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生物中考真题分类汇编(全国版)-生物技术(1)
一、单选题
1.(2021·济南)下列关于发酵技术和食品保存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低温冷藏可以用来保存新鲜的蔬菜水果
B.微生物的大量繁殖是食品腐败的主要原因
C.有氧条件下,用乳酸菌发酵制作酸奶或泡菜
D.酵母菌发酵产生二氧化碳,使馒头或面包变得松软
【答案】C
【知识点】发酵技术
【解析】【解答】A、低温冷藏能抑制生物的呼吸作用,可以用来保存新鲜的蔬菜水果,A说法正确。
B、微生物的大量繁殖是食品腐败的主要原因,B说法正确。
C、在无氧条件下,乳酸菌可以分解葡萄糖产生乳酸,所以,常用乳酸菌发酵制作酸奶或泡菜,C说法错误。
D、酵母菌在有氧色条件下,分解葡萄糖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使馒头或面包变得松软,D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此题考查酵母菌和乳酸菌发酵,为基础题,难度不大,熟记即可,理解的基础上熟记:
微生物的发酵在食品的制作中有重要的作用,如制酸奶要用到乳酸菌、做馒头和面包要用到酵母菌;食品腐烂的原因是微生物的大量繁殖,故食品保存的基本原理就是采用一定的方法抑制或阻止微生物在食品中的生长和繁殖,如高温、密封等;根据温度对呼吸作用影响的原理,在贮存蔬菜、水果时可以抑制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的消耗,延长蔬菜的储存时间。
2.(2021·济南)基因工程是在分子水平上进行的遗传操作。下列不是依据该技术的是( )
A.利用嵌入相应基因的“工程菌”生产生长激素
B.袁隆平利用海南野生水稻作亲本培育出优良水稻品种
C.将草鱼生长激素基因转入鲤鱼体内培育出生长速度快的鲤鱼
D.将苏云金芽孢杆菌中产生杀虫毒素的基因移植到棉花体内培育出抗虫棉
【答案】B
【知识点】基因工程的原理;转基因技术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利用嵌入相应基因的“工程菌”生产生长激素,这属于转基因技术,是基因工程,A不符合题意。
B、袁隆平利用海南野生水稻作亲本培育出优良水稻品种,这是杂交育种,不属于基因工程,B符合题意。
C、将草鱼生长激素基因转入鲤鱼体内培育出生长速度快的鲤鱼 ,是转基因技术,属于基因工程,C不符合题意。
D、将苏云金芽孢杆菌中产生杀虫毒素的基因移植到棉花体内培育出抗虫棉,是转基因技术,属于基因工程,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此题考查基因工程的应用,为基础题,难度一般,熟记:基因工程的操作水平属于分子水平,其运用的原理为基因重组,基因工程是指按照人们的意愿,进行严格的设计,并通过体外DNA重组和转基因等技术,赋予生物以新的遗传特性,从而创造出更符合人们需要的新的生物性状,转基因技术是在分子水平向上进行的基因重组,依据的原理是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3.(2021·赤峰)观察下面四幅图,其所运用的生物技术对应正确的是( )
A.①组织培养②克隆技术③转基因技术④诱变育种
B.①无土栽培②克隆技术③转基因技术④诱变育种
C.①组织培养②转基因技术③诱变育种④人工选择育种
D.①无土栽培②克隆技术③杂交育种④诱变育种
【答案】A
【知识点】组织培养;生物变异的应用;转基因技术及其应用;克隆技术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①繁殖植物幼苗,是利用的组织培养。植物的组织是指在无菌的条件下,将植物的茎尖、茎段和叶片等切成小块,培养在特制的培养基上,通过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使它逐渐发育成完整的植物体的技术。利用组织培养这种技术,可以在短时间内大批量的培育出所需要的植物新个体。例如:快速繁殖无病毒兰花就属于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②克隆指的是先将含有遗传物质的供体细胞的核移植到去除了细胞核的卵细胞中,然后促使这一新细胞分裂繁殖发育成胚胎。当胚胎发育到一定程度后,再被植入动物子宫中使动物怀孕,便可产下与提供细胞核者基因相同的动物,它是一种无性繁殖技术。多莉羊的诞生,是克隆技术。
③基因控制性状,美国科学家培育出“超级鼠”必须改变鼠的基因,把一种生物的某个基因,用生物技术的方法转入到另一种生物的基因组中,培育出的转基因生物,就有可能表现出转入基因所控制的性状,这项技术叫做转基因技术。
④通过卫星搭载培育出的太空椒,它的品质和产量大大提高,其根本原因是:太空椒是在太空条件下,引起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而培育成的新品种,育种原理是诱变育种。
所以,题图涉及到的生物技术是:①组织培养②克隆技术③转基因技术④诱变育种,故答案为:A。
【分析】生物技术它主要包括发酵技术和现代生物技术,现代生物技术一般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和蛋白质工程.20世纪末,随着计算生物学、化学生物学与合成生物学的兴起,发展了系统生物学的生物技术-即系统生物技术,包括生物信息技术、纳米生物技术与合成生物技术等。
4.(2021·长春)我国科学家从苏云金杆菌中提取抗虫基因,导入到棉花细胞中,成功培育出了抗虫棉。该科研成果利用的生物技术是( )
A.转基因技术 B.杂交技术 C.克隆技术 D.发酵技术
【答案】A
【知识点】转基因技术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转基因技术就是把一个生物体的基因转移到另一个生物体DNA中的生物技术。故抗虫棉利用的生物技术是转基因技术,A符合题意。
B.利用基因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使基因重组,产生稳定的、可以遗传的、具有优良性状的新品种,属于杂交育种,B不符合题意。
C.克隆技术本身的含义是无性繁殖,即由同一个祖先的细胞分裂繁殖而形成的纯细胞系,该细胞系中每个细胞的基因彼此相同,C不符合题意。
D.发酵技术在食品的制作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发酵技术是指利用微生物的发酵作用,运用一些技术手段控制发酵过程,大规模的生产发酵产品的技术,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转基因技术是指运用科学手段从某种生物中提取所需要的基因,将其转入另一种生物中,使与另一种生物的基因进行重组,从而产生特定的具有变异遗传性状的物质。
5.(2021·株洲)下列食品的制作过程没有利用发酵技术的是( )
A.腐乳 B.甜酒 C.酸奶 D.面条
【答案】D
【知识点】发酵技术
【解析】【解答】微生物的发酵在食品的制作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如制馒头、做面包、酿甜酒等要用到酵母菌,制酸奶和泡菜要用到乳酸菌;制腐乳要用霉菌;面条是利用晾晒去除水分的特点,抑制细菌真菌的生长繁殖,来延长面条的保质期,与发酵无关。可见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微生物的发酵在食品、药品等的制作和生产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如制馒头、做面包、酿酒等要用到酵母菌,制酸奶和泡菜要用到乳酸菌等。
6.(2021·永州)生物技术在工业、农业、环保、医药等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下列成果中利用了发酵技术的是( )
A. 酱油
B. 抗虫棉
C.
D. 试管苗
【答案】A
【知识点】发酵技术
【解析】【解答】A.发酵技术指的是人们利用微生物的发酵作用,运用一些技术手段控制发酵的过程,从而进行大规模生产发酵产品的技术,故酱油的制作利用的是发酵技术,A符合题意。
B.转基因技术是指运用科学手段从某种生物中提取所需要的基因,将其转入另一种生物中,使与另一种生物的基因进行重组,从而培育出转基因生物,故抗虫棉的培育利用了转基因技术,B不符合题意。
C.克隆是英文“clone”的音译,是利用生物技术由无性生殖产生与原个体有完全相同基因组织后代的过程。科学家把人工遗传操作动物繁殖的过程叫克隆,这门生物技术叫克隆技术,故多莉的培育利用了克隆技术,C不符合题意。
D.植物的组织培养是根据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这个理论,从植物体分离出符合需要的组织、器官或细胞,原生质体等,通过无菌操作,在无菌条件下接种在含有各种营养物质及植物激素的培养基上进行培养以获得再生的完整植株或生产具有经济价值的其他产品的技术,故试管苗的培育利用了组织培养技术,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发酵技术是指采用现代工程技术手段,利用微生物的某些特定功能,为人类生产有用的产品,或直接把微生物应用于工业生产过程的一种新技术。
7.(2021·江津)下列高科技成果中,根据转基因工程原理进行的是( )
A.袁隆平利用杂交技术培育出超级水稻
B.通过体细胞克隆技术培育出克隆羊
C.通过返回式卫星搭载种子培育出太空椒
D.将苏云金杆菌的某些基因移植到棉花体内,培育出抗虫棉
【答案】D
【知识点】转基因技术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杂交水稻指选用两个在遗传上有一定差异,同时它们的优良性状又能互补的水稻品种进行杂交,生产具有杂种优势的子代,就是杂交水稻。因此,杂交水稻属于有性生殖,新品种的基因组成发生了改变,原理是基因重组,A不符合题意。
B.克隆又称“体细胞的无性繁殖”。在克隆羊多莉的培育过程中,由甲羊提供细胞核,乙羊提供去核卵细胞,丙羊是代孕母羊,多莉的相貌与甲羊相似,说明遗传信息储存在细胞核中。故克隆羊的原理是克隆技术,B不符合题意。
C.太空椒是在太空条件下,引起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而培育成的新品种。该育种原理是基因突变,C不符合题意。
D.早在1997年,我国科学家就成功地培育出“抗虫棉”新品种,是将一种细菌来源的Bt杀虫蛋白基因经过改造,转到了棉花中,使棉花细胞中存在这种杀虫蛋白质,专门破坏棉铃虫等鳞翅目害虫的消化系统,导致其死亡,而对人畜无害。故将苏云金杆菌的某些基因移植到棉花体内,培育出抗虫棉的原理是转基因工程,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转基因技术是指运用科学手段从某种生物中提取所需要的基因,将其转入另一种生物中,使与另一种生物的基因进行重组,从而产生特定的具有变异遗传性状的物质。
8.(2021·北京)研究人员从一种海鱼中获得抗冻蛋白基因,将其转入到番茄细胞中,获得了抗冻的番茄品种。该过程主要应用了( )
A.克隆技术 B.杂交技术 C.转基因技术 D.发酵技术
【答案】C
【知识点】转基因技术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研究人员从一种海鱼中获得抗冻蛋白基因,将其转入到番茄细胞中,获得了抗冻的番茄品种。科学家把海鱼的抗冻蛋白基因转入番茄细胞,番茄获得了抗冻的性状。这是利用了转基因技术得到了转基因番茄。
故答案为:C。
【分析】转基因技术是指运用科学手段从某种生物中提取所需要的基因,将其转入另一种生物中,使与另一种生物的基因进行重组,从而产生特定的具有变异遗传性状的物质。
9.(2021·通辽)下列实例与采用的生物技术搭配不正确的是( )
A.利用大肠杆菌生产胰岛素——转基因技术
B.太空椒的培育——杂交育种
C.草莓的“试管苗培育”——植物组织培养
D.小羊“多莉”的诞生——克隆技术
【答案】B
