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洋务运动 课件+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第4课 洋务运动 课件+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10-18 23:16:31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4课 洋务运动
一、选择题
1.“尽管未能真正达到‘自强’‘求富’的目的,但是,它对中国的早期现代化却起到了不小的推动作用。”这里评价的是(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2.中国近代化起步的主要标志是( )
A.鸦片战争的发生 B.中华民国的成立
C.洋务运动的开展 D.新文化运动兴起
3.1887年,张之洞在广州创办广雅书院,教授经学、史学、理学和文学四门课程,后来院长朱一新将化学、光学等也加入课程中,并增加对国家治理政策的探讨。广雅书院的课程设置体现了(   )
A.西方列强的侵略 B.社会发展的需要
C.科举制度的变化 D.民主思想的传播
4.“经过三十年洋跃进,清朝陆军洋枪数量‘甲乎天下’,海军位列‘亚洲第一’……”这一局面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
A.天平天国运动 B.洋务运动
C.戊戌变法 D.辛亥革命
5.某校的历史专用教室中,在“中国近代化的起步”展板上展出下列一图片,据此可知这一栏目的标题应是(   )
A.民权民生
B.民主科学
C.实业救国
D.自强求富
6.曾纪泽说:“办洋务的难处,在于外国人的不讲道理,中国人的不明时势,只有徐图自强,才能扭转形势。”洋务派“徐图自强”的最早措施是(   )
A.仿效西方政治制度 B.学习西方自然科学
C.创办近代民用工业 D.兴办近代军事工业
7.洋务运动时李鸿章说:“古今国势,必先富而后能强,尤必富在民生,而国本乃可益固。”下列史实能印证这一思想的是(   )
A.创办安庆内军械所 B.创办江南制造总局
C.创办京师大学堂 D.创办轮船招商局
8.1865年,李鸿章将苏州的洋炮局迁至南京,成立了中国近代四大兵工企业之一的金陵机器制造局,拉开了南京兴办近代工业的序幕。这与下列哪一运动兴起有关(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9.美国汉学家芮玛丽评价中国近代某一运动时说:“不但一个王朝,而且一个文明看来已经崩溃了,但由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的一些杰出人物的非凡努力,它们终于死里求生,再延续了六十年。”其中“杰出人物”包括(   )
A.魏源 B.曾国藩
C.洪秀全 D.詹天佑
10.汪林茂在《层次递进的晚清三次新政》中评论某一历史事件时说:“其最大的意义并不是产生了‘自强’的效用,而是在古老的封建主义的‘体’上撕开了一道口子,开动了现代化的这辆列车。”据此可见,他认为(   )
A.洋务运动的进步作用主要体现在开启了近代化进程
B.戊戌变法冲击了陈旧腐朽的旧文化,具有启蒙意义
C.辛亥革命乃是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中显著的里程碑
D.反帝爱国的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11.“各口岸生意,已被洋人占尽,华官领官船另树一帜,洋人势力挟重资以倾夺,则须华商自立公司……收回洋人夺去之利。”这表明李鸿章兴办民用企业的一个重要目的是(   )
A.发展资本主义 B.追随外国资本主义
C.限制民族资本 D.抵制外国经济势力扩张
12.不列颠的枪炮使洋务派深刻认识到:“自强之道,以育人才为本;求才之道,尤宜以设学堂为先。”因此洋务派在各地创办外语学堂和军事技术学堂。这些洋务学堂的创办(   )
A.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B.抵制外国经济势力的入侵
C.建立起先进的工业化体系
D.推动中国教育近代化进程
13.为了应对变局,清政府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负责外交、通商等事务;设总税务司,管理全部海关税务:设同文馆,培养翻译、科技人才。这段话反映了(   )
A.封建制度的根本变化 B.关税自主权开始丧失
C.近代化探索由此起步 D.第一所近代高等学府创办
14.北京大学的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优良传统为振兴中华作出过重大贡献。这所大学的前身创建于( )
A.洋务运动时期 B.戊戌变法时期
C.辛亥革命时期 D.新文化运动时期
