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7张PPT)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三国是一个充满纷争的时代,英雄辈出。大家看看下面诗句所品评的是哪些英雄人物?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天下英雄谁敌手?生子当如孙仲谋。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
苏轼最欣赏的是谁呢?
诸葛亮
孙权
周瑜
曹操
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遭遇“乌台诗案”。苏轼以诗文讽喻新法,他的政敌就摘取他诗文中的句子,罗织罪名,把他送入监狱,欲置之死地。但再三审讯,无法结案,终于以黄州团练副使之虚职,把他贬到了黄州。为排遣政治上的失意,他游历访古,泛舟赤壁,先后写下了前、后《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定风波》等名篇。59岁时,又被贬岭南惠州和海南儋州。65岁时,病死于常州。
艰难坎坷苏东坡
诵读本词的情感基调:
【高起】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低徊,平稳过渡】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激昂慷慨】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热烈奔放】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舒缓】遥想公瑾当年,
【渐紧渐烈】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沉郁】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沉静,旷远】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
问题展示
3.看着眼前壮美的画面,作者有何感叹?此句在全词结构上起何作用?
承上启下
江山如画,
一时多少豪杰。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毛泽东《沁园春·雪》
刘备
关羽
张飞
曹操
张飞
雄姿英发
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羽扇纶巾
谈笑间,
樯橹灰飞烟灭
下阕:
小乔初嫁了
年轻得意
雄姿英发
英俊潇洒
羽扇纶巾
_______
从容儒雅
谈 笑 间
_______
指挥若定
樯橹灰飞烟灭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1. 从哪些方面塑造周瑜形象?
从容破敌
怀古
风流儒将
英雄周瑜
下片着力塑造周瑜,为何要插入“小乔初嫁了”这一细节?“初”能否换成“出”?
以美人衬托英雄,着力表现周瑜英俊潇洒、年轻有为、春风得意。
也暗示其与孙权的特殊关系。
瑜长壮有姿貌……建安三年,(孙)策亲自迎瑜,授建威中郎将……瑜时年二十四,吴中皆呼为周郎……从攻皖,拔之。时得桥公两女,皆国色也。策自纳大乔,瑜纳小乔。
十三年九月,曹公入荆州,刘琮举众降,曹公得其水军,船步兵数十万,将士闻之皆恐。(孙)权延见群下,问以计策……
——《三国志·吴志·周瑜传 》
苏轼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反对推行新法,自请外任,出为杭州通判。迁知密州,移知徐州。元丰二年, 43岁时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湖北)团练副使,本州安置,不得签书公文。元祐八年哲宗亲政,被远贬惠州(广东),再贬儋州(今海南)。徽宗即位,遇赦北归,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葬于汝州郏城县。
苏轼晚年对自己的一生总结为:“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苏轼的生平
人物 周瑜 苏轼
年龄 34岁
生活 幸福美满(小乔初嫁)
外貌 英俊潇洒
职位 东吴大都督
成就 功成名就
47岁
屡遭不幸(妻子早亡)
早生华发
黄州团练副使(虚职)
功业未成
仰慕英雄人物
感慨壮志未酬
怀古伤今 ,抒发了对周瑜的赞美和向往以及渴望建功立业却壮志难酬的深沉感情。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1、最后五句抒发了怎样的人生感概?
仰慕英雄人物,
感叹功业未成。
抒怀:
2、探究:有人说,全词结尾一句“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反映了苏轼思想中消极颓废的一面。你是如何看待的?
对周瑜的追慕表现的是一种理想,而落泊失意是一种现实,这反映了作者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年轻有为
儒雅倜傥
功勋卓著
华发早生仕途坎坷
命运多舛
人
景
周瑜
苏轼
气势磅礴
雄奇壮阔
反衬
正衬
小乔初嫁
正衬
抒怀:
探究: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你是如何理解的?
从愤懑走向平静的自我排解。 消极苍凉,难掩豪放旷达。
作者描写了大江向东奔流,浪涛汹涌,拍打着堤岸卷起层层白浪,山石林立高峻等景,描绘出一幅雄伟、壮丽的画面。作者笔下的英雄人物周瑜,青年时期就英姿勃发,才华过人,能从容指挥三军,轻而易举地打破曹军,建立了显赫的功勋。作者本来胸怀报国之大志,在政治上却屡遭打击,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如今年岁渐老,事业无成,他深感人生恰似一场梦。词中所写的壮丽山川、古代英雄、自己壮志难酬的胸怀以及酒洒江月的豪举,共同和谐地营造出了一种壮丽、雄浑的意境。
苏轼写周瑜一世豪杰,风流潇洒,表现出他对周瑜的羡慕。苏轼羡慕英雄,他本身就有建功立业的渴望。现实中却因“乌台诗案”贬谪黄州,理想和现实的巨大落差,这种落差就产生了——心灵的苦闷。苏轼如何来化解内心的苦闷呢? “一尊还酹江月。”他将变幻莫测的人生看做是“梦” 。他以一杯清酒祭奠江月,让惆怅失意顺着江水而去,随着明月而逝。词人就排解了、化解了苦闷,精神就得到了解脱。这种人生态度就叫做旷达。不把宠辱放在心上,让这些苦闷都随着长江水流去吧,我要快乐的对待今后的每一天生活,享受这自然的美景,享受这赤壁的壮丽。
总起: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写景
乱石穿空
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
过渡: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写人
周郎:
雄姿英发
谈笑克敌
我:
早生华发
结束: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对比
照应
总结
1、 描绘壮丽之景。写出长江的非凡气势,融合千古英雄的非凡业绩,江山形胜与怀古之情融为一体。 2、 刻画豪迈英武之人。 3、抒发壮志豪情。借称颂周瑜抒发了渴望建功立业的壮志豪情 , 倾诉壮志难酬的苦闷 。
《念奴娇 赤壁怀古》是公认豪放派代表作,其“豪放”表现在那些方面?(讨论)
课堂练习
初到黄州(苏轼)
自笑平生为口忙,
老来事业转荒唐。
长江绕郭知鱼美,
好竹连山觉笋香。
诗中哪些句子体现出苏轼的旷达情怀?