【知识点】转基因技术及其应用;克隆技术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转基因技术就是把一个生物体的基因转移到另一种生物体内的生物技术。由于细菌繁殖速度很快,科学家把人的胰岛素基因转移到大肠杆菌中,使大肠杆菌表达出了人的胰岛素,故产生胰岛素的大肠杆菌使用到了基因工程技术,A不符合题意。
B.利用基因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使基因重组,产生稳定的、可以遗传的、具有优良性状的新品种,属于杂交育种。而太空椒的培育是利用了太空的射线等条件产生的诱变育种,B符合题意。
C.植物的组织培养是利用无性生殖的原理快速繁殖植物的高新技术手段, 而草莓的“试管苗培育”需要植物组织培养技术,C不符合题意。
D.克隆又称“体细胞的无性繁殖”。在克隆羊多莉的培育过程中,由甲羊提供细胞核,乙羊提供去核卵细胞,丙羊是代孕母羊,多莉的相貌与甲羊相似,说明遗传信息储存在细胞核中。故小羊“多莉”的诞生利用了克隆技术,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太空育种即航天育种,也称空间诱变育种,是将作物种子或诱变材料搭乘返回式卫星送到太空,利用太空特殊的环境诱变作用,使种子产生变异,再返回地面培育作物新品种的育种新技术。
10.(2021·张家界)下列关于日常生活中的生物技术原理的应用,错误的是( )
A.米酒的酿制——利用了酵母菌的发酵作用
B.酸奶的制作——利用了醋酸菌的发酵作用
C.沼气的产生——利用了甲烷菌在无氧条件下分解有机物
D.食品的冷藏——低温可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答案】B
【知识点】发酵技术;食品保存的常用方法
【解析】【解答】A.米酒是将糯米和甜酒曲(含酵母菌)按一定比例混合发酵而成,使用了发酵技术,A不符合题意。
B.酸奶是以鲜牛奶为原料,加入乳酸菌发酵而成,牛奶经乳酸菌的发酵后使原有的乳糖变为乳酸,易于消化,具有甜酸风味,B符合题意。
C.农作物秸秆、人粪尿和禽畜粪尿中,有很多有机物。在没有氧气的环境下,甲烷菌利用这些有机物分解产生的氢和二氧化碳结合生成甲烷。沼气的主要成分就是甲烷,C不符合题意。
D.细菌和真菌等微生物的生长繁殖需要一适宜的温度。故环境温度低,微生物生长繁殖速度慢,是因为低温可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细菌在生活和工业上的应用:
①乳酸菌与发酵:利用乳酸菌制作酸奶、泡菜和青贮饲料等.其发酵原理是:在无氧的条件下,将葡萄糖转化成乳酸和能量;
②醋酸杆菌与制醋:利用醋酸杆菌制作白醋、黑醋等。其制作原理是:利用醋酸杆菌,将葡萄糖转化为醋酸;
③甲烷细菌与沼气:利用甲烷细菌,在无氧的条件下,将有机物进行发酵,产生沼气,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
真菌在生活和工业上的应用:
①酵母菌与发酵:利用酵母菌制作馒头、包子和蛋糕等。其发酵原理是:酵母菌在有氧时,把葡萄糖转化成二氧化碳和水;
②酵母菌与酿酒:利用酵母菌酿造各种酒类。其酿造原理是:酵母菌在无氧时,把葡萄糖转化成二氧化碳、酒精和能量;
③青霉菌与医药:利用青霉菌提取青霉素(抗生素),它是治疗细菌性传染病的特效药,如:肺炎等;
④霉菌与酱油等:利用霉菌制作酱油、豆豉和豆腐乳等。其制作原理是:将淀粉转化成葡萄糖,将蛋白质转化成氨基酸。
11.(2021·枣庄)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极大满足了我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制作酸奶利用了乳酸菌的乳酸发酵
B.真空包装的食品“鼓袋”就不能食用
C.克隆羊“多莉”的诞生属于有性生殖
D.转基因技术可以定向改良动植物品种
【答案】C
【知识点】发酵技术;转基因技术及其应用;克隆技术及其应用;食品保存的常用方法
【解析】【解答】A.利用乳酸菌可以制作酸奶,制作时容器必须密封,以便为其提供无氧环境,A不符合题意。
B.真空包装就是把袋中的空气抽走,使食品和空气隔绝,防止食品变质。正常情况下它应当是瘪瘪的,袋子紧贴着食品。一旦鼓袋说明食品已经变质,微生物的作用产生了大量气体,所以是不能食用的,B不符合题意。
C.克隆技术属于无性生殖,无性生殖的特点是保持母体的性状,不会改变,所以克隆羊“多莉”的诞生属于无性生殖,C符合题意。
D.转基因技术可以定向改良动植物品种,如利用转基因技术培育出高蛋白含量的马铃薯和玉米等,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克隆技术即无性繁殖技术,因为它不需要雌雄交配,不需要精子和卵子的结合,只需从动物身上提取一个单细胞,用人工的方法将其培养成胚胎,再将胚胎植入雌性动物体内,就可孕育出新的个体。
12.(2021·济宁)生物技术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将下列生物技术应用到生产、生活和科研中,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
A.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快速培育某些植物的优良品种
B.氧气充足时,在适宜的温度下用乳酸菌发酵制作酸奶
C.采用低温冷藏、冷冻来抑制微生物的繁殖速度,延长食品保质期
D.将鱼的抗冻基因转入番茄细胞中培育耐寒能力强的番茄
【答案】B
【知识点】组织培养;发酵技术;转基因技术及其应用;食品腐败的主要原因
【解析】【解答】A.组织培养指的是在无菌的情况下,将植物体内的某一部分器官或组织,如茎尖、芽尖、形成层、根尖、胚芽和茎的髓组织等从植物体上分离下来,放在适宜培养基上培养,经过一段时间的生长、分化最后长成一个完整的植株。利用这种技术,只需要少量植物材料,就可以在短期内诱导出大量“试管苗”,所以成本不高。这种方法繁殖速度快,受季节影响小,而且诱导变异也比较容易,所以繁殖周期不长,A不符合题意。
B.制酸奶和泡菜要用到乳酸菌,在无氧的条件、适宜的温度下,乳酸菌发酵产生乳酸,使得菜或牛奶呈现一种特殊的风味,B符合题意。
C.对食品进行低温处理,可减慢微生物的繁殖速度,延长食品保质期,C不符合题意。
D.转基因技术是把一种生物的某个基因,用生物技术的方法转入到另一种生物的基因组中,培育出转基因生物,就可能表现出转基因所控制的性状。将鱼的抗冻基因转入番茄细胞中可培育耐寒能力强的番茄,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制酸奶要用到乳酸杆菌,乳酸菌属于细菌,通过分裂进行生殖,在无氧的条件下,牛奶经酵母菌的发酵后使原有的乳糖变为乳酸,易于消化,所以具有甜酸风味,其营养成分与鲜奶大致相同,是一种高营养食品。
13.(2021·成都)端午节的早晨,小琴的妈妈为她准备了丰盛的早餐,这些食品中不需要利用微生物发酵的是( )
A.面包 B.酸奶 C.泡菜 D.粽子
【答案】D
【知识点】发酵技术
【解析】【解答】微生物的发酵在食品的制作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如制馒头、做面包、酿酒等要用到酵母菌,制酸奶和泡菜要用到乳酸菌,乳酸菌发酵产生乳酸,使得菜和奶有一种特殊的酸味。而粽子的制作不需要利用微生物发酵。
故答案为:D。
【分析】发酵技术是指采用现代工程技术手段,利用微生物的某些特定功能,为人类生产有用的产品,或直接把微生物应用于工业生产过程的一种新技术。
14.(2021·常德)下列实例与所采用的生物技术,搭配不正确的是( )
A.葡萄酒酿制——发酵技术
B.抗虫棉——转基因技术
C.试管婴儿——克隆技术
D.名贵花卉蝴蝶兰快速繁育——组织培养技术
【答案】C
【知识点】组织培养;发酵技术;转基因技术及其应用;克隆技术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酿造葡萄酒用到酵母菌,属于发酵技术,不符合题意。
B、培养抗虫棉利用的是转基因技术,在棉花的细胞中转入了能抵抗虫害的基因,不符合题意。
C、试管婴儿是精子和卵细胞在体外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在体外培养3~5天,形成胚胎后移植回母体子宫,着床继续发育形成胎儿直至分娩,不属于克隆技术,符合题意。
D、名贵花卉蝴蝶兰快速繁育是利用组织培养在无菌条件下培养获得,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试管婴儿”是让精子和卵子在试管中结合而成为受精卵,然后再把它(在体外受精的新的小生命)送回女方的子宫里(胚卵移植术),让其在子宫腔里发育成熟,与正常受孕妇女一样,怀孕到足月,正常分娩出婴儿。
15.(2021·郴州)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和制药方面有广泛应用。下列有关生物技术的应用,正确的是( )
A.制作面包、馒头离不开乳酸菌
B.制作酸奶、泡菜离不开酵母菌
C.利用细菌生产抗生素
D.利用醋酸菌生产醋酸
【答案】D
【知识点】发酵技术
【解析】【解答】A、制作面包、馒头离不开酵母菌,酵母菌经过发酵可以分解面粉中的葡萄糖,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气体,遇热膨胀而形成小孔,使得馒头或面包暄软多孔,A说法错误。
B、 制作酸奶、泡菜离不开乳酸菌,乳酸菌在无氧的条件下,可以分解葡萄糖产生乳酸,B说法错误。
C、抗生素是利用真菌生产的,用于医药工业,如青霉菌可以生产青霉素,C说法错误。
D、利用醋酸菌生产醋酸,D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此题考查微生物对人体的应用,为基础题,比较简单,熟记即可,注意身边的实例是关键,泡菜、酸奶的制作是用的乳酸菌,醋酸菌用来制醋,酵母菌制作面包、馒头、酿酒,根瘤菌用于豆科植物的固氮。
16.(2021·常州)下列与转基因技术无关的是( )
A.用酵母制作馒头 B.用大肠杆菌生产人胰岛素
C.奶牛分泌人生长激素 D.抗虫棉花体内有抗虫毒素
【答案】A
【知识点】转基因技术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用酵母做馒头、面包运用的是微生物的发酵技术,A不符合题意。
B、科学家把控制合成人胰岛素的基因转入大肠杆菌内,并利用大肠杆菌大量生产人胰岛素。因此,生产胰岛素的大肠杆菌应用了转基因技术,B不符合题意。
C、科学家通过转基因技术获得了含有人生长激素基因的奶牛,C不符合题意。
D、 我国科学家过转基因技术培育出一种抗虫棉花,它含有苏云金芽孢杆菌中控制合成毒素的基因,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此题考查转基因技术,为基础题,难度不大,熟记:转基因技术是指运用科学手段从某种生物中提取所需要的基因,将其转入另一种生物中,使与另一种生物的基因进行重组,从而培育出转基因生物,转基因技术依据的原理是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17.(2021·天水)醪糟酿制工艺简单,口味香甜醇美,深受人们喜爱。下列哪一种微生物可用来酿制醪糟( )
A.酵母菌 B.醋酸菌 C.青霉菌 D.乳酸菌
【答案】A
【知识点】发酵技术
【解析】【解答】题干中提到的醪糟就是我们俗称的米酒,酿米酒要用到酵母菌,酵母菌在无氧的条件下,可以把葡萄糖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可见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此题考查发酵技术,比较简单,需要多注意积累生活中常用到的发酵技术及发酵产品,微生物的发酵技术在食品、药品的制作中具有重要意义,如制馒头、面包和酿酒要用到酵母菌,制酸奶和泡菜要用到乳酸菌,制醋要用到醋酸杆菌,利用青霉发酵可以提取出青霉素等。
18.(2021·恩施)流程图可加深理解帮助记忆,对以下流程图的解读错误的是( )
A.若此图表示视觉的形成过程,则A可表示外界光线,B为视觉感受器,C为视觉中枢
