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4张PPT)
故 乡
鲁迅
课文重点刻画哪两个人物?
主要采用什么手法?
人物:闰土、杨二嫂
手法:对比
分析人物形象———闰土
外貌对比
紫色的圆脸、小毡帽、手红活圆实、颈套银项圈
很深的皱纹、破毡帽、极薄的棉衣、手像松树皮、无银项圈
健康朝气蓬勃
苍老 贫困
语言对比
乡间趣事
滔滔不绝
无聊的客套生活的痛苦吞吞吐吐
热情开朗
麻木迟钝
动作对比
怕羞 便和我说话 熟识了
躲到厨房,哭着不肯出门
带给我一包贝壳和……鸟毛
手捏一柄钢叉……用力刺去
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态度终于恭敬起来
谈些闲天,都是无关紧要的话
浑身瑟缩着,手提着一个纸包……
只是摇头 沉默……默默地吸烟
天真活泼
纯真善良
勇敢机灵
因循守旧
淳朴善良
麻木迟钝
↓
↓
变化 少年闰土 中年闰土
外貌 十一二岁,紫色圆脸,头戴小毡帽,颈上套一个银项圈,有一双红活圆实的手 身材增加了一倍,脸色灰黄,很深的皱纹,眼睛周围肿得通红,头戴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提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手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动 作
语 态 活泼刚健,动作干脆利落,说话脱口而出,朴质、生动;有智有勇,热情、纯真 说话吞吞吐吐,断断续续,谦恭而又含糊,显得迟钝麻木。
对“我”的
态度 “只是不怕我”,送我贝壳和鸟毛,告诉我很多希奇的事。对“我”友好,热情,和“我”建立了纯真的友情。 对“我”恭恭敬敬,称呼“我”为老爷,和“我”之间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
对生活的态度 天真活泼,无忧无虑 悲哀、痛苦,生活压得他喘不过气来。而他把幸福的希望寄托在神灵身上
朝气蓬勃
热情开朗
勇敢善良
小英雄
封建礼教、封建等级、多子、 饥荒、 苛税兵匪官绅
木偶人
苍老贫困
麻木迟钝
因循守旧
分析人物形象———杨二嫂
外貌对比
年轻漂亮
老丑而瘦
语言描写
尖刻、势利
二十年前
“终日坐着”、人称“豆腐西施”“擦着白粉,颧骨没有这么高,嘴唇也没有这么薄”“因为伊,这豆腐店的买卖非常好” 杨二嫂年轻漂亮,安分守己。
二十年后 外貌描写 凸颧骨,薄嘴唇,50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
杨二嫂老丑而瘦
语言描写
动作描写 “不认识了么?我还抱过你咧!”
“忘了?这真是贵人眼高……”
杨二嫂势利、尖刻
杨二嫂贪婪
“阿呀呀,你放了道台了,还说不阔?你现在有三房姨太太;出门便是八抬的大轿,还说不阔?吓,什么都瞒不过我。”
“阿呀阿呀,真是愈有钱,便愈是一毫不肯放松,愈是一毫不肯放松,便愈有钱……”
塞、飞
少年闰土(小英雄)
中年闰土(木偶人)
“豆腐西施”
“圆规”
人
拓展延伸
请你描写一位你久违的同学或朋友,体现出人物前后的变化(包括外貌、语言、动作等方面),运用对比的手法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