15.张之洞在创办汉阳铁厂时说:“正名办物枪炮之料,所需甚多,求之于夷,莫若求之于己,求富于己,方能自强不息,一时之费,得我万世之利也。”材料表明(   )
A.汉阳铁厂以维护清政府的统治为初衷
B.洋务运动得到了清朝政府的全力支持
C.汉阳铁厂从根本上打破了外国的垄断
D.汉阳铁厂实现了中国钢铁工业的振兴
二、综合题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94年之际,洋务军事工业雇用工人约10800人;洋务民用工业雇用工人约8000人;洋务矿业雇用工人约20000人,总计约为39000人……1843年至1893年,中国城镇人口由2072万增加到2351万,城市人口比重由5.1%提高至6%。近代城市的数目在增加。河北的唐山、河南的焦作、湖北的大冶、江西的萍乡、台湾的基隆等地,正是洋务派在那里采新法开矿,才发展为近代城市。
材料二 晚清财政收入结构表(单位:万两)
年代 农业税收入 工商业税收入 其他收入 总收入
数额 比重 数额 比重 数额 比重 数额 比重
1949 3281 77 969 23 - - 4250 100
1885 3071 40 3923 51 714 9 7708 100
1911 4810 16 20441 69 5 15 29696 100
材料三 1874年,李鸿章在《筹议海防折》中认为,当时中国“东南海疆万余里,各国通商传教,来往自如”,甚至进入了京城和各省。列强表面上打着和好的旗号,暗地里怀着吞并中国的野心,中国遇到“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他还认为,“轮船电报之速,瞬息千里;军器机事之精,工力百倍;炮弹所到,无坚不摧,水陆关隘,不足限制,又为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
请回答问题:
(1)据材料一,指出当时中国城市发展出现了怎样的变化趋势?这与哪一运动有关?
(2)据材料二,概括晚清财政收入结构有什么变化?说明这一变化与上述运动之间的关系?
(3)材料三中李鸿章认为造成“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的原因是什么。基于上述认识,李鸿章等洋务派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
参考答案:
1-15 ACBBD DDABA DDCBA
16.(1)变化:城镇人口、城市数量增加;运动:洋务运动。
(2)变化:农业税收减少,工商业税收(工商杂税收及其他收入)增加;工商业税收所占比重超过农业税收(答出其中任意一点即可,答案必须体现农业税收和工商业税收的比较);关系:说明洋务运动促进了当时工商业的发展。
(3)原因:列强怀着吞并中国的野心。
措施:创办新式军事工业,训练新式军队。筹建了福建、广东、南洋和北洋等海军。同时兴办了轮船、铁路、电报等新式民用工业。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35张PPT)
第4课 洋务运动
学习目标
1.了解洋务运动的时间、代表人物、口号;
2.掌握洋务运动的内容和评价;
3.通过对洋务运动作用的客观分析,提高运用辩证发展的观点看待历史事件的能力。
一、洋务运动的兴起
是指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清政府中的洋务派打着“自强” 、 “求富”的旗号,通过采用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创办近代军事工业、民用工业、创建近代海军和新式学堂,企图摆脱内忧外患、维护清政府封建统治的自救运动。客观上也是一场中国的近代化运动。
什么是洋务运动?
鸦片战争
圆明园遗址
史图情景
  面对两次鸦片战争中西方列强的尖船利炮,清政府统治集团内部的开明官员有什么样的举动?
合作探究
新知讲解
一、洋务运动的背景
思考: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面临什么样的形势?
内忧
外患
内外交困
(内忧外患)
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者。
清政府在两次鸦片战争中均遭失败。
洋务派: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统治集团内部一些较开明的官员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强兵富国,维护清朝统治。这些官员被称为“洋务派”。
洋务运动:
是指19世纪60到90年代,洋务派掀起的一场旨在“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
 在中央以奕訢为代表,在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为代表。
洋务派的代表
一、“自强”与“求富”
洋务派代表人物:
恭亲王奕?