B.图中B表示人体内某结构,则①②中一条为动脉血管,另一条必为静脉血管
C.若此图表示生物进化,从A到C的规律为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从简单到复杂
D.若图示为转基因技术,A为基因,B表示另-种生物体的DNA ,C表示基因A控制的性状
【答案】B
【知识点】血液循环的途径;视觉的形成;听觉的形成;转基因技术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视网膜是视觉感受器,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是形成视觉的部位,即,A表示外界光线,B为视觉感受器,C为视觉中枢,A说法正确。
B、如果此结构B是肾小球的话,那么①出球小动脉和②入球小动脉都是动脉血管,并且入球小动脉和出球小动脉内流的都是动脉血,可见B说法错误。
C、生物的进化历程可概括为:由简单到复杂,由水生到陆生,由低等到高等,C说法正确。
D.转基因技术就是把一个生物体的基因转移到另一种生物的DNA中的生物技术,被转入的生物就会表现出基因所控制的性状,依据的原理是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若图示为转基因技术,A为基因,B表示另一种生物体的DNA ,C表示基因A控制的性状,D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此题考查的内容综合性强,解答此题需要熟记视觉的形成、肾小球的结构特点、生物进化的历程、转基因技术方面的知识,并注意它们之间的联系,明确:视觉感受器是视网膜,形成视觉的部位是大脑皮层上的视觉中枢,同样,耳蜗是听觉感受器,形成听觉的部位是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肾单位中的肾小球比较特殊,不但属于泌尿系统,实质上是一个毛细血管球,属于循环系统,肾小球两端的入球小动脉和出球小动脉都为动脉血管,内流动脉血。
19.(2021·恩施)微生物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有关叙述合理的是( )
A.病毒结构简单,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组成;须通过寄生或腐生才能存活
B.酵母菌可用于酿醋和制泡菜;蘑菇细胞内含有叶绿体,属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
C.多数真菌由菌丝构成,能够产生孢子繁殖后代;青霉能与所有的细菌共生
D.微生物相对表面积大,代谢类型多,繁殖速度快,所以微生物分布广泛
【答案】D
【知识点】真菌的形态结构和营养方式;病毒的结构和繁殖方式;发酵技术
【解析】【解答】A、病毒结构简单,没有细胞结构,只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组成,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内才能存活,可见A说法错误。
B、酵母菌可用于制作面包和酿酒,蘑菇细胞不含叶绿体,属于食用型大型真菌,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B说法错误。
C、大多数的多细胞真菌由菌丝构成,靠孢子繁殖后代,青霉菌产生的青霉素会抑制某些细菌的细胞壁的合成,影响细菌的正常生长,所以,青霉菌不能与所有的细菌共生,C说法错误。
D、微生物形态微小,相对表面积大,代谢类型多,繁殖速度快,所以微生物分布广泛,D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此题考查病毒、细菌、真菌的结构、繁殖方式等基础知识,为基础题,比较简单,熟记:
病毒结构比较特殊,没有细胞结构,只有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
真菌有真正的细胞核,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属于真核生物,但是细胞内不含叶绿体,靠现成的有机物生活;
细菌为单细胞生物,细胞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但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只有DNA集中的区域,属于原核生物,细胞内不含叶绿体,靠现成的有机物生活。
20.(2021·青岛)下列食品制作过程中,不依靠微生物发酵的是( )
A.豆腐 B.酱油 C.酸奶 D.苹果醋
【答案】A
【知识点】发酵技术
【解析】【解答】A.豆腐主要的生产过程一是制浆,即将大豆制成豆浆;二是凝固成形,即豆浆在热与凝固剂的共同作用下凝固成含有大量水分的凝胶体,故豆腐的制作不需要微生物发酵,A符合题意。
B.酱油主要由黄豆、小麦、食盐经过制曲、发酵等程序酿造而成,使用了发酵技术,B不符合题意。
C.酸奶是以鲜牛奶为原料,加入乳酸菌发酵而成,牛奶经乳酸菌的发酵后使原有的乳糖变为乳酸,易于消化,具有甜酸风味,C不符合题意。
D.参与果醋制作的微生物是醋酸菌,其新陈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果醋制作的原理: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发酵技术是指采用现代工程技术手段,利用微生物的某些特定功能,为人类生产有用的产品,或直接把微生物应用于工业生产过程的一种新技术。
21.(2021·龙东)下列运用了转基因技术的是( )
A.利用青霉提取青霉素 B.利用大肠杆菌生产胰岛素
C.试管婴儿的诞生 D.克隆羊的诞生
【答案】B
【知识点】转基因技术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青霉素生产可分为青霉菌发酵和提取精制两个步骤,A不符合题意。
B.把人的胰岛素基因注入大肠杆菌体内,再将大肠杆菌放入发酵罐中进行大规模培养,可以通过大肠杆菌生产胰岛素,因此大肠杆菌能大量生产胰岛素,运用的是转基因技术,B符合题意。
C.试管婴儿是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的俗称,是指采用人工方法让卵细胞和精子在体外受精,并进行早期胚胎发育,然后移植到母体子宫内发育而诞生的婴儿,C不符合题意。
D.使一只母羊的体细胞的细胞核和另一只母羊的无核卵细胞形成融合细胞,进而培育成克隆羊属于克隆技术,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转基因技术是指运用科学手段从某种生物中提取所需要的基因,将其转入另一种生物中,使与另一种生物的基因进行重组,从而产生特定的具有变异遗传性状的物质。
22.(2021·贺州)现代生物技术在农业、食品、医药等领域中广泛应用。下列实例与采用的生物技术搭配不正确的是( )
A.把控制合成胰岛素的基因转入大肠杆菌内,使大肠杆菌生产胰岛素——转基因技术
B.太空中的射线引起普通甜椒种子的基因发生改变——诱变育种
C.绵羊“多莉”的诞生——克隆技术
D.试管婴儿——组织培养
【答案】D
【知识点】生物变异的应用;转基因技术及其应用;克隆技术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转基因技术就是把一个生物体的基因转移到另一种生物体内的生物技术。由于细菌繁殖速度很快,科学家把人的胰岛素基因转移到大肠杆菌中,使大肠杆菌表达出了人的胰岛素,故产生胰岛素的大肠杆菌使用到了基因工程技术,A不符合题意。
B.通过卫星搭载培育出的太空椒,它的品质和产量大大提高,其根本原因是:太空椒是在太空射线等条件下,引起普通甜椒种子的基因发生改变而培育成的新品种,B不符合题意。
C.克隆又称“体细胞的无性繁殖”。在克隆羊多莉的培育过程中,由甲羊提供细胞核,乙羊提供去核卵细胞,丙羊是代孕母羊,多莉的相貌与甲羊相似,说明遗传信息储存在细胞核中。 故绵羊“多莉”的诞生应用到了克隆技术,C不符合题意。
D.试管婴儿是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的俗称,是指采用人工方法让卵细胞和精子在体外受精,并进行早期胚胎发育,然后移植到母体子宫内发育而诞生的婴儿,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组织培养指的是在无菌的情况下,将植物体内的某一部分器官或组织,如茎尖、芽尖、形成层、根尖、胚芽和茎的髓组织等从植物体上分离下来,放在适宜培养基上培养,经过一段时间的生长、分化最后长成一个完整的植株。
23.(2021·贺州)某同学学习制作米酒的探究实验后,在课堂上分享他的实验操作步骤:①浸泡→②蒸熟米饭并冷却→③加酒曲→④保温发酵,并对此步骤作出解释。你认为不恰当的是( )
A.蒸熟米饭需要冷却的目的是避免高温杀死细菌
B.步骤③的目的是进行接种
C.保温是为了给酵母菌的发酵提供适宜的温度
D.制作米酒过程中,尽量少打开容器,防止杂菌污染
【答案】A
【知识点】发酵技术
【解析】【解答】A.蒸熟米饭需要冷却的目的是避免高温杀死酒曲中的酵母菌,A符合题意。
B.接种就是把已有的菌种,用某种方式取少量的菌种,接到培养基上的过程。故步骤③的目的是把酒曲中的酵母菌接种到米饭中,B不符合题意。
C.酵母菌的生存需要营养物质、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故保温是为了给酵母菌的发酵提供适宜的温度,C不符合题意。
D.空气中存在着需要细菌、真菌。故制作米酒过程中,尽量少打开容器,防止杂菌污染,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制酒要用到酵母菌,酵母菌进行出芽生殖,在无氧的条件下,酵母菌发酵能分解葡萄糖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在有氧时会产生水和二氧化碳。
二、判断题
24.(2021·株洲)转基因技术、克隆技术等现代生物技术也可能给人类带来不利影响。
【答案】(1)正确
【知识点】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克隆技术与伦理
【解析】【解答】转基因技术、克隆技术等生物技术的发展为人类带来巨大利益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明显的或潜在的威胁或一些社会伦理问题,比如克隆人会影响到人类的伦理问题,用转基因技术制造的生物武器等会对人民生命安全造成威胁。故题干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生物技术它主要包括发酵技术和现代生物技术,现代生物技术一般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和蛋白质工程。20世纪末,随着计算生物学、化学生物学与合成生物学的兴起,发展了系统生物学的生物技术-即系统生物技术,包括生物信息技术、纳米生物技术与合成生物技术等。
三、实验探究题
25.(2021·聊城)酸奶因其独特的风味及丰富的营养倍受人们喜爱。某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制作酸奶的条件设计了如下探究实验。
第一步:将新鲜牛奶倒入洁净的烧杯,加入适量的蔗糖(约占牛奶总量的10%),加热煮沸4-5分钟,将广口瓶洗净并浸泡在水中,用水加热煮沸5分钟。
第二步:当牛奶自然冷却到40℃左右时,按照1:5的比例将准备好的酸奶加入牛奶中;充分摇匀并测定奶的酸碱度。
第三步:将烧杯中的奶平均分成三份,装满三只广口瓶。1号和2号广口瓶盖上瓶盖密封,3号广口瓶不盖瓶盖(如右图所示)。
第四步:将1号广口瓶放置于0℃-5℃的环境中,2号和3号广口瓶放置于30℃-35℃的环境中。4-6小时后,观察瓶内奶的变化,并测定各瓶中奶的酸碱度。
请根据以上探究实验设计,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1)该实验设计探究的问题是:制作酸奶是否需要 和 ?