拓展阅读
“在黄州的苏东坡是成熟了的苏东坡。这种成熟是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颜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伸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
(余秋雨《苏东坡突围》)
作者描写了大江向东奔流,浪涛汹涌,拍打着堤岸卷起层层白浪,山石林立高峻等景,描绘出一幅雄伟、壮丽的画面。作者笔下的英雄人物周瑜,青年时期就英姿勃发,才华过人,能从容指挥三军,轻而易举地打破曹军,建立了显赫的功勋。作者本来胸怀报国之大志,在政治上却屡遭打击,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如今年岁渐老,事业无成,他深感人生恰似一场梦。词中所写的壮丽山川、古代英雄、自己壮志难酬的胸怀以及酒洒江月的豪举,共同和谐地营造出了一种壮丽、雄浑的意境。都体现了全词豪放的风格
写景
赤壁雄奇景 (衬托)
咏史
英雄周瑜颂 (正侧)
抒怀
失意酹江情 (对比)
课堂小结
豪放
早 行 陈与义 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
课堂练习
答题时应包括:
1.明确手法
2.说出“以……正(反)衬出……,
3.其作用(目的/动机)是为了突出(突显)……”。
明确答题步骤
早 行 陈与义 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
参考答案:
主要用了反衬手法(步骤一)。
天未放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草虫鸣”反衬出环境的寂静(步骤二)。
两处反衬都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心中由飘泊引起的孤独寂寞(步骤三)。
,浪淘尽, 。故垒西边,人道是, 。乱石穿空, ,
。江山如画, 。
,小乔初嫁了, 。
,谈笑间, 。故国神游, ,早生华发。人生如梦,
。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 轼
课堂练习
●背诵并默写《念奴娇·赤壁怀古》
●自主学习《定风波》
布置作业
衬托就是利用事物间的近似或对立的条件,用一些事物为陪衬来突出所要表现的事物的表现手法。它可以使被陪衬的事物显得更加突出、形象。
分正衬和反衬。
正衬就是利用事物的相似的条件来突出主体。反衬就是主体与衬体相反,衬体从反面作背景,衬托主体。
1、借古讽今
3、怀古伤己
A、同病相怜型——借古人自比(相似之处)
B、对比失落型——与古人对比(相反之处)
2、借古伤今
完全达标
以历史教训告诫统治者不要一味贪图享乐(过度奢侈、荒淫无度)穷兵黩武,以免重蹈历史覆辙。
今昔对照,感叹昔盛今衰、物是人非//国运衰微 。
怀古诗鉴赏
小乔,乔玄之女,大乔之妹,娇俏可人,灵秀自蕴,绝色美人。有落雁之貌,知书达礼,通晓音律诗文。和其姊大乔并称“江东二乔”。
二乔的丈夫都是英雄,大乔的丈夫是孙策,小乔的丈夫是周瑜。
周瑜是孙策的好朋友,结婚那年他二十四岁,小乔十六岁。
周瑜与小乔的结合真是英雄美人,才子佳人!
周瑜与小乔
相关人物
周瑜(175~210), 三国时期军事家。字公瑾。建安三年(198)还江东,任建威中郎将,屯牛渚,准备西进。时年24岁,吴中皆呼“周郎”。
五年,孙策死,与长史张昭等共辅孙权。
十三年秋,与刘备联手在赤壁打败曹军,这也就是著名的赤壁之战。曹操也因此多年囤守北方不敢南下。
十五年,周瑜于行军途中病发,卒于巴丘(今湖南岳阳),年仅36岁。
周瑜文武兼备,其卓越的军事谋略,对三国的鼎立和孙吴政权的巩固影响很大。他指挥若定,善扬长避短,出奇制胜,作战不畏艰险。精音律,待人宽宏大度。
所谓周瑜被诸葛亮三气致死,纯属“演义”类的故事。
相关人物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了多少英雄豪杰。
独自踯躅于冰冷的寒夜,你是否在为遭遇挫折而困苦不堪?徘徊在血色黄昏的江畔,你是否在为生活的不顺而将痛苦放大?哦,不!你回答说,挫折是人生的常态。你曾平和地吟出“一蓑烟雨任平生”;骄傲地写下“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的诗句。你以宽容的胸怀对待他人,以豁达的态度面对人生,你以真情的诗句、你以历尽风雨后的坦然告诉人们:生活的风雨永远也摧不倒真诚而执着的人,除非你自己放弃!正视挫折、淡化痛苦,既洗练了你豪放的词风,也沉淀了你厚实的人生。
让我们把杯中的美酒洒进滚滚东逝的长江水吧,向逝去的英雄、向往昔的岁月庄严地许诺:生活的风雨总会过去,让我们从头来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