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4张PPT)
精准分析小说情节
高考小说文本阅读1
把脉学情 准确诊断
读文答题 精细突破
Ⅰ
把脉学情 准确诊断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王保长
章月珍
下午,王保长收到密令,上头命令他务必在深夜带人秘密逮捕一个叫陈隰的村民,然后就地正法!王保长怀里揣着那张密令,心事重重地回到家。他抽着闷烟,吩咐老婆赶紧杀鸡,煮熟。然后,敞开大门,啃着鸡腿,喝起了闷酒。
王保长的家就在村路边,来来往往的人很多,路过的村民都闻到了酒肉香。从敞开的大门望进去,只见王保长喝得醉醺醺的。后来不知发生了什么,传来了王保长夫妻俩的吵闹声,夹杂着摔碗筷和扔桌凳的啪啪声。不一会儿,看见王保长把一个包裹扔出屋外,扯着嗓子嚷:“你就是嫌弃我现在穷了!你过不惯,那你赶紧给我滚!最好永远甭回来!”
“滚就滚!这几年要不是我娘家接济,日子早就穷得过不下去了!自从你当上了这个破保长,我们是越过越穷,赚不到钱不说,还天天跟着你提心吊胆,这日子真是没法过了!”老婆哭哭啼啼抱怨道。邻居来劝架,可王保长却趁着酒性,指着老婆鼻子,叫她滚。老婆终于忍受不了,哭着跑了。
王保长继续喝酒,村民见他不可理喻,也都摇摇头散去了。
夜深了,王保长估摸着到晚上九点了,焦急地不停向屋外张望。他在等阿毛。阿毛是村子里最有文化的人,在县城读书,从小父亲就死了。这几天,因为母亲病重,他请假回家给母亲煎药,每晚九点他总是拿着一个药罐子,到王保长屋前的马路倒药渣。九点,终于等来了阿毛,王保长赶紧拉他进屋,拿出那张密令给阿毛看。
“阿毛,村里就数你识字最多,你叔我识字不多,只能向你请教!你看看这纸上的陈字后面念啥?他是何许人也?人命关天,你跟叔说说!”
阿毛拿着那张纸,手有点发抖,脸红一阵白一阵,说话也疙里疙瘩的。
“叔,这个……这个好像是生僻字,我也不认识。要不我回家去查查,然后回来再告诉你!你看行不?”
“好!好!你快去快回!我等你!这密令只有你知我知,千万不要走漏风声!不然你我小命都不保!”王保长嘱咐道。
阿毛答应着,急急地走了,连药罐子都忘了拿。
五分钟过去了,一个小时过去了,始终不见阿毛回来。王保长酒劲儿上来,犯困,昏昏欲睡。
第二天,王保长是被林专员几个巴掌打醒的。睁开眼,看到林专员气得扭曲的胖脸,两手正抓着自己的前胸。他吓得浑身发抖。
“林……林专员,您怎么大驾光临鄙人寒舍了?真是蓬荜生……”
“生什么生!我问你,你的密令呢?”
“密令?在呀!我保管得妥妥的!丢不了!”王保长边说边从怀里掏出那张皱巴巴的纸,双手恭恭敬敬地递给林专员。
“保管个屁啊!谁叫你保管了!是要你办事!你说你办完事了吗?”林专员怒视着王保长。
“啥事啊?我不记得了!昨晚我老婆跟我吵架,跑了,我心情不好,喝闷酒,乡亲们都可作证!”王保长委屈地说。
林专员气得又抽了王保长一个巴掌,把密令扔到他脸上。“我……我这就带人去抓他!可是,林专员,这个陈字后面念啥?他是谁呀?”王保长颤抖着手,指着密令上陈隰的名字,战战兢兢地问。
林专员气得又给了他一巴掌:“你作为一个保长,怎么连自己村的人都不了解!陈隰就是陈九根的儿子!小名叫阿毛!”
“啊!我们村里人只知道他叫阿毛,哪里知道他叫陈隰啊!不信的话你问问他们!”王保长指着站在堂屋里的十几个人。
“别啰唆了,赶紧去抓!不然让他跑了就完了!”
可惜早已经人去屋空,连他生病的老母亲也不在了。王保长一气之下,命人一把火烧了草屋,回去复命了。
林专员气得连抽了王保长十几个耳光。骂道:“你是猪啊!你有没有脑子,怎么就烧了他房子呢?他是共党分子,里面万一有什么重要情报呢?你竟然一把火烧了!真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我……我当时气糊涂了!”王保长摸着火辣辣的脸,委屈地说。
“陈隰逃了,你这条命也保不了!我只能如实向上面汇报!”林专员边说边要走。
“等等,林……林专员,借……借一步说话!”王保长把林专员引进内屋,关上房门,小心翼翼地从箱子底下双手捧出一个金光闪闪的小小的菩萨雕塑。他神秘兮兮地压低声音,凑近林专员耳朵说:“这是我家祖传的宝贝……”
就这样,王保长终于躲过一劫。没过几天,老婆也被他接了回来。
阿毛母子投靠了他们的一个远房亲戚。安顿下来后,阿毛对母亲说:“幸亏保长他识字不多,不然我真是死定了!好险啊!”母亲笑笑,说:“傻啊!孩子,王保长和你爹是结拜兄弟,你的名字还是你王叔起的呢!”(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保长收到密令,上头命令他抓人杀人,而他却在家敞开大门,啃起
鸡腿,喝起了酒,说明王保长没拿上边的命令当回事。
B.小说中林专员怒斥王保长延误了抓捕时机,扇他耳光,并指出他烧房
的糊涂,说明林专员精明强干,办案有头脑,有力度。
C.小说中两个女人形象虽然着墨不多,但保长计谋的实施离不开老婆的