(2)1号瓶和2号瓶对照,变量是 。1号瓶能不能和3号瓶形成一组对照实验? ;如果能,实验变量是什么?若不能,其原因是什么? 。
若最终只在2号瓶中成功获得酸奶,则2号瓶和3号瓶对照可得的结论是
(3)牛奶加热煮沸、广口瓶等实验器材清洗并进行加热处理的目的是 ,以免影响实验效果。
(4)向牛奶中按比例加人酸奶属于细菌、真菌一般培养方法中的 步骤;牛奶煮沸后需要自然冷却到40℃左右时,再加人准备好的酸奶,这是因为温度过高容易 。
【答案】(1)适宜的温度;空气
(2)温度;不能;变量不唯一;空气抑制酸奶的形成(或制作酸奶需要无空气)
(3)去除杂菌
(4)接种;杀死乳酸菌
【知识点】科学探究的过程;发酵技术
【解析】【解答】(1)根据题干所述,1号1号广口瓶放置于0℃-5℃的环境中,2号广口瓶放置于30℃-35℃的环境中,可见1号和2号的变量是温度,1号和2号作为对照,探究的问题是制作酸奶需要适宜的温度吗?1号和2号广口瓶盖上瓶盖密封,3号广口瓶不盖瓶盖,2号和3号的变量是空气,2号和3号作为对照,探究的问题是制作酸奶需要空气吗?所以,该实验设计探究的问题是:制作酸奶是否需要适宜的温度和空气。
(2)对照实验中,1号广口瓶和2号广口瓶形成对照,变量是温度。1号和3号两组装置中,有两个变量是温度和空气,因此1号和3号广口瓶不能形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不唯一,2号和3号唯一的变量是氧气,3号和2号作为对照,若最终只在2号瓶中成功获得酸奶,则2号瓶和3号瓶对照对照可得的结论是空气会抑制酸奶的形成(或制作酸奶需要无空气)。
(3)“牛奶加热煮沸、清洗广口瓶等实验器材”,目的是消灭杂菌,避免杂菌对实验的影响,以免影响实验效果。
(4)培养细菌、真菌的方法步骤包括:配制培养基、高温灭菌、接种、和恒温培养。将酸奶加入到牛奶中,相当于接种。所以,根据题干所述,向牛奶中按比例加人酸奶属于细菌、真菌一般培养方法中的接种步骤;牛奶煮沸后需要自然冷却到40℃左右时,再加人准备好的酸奶,这是因为温度过高容易杀死乳酸菌。
故答案为:(1)适宜的温度、空气;(2)温度、不能、变量不唯一;空气抑制酸奶的形成(或制作酸奶需要无空气);(3)去除杂菌;(4)接种、杀死乳酸菌。
【分析】此题考查乳酸菌发酵探究实验,此题难度不大,熟记即可,熟知:解答此题需要熟记: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微生物的发酵在食品的制作中应用十分广泛,制作酸奶要用到乳酸菌。酸奶是以鲜牛奶为原料,加入乳酸菌发酵而成,其原理是在无氧的条件下,乳酸菌发酵产生乳酸,易于消化,所以具有甜酸风味;除此之外,酵母菌发酵制作面包和馒头;醋酸菌发酵制醋等。
四、综合题
26.(2021·本溪)下图是克隆羊“多莉”形成过程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多莉”的诞生与三只母羊有关,它的性状与母羊 最相似;母羊C的作用是 。
(2)从生殖的方式看,“克隆羊多莉”的生殖方式属于哪种生殖方式(______)
A.有性生殖 B.无性生殖 C.组织培养 D.变态发育
【答案】(1)B;代孕
(2)B
【知识点】克隆技术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1)由图可知,三只羊与多利的关系:母羊A为多莉提供了去核卵细胞,也就是早期胚胎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母羊B为多莉提供了细胞核,也就是遗传物质;母羊C为多莉提供了胚胎发育的场所—子宫,也就是植入子宫内膜后,为多利提供了营养物质。综上分析可知,“多莉”的诞生与三只母羊有关,它的性状与母羊B最相似;母羊C的作用是代孕。
(2)克隆技术本身的含义是无性繁殖,即由同一个祖先的细胞分裂繁殖而形成的纯细胞系,该细胞系中每个细胞的基因彼此相同。因此,从生殖的方式看,“克隆羊多莉”的生殖方式属于无性生殖。
故答案为:B。
【分析】克隆技术即无性繁殖技术,因为它不需要雌雄交配,不需要精子和卵子的结合,只需从动物身上提取一个单细胞,用人工的方法将其培养成胚胎,再将胚胎植入雌性动物体内,就可孕育出新的个体。
27.(2021·海南)科研人员选择体色为白色和黑色的家猪,利用显微注射法向细胞核中注射水母绿色荧光蛋白基因,培育出了白天显现出原来的体色、夜晚显现荧光的转基因猪,研究过程示意图如下,请分析回答:
(1)该实验说明生物的性状主要由 控制。
(2)培育荧光丁猪的生殖方式属于 生殖。
(3)如果让荧光丁猪和另一头性别为 的黑色家猪杂交,生下了一头白色小猪,这头小猪的基因组成为 (显性基因用H表示,隐性基因用h表示)。
(4)该实验运用到的现代生物技术有 。
【答案】(1)基因
(2)无性
(3)雌性;hh
(4)转基因技术、克隆(核移植)技术、胚胎移植
【知识点】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关系;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转基因技术及其应用;克隆技术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1)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叫做性状,通过转基因猪产生的过程可知,注射过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细胞发育成绿色荧光猪,转入该基因的猪能发出绿色荧光说明基因控制着生物的性状。
(2)培育荧光丁猪的生殖方式没有经过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属于无性生殖。
(3)荧光丁猪的细胞核来自黑色雄性乙猪,所以基因与乙猪相同,性别为雄性,颜色黑色,则让荧光丁猪和另一头性别为雌性的黑色家猪杂交,生下了一头白色小猪,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中,若后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中没有的性状,那么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白色小猪则为隐性性状,由hh控制。
(4)由实验示意图可知:该实验运用到的现代生物技术有核移植、胚胎移植等现代生物技术。
【分析】转基因技术是指运用科学手段从某种生物中提取所需要的基因,将其转入另一种生物中,使与另一种生物的基因进行重组,从而产生特定的具有变异遗传性状的物质。
28.(2021·烟台)牛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勤劳、坚韧、诚实的象征。牛年来临,习主席提出“要发扬为民服务孺子牛、创新发展拓荒牛、艰苦奋斗老黄牛的精神,发愤图强,奋勇前进。”牛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让我们进一步来认识它。
(1)
牛的生殖发育具有 的特征。
(2)
在黄牛养殖基地,同学们发现不是所有的牛都是有角的,有角和无角在遗传学上称为 。一头无角小牛的双亲都是有角的,若控制有角、无角的基因用B、b表示,则上述小牛及其双亲的基因组成分别是 。
(3)1965年,王应睐率领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了结晶牛胰岛素,胰岛素具有治疗 的作用。人体中的胰岛素是由 分泌的。
(4)如图是科学家董雅娟培育克隆牛“康康”和“双双”的过程图解,这属于 生殖。“康康”和“双双”与A几乎完全相同,说明 。
(5)
人乳铁蛋白可以抑制胃肠细菌感染。科学家把人乳铁蛋白基因导入牛的体内,使奶牛的乳房变成“批量生产含人乳铁蛋白牛奶的车间”,这样的“生产车间”被称为 。
【答案】(1)胎生、哺乳
(2)相对性状;bb、Bb、Bb
(3)糖尿病;胰岛
(4)无性;细胞核控制生物的遗传和发育
(5)生物反应器
【知识点】哺乳动物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性状和相对性状;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克隆技术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1)牛属于哺乳动物,胎生、哺乳是哺乳动物所特有的。
(2)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如牛的有角和无角。一头无角小牛的双亲都是有角的,子代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无角,那么新出现的性状——无角就是隐性性状,有角就是显性性状;若控制有角、无角的基因用B、b表示,那么有角的基因组成是BB或Bb,无角的基因组成是bb,分别来自于亲代,那么亲代有角的基因组成就是Bb。
(3)胰岛素是由胰岛分泌的,胰岛素的作用是调节糖在体内的吸收、利用和转化等,如促进血糖(血液中的葡萄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的分解等;因此可以用胰岛素治疗糖尿病。
(4)从生殖的方式看,克隆属于无性生殖,原因是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示意图可知,“康康”和“双双”是由B牛提供的无核卵细胞和A牛提供的细胞核融合而成的细胞发育来的,因此“康康”和“双双”的长相几乎与A牛一模一样。
(5)科学家通过基因工程技术,把“人乳铁蛋白基因”转到牛的体内,可从这些转基因牛的乳汁中获得能够抑制人胃肠道细菌感染的人乳铁蛋白。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因此它产出的牛奶中会含有人乳铁蛋白,因此把此过程称为生物反应器。
故答案为:(1)胎生、哺乳;(2)相对性状;bb、Bb、Bb;(3)糖尿病;胰岛;(4)无性;细胞核控制生物的遗传和发育(康康和双双的遗传物质来自A);(5)生物反应器
【分析】(1)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面有毛,一般分头、颈、躯干、四肢和尾五个部分;牙齿分化,体腔内有膈,心脏四腔,用肺呼吸;大脑发达,体温恒定,是恒温动物;哺乳;胎生。
(2)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之分。显性基因是控制显性性状发育的基因,隐性基因,是支配隐性性状的基因;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3)胰岛素的主要功能是调节糖在体内的吸收、利用和转化等,如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的分解,从而降低血糖的浓度.若胰岛素分泌不足,会使血糖浓度超过正常水平,一部分葡萄糖随尿排出,患糖尿病。
(4)生物反应器是指利用动物做“生产车间”,生产人类所需的某些物质.目前比较理想的生物反应器是乳房生物反应器.利用生物反应器来生产人类所需要的某些物质,可以节省建设厂房和购买仪器设备的费用,减少复杂的生产程序和环境污染。
1 / 12021生物中考真题分类汇编(全国版)-生物技术(1)
一、单选题
1.(2021·济南)下列关于发酵技术和食品保存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低温冷藏可以用来保存新鲜的蔬菜水果
B.微生物的大量繁殖是食品腐败的主要原因
C.有氧条件下,用乳酸菌发酵制作酸奶或泡菜
D.酵母菌发酵产生二氧化碳,使馒头或面包变得松软
2.(2021·济南)基因工程是在分子水平上进行的遗传操作。下列不是依据该技术的是( )
A.利用嵌入相应基因的“工程菌”生产生长激素
B.袁隆平利用海南野生水稻作亲本培育出优良水稻品种
C.将草鱼生长激素基因转入鲤鱼体内培育出生长速度快的鲤鱼
D.将苏云金芽孢杆菌中产生杀虫毒素的基因移植到棉花体内培育出抗虫棉
3.(2021·赤峰)观察下面四幅图,其所运用的生物技术对应正确的是( )
A.①组织培养②克隆技术③转基因技术④诱变育种
B.①无土栽培②克隆技术③转基因技术④诱变育种
C.①组织培养②转基因技术③诱变育种④人工选择育种
D.①无土栽培②克隆技术③杂交育种④诱变育种
4.(2021·长春)我国科学家从苏云金杆菌中提取抗虫基因,导入到棉花细胞中,成功培育出了抗虫棉。该科研成果利用的生物技术是( )
A.转基因技术 B.杂交技术 C.克隆技术 D.发酵技术
5.(2021·株洲)下列食品的制作过程没有利用发酵技术的是( )
A.腐乳 B.甜酒 C.酸奶 D.面条
6.(2021·永州)生物技术在工业、农业、环保、医药等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下列成果中利用了发酵技术的是( )
A. 酱油
B. 抗虫棉
C.
