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久跑》(教案)- 体育与健康六年级上册-人教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耐久跑》(教案)- 体育与健康六年级上册-人教版(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体育与健康
更新时间 2021-10-19 09:52: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耐久跑》教案设计
教学理念
本课从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出发,以健康第一为宗旨,努力创设一种教师督导学生积极动脑、主动地参与的良好氛围。通过运动技能的学习,锻炼学生的心肺功能,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队精神,树立勇于战胜困难的勇气,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意志品质,使学生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
二、教材分析
途中跑是耐久跑完整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进行顽强意志、勇于战胜困难等教育的主要契机。对学生进行顽强意志、勇于战胜困难等教育。耐久跑是机体在十分疲劳的状态下,动用全身的力量,以顽强的意志冲过终点。途中跑要按照个人的速度感觉,计划分配全程体力,较好克服“极点”反应,完成全程。
三、学生分析
部分学生是因体质较弱“怕”长跑。也有部分学生是因为“累”而怕长跑,多数学生属于被动练习。那么,如何使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参加耐久跑练习呢?教师不仅要了解每位学生的身体、生理、心理状态,更主要的是从教法上多下功夫,将枯燥乏味的教法变为灵活多样的趣味教学,使学生在心情愉悦中完成课的任务和达到一定的运动量,从而达到增强体质的实效。教学中,让学生自主练习,学生在了解耐久跑的知识后,初步练习简单而易上手的耐久跑呼吸的技术方法。练习时,学生可根据自己的能力自行调整速度与距离进行练习,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自己的特长,自我组织互帮互学,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体现言传身教,把枯燥乏味的项目变成锻炼身体的最好方法。
四、教学目标
1、运动参与目标:利用讲解示范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动作技能概念。
2、运动技能目标:.通过练习,85%的学生能体会运用耐久跑途中跑的呼吸方法;发展学生的一般耐力素质。 
3、身体健康目标:利用各种练习手段发展学生的体能以及自我锻炼的能力,提高心肺功能。
4、心理健康目标:通过体育活动培养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获得成功体验和愉快感。
重点
难点 学会耐久跑的呼吸节奏、跑步姿势
熟练应用技术进行练习,以及克服“极点“的意志,学会调整呼吸。
《耐久跑》教案设计
教师:
教学 目标 让学生了解耐久跑动作要领(身体姿态—动作放松、上身正直、重心平稳,速度均匀、摆臂自然)。 通过学习学生掌握耐久跑动动作要求,发展学生奔跑能力,促进心脏、肺、血液循环系统发展,合理运用体力分配。 培养学生顽强拼搏、勇于克服困难的意志力品质,并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积极进取和吃苦耐劳作风。 场地 器材 田径场
教学 内容 400米跑 800米跑
重点 难点 学会耐久跑的呼吸节奏、跑步姿势
熟练应用技术进行练习,以及克服“极点“的意志,学会调整呼吸。
顺序 时间 达成目标 学习内容 教师活动 组织与方法
开始部分 准备本分 3分钟 4分钟 4分钟 课堂常规 初步热身 热身操,充分热身 集合队伍 绕操场慢跑400米 头手操 鸣哨集合队伍 师生问好,清点人数,安排见习 观察学生动态 领队做准备运动 2、观察学生运动状况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Δ (Δ教师,○女学生,×男学生)密集队形 体育委员带领全班学生围绕操场慢跑一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Δ分散队形