配合,交代阿毛获救原因要通过其母之口,颇具匠心。
D.小说以王保长的活动为线索,以阿毛回乡照顾母亲并逃走、林专员督
查为辅线,三线交织于王保长家,情节跌宕,摇曳多姿。
√
1
2
3
答案
解析
解析 王保长接到密令喝酒吃肉是故意给人看的,目的有三:一是借机支走老婆,为晚上他找阿毛“报信”做铺垫;二是做给乡邻们看,让他们证实自己确实喝了酒;三是做给林专员看,为后文自己“醉酒”延误抓捕找到搪塞的理由。总之,这恰恰是他老谋深算的表现。
1
2
3
1
2
3
2.小说中的王保长有哪些性格特征?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答案 ①足智多谋,含而不露。王保长收到杀人密令,假借和老婆吵架醉酒忘记公事,借让阿毛帮自己认字透露消息,送出金菩萨保住了自己的性命。
②随机应变,能说会道。见到来督查的林专员,先是奉承,然后巧转话题,接着诉说和老婆吵架的委屈,还说不认识“隰”字以摆脱干系。
③有情有义,不吝钱财。为救结拜兄弟的儿子,王保长送出金菩萨给林专员,终于化解了危机。
答案
1
2
3
3.小说结尾安排巧妙,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答案 ①从人物表现的角度看,结尾借阿毛母亲之口揭开真相,侧面表现了王保长有情有义、足智多谋的典型形象。
②从情节设置的角度看,结尾写阿毛的名字是王保长起的,与上文提到的不认识“隰”字相呼应,交代实际情况,解开所有谜团。
③从读者感受的角度看,最后才解开真相,可以吸引读者阅读兴趣,并令读者回味悠长。
答案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父亲和那道坡
宋向阳
秋生的家在柳河村最北头的山根下,绕过一道胳膊肘子弯儿的土坡,才能过去。
秋生开着新买的轿车回家,道窄,只好停在十米外的巷口。他怕车子被刮蹭,一个劲儿朝那边望。“你对车倒挺上心啊。”父亲徐老套在饭桌上叨咕着,还用稀奇古怪的目光扫他。秋生低声地解释道:“我三年的工资都花在车上了,那道坡忒堵。”
秋生两口子一走就是两个多月,隔三差五往回打个电话。一次,隔壁的小东把一包羊肉送到了他家。小东说:“叔啊,看看你儿子多孝顺啊。”徐老套的脸上像结了霜,瞅都不瞅一眼。
小东走后,媳妇问老套:“你绷着脸给谁看呢?不识抬举。”
徐老套愤愤地说:“他徐秋生是在救济困难户吗?连个面都不照,好大的架子啊。”
媳妇叹了口气,说:“谁让你找个猫不拉屎的地方盖房,拐弯抹角连个车都不得放。”
徐老套大步来到院外,望着那道十多米长、五米多高的土坡,使劲哼了一声。他蹲在那儿,点着一根旱烟,猛地吸了几口,脸蛋憋得像下蛋的母鸡。
徐老套去集上买了几把镐锹,还叫人焊了一个铁斗子的推车。除了下地,他把很多时间都用在了修路上。
日头还没升起,徐老套就站在了土坡下,挥着大镐刨。土质很硬,他一镐下去,便击出一颗颗金星来。徐老套拿出了年轻时开大山的劲头,抡圆膀子干着。汗水很快就浸透了衣服,紧紧贴在了他的身上。媳妇看着心疼,帮他往车子里装土。
徐老套一把夺过铁锹说:“去,这事儿不用你管。”
媳妇说:“你悠着点,别累坏了。”
徐老套嘴里应着,却不歇手。媳妇给他沏了一壶浓茶,端了出来。徐老套嗓眼儿里发干,放下家什坐在了凳子上。他喝着茶,眼前浮现出儿子小时候在土坡前和他玩捉迷藏的情形,心里不禁七上八下。
胳膊肘弯儿的土坡一天天变小着,徐老套手上的老茧一天天变厚着。累的时候,他都会朝远处望一会儿。他想看到那个熟悉的身影,可是却一次次失望。媳妇劝他找几个帮工,他却说啥也不答应。
这天,徐老套正在门口忙着。村书记大成走了过来,喊道:“老套哥,你儿子给你捎钱来了。”徐老套没有抬头,仍然在干活。大成说:“都啥年头了,你还想当愚公啊。”徐老套这才停手,冲他干笑一下。大成把钱递了过来,说:“上午我在城里遇到秋生,他让我给你们。”徐老套一把拨开大成的胳膊,说:“这钱我不要,你退给他吧。”
“亲儿子的钱,不要白不要。”大成说。
徐老套哼了一声,说:“徐秋生凭啥不自己回来?他不认识柳河村的路吗?”
大成说:“可能,他有点忙吧?”
徐老套说:“一个小科长比县长还忙吗?”
媳妇见他九头牛拉不回来的样子,便从大成手里接过了钱。徐老套瞪了她一眼,说:“这钱你自己花吧,我一分不沾。”媳妇用手点了点他,回屋里给大成去找烟卷。
“我让你堵!我让你堵!”徐老套举起大镐,用力地朝土坡刨了下去……
三个月后,秋生两口子还没有回来。一天,他突然接到家里的电话。母亲在那头颤巍巍地说:“儿啊,你快回来,你爹……病得可不轻啊。”
没等秋生说话,母亲就嗖地放下电话,任凭秋生怎么回拨,都没人接。秋生吓出一身冷汗,带着媳妇急急忙忙撵了回来。他的眼里冒着火,把车开到家门口没等停稳,就跑进屋去。可是,父亲却满面红光地坐在炕头,没有一丝病意。他疑惑地瞅着母亲说:“妈……”
徐老套笑眯眯地说:“儿子,你的车放哪儿了?”
秋生眨巴眨巴眼睛,说:“就放门口了。”
徐老套拽住儿子的手说:“那道坡还有吗?”