D. 试管苗
7.(2021·江津)下列高科技成果中,根据转基因工程原理进行的是( )
A.袁隆平利用杂交技术培育出超级水稻
B.通过体细胞克隆技术培育出克隆羊
C.通过返回式卫星搭载种子培育出太空椒
D.将苏云金杆菌的某些基因移植到棉花体内,培育出抗虫棉
8.(2021·北京)研究人员从一种海鱼中获得抗冻蛋白基因,将其转入到番茄细胞中,获得了抗冻的番茄品种。该过程主要应用了( )
A.克隆技术 B.杂交技术 C.转基因技术 D.发酵技术
9.(2021·通辽)下列实例与采用的生物技术搭配不正确的是( )
A.利用大肠杆菌生产胰岛素——转基因技术
B.太空椒的培育——杂交育种
C.草莓的“试管苗培育”——植物组织培养
D.小羊“多莉”的诞生——克隆技术
10.(2021·张家界)下列关于日常生活中的生物技术原理的应用,错误的是( )
A.米酒的酿制——利用了酵母菌的发酵作用
B.酸奶的制作——利用了醋酸菌的发酵作用
C.沼气的产生——利用了甲烷菌在无氧条件下分解有机物
D.食品的冷藏——低温可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11.(2021·枣庄)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极大满足了我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制作酸奶利用了乳酸菌的乳酸发酵
B.真空包装的食品“鼓袋”就不能食用
C.克隆羊“多莉”的诞生属于有性生殖
D.转基因技术可以定向改良动植物品种
12.(2021·济宁)生物技术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将下列生物技术应用到生产、生活和科研中,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
A.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快速培育某些植物的优良品种
B.氧气充足时,在适宜的温度下用乳酸菌发酵制作酸奶
C.采用低温冷藏、冷冻来抑制微生物的繁殖速度,延长食品保质期
D.将鱼的抗冻基因转入番茄细胞中培育耐寒能力强的番茄
13.(2021·成都)端午节的早晨,小琴的妈妈为她准备了丰盛的早餐,这些食品中不需要利用微生物发酵的是( )
A.面包 B.酸奶 C.泡菜 D.粽子
14.(2021·常德)下列实例与所采用的生物技术,搭配不正确的是( )
A.葡萄酒酿制——发酵技术
B.抗虫棉——转基因技术
C.试管婴儿——克隆技术
D.名贵花卉蝴蝶兰快速繁育——组织培养技术
15.(2021·郴州)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和制药方面有广泛应用。下列有关生物技术的应用,正确的是( )
A.制作面包、馒头离不开乳酸菌
B.制作酸奶、泡菜离不开酵母菌
C.利用细菌生产抗生素
D.利用醋酸菌生产醋酸
16.(2021·常州)下列与转基因技术无关的是( )
A.用酵母制作馒头 B.用大肠杆菌生产人胰岛素
C.奶牛分泌人生长激素 D.抗虫棉花体内有抗虫毒素
17.(2021·天水)醪糟酿制工艺简单,口味香甜醇美,深受人们喜爱。下列哪一种微生物可用来酿制醪糟( )
A.酵母菌 B.醋酸菌 C.青霉菌 D.乳酸菌
18.(2021·恩施)流程图可加深理解帮助记忆,对以下流程图的解读错误的是( )
A.若此图表示视觉的形成过程,则A可表示外界光线,B为视觉感受器,C为视觉中枢
B.图中B表示人体内某结构,则①②中一条为动脉血管,另一条必为静脉血管
C.若此图表示生物进化,从A到C的规律为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从简单到复杂
D.若图示为转基因技术,A为基因,B表示另-种生物体的DNA ,C表示基因A控制的性状
19.(2021·恩施)微生物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有关叙述合理的是( )
A.病毒结构简单,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组成;须通过寄生或腐生才能存活
B.酵母菌可用于酿醋和制泡菜;蘑菇细胞内含有叶绿体,属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
C.多数真菌由菌丝构成,能够产生孢子繁殖后代;青霉能与所有的细菌共生
D.微生物相对表面积大,代谢类型多,繁殖速度快,所以微生物分布广泛
20.(2021·青岛)下列食品制作过程中,不依靠微生物发酵的是( )
A.豆腐 B.酱油 C.酸奶 D.苹果醋
21.(2021·龙东)下列运用了转基因技术的是( )
A.利用青霉提取青霉素 B.利用大肠杆菌生产胰岛素
C.试管婴儿的诞生 D.克隆羊的诞生
22.(2021·贺州)现代生物技术在农业、食品、医药等领域中广泛应用。下列实例与采用的生物技术搭配不正确的是( )
A.把控制合成胰岛素的基因转入大肠杆菌内,使大肠杆菌生产胰岛素——转基因技术
B.太空中的射线引起普通甜椒种子的基因发生改变——诱变育种
C.绵羊“多莉”的诞生——克隆技术
D.试管婴儿——组织培养
23.(2021·贺州)某同学学习制作米酒的探究实验后,在课堂上分享他的实验操作步骤:①浸泡→②蒸熟米饭并冷却→③加酒曲→④保温发酵,并对此步骤作出解释。你认为不恰当的是( )
A.蒸熟米饭需要冷却的目的是避免高温杀死细菌
B.步骤③的目的是进行接种
C.保温是为了给酵母菌的发酵提供适宜的温度
D.制作米酒过程中,尽量少打开容器,防止杂菌污染
二、判断题
24.(2021·株洲)转基因技术、克隆技术等现代生物技术也可能给人类带来不利影响。
三、实验探究题
25.(2021·聊城)酸奶因其独特的风味及丰富的营养倍受人们喜爱。某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制作酸奶的条件设计了如下探究实验。
第一步:将新鲜牛奶倒入洁净的烧杯,加入适量的蔗糖(约占牛奶总量的10%),加热煮沸4-5分钟,将广口瓶洗净并浸泡在水中,用水加热煮沸5分钟。
第二步:当牛奶自然冷却到40℃左右时,按照1:5的比例将准备好的酸奶加入牛奶中;充分摇匀并测定奶的酸碱度。
第三步:将烧杯中的奶平均分成三份,装满三只广口瓶。1号和2号广口瓶盖上瓶盖密封,3号广口瓶不盖瓶盖(如右图所示)。
第四步:将1号广口瓶放置于0℃-5℃的环境中,2号和3号广口瓶放置于30℃-35℃的环境中。4-6小时后,观察瓶内奶的变化,并测定各瓶中奶的酸碱度。
请根据以上探究实验设计,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1)该实验设计探究的问题是:制作酸奶是否需要 和 ?