曾国藩
左宗棠
李鸿章
张之洞
地方
中央
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和练兵方法,建设近代化国防
守旧排外,
原样统治
洋务派
顽固派
洋务运动的开展
 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洋务派掀起了“师夷长技”的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前期,洋务派以“自强”为口号,采用西方先进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
汉 阳 铁 厂
张之洞
轮船招商局
洋务运动前期:19世纪60年代~70年代
创办一批近代军事工业
李鸿章 安庆 1861
李鸿章 上海 1865
曾国藩
左宗棠 福州 1866
安庆军械所
江南制造总局
福州船政局
时间:
60年代
70年代
80年代
90年代
前期
“自强”
后期
主张:
19世纪60~90年代
( “师夷长技” )
目的:
维护清政府的统治
“求富”
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强兵富国
江南制造局
安庆军械所
福州船政局
“自强”与“求富”
  洋务运动后期,以“求富”为口号,在发展军事工业的同时又创办民用工业。
民用工业的发展
轮船招商局
汉阳铁厂
天津机器局
开平煤矿
湖北制造局
李鸿章
张之洞
崇厚
李鸿章
张之洞
上海
湖北汉阳
天津
唐山
先在广东
后迁武昌
1872
1890
1867
1877
1888
为了洋务的需要,洋务派还做了哪些事情?
从德国请来的技师竟然听不懂中国话,国外制造枪炮的书,竟也没人看懂。懂得外文的中国人太少了……
生产出较为先进的武器
鸦片战争时期清军使用的竹制火铳
洋务运动时江南制造总局仿制的毛瑟枪
鸦片战争时清军装备
洋务运动后期清军装备
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
建立新式海陆军
从19世纪60年代起,洋务派开始组建新式洋枪队,淘汰传统兵器,采用西式兵操练兵,使清朝军队的武器和战术逐渐发生变化。
左宗棠收复新疆
巩固边防
1875年,清政府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他采取:“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策略,成功收复新疆。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
 19世纪80年代,洋务派筹建了福建、广州、南洋、和北洋四支海军。其中北洋舰队规模最大
筹建新式海军
从19世纪70年代起,洋务派开始大规模进行近代海防建设,筹建新式海军。
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洋务运动的结果?
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 我只是一个裱糊匠,面对一个破屋只知修葺却不能改造。 …… ——李鸿章
没有触动封建制度(根本原因),练兵海军只是治标不治本。
只学习技术不改变落后的政治制度,不能使中国实现富强。
近代教育的发展
  影响: 培养了一批近代外交、军事和科技人才,促进了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
1862年创办近代第一所新式学堂——京师同文馆。
 背景:洋务派为适应中外交涉和开展洋务运动的需要。
第一所新式学堂:
京师同文馆(1862年,北京)
派遣留学生
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
创办新式学堂,设立翻译馆,派遣留学生出国
洋务运动的结果:
失败
目的:
维护清政府的统治
没有实现
是一场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失败的原因:
①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维护清政府的统治洋务派,企图靠单纯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和设备,而不是彻底改变封建制度。
②清政府内部的腐败
③外国势力的挤压。
(根本原因)
洋务运动的性质:
新知导入
合作探究
如何评价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的“评价”
1.性质或地位: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
2.进步性:
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后三年,外轮就损失1300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十万匹。
湖北织布局的机器全部购于英国,投产后,日产棉纱100担,能织原色布、斜纹布、花布等,畅销于鄂、湘、川等省,还远销国外。
一批军事工业
一批民用工业
一批新式海军
一批新式学堂
一批新式人才
3、局限性:
3.洋务运动的“评价”
由于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和巩固清政府的统治,再加上其内部的腐败和外国势力的挤压,它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最终失败。
背景
目的
主要
内容
创办近代军事工业
创办近代民用工业
创建新式海陆军
评价
时间
口号
代表




强兵富国,摆脱困境,维护清朝统治
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
自强、求富
1个中央代表 + 4个地方代表
内外交困
局限性
积极作用
(19世纪60~90年代)
1.单学器物不改落后政治制度,不可能实现自强的目标。
2.国家富强必须以民族独立为前提。
3.中国现代化需要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但必须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打破外国对高、精、尖技术的垄断。
4.完善管理制度,防止办事官员贪污腐败,中饱私囊.
启示
1.“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主张此观点的派别是( )
A.顽固派 B.洋务派
C.资产阶级维新派 D.资产阶级革命派
2.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包括( )
①创办军事工业 ②创办民用工业
③筹建海军 ④废除科举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B
A
课堂练习
C
3.洋务运动期间创办的民用工业中不包括( )
A.湖北织布局 B.轮船招商局
C.江南制造总局 D.汉阳铁厂
4.史学家陈旭麓认为“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的重要事件是(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A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谢谢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