秋生的呼吸顿时急促起来,泪水在眼里打起了转转。(有删改)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A.母亲担心父亲的身体,也牵挂着外出的儿子,为此她编造了父亲 “病
重”的谎言,诱使儿子回家,终于使父子和好如初。
B.小说用“胳膊肘弯儿”来比喻“十米多长、五米多高的土坡”,生动形
象地写出土坡虽小却陡的特点,正是这道土坡阻碍了父子的情感交流。
C.邻居小东、村书记大成与文中父亲的交谈,不仅补充了有关人物信息,
从侧面丰富了人物形象,而且推动了情节波澜迭起,使得小说摇曳多姿。
D.小说写新农村变化中的父子情感故事,语言质朴而不失生动,如“忒”
“猫不拉屎”“嗖”“撵”等词句的运用,贴着人物而写,极具农村气息。
√
4
答案
解析
5
6
解析 A项“母亲担心父亲的身体”,母亲“编造……谎言”,分析有误。文中应是父母亲一起以此为借口,让儿子能够即刻回家,看到那被铲平的土坡,从而理解父亲的一片苦心。
B项夸大了土坡的影响,停车难只是儿子不回家的表面原因,实际上是不理解父母晚年有需要子女陪伴的情感需求。
C项对情节的鉴赏不准确,小说叙述故事娓娓道来,情节并不曲折。
4
5
6
4
5
6
5.小说开头,两次写到父亲徐老套的神色,暗示了他什么样的心理?作者如此安排情节有何作用?
答案 第一次,秋生一个劲儿朝停在十米外巷口的新车望,父亲徐老套“用稀奇古怪的眼光扫他”,是责怪儿子关心车子超过了关心自己;
第二次,是托小东把羊肉送回家,父亲徐老套“脸上像结了霜”,是觉得儿子架子大,不打照面。作者如此安排情节,是为引出后面徐老套奋力平坡的情节(情节安排方面);表现了徐老套对儿子的深沉的爱和思念(人物形象方面);最终完成从隔膜到亲情交融的升华(主题表现方面)。
答案
6.对于小说结尾“秋生的呼吸顿时急促起来,泪水在眼里打起了转转”,有人认为是画龙点睛,也有人认为是画蛇添足。请结合文本从人物塑造、情节发展和主旨表达三个角度谈谈你的理解。
4
5
6
答案
答案 (示例一)我认为是画龙点睛。①从人物形象看,秋生的反应是他知道父亲为了能让自己回家,亲自动手铲平了土坡后内心的愧疚、自责,与对父母的爱和感动的复杂心理表现。②从情节发展上看,原文的设计符合情理,与上文情节相照应,儿子虽然很少回家,但依然有孝心,不时托人给父亲送钱送物,听到父亲“病重”的消息立即带着妻子赶回。③从主旨上看,原文设计以儿子的反应衬托父亲“愚公移山”般的举动,父爱特有的朴实与厚重化解了父子间的隔膜,令人欣喜,发人深思。
4
5
6
(示例二)我认为是画蛇添足。①从人物形象上看,儿子以停车难、工作忙为借口极少回家探望父亲,原文的结尾主观设定了儿子的个性,限制了读者的想象。②从情节设计上看,去掉原文结尾,给小说情节发展、人物个性等增加了更多的不确定性,有利于读者的思考。③从主旨上看,原文因结尾而使得主题单一,降低了作品的品位。
4
5
6
高考试卷把小说的情节列为重要的考查内容,设置了小说线索分析题、情节作用分析(句段作用分析)题、情节安排意图及表达效果探究题等不同层级的题型。考生在答这类题时最突出的问题是标签化、空泛化,没有很好地弄懂、深入情节内部去思考,并且缺乏统合意识、关联意识。解决的关键是从具体小说文本出发,读懂情节,充分考虑它在自身、人物、主题及读者方面的作用。
问题直击
Ⅱ
读文答题 精细突破
一、读懂情节
读懂情节是小说阅读的起点,也是做小说题的基础,应主要做以下四点工作:
1.了解故事情节最基本的要素:时间、地点、人物和核心事件。
2.划分层次,梳理概括情节内容。这是读懂情节最基础、最主要的工作。以主要人物为中心,有三种方式梳理、概括:
(1)按时间顺序理层次概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尾。
(2)按空间顺序抓场面概括:一个面(地点)就是一个情节,场面变化情节就变化。
(3)依据线索概括:可以找出物线、事线、情线或对比线,然后依线概括。
梳理、概括情节时,一般要从主人公角度,按照“何时何地何人做何事”的格式进行,其中“何人何事”是概括最核心的要素。
3.大致了解情节结构方面的特点。
(1)故事叙述的线索、顺序和人称。
(2)情节安排的技巧,如呼应、伏笔、对比、衬托等。
(3)情节结构安排的特点。如开头与结尾有何特点,中间是如何展开的。
二、精准答题
高考考查小说情节,主要从情节的内容、特点和作用等角度命题。
1.线索作用题
理清小说的线索是把握文本、理清思路、解决其他问题的基础。一个事物、一个事件、一句话、一个动作等都可以作为文章的线索,它是文章的关键内容,小说的情节就是靠线索才得以连缀成文。线索有明暗之分,常常具体形象为“明”,小说的主题(观点或思想)、情理发展的规律为“暗”;又有主副之分,依主人公为线索的叫“主线”,依其他次要人物为线索的叫“副线”。
(1)典型提问方式
①小说以“电话”为枢纽连接人物、安排情节,这样处理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2016·全国甲卷)
②小说有明暗两条线索,分别是什么?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2)答题角度及要点
首先要对全文有一个从内容到形式的完整认识,明确表达的思路;理清线索与情节、人物、环境、主题的关系。理解作者安排线索的意图和表达效果。
其次考虑答对答全要点。①组织材料,贯穿全文;②结构清晰,情节集中;③使行文富于变化;④利于表现人物;⑤揭示主题。另外,要注意线索串联起哪些内容(其实就是文本的基本内容)。必须扣住线索的内容分析其艺术效果,不能硬贴标签。
2.情节(细节,或句段)作用分析题
小说的情节主要有两个方面的作用:一是内容上为情节发展、塑造人物、表达主题服务;二是结构上呼应标题、设置悬念、照应文段、埋下伏笔,为后面的情节做铺垫,推动情节的发展(转折、高潮)等。
(1)典型提问方式:
①作者安排××情节有何用意?