(2)1号瓶和2号瓶对照,变量是 。1号瓶能不能和3号瓶形成一组对照实验? ;如果能,实验变量是什么?若不能,其原因是什么? 。
若最终只在2号瓶中成功获得酸奶,则2号瓶和3号瓶对照可得的结论是
(3)牛奶加热煮沸、广口瓶等实验器材清洗并进行加热处理的目的是 ,以免影响实验效果。
(4)向牛奶中按比例加人酸奶属于细菌、真菌一般培养方法中的 步骤;牛奶煮沸后需要自然冷却到40℃左右时,再加人准备好的酸奶,这是因为温度过高容易 。
四、综合题
26.(2021·本溪)下图是克隆羊“多莉”形成过程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多莉”的诞生与三只母羊有关,它的性状与母羊 最相似;母羊C的作用是 。
(2)从生殖的方式看,“克隆羊多莉”的生殖方式属于哪种生殖方式(______)
A.有性生殖 B.无性生殖 C.组织培养 D.变态发育
27.(2021·海南)科研人员选择体色为白色和黑色的家猪,利用显微注射法向细胞核中注射水母绿色荧光蛋白基因,培育出了白天显现出原来的体色、夜晚显现荧光的转基因猪,研究过程示意图如下,请分析回答:
(1)该实验说明生物的性状主要由 控制。
(2)培育荧光丁猪的生殖方式属于 生殖。
(3)如果让荧光丁猪和另一头性别为 的黑色家猪杂交,生下了一头白色小猪,这头小猪的基因组成为 (显性基因用H表示,隐性基因用h表示)。
(4)该实验运用到的现代生物技术有 。
28.(2021·烟台)牛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勤劳、坚韧、诚实的象征。牛年来临,习主席提出“要发扬为民服务孺子牛、创新发展拓荒牛、艰苦奋斗老黄牛的精神,发愤图强,奋勇前进。”牛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让我们进一步来认识它。
(1)
牛的生殖发育具有 的特征。
(2)
在黄牛养殖基地,同学们发现不是所有的牛都是有角的,有角和无角在遗传学上称为 。一头无角小牛的双亲都是有角的,若控制有角、无角的基因用B、b表示,则上述小牛及其双亲的基因组成分别是 。
(3)1965年,王应睐率领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了结晶牛胰岛素,胰岛素具有治疗 的作用。人体中的胰岛素是由 分泌的。
(4)如图是科学家董雅娟培育克隆牛“康康”和“双双”的过程图解,这属于 生殖。“康康”和“双双”与A几乎完全相同,说明 。
(5)
人乳铁蛋白可以抑制胃肠细菌感染。科学家把人乳铁蛋白基因导入牛的体内,使奶牛的乳房变成“批量生产含人乳铁蛋白牛奶的车间”,这样的“生产车间”被称为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发酵技术
【解析】【解答】A、低温冷藏能抑制生物的呼吸作用,可以用来保存新鲜的蔬菜水果,A说法正确。
B、微生物的大量繁殖是食品腐败的主要原因,B说法正确。
C、在无氧条件下,乳酸菌可以分解葡萄糖产生乳酸,所以,常用乳酸菌发酵制作酸奶或泡菜,C说法错误。
D、酵母菌在有氧色条件下,分解葡萄糖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使馒头或面包变得松软,D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此题考查酵母菌和乳酸菌发酵,为基础题,难度不大,熟记即可,理解的基础上熟记:
微生物的发酵在食品的制作中有重要的作用,如制酸奶要用到乳酸菌、做馒头和面包要用到酵母菌;食品腐烂的原因是微生物的大量繁殖,故食品保存的基本原理就是采用一定的方法抑制或阻止微生物在食品中的生长和繁殖,如高温、密封等;根据温度对呼吸作用影响的原理,在贮存蔬菜、水果时可以抑制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的消耗,延长蔬菜的储存时间。
2.【答案】B
【知识点】基因工程的原理;转基因技术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利用嵌入相应基因的“工程菌”生产生长激素,这属于转基因技术,是基因工程,A不符合题意。
B、袁隆平利用海南野生水稻作亲本培育出优良水稻品种,这是杂交育种,不属于基因工程,B符合题意。
C、将草鱼生长激素基因转入鲤鱼体内培育出生长速度快的鲤鱼 ,是转基因技术,属于基因工程,C不符合题意。
D、将苏云金芽孢杆菌中产生杀虫毒素的基因移植到棉花体内培育出抗虫棉,是转基因技术,属于基因工程,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此题考查基因工程的应用,为基础题,难度一般,熟记:基因工程的操作水平属于分子水平,其运用的原理为基因重组,基因工程是指按照人们的意愿,进行严格的设计,并通过体外DNA重组和转基因等技术,赋予生物以新的遗传特性,从而创造出更符合人们需要的新的生物性状,转基因技术是在分子水平向上进行的基因重组,依据的原理是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3.【答案】A
【知识点】组织培养;生物变异的应用;转基因技术及其应用;克隆技术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①繁殖植物幼苗,是利用的组织培养。植物的组织是指在无菌的条件下,将植物的茎尖、茎段和叶片等切成小块,培养在特制的培养基上,通过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使它逐渐发育成完整的植物体的技术。利用组织培养这种技术,可以在短时间内大批量的培育出所需要的植物新个体。例如:快速繁殖无病毒兰花就属于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②克隆指的是先将含有遗传物质的供体细胞的核移植到去除了细胞核的卵细胞中,然后促使这一新细胞分裂繁殖发育成胚胎。当胚胎发育到一定程度后,再被植入动物子宫中使动物怀孕,便可产下与提供细胞核者基因相同的动物,它是一种无性繁殖技术。多莉羊的诞生,是克隆技术。
③基因控制性状,美国科学家培育出“超级鼠”必须改变鼠的基因,把一种生物的某个基因,用生物技术的方法转入到另一种生物的基因组中,培育出的转基因生物,就有可能表现出转入基因所控制的性状,这项技术叫做转基因技术。
④通过卫星搭载培育出的太空椒,它的品质和产量大大提高,其根本原因是:太空椒是在太空条件下,引起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而培育成的新品种,育种原理是诱变育种。
所以,题图涉及到的生物技术是:①组织培养②克隆技术③转基因技术④诱变育种,故答案为:A。
【分析】生物技术它主要包括发酵技术和现代生物技术,现代生物技术一般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和蛋白质工程.20世纪末,随着计算生物学、化学生物学与合成生物学的兴起,发展了系统生物学的生物技术-即系统生物技术,包括生物信息技术、纳米生物技术与合成生物技术等。
4.【答案】A
【知识点】转基因技术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转基因技术就是把一个生物体的基因转移到另一个生物体DNA中的生物技术。故抗虫棉利用的生物技术是转基因技术,A符合题意。
B.利用基因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使基因重组,产生稳定的、可以遗传的、具有优良性状的新品种,属于杂交育种,B不符合题意。
C.克隆技术本身的含义是无性繁殖,即由同一个祖先的细胞分裂繁殖而形成的纯细胞系,该细胞系中每个细胞的基因彼此相同,C不符合题意。
D.发酵技术在食品的制作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发酵技术是指利用微生物的发酵作用,运用一些技术手段控制发酵过程,大规模的生产发酵产品的技术,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转基因技术是指运用科学手段从某种生物中提取所需要的基因,将其转入另一种生物中,使与另一种生物的基因进行重组,从而产生特定的具有变异遗传性状的物质。
5.【答案】D
【知识点】发酵技术
【解析】【解答】微生物的发酵在食品的制作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如制馒头、做面包、酿甜酒等要用到酵母菌,制酸奶和泡菜要用到乳酸菌;制腐乳要用霉菌;面条是利用晾晒去除水分的特点,抑制细菌真菌的生长繁殖,来延长面条的保质期,与发酵无关。可见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微生物的发酵在食品、药品等的制作和生产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如制馒头、做面包、酿酒等要用到酵母菌,制酸奶和泡菜要用到乳酸菌等。
6.【答案】A
【知识点】发酵技术
【解析】【解答】A.发酵技术指的是人们利用微生物的发酵作用,运用一些技术手段控制发酵的过程,从而进行大规模生产发酵产品的技术,故酱油的制作利用的是发酵技术,A符合题意。
B.转基因技术是指运用科学手段从某种生物中提取所需要的基因,将其转入另一种生物中,使与另一种生物的基因进行重组,从而培育出转基因生物,故抗虫棉的培育利用了转基因技术,B不符合题意。
C.克隆是英文“clone”的音译,是利用生物技术由无性生殖产生与原个体有完全相同基因组织后代的过程。科学家把人工遗传操作动物繁殖的过程叫克隆,这门生物技术叫克隆技术,故多莉的培育利用了克隆技术,C不符合题意。
D.植物的组织培养是根据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这个理论,从植物体分离出符合需要的组织、器官或细胞,原生质体等,通过无菌操作,在无菌条件下接种在含有各种营养物质及植物激素的培养基上进行培养以获得再生的完整植株或生产具有经济价值的其他产品的技术,故试管苗的培育利用了组织培养技术,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发酵技术是指采用现代工程技术手段,利用微生物的某些特定功能,为人类生产有用的产品,或直接把微生物应用于工业生产过程的一种新技术。
7.【答案】D
【知识点】转基因技术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杂交水稻指选用两个在遗传上有一定差异,同时它们的优良性状又能互补的水稻品种进行杂交,生产具有杂种优势的子代,就是杂交水稻。因此,杂交水稻属于有性生殖,新品种的基因组成发生了改变,原理是基因重组,A不符合题意。
B.克隆又称“体细胞的无性繁殖”。在克隆羊多莉的培育过程中,由甲羊提供细胞核,乙羊提供去核卵细胞,丙羊是代孕母羊,多莉的相貌与甲羊相似,说明遗传信息储存在细胞核中。故克隆羊的原理是克隆技术,B不符合题意。
C.太空椒是在太空条件下,引起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而培育成的新品种。该育种原理是基因突变,C不符合题意。
D.早在1997年,我国科学家就成功地培育出“抗虫棉”新品种,是将一种细菌来源的Bt杀虫蛋白基因经过改造,转到了棉花中,使棉花细胞中存在这种杀虫蛋白质,专门破坏棉铃虫等鳞翅目害虫的消化系统,导致其死亡,而对人畜无害。故将苏云金杆菌的某些基因移植到棉花体内,培育出抗虫棉的原理是转基因工程,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转基因技术是指运用科学手段从某种生物中提取所需要的基因,将其转入另一种生物中,使与另一种生物的基因进行重组,从而产生特定的具有变异遗传性状的物质。
8.【答案】C
【知识点】转基因技术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研究人员从一种海鱼中获得抗冻蛋白基因,将其转入到番茄细胞中,获得了抗冻的番茄品种。科学家把海鱼的抗冻蛋白基因转入番茄细胞,番茄获得了抗冻的性状。这是利用了转基因技术得到了转基因番茄。
故答案为:C。
【分析】转基因技术是指运用科学手段从某种生物中提取所需要的基因,将其转入另一种生物中,使与另一种生物的基因进行重组,从而产生特定的具有变异遗传性状的物质。
9.【答案】B
【知识点】转基因技术及其应用;克隆技术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转基因技术就是把一个生物体的基因转移到另一种生物体内的生物技术。由于细菌繁殖速度很快,科学家把人的胰岛素基因转移到大肠杆菌中,使大肠杆菌表达出了人的胰岛素,故产生胰岛素的大肠杆菌使用到了基因工程技术,A不符合题意。
B.利用基因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使基因重组,产生稳定的、可以遗传的、具有优良性状的新品种,属于杂交育种。而太空椒的培育是利用了太空的射线等条件产生的诱变育种,B符合题意。
C.植物的组织培养是利用无性生殖的原理快速繁殖植物的高新技术手段, 而草莓的“试管苗培育”需要植物组织培养技术,C不符合题意。
