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张PPT)
台湾女作家
----陈喆
(笔名:琼瑶)
请同学说说“琼瑶”一词的出处?
《诗经~卫风》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桃 ,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看到作品《碧云天》会让你联想到哪首诗歌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苏幕遮
琼瑶对古诗词文化有浓重的情结,很多作品名称就化古诗句为她用,她的经典之作《在水一方》就出自于《诗经~蒹葭》,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蕴含数千年情缘诗韵的《诗经》,感受华夏民族源远流长的文化!
《诗经》两首
《诗经》概况:
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的诗歌305篇。《诗经》共有风、雅、颂三个部分。风多是各地民歌;雅是西周王城区域朝会宴饮所用诗歌;颂多为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
《诗经》成就:
是我国文学光辉的起点,是我国文学发达很早的标志,它所表现的“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现实主义精神对后世文学影响最大。《诗经》在我国乃至世界文化史上都占有极高的地位。
《诗经》写作方式:
以四言为主,兼有杂言。在结构上多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加强抒情效果。每一章只变换几个字,却能收到回旋跌宕的艺术效果。在语言上多采用双声叠韵、叠字连绵词来状物、拟声、穷貌。“以少总多,情貌无遗”。
《诗经》艺术手法:
赋: “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 即陈述铺叙.
比: “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即对人或物加以形象的比喻.
兴:本义是“起”。 “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言也.”即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发端,以引起所要歌咏的内容.
听读诗歌,展开联想,再现诗歌意境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在你头脑中的展现的画面。
关关睢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泗。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址。
比较诗歌异同
提示:主人公、内容、写法、艺术 手法、表达方式、 感情基调等进行分析。
你还知道《诗经》中的哪些名句,并说说大概的意思。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诗经·国风·王风·黍离》
译:了解我的人,说我心中忧愁;不了解我的人,以为我有什么要求。高远的苍天啊,我怎么会是这样?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诗经·国风·周南·桃夭》
译:桃树蓓蕾缀满枝杈,鲜艳明丽一树桃花。
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诗经·国风·王风·采葛》
译:那个采蒿的姑娘啊,一日不见她,好像三个秋季长啊。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诗经·国风·郑风》
译:青青的是他的衣领,日日萦绕在我心里。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
译:当初离家从军去,杨柳依依轻摇曳。如今返乡解甲归,雪花飘飘飞满野。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鹤鸣》)
译:别的山上的石头,能够用来琢磨玉器。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诗经·国风·邶风·击鼓》
译:紧紧拉着你的手, 与你偕老到白头。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汝,莫我肯顾,逝将去女,适彼乐土。《魏风.硕鼠》
译:大老鼠啊大老鼠,别再吃我的黍。多年侍奉你,全然不把我顾。我发誓要离开你,到那舒心地。
听音乐,试着仿写几句古诗,表达自己内心的某种情感!
相传《诗经》为孔子所编纂,今天我们要感谢这位圣人让我们享受了这样的文化盛宴,请大家欣赏《幽兰操》,感受《诗经》对后世文化深远的影响。
欣赏《幽兰操》<点击背景>
学校:高陵县泾渭中学
教师:张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