②××细节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③请分析第×段(画线句子的作用)。
(2)答题角度及要点
首先要对“题源”文字精读,把握内容要点及上下文语境,注意其位置特点,然后从以下五个角度思考作答。
①从情节与其他情节的关系角度考虑。需要考虑这一情节在全文中的位置:开头(引起下文、为下文做铺垫、设置悬念),中间(推动情节发展),结尾(呼应上文)等。
②从情节与人物形象的关系角度考虑。也就是情节本身对人物性格塑造上的具体作用。
③从情节与小说环境的关系角度考虑。常用术语有突出(烘托、交代)人物活动的环境,使环境更具典型性等。
④从情节与小说主题的关系角度考虑。一般来说是点题、突出主题或揭示主旨。常用答题术语:揭示(表达、寄托、暗示)了……的主题,深化主题,突出主题等。
⑤从情节与读者感受的关系角度考虑。就是站在读者的位置上考虑情节的作用。常用答题术语有吸引读者注意力、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发读者思考等。
3.情节安排技巧赏析题
这种题型大都是从整体上对情节技巧或结构安排来赏析的。
(1)典型提问方式:
①本文是如何叙述故事的?请简要分析。②本文的故事情节是怎样展开的?③本文在叙述手法(人称)上有何特色?请赏析。④本文在构思上别具匠心,请赏析。⑤本文结尾特别巧妙,请简要赏析。
(2)答题角度及要点
回答这类题型,要从两方面思考:一是其技巧(特点)是什么,要准确判断;二是作用效果分析。
准确判断情节技巧、结构特点,其角度有:①叙述角度(顺叙、倒叙、插叙等),②叙述人称(第三人称或第一人称),③情节技巧(伏笔、对比、衬托、悬念等),④结构特点(开头与结尾有何特点等)。
分析技巧的艺术效果一般是从情节、人物、环境、主题、读者角度思考。
4.答题尤其要区别好“铺垫”与“伏笔”两种术语
铺垫与伏笔是小说情节安排中的两个重要技巧,也是考生答题中用得较多的两个术语。不少人混为一谈。其实,它们的区别很大:
(1)从目的和作用上看,铺垫是衬托,作者尽管是在次要人物或事件上下功夫,其着眼点却是主要的人物或事件。伏笔是对将要在作品中出现的人物或事件,预先作提示或暗示,使下文的情节不使读者感到疑惑,以求前后呼应。它常常与“照应”配合使用,即所谓前有伏笔,后有照应。
(2)从形态上看,为了达到衬托的目的,铺垫对起陪衬作用的部分往往大肆渲染,因此,铺垫可以说是“显性”的。而伏笔,一般说来,贵在一个“伏”字,通常比较隐蔽,因而,伏笔是“隐性”的。巧妙的伏笔,在没有看到“照应”之前,貌似“闲笔”。
(3)从位置上看,铺垫一般在文章开头,伏笔常见于文章中间。
(4)铺垫所使用的笔墨往往较多,可谓浓墨重彩(当然,其程度不及对主要人物或事件的描写);而伏笔通常只是一两笔,点到为止,否则就失去了“伏”的意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即时小练
林家铺子(节选)
茅 盾
①天又索索地下起冻雨来了。一条街上冷清清地简直没有人行。自有这条街以来,从没见过这样萧索的腊尾岁尽。朔风吹着那些招牌,嚓嚓地响。渐渐的冻雨又变成雪花的模样。沿街店铺里的伙计们靠在柜台上仰起了脸发怔。
②林先生和那位收账客人有一句没一句地闲谈着。林小姐忽然走出蝴蝶门来站在街边看那索索的冻雨。从蝴蝶门后送来的林大娘的呃呃的声音又渐渐加勤。林先生嘴里应酬着,一边看看女儿,又听听老婆的打嗝儿,心里一阵一阵酸上来,想起他的一生简直毫无幸福,然而又不知道坑害他到这地步的,究竟是谁。那位上海客人似乎气平了一些了,忽然很恳切地说:
③“林老板,你是个好人。一点嗜好都没有,做生意很巴结认真。放在二十年前,你怕不发财么?可是现今时势不同,捐税重,开销大,生意又清,混得过也还是你的本事。”
④林先生叹一口气苦笑着,算是谦逊。
⑤上海客人顿了一顿,又接着说下去:
⑥“贵镇上的市面今年又比上年差些,是不是?内地全靠乡庄生意,乡下人太穷,真是没有法子——呀,九点钟了!怎么你们的收账伙计还没来呢?这个人靠得住么?”
⑦林先生心里一跳,暂时回答不出来。虽然是七八年的老伙计,一向没有出过岔子,但谁能保到底呢!而况又是过期不见回来。上海客人看着林先生那迟疑的神气,就笑,那笑声有几分异样。忽然那边林小姐转脸对林先生急促地叫道:
⑧“爸爸,寿生回来了!一身泥!”
⑨显然林小姐的叫声也是异样的。林先生跳起来,又惊又喜,着急地想跑到柜台前去看,可是心慌了,两腿发软。这时寿生已经跑了进来,当真是一身泥,气喘喘地坐下了,说不出话来。林先生估量那情形不对,吓得没有主意,也不开口。上海客人在旁边皱眉头。过了一会儿,寿生方才喘着气说:
⑩“好险呀!差一点儿被他们抓住了。”
“到底是强盗抢了快班船么?”
林先生惊极,心一横,倒逼出话来了。
“不是强盗。是兵队拉夫呀!昨天下午赶不上趁快班。今天一早趁航船,哪里知道航船听得这里要捉船,就停在东栅外了。我上岸走不到半里路,就碰到拉夫。西面宝祥衣庄的阿毛被他们拉去了。我跑得快,抄小路逃了回来。他妈的,性命交关!”