D.克隆又称“体细胞的无性繁殖”。在克隆羊多莉的培育过程中,由甲羊提供细胞核,乙羊提供去核卵细胞,丙羊是代孕母羊,多莉的相貌与甲羊相似,说明遗传信息储存在细胞核中。故小羊“多莉”的诞生利用了克隆技术,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太空育种即航天育种,也称空间诱变育种,是将作物种子或诱变材料搭乘返回式卫星送到太空,利用太空特殊的环境诱变作用,使种子产生变异,再返回地面培育作物新品种的育种新技术。
10.【答案】B
【知识点】发酵技术;食品保存的常用方法
【解析】【解答】A.米酒是将糯米和甜酒曲(含酵母菌)按一定比例混合发酵而成,使用了发酵技术,A不符合题意。
B.酸奶是以鲜牛奶为原料,加入乳酸菌发酵而成,牛奶经乳酸菌的发酵后使原有的乳糖变为乳酸,易于消化,具有甜酸风味,B符合题意。
C.农作物秸秆、人粪尿和禽畜粪尿中,有很多有机物。在没有氧气的环境下,甲烷菌利用这些有机物分解产生的氢和二氧化碳结合生成甲烷。沼气的主要成分就是甲烷,C不符合题意。
D.细菌和真菌等微生物的生长繁殖需要一适宜的温度。故环境温度低,微生物生长繁殖速度慢,是因为低温可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细菌在生活和工业上的应用:
①乳酸菌与发酵:利用乳酸菌制作酸奶、泡菜和青贮饲料等.其发酵原理是:在无氧的条件下,将葡萄糖转化成乳酸和能量;
②醋酸杆菌与制醋:利用醋酸杆菌制作白醋、黑醋等。其制作原理是:利用醋酸杆菌,将葡萄糖转化为醋酸;
③甲烷细菌与沼气:利用甲烷细菌,在无氧的条件下,将有机物进行发酵,产生沼气,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
真菌在生活和工业上的应用:
①酵母菌与发酵:利用酵母菌制作馒头、包子和蛋糕等。其发酵原理是:酵母菌在有氧时,把葡萄糖转化成二氧化碳和水;
②酵母菌与酿酒:利用酵母菌酿造各种酒类。其酿造原理是:酵母菌在无氧时,把葡萄糖转化成二氧化碳、酒精和能量;
③青霉菌与医药:利用青霉菌提取青霉素(抗生素),它是治疗细菌性传染病的特效药,如:肺炎等;
④霉菌与酱油等:利用霉菌制作酱油、豆豉和豆腐乳等。其制作原理是:将淀粉转化成葡萄糖,将蛋白质转化成氨基酸。
11.【答案】C
【知识点】发酵技术;转基因技术及其应用;克隆技术及其应用;食品保存的常用方法
【解析】【解答】A.利用乳酸菌可以制作酸奶,制作时容器必须密封,以便为其提供无氧环境,A不符合题意。
B.真空包装就是把袋中的空气抽走,使食品和空气隔绝,防止食品变质。正常情况下它应当是瘪瘪的,袋子紧贴着食品。一旦鼓袋说明食品已经变质,微生物的作用产生了大量气体,所以是不能食用的,B不符合题意。
C.克隆技术属于无性生殖,无性生殖的特点是保持母体的性状,不会改变,所以克隆羊“多莉”的诞生属于无性生殖,C符合题意。
D.转基因技术可以定向改良动植物品种,如利用转基因技术培育出高蛋白含量的马铃薯和玉米等,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克隆技术即无性繁殖技术,因为它不需要雌雄交配,不需要精子和卵子的结合,只需从动物身上提取一个单细胞,用人工的方法将其培养成胚胎,再将胚胎植入雌性动物体内,就可孕育出新的个体。
12.【答案】B
【知识点】组织培养;发酵技术;转基因技术及其应用;食品腐败的主要原因
【解析】【解答】A.组织培养指的是在无菌的情况下,将植物体内的某一部分器官或组织,如茎尖、芽尖、形成层、根尖、胚芽和茎的髓组织等从植物体上分离下来,放在适宜培养基上培养,经过一段时间的生长、分化最后长成一个完整的植株。利用这种技术,只需要少量植物材料,就可以在短期内诱导出大量“试管苗”,所以成本不高。这种方法繁殖速度快,受季节影响小,而且诱导变异也比较容易,所以繁殖周期不长,A不符合题意。
B.制酸奶和泡菜要用到乳酸菌,在无氧的条件、适宜的温度下,乳酸菌发酵产生乳酸,使得菜或牛奶呈现一种特殊的风味,B符合题意。
C.对食品进行低温处理,可减慢微生物的繁殖速度,延长食品保质期,C不符合题意。
D.转基因技术是把一种生物的某个基因,用生物技术的方法转入到另一种生物的基因组中,培育出转基因生物,就可能表现出转基因所控制的性状。将鱼的抗冻基因转入番茄细胞中可培育耐寒能力强的番茄,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制酸奶要用到乳酸杆菌,乳酸菌属于细菌,通过分裂进行生殖,在无氧的条件下,牛奶经酵母菌的发酵后使原有的乳糖变为乳酸,易于消化,所以具有甜酸风味,其营养成分与鲜奶大致相同,是一种高营养食品。
13.【答案】D
【知识点】发酵技术
【解析】【解答】微生物的发酵在食品的制作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如制馒头、做面包、酿酒等要用到酵母菌,制酸奶和泡菜要用到乳酸菌,乳酸菌发酵产生乳酸,使得菜和奶有一种特殊的酸味。而粽子的制作不需要利用微生物发酵。
故答案为:D。
【分析】发酵技术是指采用现代工程技术手段,利用微生物的某些特定功能,为人类生产有用的产品,或直接把微生物应用于工业生产过程的一种新技术。
14.【答案】C
【知识点】组织培养;发酵技术;转基因技术及其应用;克隆技术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酿造葡萄酒用到酵母菌,属于发酵技术,不符合题意。
B、培养抗虫棉利用的是转基因技术,在棉花的细胞中转入了能抵抗虫害的基因,不符合题意。
C、试管婴儿是精子和卵细胞在体外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在体外培养3~5天,形成胚胎后移植回母体子宫,着床继续发育形成胎儿直至分娩,不属于克隆技术,符合题意。
D、名贵花卉蝴蝶兰快速繁育是利用组织培养在无菌条件下培养获得,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试管婴儿”是让精子和卵子在试管中结合而成为受精卵,然后再把它(在体外受精的新的小生命)送回女方的子宫里(胚卵移植术),让其在子宫腔里发育成熟,与正常受孕妇女一样,怀孕到足月,正常分娩出婴儿。
15.【答案】D
【知识点】发酵技术
【解析】【解答】A、制作面包、馒头离不开酵母菌,酵母菌经过发酵可以分解面粉中的葡萄糖,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气体,遇热膨胀而形成小孔,使得馒头或面包暄软多孔,A说法错误。
B、 制作酸奶、泡菜离不开乳酸菌,乳酸菌在无氧的条件下,可以分解葡萄糖产生乳酸,B说法错误。
C、抗生素是利用真菌生产的,用于医药工业,如青霉菌可以生产青霉素,C说法错误。
D、利用醋酸菌生产醋酸,D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此题考查微生物对人体的应用,为基础题,比较简单,熟记即可,注意身边的实例是关键,泡菜、酸奶的制作是用的乳酸菌,醋酸菌用来制醋,酵母菌制作面包、馒头、酿酒,根瘤菌用于豆科植物的固氮。
16.【答案】A
【知识点】转基因技术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用酵母做馒头、面包运用的是微生物的发酵技术,A不符合题意。
B、科学家把控制合成人胰岛素的基因转入大肠杆菌内,并利用大肠杆菌大量生产人胰岛素。因此,生产胰岛素的大肠杆菌应用了转基因技术,B不符合题意。
C、科学家通过转基因技术获得了含有人生长激素基因的奶牛,C不符合题意。
D、 我国科学家过转基因技术培育出一种抗虫棉花,它含有苏云金芽孢杆菌中控制合成毒素的基因,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此题考查转基因技术,为基础题,难度不大,熟记:转基因技术是指运用科学手段从某种生物中提取所需要的基因,将其转入另一种生物中,使与另一种生物的基因进行重组,从而培育出转基因生物,转基因技术依据的原理是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17.【答案】A
【知识点】发酵技术
【解析】【解答】题干中提到的醪糟就是我们俗称的米酒,酿米酒要用到酵母菌,酵母菌在无氧的条件下,可以把葡萄糖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可见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此题考查发酵技术,比较简单,需要多注意积累生活中常用到的发酵技术及发酵产品,微生物的发酵技术在食品、药品的制作中具有重要意义,如制馒头、面包和酿酒要用到酵母菌,制酸奶和泡菜要用到乳酸菌,制醋要用到醋酸杆菌,利用青霉发酵可以提取出青霉素等。
18.【答案】B
【知识点】血液循环的途径;视觉的形成;听觉的形成;转基因技术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视网膜是视觉感受器,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是形成视觉的部位,即,A表示外界光线,B为视觉感受器,C为视觉中枢,A说法正确。
B、如果此结构B是肾小球的话,那么①出球小动脉和②入球小动脉都是动脉血管,并且入球小动脉和出球小动脉内流的都是动脉血,可见B说法错误。
C、生物的进化历程可概括为:由简单到复杂,由水生到陆生,由低等到高等,C说法正确。
D.转基因技术就是把一个生物体的基因转移到另一种生物的DNA中的生物技术,被转入的生物就会表现出基因所控制的性状,依据的原理是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若图示为转基因技术,A为基因,B表示另一种生物体的DNA ,C表示基因A控制的性状,D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此题考查的内容综合性强,解答此题需要熟记视觉的形成、肾小球的结构特点、生物进化的历程、转基因技术方面的知识,并注意它们之间的联系,明确:视觉感受器是视网膜,形成视觉的部位是大脑皮层上的视觉中枢,同样,耳蜗是听觉感受器,形成听觉的部位是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肾单位中的肾小球比较特殊,不但属于泌尿系统,实质上是一个毛细血管球,属于循环系统,肾小球两端的入球小动脉和出球小动脉都为动脉血管,内流动脉血。
19.【答案】D
【知识点】真菌的形态结构和营养方式;病毒的结构和繁殖方式;发酵技术
【解析】【解答】A、病毒结构简单,没有细胞结构,只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组成,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内才能存活,可见A说法错误。
B、酵母菌可用于制作面包和酿酒,蘑菇细胞不含叶绿体,属于食用型大型真菌,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B说法错误。
C、大多数的多细胞真菌由菌丝构成,靠孢子繁殖后代,青霉菌产生的青霉素会抑制某些细菌的细胞壁的合成,影响细菌的正常生长,所以,青霉菌不能与所有的细菌共生,C说法错误。
D、微生物形态微小,相对表面积大,代谢类型多,繁殖速度快,所以微生物分布广泛,D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此题考查病毒、细菌、真菌的结构、繁殖方式等基础知识,为基础题,比较简单,熟记:
病毒结构比较特殊,没有细胞结构,只有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
真菌有真正的细胞核,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属于真核生物,但是细胞内不含叶绿体,靠现成的有机物生活;
细菌为单细胞生物,细胞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但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只有DNA集中的区域,属于原核生物,细胞内不含叶绿体,靠现成的有机物生活。
20.【答案】A
【知识点】发酵技术
【解析】【解答】A.豆腐主要的生产过程一是制浆,即将大豆制成豆浆;二是凝固成形,即豆浆在热与凝固剂的共同作用下凝固成含有大量水分的凝胶体,故豆腐的制作不需要微生物发酵,A符合题意。
B.酱油主要由黄豆、小麦、食盐经过制曲、发酵等程序酿造而成,使用了发酵技术,B不符合题意。
C.酸奶是以鲜牛奶为原料,加入乳酸菌发酵而成,牛奶经乳酸菌的发酵后使原有的乳糖变为乳酸,易于消化,具有甜酸风味,C不符合题意。
D.参与果醋制作的微生物是醋酸菌,其新陈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果醋制作的原理: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发酵技术是指采用现代工程技术手段,利用微生物的某些特定功能,为人类生产有用的产品,或直接把微生物应用于工业生产过程的一种新技术。
21.【答案】B
