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5张PPT)
《世说新语》两则
刘义庆
《陈太丘与友期行》
万千的天使要起来歌颂小孩子小孩子那细小的身躯里含着伟大的灵魂有着无穷的机智
——冰心
一、冰心诗句导入
二、题目显真章
(作者补充)
陈太丘:指陈实(104~187)。字仲弓,东汉颍川许(现在河南省许昌市东)人。因曾任太丘长(太丘县在今河南省永城县西北,长,县级长官),所以称陈太丘。他是东汉后期以操守严正著称的人,不论在朝在野都有极高威望。
三、读中见真意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四、短文含义我来讲
字词
①与友期行 ②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③门外戏 ④尊君在不
⑤待君久不至 ⑥相委而去
⑦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⑧下车引之 ⑨元方入门不顾
约定
丢下
才
嬉戏、玩耍
通“否”读fǒu
对别人父亲的尊称
对别人的尊称“您”
对自己父亲的尊称
丢下;离开
信:信用、诚信
礼貌、礼节
拉、牵拉
回头
四、短文含义我来讲
翻译
①期日中,过中不至。
②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③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太丘与朋友约定的时间是正午,过了正午还不见朋友来。
不是人啊!与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我走了。
友人听了很惭愧,走下车拉元方,元方走进自己家门连头也不回。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去后 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 答曰:“待君久不至, 已去。”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四、短文含义我来讲
补充选文省略的部分
(友)
(太丘)
(友)
(元方)
(家君)
(君)
(君)
人物 身份 语言 行为动作 人物品性
四、小组合作
活动一:小组齐读选文,完成下列表格
人物 身份 语言 行为动作 人物品性
陈寔 太丘长 太丘舍去
友人 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 七岁孩童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戏;入门不顾
四、小组合作
活动一:小组齐读选文,完成下列表格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元方
元方义正词严地指出了父亲朋友的两点错误。◎元方首先指出其父友人失约在先,是不守信用的;◎其次指出其父友人的不知反省,反而出言不逊,是没有礼貌的。◎再次,七岁少年,能有此等见识,足以见陈太丘家风传统,必是一个书香门第,重视对子女“仁义礼智信”的教育;再者,能够看出,元方小小少年,敢于质疑太丘之友,足以见其胆识!
明白事理,落落大方,聪慧知礼
◎他言而无信,不守信用。◎到了之后问表现得有礼貌;◎当得知陈太丘已经先行离开不但不反省自己的过失,反而怒责太丘,态度粗野蛮横,十分无礼,可以看出他是一个缺乏修养,没有礼貌的人;◎在元方义正辞严的批评后,他惭愧下车,又表现得较为诚恳,有知错能改的精神。
友
“期日中,过中不至”
“尊君在不”
“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友人惭,下车引之
言而无信,粗鲁无礼,知错能改
五、话题辩论
围绕“‘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这个话题,展开辩论。
正方:元方这样做,不失礼。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方:元方这样做,有失礼仪。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创编表演
1.揣摩人物对话的语气、语调及其思想感情 ,尽量表现出人物的性格特征。 2.以艺术创编的方式,通过合理想象,对原故事人物、事件作合乎逻辑的丰富和补充,甚至改编。 3.学生自由组合,演员人数自定,不准带书,可用现代语言,也可用文言。给你们五分钟准备。
七、作业安排
1.整理本课字词,积累背诵,自习听写
2.查找积累有关诚信的故事和名人名言,课前三分钟讲述
3.完成练习册相关习题
本课结束(共29张PPT)
自古以来,出现过许多聪颖机智的少年儿童,关于他们的美谈,至今流传。今天,就有这样的一位,透过文字,穿越历史的长河,来到我们面前,与我们见面……
《世说新语》
陈太丘与友期
——刘义庆
学习目标
①朗读并理解课文,积累文言词语。
② 认识传统美德的价值。
③背诵课文。
读一读
注意:
字音、停顿、语气。
留:国号、年号、地名、官名、人名、书名等可照录不翻译。
替:用现代汉语替换古义词。
调:调整倒装句子语序,使之符合现代汉语的习惯。
补:补出省略句中省略的内容。
删:删去没有实在意义的词。
增: 按现代语言习惯加字 , 把单音节词语变成双音节词语.