寿生一面说,一面撩起衣服,从肚兜里掏出一个手巾包来递给了林先生,又说道:
“都在这里了。柔市的那家黄茂记很可恶,这种户头,我们明年要留心!——我去洗一个脸,换件衣服再来。”
林先生接了那手巾包,捏一把,脸上有些笑容了。他到账台里打开那手巾包来。先看一看那张“清单”,打了一会儿算盘,然后点检银钱数目:是大洋十一元,小洋二百角,钞票四百二十元。这全部付给上海客人,照账算也还差一百多元。林先生凝神想了半晌,斜眼偷看了坐在那里吸烟的上海客人几次,方才叹一口气,割肉似的捧到上海客人跟前,又说了许多好话,方才得到上海客人点一下头,叹口气:“再加一点吧,我也熬不过这个年关呀。”
林先生几乎想哭出来,没有话回答,只是叹气。除了央求那上海客人再通融,还有什么别的办法?林先生忍痛又把这几天内卖得的现款凑成了五十元,这才把那位叫人头痛的上海收账客人送走了。
此时已有十一点了,天还是飘飘扬扬落着雪。买客没有半个。林先生纳闷了一会儿,和寿生商量本街的账头怎样去收讨。两个人的眉头都皱紧了,都觉得本镇的六百多元账头收起来真没有把握。寿生挨着林先生的耳朵悄悄地说道:
“听说南栅的聚隆,西栅的和源,都不稳呢!这两处欠我们的,就有三百光景,这两笔倒账要预先防着,吃下了,可不是玩的!”
林先生脸色变了,嘴唇有点抖。
“不过,师傅,随他们去造谣罢,你不要发急。荒年传乱话,听说是镇上的店铺十家有九家没法过年关。时势不好,市面清得不成话。素来硬朗的铺子今年都打饥荒,也不是我们一家困难!天塌压大家,商会里总得议个办法出来;总不能大家一齐拖倒,弄得市面更加不像市面。”
看见林先生急苦了,寿生姑且安慰着,忍不住也叹了一口气。
雪是愈下愈密了,街上已经见白。偶尔有一条狗垂着尾巴走过,抖一抖身体,摇落了厚积在毛上的那些雪,就又悄悄地夹着尾巴走了。自从有这条街以来,从没见过这样冷落凄凉的年关!此时,远在上海,日本军的重炮正在发狂地轰毁那边繁盛的市廛。(有删改)
1.选文情节安排巧妙,多条线索交织在短短的篇幅中。请理出三条并简要分析其作用。
答案 (1)线索:上海客人生意艰难,来找林先生收账;林先生等寿生收账回来,好还上海客人的钱;寿生到乡镇收账,途中遇险。
(2)作用:使小说情节紧凑,故事容量加大,能够在有限的篇幅中展示广阔的社会背景;使主要人物的性格在复杂的矛盾冲突中得以更加充分地展现,使人物形象更加饱满;使林家铺子面临的困境更具典型性和普遍性,强化了小说所表达的城乡经济日渐艰难、行将崩溃的主题。
答案
1
2
3
4
2.请简析第①段的作用。
答案 (1)“冻雨”“雪花”“腊尾岁尽”“店铺”等词语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
(2)“冷清清”“萧索”等词语点明了自然环境的凄凉,奠定了全文凄冷的感情基调,为人物出场做了铺垫。
(3)从“伙计们”“发怔”看,暗示了下文林家铺子生意的惨淡。
答案
1
2
3
4
3.第⑦段中林小姐“急促地叫道”在情节中有什么作用?
答案 使情节突起波澜,制造悬念,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答案
1
2
3
4
答案
4.小说结尾画线句子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答案 (1)凄凉的年关,加上日军轰隆隆的炮声,更加烘托出时局的不稳、民生的艰难,暗示了林家铺子无法支撑下去。间接交代了时局动荡、民生凋敝的原因。
(2)与第②段“然而又不知道坑害他到这地步”、第③段寿生差点被抓了兵夫等内容形成呼应。
1
2
3
4(共46张PPT)
找准分析概括小说中人物形象特点的突破口
高考小说文本阅读2
把脉学情 准确诊断
读文答题 精细突破
Ⅰ
把脉学情 准确诊断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鉴 宝
聂鑫森
夕阳西下时,五十岁出头的阳欣走出了他下榻的北城宾馆。他的鼻翼有力地翕动了几下,分明嗅到有饭菜的芬香自西边的一条小街飘来,心中一喜:那儿该有个好吃处!
阳欣是个著名的文物鉴定家,供职于南方的一家省级博物馆。他的强项是古瓷鉴定,已有十几本专著问世。他之所以来到这北地小县,是该县博物馆邀请他来看一看历年库存的一批古瓷器,帮忙“掌掌眼”,以便向公众开放展览。
阳欣还是个美食家,不但会吃,而且会做,没事时喜欢琢磨各种菜品的制作。家中小院种着许多花草,芙蓉花、晚香玉、马齿苋、荠菜、小青竹……随手采来便可成为菜肴的原料。比如用芙蓉花和豆腐做成“雪雾羹”,洁白的豆腐上飘着淡红的花瓣,真如雪后飞霞;小笋子出土时,拔几根洗净去皮,切成细段,下油烹炒后,再打两个鸡蛋,煎出黄中泛翠的“金镶玉”。至于各种禽畜之肉,他都有妙法烹饪。朋友称他是“儒厨”,因为他做的菜既有书卷气,也有诗的想象,调和五味,管领水火,一般的烹饪师难以比肩。
他七弯八拐走进了这条小街,从油烟味中知道这些小饭馆多以牛羊肉为主要菜料。北地多牛羊,取之方便,但不知烹饪得怎样。他喜欢清静,便走进了街尾的一家门脸很小厅堂很小且没有一个客人的“习均羊肉馆”。刚到门前,一个二十多岁的小伙子迎了上来,殷勤地说:“先生,里面请。”
阳欣看了看小伙子,眉清目秀,周身上下也干干净净,就点了点头,跟着走进厅堂,挑一张桌子,坐下来。小伙子手脚麻利地泡上茶,然后递上单薄的菜单。阳欣猜测,这小饭馆的名字应该是小伙子的名字,这冷清劲说明生意不好,只好老板、厨师、跑堂一肩担。
阳欣扫了一眼菜单,说:“我先点个焦酥羊肉,来二两酒,好吗?”习均喊声“好咧”,进厨房去了。随即,厨房里的刀、砧、锅、勺也响了起来。过了一阵,一大盘焦酥羊肉端了上来,还有一把小酒壶和一只小酒盅。阳欣斟上酒,不忙着喝,先举筷夹了一块焦酥羊肉放进口中,细细品嚼。嚼着嚼着,他眉头皱起来了,然后把筷子重重一搁,叫道:“小习,你来!”