【知识点】转基因技术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青霉素生产可分为青霉菌发酵和提取精制两个步骤,A不符合题意。
B.把人的胰岛素基因注入大肠杆菌体内,再将大肠杆菌放入发酵罐中进行大规模培养,可以通过大肠杆菌生产胰岛素,因此大肠杆菌能大量生产胰岛素,运用的是转基因技术,B符合题意。
C.试管婴儿是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的俗称,是指采用人工方法让卵细胞和精子在体外受精,并进行早期胚胎发育,然后移植到母体子宫内发育而诞生的婴儿,C不符合题意。
D.使一只母羊的体细胞的细胞核和另一只母羊的无核卵细胞形成融合细胞,进而培育成克隆羊属于克隆技术,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转基因技术是指运用科学手段从某种生物中提取所需要的基因,将其转入另一种生物中,使与另一种生物的基因进行重组,从而产生特定的具有变异遗传性状的物质。
22.【答案】D
【知识点】生物变异的应用;转基因技术及其应用;克隆技术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转基因技术就是把一个生物体的基因转移到另一种生物体内的生物技术。由于细菌繁殖速度很快,科学家把人的胰岛素基因转移到大肠杆菌中,使大肠杆菌表达出了人的胰岛素,故产生胰岛素的大肠杆菌使用到了基因工程技术,A不符合题意。
B.通过卫星搭载培育出的太空椒,它的品质和产量大大提高,其根本原因是:太空椒是在太空射线等条件下,引起普通甜椒种子的基因发生改变而培育成的新品种,B不符合题意。
C.克隆又称“体细胞的无性繁殖”。在克隆羊多莉的培育过程中,由甲羊提供细胞核,乙羊提供去核卵细胞,丙羊是代孕母羊,多莉的相貌与甲羊相似,说明遗传信息储存在细胞核中。 故绵羊“多莉”的诞生应用到了克隆技术,C不符合题意。
D.试管婴儿是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的俗称,是指采用人工方法让卵细胞和精子在体外受精,并进行早期胚胎发育,然后移植到母体子宫内发育而诞生的婴儿,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组织培养指的是在无菌的情况下,将植物体内的某一部分器官或组织,如茎尖、芽尖、形成层、根尖、胚芽和茎的髓组织等从植物体上分离下来,放在适宜培养基上培养,经过一段时间的生长、分化最后长成一个完整的植株。
23.【答案】A
【知识点】发酵技术
【解析】【解答】A.蒸熟米饭需要冷却的目的是避免高温杀死酒曲中的酵母菌,A符合题意。
B.接种就是把已有的菌种,用某种方式取少量的菌种,接到培养基上的过程。故步骤③的目的是把酒曲中的酵母菌接种到米饭中,B不符合题意。
C.酵母菌的生存需要营养物质、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故保温是为了给酵母菌的发酵提供适宜的温度,C不符合题意。
D.空气中存在着需要细菌、真菌。故制作米酒过程中,尽量少打开容器,防止杂菌污染,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制酒要用到酵母菌,酵母菌进行出芽生殖,在无氧的条件下,酵母菌发酵能分解葡萄糖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在有氧时会产生水和二氧化碳。
24.【答案】(1)正确
【知识点】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克隆技术与伦理
【解析】【解答】转基因技术、克隆技术等生物技术的发展为人类带来巨大利益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明显的或潜在的威胁或一些社会伦理问题,比如克隆人会影响到人类的伦理问题,用转基因技术制造的生物武器等会对人民生命安全造成威胁。故题干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生物技术它主要包括发酵技术和现代生物技术,现代生物技术一般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和蛋白质工程。20世纪末,随着计算生物学、化学生物学与合成生物学的兴起,发展了系统生物学的生物技术-即系统生物技术,包括生物信息技术、纳米生物技术与合成生物技术等。
25.【答案】(1)适宜的温度;空气
(2)温度;不能;变量不唯一;空气抑制酸奶的形成(或制作酸奶需要无空气)
(3)去除杂菌
(4)接种;杀死乳酸菌
【知识点】科学探究的过程;发酵技术
【解析】【解答】(1)根据题干所述,1号1号广口瓶放置于0℃-5℃的环境中,2号广口瓶放置于30℃-35℃的环境中,可见1号和2号的变量是温度,1号和2号作为对照,探究的问题是制作酸奶需要适宜的温度吗?1号和2号广口瓶盖上瓶盖密封,3号广口瓶不盖瓶盖,2号和3号的变量是空气,2号和3号作为对照,探究的问题是制作酸奶需要空气吗?所以,该实验设计探究的问题是:制作酸奶是否需要适宜的温度和空气。
(2)对照实验中,1号广口瓶和2号广口瓶形成对照,变量是温度。1号和3号两组装置中,有两个变量是温度和空气,因此1号和3号广口瓶不能形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不唯一,2号和3号唯一的变量是氧气,3号和2号作为对照,若最终只在2号瓶中成功获得酸奶,则2号瓶和3号瓶对照对照可得的结论是空气会抑制酸奶的形成(或制作酸奶需要无空气)。
(3)“牛奶加热煮沸、清洗广口瓶等实验器材”,目的是消灭杂菌,避免杂菌对实验的影响,以免影响实验效果。
(4)培养细菌、真菌的方法步骤包括:配制培养基、高温灭菌、接种、和恒温培养。将酸奶加入到牛奶中,相当于接种。所以,根据题干所述,向牛奶中按比例加人酸奶属于细菌、真菌一般培养方法中的接种步骤;牛奶煮沸后需要自然冷却到40℃左右时,再加人准备好的酸奶,这是因为温度过高容易杀死乳酸菌。
故答案为:(1)适宜的温度、空气;(2)温度、不能、变量不唯一;空气抑制酸奶的形成(或制作酸奶需要无空气);(3)去除杂菌;(4)接种、杀死乳酸菌。
【分析】此题考查乳酸菌发酵探究实验,此题难度不大,熟记即可,熟知:解答此题需要熟记: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微生物的发酵在食品的制作中应用十分广泛,制作酸奶要用到乳酸菌。酸奶是以鲜牛奶为原料,加入乳酸菌发酵而成,其原理是在无氧的条件下,乳酸菌发酵产生乳酸,易于消化,所以具有甜酸风味;除此之外,酵母菌发酵制作面包和馒头;醋酸菌发酵制醋等。
26.【答案】(1)B;代孕
(2)B
【知识点】克隆技术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1)由图可知,三只羊与多利的关系:母羊A为多莉提供了去核卵细胞,也就是早期胚胎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母羊B为多莉提供了细胞核,也就是遗传物质;母羊C为多莉提供了胚胎发育的场所—子宫,也就是植入子宫内膜后,为多利提供了营养物质。综上分析可知,“多莉”的诞生与三只母羊有关,它的性状与母羊B最相似;母羊C的作用是代孕。
(2)克隆技术本身的含义是无性繁殖,即由同一个祖先的细胞分裂繁殖而形成的纯细胞系,该细胞系中每个细胞的基因彼此相同。因此,从生殖的方式看,“克隆羊多莉”的生殖方式属于无性生殖。
故答案为:B。
【分析】克隆技术即无性繁殖技术,因为它不需要雌雄交配,不需要精子和卵子的结合,只需从动物身上提取一个单细胞,用人工的方法将其培养成胚胎,再将胚胎植入雌性动物体内,就可孕育出新的个体。
27.【答案】(1)基因
(2)无性
(3)雌性;hh
(4)转基因技术、克隆(核移植)技术、胚胎移植
【知识点】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关系;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转基因技术及其应用;克隆技术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1)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叫做性状,通过转基因猪产生的过程可知,注射过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细胞发育成绿色荧光猪,转入该基因的猪能发出绿色荧光说明基因控制着生物的性状。
(2)培育荧光丁猪的生殖方式没有经过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属于无性生殖。
(3)荧光丁猪的细胞核来自黑色雄性乙猪,所以基因与乙猪相同,性别为雄性,颜色黑色,则让荧光丁猪和另一头性别为雌性的黑色家猪杂交,生下了一头白色小猪,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中,若后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中没有的性状,那么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白色小猪则为隐性性状,由hh控制。
(4)由实验示意图可知:该实验运用到的现代生物技术有核移植、胚胎移植等现代生物技术。
【分析】转基因技术是指运用科学手段从某种生物中提取所需要的基因,将其转入另一种生物中,使与另一种生物的基因进行重组,从而产生特定的具有变异遗传性状的物质。
28.【答案】(1)胎生、哺乳
(2)相对性状;bb、Bb、Bb
(3)糖尿病;胰岛
(4)无性;细胞核控制生物的遗传和发育
(5)生物反应器
【知识点】哺乳动物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性状和相对性状;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克隆技术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1)牛属于哺乳动物,胎生、哺乳是哺乳动物所特有的。
(2)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如牛的有角和无角。一头无角小牛的双亲都是有角的,子代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无角,那么新出现的性状——无角就是隐性性状,有角就是显性性状;若控制有角、无角的基因用B、b表示,那么有角的基因组成是BB或Bb,无角的基因组成是bb,分别来自于亲代,那么亲代有角的基因组成就是Bb。
(3)胰岛素是由胰岛分泌的,胰岛素的作用是调节糖在体内的吸收、利用和转化等,如促进血糖(血液中的葡萄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的分解等;因此可以用胰岛素治疗糖尿病。
(4)从生殖的方式看,克隆属于无性生殖,原因是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示意图可知,“康康”和“双双”是由B牛提供的无核卵细胞和A牛提供的细胞核融合而成的细胞发育来的,因此“康康”和“双双”的长相几乎与A牛一模一样。
(5)科学家通过基因工程技术,把“人乳铁蛋白基因”转到牛的体内,可从这些转基因牛的乳汁中获得能够抑制人胃肠道细菌感染的人乳铁蛋白。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因此它产出的牛奶中会含有人乳铁蛋白,因此把此过程称为生物反应器。
故答案为:(1)胎生、哺乳;(2)相对性状;bb、Bb、Bb;(3)糖尿病;胰岛;(4)无性;细胞核控制生物的遗传和发育(康康和双双的遗传物质来自A);(5)生物反应器
【分析】(1)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面有毛,一般分头、颈、躯干、四肢和尾五个部分;牙齿分化,体腔内有膈,心脏四腔,用肺呼吸;大脑发达,体温恒定,是恒温动物;哺乳;胎生。
(2)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之分。显性基因是控制显性性状发育的基因,隐性基因,是支配隐性性状的基因;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3)胰岛素的主要功能是调节糖在体内的吸收、利用和转化等,如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的分解,从而降低血糖的浓度.若胰岛素分泌不足,会使血糖浓度超过正常水平,一部分葡萄糖随尿排出,患糖尿病。
(4)生物反应器是指利用动物做“生产车间”,生产人类所需的某些物质.目前比较理想的生物反应器是乳房生物反应器.利用生物反应器来生产人类所需要的某些物质,可以节省建设厂房和购买仪器设备的费用,减少复杂的生产程序和环境污染。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