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运球、双手胸前传接球(教案)
授课人:
教材内容 篮球:运球、双手胸前传接球
课的目标及重难点 1、知识目标:进一步熟悉球性,初步建立运球,双手胸前传接球动作概念。
2、技能目标:学习提高运球、双手胸前传接球的技术动作和对球的控制和支配能力;发展灵敏、速度、耐力等身体素质。(重点)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勇敢、机智、果断的优良品质和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难点)
场地器材 篮球20个,2号篮球场。
课的部分 教学内容及手段 组织教法
开始部分2’ 体育委员整队,清点人数,向教师报告。 师生问好,宣布本课的教学内容和目标, 安排病假学生。 组织:成三列横队集合,如图示一:
要求:精神饱满,注意力集中。
准备部分9’ 运球热身练习:
方法:学生右转成一路纵队依次领球后沿篮球场半场进行行进间运球练习。每经过四角换手。高低手、快慢自由掌握。 二、准备活动: 学生将球放在体侧,面向老师跟做准备活动:头部运动,活动腕踝关节,抖动手指,体前屈,活动膝关节,篮球预备式,侧向滑步。
三、 熟悉球性
方法:各种姿势的抛接球,球绕头、绕腰、膝、胯下绕8字等。 一、组织:如图示二: 教法:教师提示,学生按要求自由练习。
要求:运球过程中注意保持预备式,注意观察,注意体会运球手法
教师提示、领做。
教法:讲解、示范,练习中巡回指导,注意示范的几个面。
要求:注意持球手型,球尽量不要落地。 三、安全措施: 散开距离适当,尽量利用好场地宽度。
基本部分30’ 一、运球:
A、高低运球,B、单手前后左右运球,C、左右手交替运球,D、体前变向运球,E、胯下运球。
重点:运球的手型,按拍球的部位、力量。
要求:注意护球动作,眼睛注意观察。
二、双手胸前传接球
重点:传接球的手型,上下肢协调配合,传球要从胸前传出,抖动手腕,接球时积极迎球、引球。 三、游戏:运球接力 四、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 重点:侧向滑步,跑动积极,注意配合,尽量向同伴跑进方向传球。
一、组织:在篮球场内练习
教法:教师讲解、示范,指导学生自由模仿、创造练习。教师巡视、指导、纠错。 注意提醒学生运球手法:按吸法。 二、练习组织如图示三:(两人一组,面对面,间距4-5米,原地,60次)
学生熟练动作后扩大间距至5-7米,30次。 教法:讲解、示范、纠错,教师巡视指导。 组织:学生分成人数均等的两路纵队站在篮球架两侧,排头各持一球,发令后用右手运球至中线换左手运回手递手交下一人。输方做10个俯卧撑。 规则:中途不准换手,手递手交球给下一人。 组织:两路纵队,两人一组,间距4—6米,站在篮球场端线后准备。传至中线返回交下一组。两人一组,自由练习。 安全注意事项:尽量利用场地宽度,注意避让。
结束部分3’ 一、整队,放松活动:团身下蹲,交叉步摆腿,深呼吸。
二、总结,下课。 教法:教师讲解、示范,学生模仿练习。
组织:成三列横队集中。
课的预计 1、练习密度:55%左右; 2、运动负荷:中上; 3、平均心率:130次/分左右
4、最高心率:180次/分。5、预计70 % 的学生掌握较好。
课后反思:1、课的容量偏大,运球和双手胸前传接球应该各为一个教学内容;2、课堂紧凑,学生的活动量完全达到,预期效果较好。3、注重教师的引领和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