小习慌忙跑过来,毕恭毕敬地站着。
“这不行,焦过头了,有糊味;却又不酥,咬着粘牙,你得重炒!”
小习和气地说:“先生,对不起,我重炒,您稍候。”焦酥羊肉再次端上来时,阳欣又尝了尝,依旧说:“难以下咽,谁教你的活?”
“一个乡下厨师,还花了两千元的拜师钱哩。先生,我再炒一次试试。”
阳欣叹了口气,说:“你是个老实厚道人,就别浪费材料了。你到街上去买几个小秋梨来。今儿我反正没事,教你几招。”
习均飞快地去买了梨来。
阳欣系上围腰,走进了厨房。厨房很洁净,各种菜料、配料、调料摆放得井井有条,这让他有了一种“技痒”的感觉。
先炒焦酥羊肉。阳欣取一块肚条羊肉,去骨,烙去残存的毛后用温水浸泡一阵,再刮洗一净,升起猛火,放入锅里烹煮。煮熟后捞出来又清洗一遍,装入盆内(皮朝下),放入盐、糖、拍破的葱和姜,还有桂皮、料酒……
阳欣接着做梨丝爆羊肉。习均记住了,切条的羊肉爆炒到快出锅时,才将洗净切好的粗梨丝放入,铁铲搅拌几番,赶快入盘,又香又脆,这条街上没有这道菜。
习均特意寻出一瓶茅台,一老一少,坐在小厅堂里边吃边聊。
临走时,阳欣搁下五百元钱,说:“你不要推辞,先放下。庖厨虽小艺,却不可不读书明理。你先把这两道菜推出去,准火!明天傍晚我再来,再教你做两道菜。”
四天过去了。第五天的傍晚,阳欣没有来!习均想:只知道这个人叫阳欣,住在北城宾馆,是那里的大厨师吧?明天上午一定去找找他。
北城宾馆没有叫阳欣的厨师!习均却从住房登记册上看到订房间的单位是县博物馆,便又赶快去了那里。
年轻的馆长听了原委,哈哈大笑。
“习均,你遇到高人了。他是文物鉴定专家,不到一个星期,把馆里的古瓷都鉴定了一遍。还会鉴人,说你是个可以造就的厨师,所以要帮帮你。”习均愣了,然后问:“阳先生呢?”“他家里有事,匆匆回南方去了。他给你用宣纸写了个匾额,又用小楷字写了一叠菜谱,托我交给你,还嘱咐我们,如上馆子就到你那里去。制匾的钱,他也留下了。”
习均展开一张四尺宣纸,上写六个隶字:一街香羊肉馆。落款是:湘人阳欣。
习均的手抖动起来,泪水涌出了眼眶。(有删节)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头写阳欣嗅到饭菜芬香时心中一喜,这一细节既符合人物的社会
身份,暗合人物的兴趣爱好,又推动了情节发展。
B.对阳欣作为美食家的介绍,生动而富有诗意,体现了他作为“儒厨”的
文化修养,这样写表现了人文积淀与技艺之间的紧密联系。
C.“习均羊肉馆”地处街尾,且门脸和厅堂都很小,再加上习均厨艺不精,
导致了生意非常冷清,他只好身兼数职,老板、厨师、跑堂一肩担。
D.小说细致地描写了阳欣烹饪羊肉的过程,不仅展示了他高超的厨艺,也
可以看出习均积极认真、潜心学艺的态度。
√
1
2
3
答案
解析
解析 “符合人物的社会身份”错,阳欣是文物鉴定家,这与其嗅到饭菜香味时心中一喜没有关系。
1
2
3
1
2
3
2.结合全文简要概括阳欣的形象特征。
答案 ①业务精湛;
②厨艺高超,富有生活情趣;
③善于识人;
④待人热忱,古道热肠;
⑤文化修养深厚。
答案
1
2
3
3.小说以“鉴宝”为题,但大量篇幅似与“鉴宝”无关,这样安排有何用意?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
答案
1
2
3
答案 ①小说大量篇幅似与“鉴宝”无关,实则围绕“鉴宝”展开。阳欣受县博物馆之邀因鉴宝而来,在鉴宝结束后而去;其间机缘巧合结识习均,发现习均身上宝贵品质并热情相助。
②小说大量篇幅似与“鉴宝”无关,实际上“鉴宝”暗喻“鉴人”,以“鉴宝”为题,凸显人物形象。阳欣作为文物鉴定专家,既能“鉴宝”又能“鉴人”。
③借“鉴宝”引发读者的认识与思考,深化小说主旨。发生在鉴宝专家与市井百姓之间的故事温暖感人,小说蕴含着对阳欣的赞赏,同时也呼唤人与人之间建立朴素而美好的情感。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韩山拾得
黄孝阳
韩山拾得,我的高中同学。
他爹叫韩山,一个老鳏夫,瘸了半条腿,还跑得飞快,挤进汽车站前看热闹的人堆里,抓起竹篮没肯再撒手——竹篮里躺着一个不足百日的弃婴。
韩山拾得讨厌他爹。他爹在取名时也忒不负责任。班上几个蛮横惯了的男生,不高兴了,把他打一顿;高兴了,也把他打一顿——说这叫打日本鬼子。瘦小的他偷了户口本,跑到派出所要求改名,警察瞪起眼珠子,“叫你爹来!”
