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9张PPT)
范 进 中 举 —吴敬梓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一士登甲科,九族光彩新。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穷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
中
举
啦!
应是子规啼不到,
故乡虽好不思归。
莫道还家便容易,
人间多少事堪愁。
吴敬梓
吴敬梓(1701—1754),字敏轩,晚年又号文林山人,安微全椒人,出身于没落的官僚地主家庭。青年时生活豪纵,后家业衰落,移居江宁。安微巡抚欲荐他应博学鸿词试,以病不赴。
作者介绍
晚年益贫困,卒于扬州。善诗赋,尤以小说著称。所作《儒林外史》,根据切身体验,从多方面描绘士大夫的精神面貌,对科举制度和封建礼教进行深刻的批判,成为我国古典讽刺小说中的杰出作品。又有《文木山房集》。
是一部章回体长篇讽刺小说,共55回。全书通过对封建科举制度的弊害和知识分子的精神生活的腐朽堕落的描绘,深刻地揭露和强烈地抨击了封建社会道德风俗的败坏和政治的黑暗,它是一幅刻画入微,形象逼真的封建社会儒林百丑图。
《儒林外史》
在预习的基础上,再次熟悉内容,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情节。
中举
前
后
初进学,屠户贺喜
借盘缠,范进遭骂
断炊烟,范进卖鸡
见报帖,新贵发疯
打贵人,屠户治疯
送礼物,张绅造访
(尾声)
(开端)
(发展)
(高潮)
(结尾)
中
好
范进中举前后对比
项目 中举前 中举后
吃
住
用
地位
每日小菜饭 猪油两三回
饿了两三天 没有早饭米
饿得看不见
众乡邻拿蛋 送酒
背米 捉鸡
胡屠户送肉
茅草棚
张乡绅送三进三间房屋
无盘费去应考
无钱打发报录人
众乡邻搬桌椅
屠户送四五千钱
张乡绅送纹银50两
胡屠户骂得狗血淋头
无人理会
无人帮助
胡屠户奉承恭维
众乡邻帮办各种事情
张乡绅拜访拉拢
中
“疯”
基于以上分析,对于像范进这样的封建社会读书人来说,是什么主宰了他们的命运?
封建科举制度
好
疯
中
喜
悲
范进考到五十岁才得秀才,但他心有不甘,不顾胡屠户的反对,到处筹钱应考。中举后又欢喜得发了疯。
受到胡屠户的辱骂,他听了只是“唯唯连声”,一句也不敢顶撞。
对胡屠户的称呼由“岳父”转为“老爹”;以前与家门口那些做田的、扒粪的拱手作揖,平起平坐,现在与张乡绅逢迎自如。
热衷功名:
懦弱迂腐:
圆滑世故:
范进
中举前
中举后
称呼:现世宝
骂:烂忠厚没用的, 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尖嘴猴腮
动作:腆着肚子去了 一口啐在脸上
称呼:贤婿老爷
赞:才学高
品貌好
动作:那手早颤起来 替他扯了几十回 笑咪咪的去了
嫌贫爱富 趋炎附势
胡屠
范
进
中
举
范进
胡屠户
众乡邻
张乡绅
中举前
中举后
家境贫寒
忍气吞声
地位卑微
卑怯畏缩
中举发病
地位顿变
谦卑恭敬
热衷功名
懦弱迂腐圆滑世故
随意辱骂
粗俗势利
厉声训斥
蛮横倨傲
千种夸赞
万般讨好
阿谀奉承
嗜钱如命
嫌贫爱富
趋炎附势
视而不见
漠不关心
奔走效力
热心帮助
趋炎附势
嫌贫爱富
登门拜访
百般拉拢
趋炎附势
老奸巨滑
不屑一顾
范
进
胡
屠
众生相
社会
科
举
制
度
对
读
书
人
心
灵
的
荼
毒
社
会
黑
暗
现
实
和
世
态
的
炎
凉
课文通过对比描写范进中举前后社会、经济地位的变化,着重刻画范进中举癫狂的丑态及他周围各色人等趋炎附势的嘴脸,有力地抨击了封建制度对读书人心灵的荼毒,辛辣地讽刺了科举制度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现实和世态的炎凉。
范进又疯了!
要求:1、情节合理;
2、合乎性格。
让我们拥有一颗敏感的心,去感悟人生的无数哲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