.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爆发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
C.中国军队正面战场的抗战 D.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建立
11.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捷报传出后,举国若狂。京、沪沦陷后,笼罩全国的悲观空气至此一扫而空,抗战前途露出一线曙光。
——《李宗仁回忆录》
(1)上述图文材料反映的是哪一战役 结果如何
(2)说说这一战役的历史意义。
1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捷报传出后,举国若狂。……抗战前途露出一线曙光……为抗战发动以来的第一快事。
——《李宗仁回忆录》
材料二 叶挺将军曾评价万家岭战役:“万家岭大捷,挽洪都于垂危,作江汉之保障,并与平型关、台儿庄鼎足而三,盛名永垂不朽。”
材料三 美国总统罗斯福称“盟军的胜利,全赖华军长沙大捷”,英国媒体报道称“在此远东阴云密布之际,唯有长沙上空之云彩光辉夺目”。
材料四 豫湘桂战役的大溃退是抗战以来国民党正面战场的第二次大溃退,中国在豫湘桂战役中丧失4个省会、146座城市、7个空军基地和36个飞机场,丧失国土20多万平方千米。
(1)材料一中被李宗仁誉为“抗战发动以来的第一快事”的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万家岭战役”是哪次会战中的战役 该会战有何影响
(3)材料三与哪次会战有关 当时英美盟军面临怎样的战况
(4)结合上述材料,简要评价一下正面战场。
13.国民政府执行的是片面抗战路线,即不敢放手发动和武装民众,单纯依靠政府和正规军的抗战;在战略战术上,没有采取积极防御的方针,而是进行单纯的阵地防御战。
想一想,国民政府为什么要实行片面抗战路线 这种路线有何后果
参考答案与部分提示
1.D
2.C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提炼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由材料中的“山东”“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可以判断是台儿庄战役。故选C。
3.D 
4.D 
5.A
6.B [解析] 结合“台儿庄战役”“中国人民抗战热情普遍高涨”等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台儿庄战役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振奋了中国军民的精神,坚定了抗战意志和信念。故选B。
7.C 
8.B 
9.C
10.C
11.(1)台儿庄战役。在中国军队内外夹击下,日军被迫撤退,中国军队乘胜追击,共歼敌1万余人。
(2)台儿庄战役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振奋了中国军民的精神,坚定了抗战意志和信念。
12.(1)台儿庄战役取得胜利。
(2)武汉会战。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
(3)第三次长沙会战。英美盟军在太平洋战场接连败退。
(4)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组织多次战役,振奋了民族精神,坚定了中国军民抗战必胜的信念;但在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以后,国民政府消极抗日、积极反共,导致了国民党正面战场的大溃退。
13.这是由国民政府的阶级本质和阶级利益所决定的。不仅使正面战场节节失利,而且危害群众利益,不得人心,使国民政府孤立于人民群众之外。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