韩山拾得绝食三天。在县搬运站当厨师的韩山拗不过儿子,买了包阿诗玛烟,到派出所见人就低头哈腰。
韩山拾得回到学校。老师上课点名,喊了几声“韩山拾得”,他不起身。老师大怒,喝令他出去。隔不多时,他回来了,身子发抖,脸白得吓人。
众目睽睽下,他攥着根粉笔,抖抖嗦嗦,在黑板上写下“韩小山”三个字。接着,他把揣在裤兜里的左手慢慢拿出来,把左手紧握着的石头狠狠地砸在自己脑袋上。血咕噜一下冒出来了。他晕了。
他忘掉说一句话:“以后谁再叫我韩山拾得,我就这样砸死他。”不过就算他说了也没用。大家都觉得他脑子是坏掉了,连最胆小的女生也敢在他经过时往地上吐唾沫。
终于,他用锄头敲破同学的脑袋,他退学了。等到我参加高考那年,他已经成了县城赫赫有名的山哥。这倒不是因为他心狠手辣,马仔众多。
城北的金刚在影剧院看戏,把脚跷到前排,把甘蔗渣吐到韩小山衣领里。韩小山回头扔了句脏话。金刚把甘蔗在韩小山脑袋上敲成两段。两伙人打起来。韩小山这边寡不敌众,被金刚一伙拖到影剧院门口吊成沙包轮流踢打。
韩山路过瞅见。这个老实了一辈子的厨师急眼了,挥舞着刚在游麻子那儿磨快的菜刀,要与人拼命。金刚脱掉外衣,往手臂上一缠,大吼一声迎上去。韩山的菜刀被打掉。父子俩被面对面吊起。
但金刚只得意了不到半个小时。搬运站七十二条大汉拿着铁链、撬棍出动了。让县公安局头疼不已的金刚团伙从此匿迹。韩小山一战成名。
从韩山拾得到山哥,是三年。
从山哥到韩山拾得,是二十年。
我是在街头偶遇韩山拾得的。他推着坐在轮椅里的老父亲,站在洒满金秋阳光的梧桐树下。我喊出他的名字,一眼认出那个断了左手巴掌的老人。1990年搬运站解散,韩小山的日子一落千丈。在一次赌牌时,他押上了左手。底牌揭开,韩小山操起刀,对自己下不了手。对方问他是否要帮忙。这时韩山又出现了,一刀下去,血泪横飞。
“就在那一天,我才真正长大成人了。”
他没有细说他这二十年。我早有耳闻。他先是靠贩卖辣椒、香菇等农产品攒了一笔钱,再承包县罐头厂做起出口外贸,生意做得很大,日本是主要销售市场。这可能是他把名字改回去的缘由,日本文化深受中国禅宗的影响,寒山与拾得两位唐代高僧广为人知。
“世间谤我,贱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恶我,骗我,如何处治乎?”我想起寒山这句话,下意识地说了出来。
“只是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这种境界是和尚修的。”韩山拾得脸上的笑容不无嘲讽,“猪什么都能忍,到头来还是要挨上一刀。”
“那你为什么又叫回韩山拾得?”我问。
他没有回答我,顺手接过老人从兜里摸出的烟斗,点燃,深吸一口,再弯腰塞入父亲嘴里。老人的面容平静而又惬意。梧桐叶间漏下的阳光如同鸟羽,轻轻地覆盖在他的肩膀上。
梧桐树下是一家老人用品专卖店。一位眉目温婉的女子走出来,向我点头致意。我认得她。黄梅英,韩山拾得的妻子,当年我们学校的校花。
她接过轮椅,挥手与我告别。我进店打算给父母买一些冬天里的衣裤,看店的小妹喜气洋洋,打电话的声音跟唱山歌一样:“姨,黄姐今年又在我们这儿订了一大批货,你赶紧发货。羽绒被,还是波司登的,38床;鸭鸭的雪地棉鞋,男款76双,女款……”
我纳闷了:“这些都是黄梅英订的?”
“是呀,你认得她?黄姐的老公,哎,就是韩老板,去年在他开发的池头新寓旁边搞了家疗养院,跟星级宾馆一样。县搬运站的职工,哪怕只在那儿待过一个月,男的满五十五周岁,女的满五十周岁,又或者身有残疾的,都可以去,吃的住的用的,全部免费呀。这些人上辈子真是积德修福了!”(选自《南方周末》,有删改)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韩山能为儿子在别人面前低头哈腰,也能为保护儿子与人拼命,这些
情节表现了他对儿子深厚无私的爱,这种爱最终改变了儿子命运的走向。
B.韩山给儿子起名为韩山拾得,一方面是因为儿子是自己拾得的弃婴;一
方面是希望儿子能像唐代高僧寒山、拾得那样学会隐忍,免于灾祸。
C.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比喻手法,将“梧桐叶间漏下的阳光”比作“鸟
羽”,生动而诗意地表现了阳光的温暖柔和,也暗示了韩山得到的悉
心呵护。
D.“我”是故事的见证者和讲述者,小说借助“我”的所忆、所见、所
闻串联情节,展现人物形象,也使故事显得真实可信。
√
4
答案
解析
5
6
解析 “希望儿子能像唐代高僧寒山、拾得那样学会隐忍”理解不恰当,从上下文看,韩山给儿子起名并无此意。
4
5
6
4
5
6
5.小说中的韩山拾得有哪些主要的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
答案 ①执拗:为改名绝食三天。
②刚强暴烈(刚强自尊):受到欺侮不肯隐忍,用激烈暴力的方式进行反击。
③懂得感恩:为搬运站退休或残疾职工建疗养院,免费提供疗养服务;认识到父爱的伟大无私后,悉心照顾养父。
④知错能改:年轻时混迹社会,打架斗殴,后来改过自新,发愤图强,事业有成。
答案
6.小说以主人公名字和称呼的变化为线索来安排情节,有什么好处?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4
5
6
答案
答案 ①使小说情节紧凑而跌宕。小说通过主人公的名字由“韩山拾得”到“韩小山”到“山哥”再到“韩山拾得”的变化,展现了主人公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生经历,使情节紧凑,叙事跌宕起伏。