基本部分 基本部分 结束部分 13分钟 18分钟 3分钟 了解掌握耐久跑内容 掌握耐久跑的节奏频率以及每一步的幅度 坚持完成耐久跑任务学会调整呼吸 通过多圈练习让学生熟悉和掌握耐久跑的作用 通过多圈耐久跑培养学生顽强拼搏、勇于克服困难的意志力品质,并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积极进取和吃苦耐劳作风。 集合放松 总结本课 激励学生 第一次400米耐久跑 第二次400米跑 多圈耐久跑接龙 集合放松 总结本课 激励学生 一、教师讲解400米耐久跑的要求 学生要大腿抬起大步向前迈进,申小腿跨大步幅。 弯道时要身体向做倾斜,右手摆臂幅度大,左手摆臂幅度小,右脚脚掌内则着地,左脚外侧着地。 呼吸调整,可以根据自己两步一呼两步一吸或三步一呼两步一吸 纠正学生动作进行第二次练习(间隙两分钟) 接龙跑要求 以慢跑的形式开始,手臂要摆动起来 大小腿也要抬起以400米跑一半的速度来跑 跑起来后,每队最后一名的同学沿外道跑追上第一名同学,后面的同学都是以此类推 鸣哨集合队伍 小结本课 表扬学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Δ 认真听讲,记住动作要求 分小组男女分组 男生跑时女生观察动作,并鼓掌激励男生 女生跑是男生观察动作,并鼓掌鼓励女生 跑起来后,每队最后一名的同学沿外道跑追上第一名同学,后面的同学都是以此类推 同学之间相互鼓励坚持到底努力拼搏 分散队形站立组织放松活动 密集队形站立,认真听讲 击掌下课
预计运动负荷 平均心率:110 次/分 预计练习密度:45%
课 后 反 思 耐久跑,对大多数学生来说都不会积极的主动的去从事这项锻炼。首先需要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大部分是12—13岁,正处于身体发育成长时期,身体各器官发育不平衡;骨骼发育快于肌肉,肌肉中水分较多,蛋白质和无机物较少,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功能较差,导致肌肉弱、耐力差、易疲劳、大脑皮质神经过程的兴奋和抑制不均衡,对耐力项目的适应性较差。因此,男1500m,女800m,对他们来说委实是“长跑”了。但在这个年龄阶段,身体各器官有承受一般耐力练习的能力,如能适时适度地进行耐久跑训练,对提高肌肉、心血管和呼吸系统长时间工作的能力,改进大脑皮层神经过程兴奋抑制的均衡,逐渐提高耐力水平,使学生身体均衡发育,无疑是十分必要的。根据初中生的身体状况,我们在上耐久跑课时,采用了“速度不太快.时间较长的匀速跑”的跑法。这种跑法,机体各系统所受的刺激柔和、稳定、持久,能使机体各系统逐渐进人“工作状态”,适合于初练者。除了排除客观的场地条件因素外,最主要的还是学生主观的能动性。因此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热情,成了上好耐久跑教材的关键问题。在教学实践后,我总结如下: 第一,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从主观上感知耐久跑练习的重要性,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第二,选用节奏明快,催人奋进,鼓舞斗志的音乐用于耐久跑教学,诱发学生的无意注意;第三,在教学实践中,采取按能力分组的教学形式,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第四,寓耐久跑的练习于游戏中,使学生在愉快的比赛氛围中,忘却疲劳,达到积极练习的目的; 第五,提高竞争意识,按照组别“良好”、“一般”、“有待提高”进行比赛,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提高学生兴趣。 教学认识上还有值得注意的是,耐久跑是周期性的大强度运动项目,能培养持久奔跑能力和速度耐力。经过长时间实际锻炼,心脏功能、呼吸功能得到提高。耐久跑既要求有一定的速度,又要求有一定的耐力,因而在教学力要紧紧抓住速度、耐力这个主要矛盾来安排教学。采用短跑、中跑和超长段跑(包括野跑)以及其它形式的练习。反复多次的最大强度练习,能增强人体最大负荷能力,提高速度。但短跑又会产生不利的一面,过多的强度跑,人体本身会产生大量乳酸,酸碱度失去平衡,导致肌肉神经兴奋性下降,肌肉疲劳无力。教学方法需要多变,达成教学目标。反复多次耐久跑练习,可提高人体呼吸系统和心血管机能水平,而且掌握了运动时要适当加深呼吸深度的方法,最大摄氧量水平升高。但单纯练长跑容易制成慢定型,这就要求我们变换练习方法和内容,采用短、中、长距离练习,有利于提高速度耐力,克服无氧和有氧代谢练习所造成的不利因素。合理安排运动负荷是提高耐久跑练的重要手段。量和强度是运动负荷的两个方面,两者是对立统一,相辅相成的,可以互相促进,不断提高。在练习时要根据中学的特点和具体情况,从实际出发。总的负荷不能太大,1000米跑时,一开始应是匀速跑,在300和400米时开始冲刺。 总之,掌握科学方法,让学生尝到锻炼的甜头,练成坚强的意志,培养坚韧不拔的精神,养成终身锻炼身体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