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17秋)六年级科学上册3.2斜面(课件共9张PPT+教案+活动单)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2017秋)六年级科学上册3.2斜面(课件共9张PPT+教案+活动单)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10-18 21:26:43

文档简介

(共9张PPT)
水源
农田
像这样倾斜放置的竹筒我们可以称它为“斜面”,斜面是一种简单机械。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工具与技术》单元
2.斜面
材料:
塑料槽4段 每段30厘米

接水的杯子
垫块数个 每个高
一、设计
任务:利用塑料槽搭建一个斜面,模拟水
渠引水。
要求:(1)将水从水源(高处)引到农田(低处);
(2)水渠长度不能短于85厘米;
(3)水渠高度为
(4)保证水渠不坍塌、不漏水。
温馨提示:
1.米尺可以用来量水渠长度;
2.如果有水漏出,及时用抹布擦干;
3.在8分钟内完成测试和评价;
4.保留作品原样。
二、测试及评价
我们的发现
利用斜面向下搬运物体,可以不需要人用力,借助重力,物体就可以沿着滑道一直滑行到斜坡的底部。这一过程与人工搬运相比,大大地节省了人力。
斜面在生活中的应用随处可见。比如刀、斧、盘山公路、桥梁、高速公路的排水设计、农业的灌溉等。斜面对我们的生活影响巨大。
2

modE
oas斜面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知道利用斜面滑道从上往下搬运物体十分省力。
科学探究目标
1.能根据任务和提供的材料设计一个斜面,并画出设计图。
2.能利用材料搭建自己设计的斜面,完成特定的搬运任务。
3.能根据提供的指标完成工具的测试与评价。
科学态度目标
1.与同伴合作探究时,互相协作,关系融洽。
2.愿意倾听其他同学的表达,乐于分享自己的观点。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认识到斜面在生活中的应用相当广泛,给生产、生活带来了便利。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设计、搭建斜面,对其进行模拟测试活动并完成任务评价。
难点:认识到工程技术的关键是设计,工程是运用科学和技术进行设计、解决实际问题的活动。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小组:塑料槽4段、垫块、米尺、水、橡皮泥、水槽、抹布、学生活动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聚焦: 揭示课题(5min) 出示图片。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哪里吗? 没错,这是水杉林的美丽景象,但在去年11月至今年3月,宁波市经历了冬春枯水期,许多水库的水位严重下降。这是拍摄于2020年12月12日的余姚市梁弄镇四明湖水库,原来独立于水库中央的水杉,游人竟可以来到树下与树合影。当时姚江下游工农业用水紧张,后来老师了解到,市里通过姚江上游西排工程引水,才缓解了这一问题,度过了此次枯水期。 引水工程不仅可以缓解干旱问题,还常常应用于农田灌溉。现在山上发现了一处水源,你有什么办法可以把水引到山脚下的农田吗? 如果去山上游玩,我们经常能看到这样的竹筒装置,像这样倾斜放置的竹筒我们可以称为“斜面”,斜面是一种简单机械。(板贴课题) 生:四明湖水杉林。 2.学生观看图片。 3.生:铺设管道、利用竹筒...... 4.学生观察图片并明确斜面的概念。 通过实际情况和图片的观察讨论,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揭示概念,为后续活动做好铺垫。 设计情境,引出任务。
探索与研讨:设计并搭建引水工程(25min) 今天我们都要变成小小水利工程师,来建造引水工程。教师出示材料及任务。 材料:塑料槽、水、垫块、橡皮泥等 任务:利用塑料槽搭建一个斜面,模拟水渠引水。要求: 将水从水源(高处)引到农田(低处); 水渠长度不能短于85厘米; 水源高度为 厘米; 保证水渠不坍塌、不漏水。 工程师第一步:设计。请四人小组交流讨论出符合要求的设计,将设计图画在活动单中。 教师请小组上台展示设计图,请该小组学生介绍他们的设计想法,开展方案论证活动。 4.我们集思广益和联系实际之后,请大家再对自己的设计稍作修改。 5.在完成一个任务后,我们需要评价任务的完成度,在这个任务中,我们可以设定哪些指标? 6.教师出示温馨提示: (1)米尺可以用来量水渠长度; 如果有水漏出,及时用抹布擦干。 在8分钟内完成测试和评价; 保留作品原样。 请同学们开始搭建,人人参与,模拟测试后完成评价并记录。 1.学生观察材料,并明确任务要求。 学生四人小组讨论,并画出设计图。 小组上台介绍。其他同学提出改进建议。 4.学生对自己的设计做出修改。 5.学生交流自己的观点:是否需要人为施加力;搭建是否方便;引水速度...... 6.学生了解温馨提示。 7.学生小组合作完成任务并记录。 明确的任务要求可以让学生的活动更有针对性。 小组讨论能降低设计难度,提高活动效率。
评价总结(7min) 互评 2.老师发现,大家的引水工程都不需要人为施加力,且能精准引到农田,你认为这是谁的功劳?(自己) 3.小结:我们发现,借助斜面从上往下运输物体,不需要人为施加力,物体可以靠自身重力下滑。 学生互评 学生按照自己的指标评价视频中的引水工程。 生:斜面。 指向科学态度目标2
拓展延伸(3min) 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斜面? 出示斜面在生活中运用的图片,除了今天学习到的,斜面还有哪些作用呢?我们将在下一个课时中来了解。 1.学生回答 联系生活实际,为下一课时做铺垫。
【板书设计】
斜面
水源
农田
斜面:从上往下运输,不需要人为施加力。《斜面》活动单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
任务:利用塑料槽搭建一个斜面,模拟水渠引水。
要求:(1)将水从水源(高处)引到农田(低处);
(2)水渠长度不能短于85厘米;
(3)水源高度为15厘米;
(4)保证水渠不坍塌、不漏水。
设计:请你根据所给材料画出设计图
塑料槽4段 垫块数个 水 接水的容器
每段30cm 每个高约2cm
搭建测试和评价
任务目标 能否 完成任务 长度是否达到要求 高度是否达到要求 搭建 是否方便 其他指标 ( )
自评
他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