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张PPT)
第五单元
18 狼
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
品读借鉴
品读借鉴
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
说说有关于“狼”的成语
狼吞虎咽、狼子野心、狼心狗肺、狼狈为奸
豺狼当道 鬼哭狼嚎 虎狼之势 狼狈为奸 狼吞虎咽 狼心狗肺 狼烟四起 狼子野心 如狼似虎 引狼入室
自 主 学 习
文白对照
18 狼
一个屠户天晚回家,担子里的肉已经卖完了,只剩下一些骨头,路上(遇到)两只狼
紧跟着(他)走了很远。
屠户很害怕,把骨头扔给(狼)。一只狼得到骨头停下了,另一只狼仍然跟着。
(屠户)又拿起一块骨头扔过去,后得到骨头的那只狼停下了,但是先得到骨头的
那只狼又跟上来。骨头已经没了,两只狼却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
18 狼
屠户非常窘迫,担心前后一起受到狼的攻击。看到野地中有一个麦场,
场主人在麦场里堆积了柴草,覆盖成小山似的。屠户于是跑过去倚靠在柴草堆下,
卸下担子拿起刀。狼不敢上前,瞪眼朝着屠户。
18 狼
一会儿,一只狼径直离开了,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时间长了, (那只狼)
的眼睛似乎闭上了,神情很悠闲。屠户突然跳起来,用刀砍狼的头,又连砍几刀把狼杀死。
(屠户)正要走,转到柴草堆后面一看,另一只狼正在柴草堆里打洞,
想要钻过去从后面攻击屠户。(狼的)身体已经钻进去一半只露出屁股和尾巴。屠户从
后面砍断了狼的大腿,也把这只狼杀死了。(屠户)这才明白前面的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来诱惑敌人的。
18 狼
狼也太狡猾了,可是一会儿两只狼都被杀死了,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啊?
只是增加笑料罢了。
遇狼、惧狼、御狼、杀狼
18 狼
圈点批注
①止:通“只”,仅仅。
②缀(zhuì):连接,这里是紧跟的意思。
③投以骨:就是“以骨投之”,把骨头扔给狼。
④并驱:一起追赶。
⑤敌:敌对,这里是胁迫、攻击的意思。
⑥顾:回头看,这里指往旁边看。
⑦苫(shàn)蔽:覆盖、遮蔽。
⑧弛:放松,这里指卸下。
18 狼
⑨眈眈(dāndān):注视的样子。
⑩少(shǎo)时:一会儿。
径:径直。
犬:像狗一样。
久之:过了一会儿。
瞑(míng):闭眼。
意暇甚:神情很悠闲。意,这里指神情、态度。暇,空闲。
暴:突然。
18 狼
毙:杀死。
洞:打洞。
隧:指从柴草堆中打洞。
尻(kāo):屁股。
21股(gǔ):大腿。
22假寐:假装睡觉。 寐,睡觉。
23黠(xiá):狡猾。
24几何:多少,这里是能有几何的意思。
18 狼
文常信息
走近作者
蒲松龄(1640—1715),清代文学家,字留仙,一字剑臣,号柳泉居士,淄川(今山东淄博)人。他出生于一个逐渐败落的地主家庭,19岁时以县、府、道三个第一考取秀才,颇有文名。之后虽一直热衷于科举,却屡试不中,72岁时才补了一个岁贡生,因此对科举制度的不合理深有体会。加之他自幼喜欢民间文学,广泛搜集精怪鬼魅的奇闻轶事,吸取创作营养,熔铸进自己的生活体验,创作出了杰出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
18 狼
作品简介
《聊斋志异》,清代文言短篇小说集。 “聊斋”是蒲松龄的书屋名称,“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指奇异的故事。全书有短篇小说491篇。全书大多采用传奇手法来描写奇怪的题材,融物性、神异性、人性于一体,塑造了一系列花妖狐魅的艺术形象,既生动地描写了个人渴望解放和追求幸福的喜怒哀乐,又深刻地揭示了现实社会的种种弊端和世态炎凉。在艺术表现上尤以构思奇妙、情节曲折、语言简洁生动取胜,因而被称为中国文言短篇小说的高峰。郭沫若评价说:“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老舍评价说:“鬼狐有性格,笑骂成文章。”
18 狼
基础积累
积累篇
zhuì
jiǒng
shàn
dān
xiá
chí
míng
suì
18 狼
2.把握节奏:用“/”给下列句子划分朗读节奏。
(1)复 投 之,后 狼 止 而 前 狼 又 至
(2)一 狼 径 去,其 一 犬 坐 于 前
(3)狼 亦 黠 矣,而 顷 刻 两 毙,禽 兽 之 变 诈 几 何 哉
(1)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2)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3)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18 狼
一词多义
梳理篇
18 狼
词类活用
18 狼
特殊句式
(1)省略句
①途中(遇)两(只)狼
②缀(之)行甚远
③投(之)以骨
④复(以骨)投之
⑤盖以(之)诱敌
18 狼
(2)倒装句
①而两狼之并驱如故[状语后置:而两狼之如故并驱]
②意暇甚[状语后置:意甚暇]
身以半入 投以骨 这两句是不是倒装句?
合 作 探 究
18 狼
整体感知
1.本文是怎样描写狼的狡猾的?请找出相关语句。
[解析] 找出文中表现狼如何贪婪和如何狡诈的句子即可。
[答案] “缀行甚远”;“一狼得骨止……而两狼之并驱如故”;“狼不敢前,眈眈相向”;“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意暇甚”;“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等。
18 狼
2.请写出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8 狼
合作交流
3.内容探究:本文作者借“狼”这一形象讽喻了什么样的人?
[答案] 《聊斋志异》中写狐仙鬼怪从来都是讽喻社会的黑暗、腐朽势力的,从作者写这部书主要是“批判现实、表达思想”这一主旨来看,狼显然讽喻的是当时社会上像狼一样的恶人、恶势力。
18 狼
4.主题探究:“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这段议论有什么作用?
[解析] 这段议论性的文字是文章的点睛之笔,作者通过议论,意在揭示文章的主旨,告诉人们生活的哲理,答题时需围绕这些方面来谈。
[答案] 点明文章的主旨,告诉人们:像狼一样的恶人,不管怎样狡诈,不管耍什么花招,总归是会被识破、被歼灭的。
18 狼
5.写法探究:从描写方法上来分析文章是如何刻画屠户的形象的。
[答案] 文章主要从心理与动作方面来表现屠户有勇有谋、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精神。如:从“惧——投骨避狼”到“大窘——骨尽狼仍从”,再到“恐——前后受其敌”,最后“悟——刀劈两狼”,表现了屠户的心理变化过程。
描写屠户动作的词语有“投”“复投”“奔倚”“弛”“持”“暴起”“毙”“断”等,表现了屠户的勇敢无畏。
18 狼
6.难点探究:学过本文后,你从中受到了哪些启发?
[解析] 可以从狼的角度,也可以从屠户的角度谈启发。
[答案] 示例:①那些像狼一样的恶人,不论怎样狡诈,终归是要失败的;②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不能心存幻想、妥协让步,必须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
18 狼
归纳总结
本文讲述了一个屠户回家途中遇狼、惧狼、御狼,最后杀狼的故事,说明了狼再狡猾也斗不过人,也告诫人们对像狼一样的恶势力应丢掉幻想,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