译一译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
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
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 ”答
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约定
中午时分
才
年龄
尊称,您的父亲
通“否”
等待
嬉戏
当时
尊称,“您”
文意疏通
放弃
离开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
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
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
门不顾。
语气词,“啊”
丢下,舍弃
离开
谦词,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信用
拉
回头看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陈太丘跟一位朋友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是中午,过了中午朋友还没有到,陈太丘就不再等候离开了,陈太丘走后朋友才到达。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
元方当时才七岁,在门外嬉戏。客人问元方:“你父亲在吗?”
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答道:“父亲等了你好久你不来,已经离开了。”那人便生气的说:“(你父亲)真不是人,和别人约好一起走,却把人丢下自己走了。”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定的时间是中午,(到了)中午(您)(却)没有到,(这)就是没有信用;对着人家儿子骂他的父亲,(这)便是没有礼貌。” 客人感到惭愧,便从车里下来想拉元方,元方径直走入家门根本不回头看。
君:
家君:
尊君:
有礼貌地称呼对方,相当于“您”.
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
谦词,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补充举例:
令尊、令堂、令郎、令爱
家父(家严)、家母(家慈)、
舍妹(弟)、犬子
小小翻译家
看谁翻译的最准确、最流畅
比一比
抢答题:
解释下列词语:
期:
日中:
乃至:
委:
去:
引:
顾:
尊君在不:
约定
正午时分
才到
通“否”
丢下
离开
拉
回头看
期日中,过中不至。
太丘与朋友约定的时间是正午,过了正午朋友还没有到。
友人听了很惭愧,走下车拉元方,元方走进自己家门连头也不回。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 答曰:“( )待( )久( )不至,( )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用君、 家君 、尊君填空。
家君
君
君
家君
尊君
陈太丘与友期行
太丘舍去
去后乃至
门外戏
相委而去
则是无信
友人惭
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解释下列重点字词。
约定
不再等候就走了。
才
回头看
诚信
拉
离开
丢下
玩耍
惭愧
原文 成语
期:“与友期行”——不期而遇:
去:“去后乃至”——去危就安:
信:“则是无信”——言而有信:
顾:“入门不顾”——瞻前顾后:
没有约定而遇见。指意外碰见。
离开危险,趋于安全。
说话靠得住,有信用。
瞻:向前看;顾:回头看。看看前面,又看看后面。形容做事之前考虑周密慎重。也形容顾虑太多,犹豫不决。
通假字
尊君在不 通
古今异义
待君久不至,已去
古义:
去
今义:
不 否
离开
到,往。
1、用圈点勾画的批注方法,结合课文内容分析人物的形象。(提示:找出可以反映人物性格的词语。)
析一析
友人
元方
问 怒 引之
答 曰 不顾
聪明、刚正、懂礼识仪,义正言辞
无信、无礼、暴躁易怒,知错就改
观点明确,理由充分。
2、“元方入门不顾” 是否失礼呢?
问题探究
3、假如你是元方、友人或者陈太丘,遇到文中的情况,你会怎么做?
2、元方入门不顾是否无礼?
(1)并不失礼。“入门不顾”表现他正直不阿的性格。
(2)失礼。客人已经认错了,就该原谅他 。
3、这篇课文给你什么启示?
看谁背的最快!
背一背
期 舍 戏 引 顾
名 言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孔子
你必须以诚待人,别人才会以诚相
拓一拓
真诚到永远——海尔著名广告语
报——李嘉诚
自古英雄出少年
司马光砸缸
孔融让梨
曹冲称象
曹植作《七步诗》
王冕四岁学画
甘罗十二做宰相
王羲之七岁通书法
围绕课文内容,任选一个角度(如从诚信、懂礼识仪、知错能改……方面)写一篇读后感
作业:
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知识 方法 启示)
小结
读、译、析、积、拓
文言文学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