②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不同的名字和称呼反映出主人公在不同人生阶段的不同经历和不同心态,表现出主人公几十年的人生境遇和复杂的性格特点。
4
5
6
③使小说主题更加鲜明突出。主人公最初厌恶自己的名字,想方设法更改,最终又改回原名,表现了他对自己身份的认同和对父爱的感恩,暗示了小说的主题。
④给读者留下想象空间。小说在叙述主人公名字变化的过程中,并没有直接交代起名及更名的原因,给读者留下思考、想象的空间,更耐人寻味。
4
5
6
分析概括人物形象特点是小说阅读考查最重要的题型,也是让考生倍感纠结的题目,表现在:不明性格内涵,不知性格核心要素是什么;不知从何下手分析性格及形象;不知怎样把握人物形象。问题的解决在于找准分析概括人物形象的突破口。
问题直击
Ⅱ
读文答题 精细突破
一、准确理解人物形象的核心内涵
人物形象有三个层面的内涵:一是人物的代表、身份、地位、阶层、类属及自身的外在形象;二是思想性格特征;三是人物形象意义,包括塑造人物形象有何作用,对表现主题有何作用等。其中思想性格特征为其核心内涵。
思想性格特征由思想特征和性格特征两部分组成。思想特征,包括主人公的信仰、理想、奋斗目标、为人处世等。性格特征由基本特征与辅助特征组成,基本性格为主干性格,是决定人物形象的基本因素,辅助性格为多元性格,凸显其多重性,基本性格与辅助性格之间往往呈现出对立统一的格局,如善良与软弱、勤劳与愚昧、忠诚与偏执等;如果是负面形象,则为虚伪性与其本质的对立统一等。
二、找准分析概括人物形象的突破口
1.紧紧扣住人物自身言行举止的“四个一”
“四个一”指一句话,即选取小说中人物最常说,或最富有代表性的一句话;一个动作,即抓住小说中人物出现频率最高,或最有代表性的一个动作;一个细节,即择取能够展开人物内心世界,或最有意义的一个细节;一个眼神(表情),即选取人物肖像中,最能透射人物精神灵魂的一个表情或眼神。
2.抓住人物的多重角色
人在社会上和家庭里总有多种角色。家中,他可能是父亲或儿子;社会上,他可能是领导或工人、农民等。人物的思想性格特征就是通过他的多重角色表现出来。从人物所担任的不同角色及其角色变化去分析概括其思想性格特征是一个很好的突破口。
例如上面小说《鉴宝》中的主人公阳欣,他的主要角色(身份)是文物鉴定专家,在这方面他业务精湛,文化修养很好;同时他另一个角色(身份)是美食家,在这方面他厨艺高超,在遍尝美食中不仅富有生活情趣,更有古道热肠,热心帮助小店主习均提高厨艺。阳欣丰富的性格特征正是在这两种角色中展开的。
3.抓住人物的人生际遇和境地
人的思想性格特征总是在其人生际遇和境地中表现得淋漓尽致:或处逆境而意志坚定,或处顺境而不思进取。抓住小说中人物所处的境地、所经历的人生命运,完全可以把握住其思想性格特征。
例如上面小说《韩山拾得》中主人公韩山拾得二十年前后人生际遇差别很大:在卑微、贫困的童年,面对欺侮激烈反击;二十年后经商发财,他并没有趾高气扬,反而悉心照顾瘫痪的养父,无偿捐助公益事业。
4.在“变化”中认识人物思想性格
人的思想性格既是丰富复杂的,又是充满变化的。人物之前有着怎样的思想性格,随着时间推移,又变成了怎样的思想性格,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抓住思想性格的变化,进而挖掘变化的原因,不仅能准确把握形象特点,而且能从中认识到小说的主题。
例如上面小说《韩山拾得》中主人公韩山拾得的名字由“韩山拾得”到“韩小山”到“山哥”再到“韩山拾得”的变化,反映了主人公在不同人生阶段的不同心态和性格,尤其表现了韩山拾得“知错能改”的性格特点。
5.在“环境”中认识人物思想性格
人是在一定的环境中成长的,环境对人的思想性格的形成有着决定性影响,但有时人又不为环境所屈,总是在试图抗拒或者改变着环境。从分析环境与人物的关系入手,正是分析概括人物形象的极好突破口。
例如小说《祝福》中的祥林嫂的悲苦命运和不屈服命运的性格正是在鲁镇那样礼教色彩浓厚、人与人之间冷漠的环境中形成的。
上面五种“突破口”在一篇小说中、一个人物中不是单一地使用,往往是综合使用的。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即时小练
“铁拐李”传奇
陈圣芳
他,拄着拐杖,个子瘦瘦高高的,是一个流浪乞丐,身上背着有很多口袋的褡裢,每天走村串户地乞讨,像一个行脚僧,人们背地里都叫他“铁拐李”。
“铁拐李”讨米很特别,用手抓的米他是断然不会要的。原来有一个奸猾的大嫂,曾把一只紧捏的空手放进米袋子,然后从他袋子里面带出一大把米来。
“铁拐李”乞讨没有定性,走哪是哪。天黑了,随便睡在学校或者队屋廊檐下,将身子蜷缩成大虾米,囫囵睡去。当天放明时,又不知所踪了。而一方方的墙壁上,却用土坷垃写满了诗文。湾子里的斋儒老先生曾经教过私塾,他一手捻着他那稀稀落落的几缕白胡子,一边摇头晃脑地吟哦着,一脸的陶醉。
“铁拐李”有时也会给湾里的剃头匠几分钱,让剃头匠将他那乱茅草一样的头发理得顺顺的,但是他那飘然若仙的胡子是一定不会剪的,而且,他每次去河边洗碗时,都会把胡子润湿,对着水面捋了又捋。然后把碗刷得贼亮,像猫舔了似的。
“铁拐李”虽然疯癫时六亲不认,举起拐杖见人就打,见狗就追,一旦安静下来,他又特别喜欢孩子。那天他在苕货家门口发现苕货在写字,便蹑手蹑脚笑眯眯地走了过去,在后面认真地端详着,并且细声细气地告诉苕货:你发倒笔了,这个勾是“利刀勾”,这个不是这样的,是“秃宝盖”,上面没有一点……他告诉苕货很多以后,当再遇见苕货时,他还不忘在他的草稿纸上教几个字,过几天他回来时,一定会考考苕货,如果苕货回答正确了,他会像变戏法一样,变出一把把花花绿绿的豌豆糖来,奖给苕货。
有段时间,“铁拐李”突然不疯癫了,他居然背了一个上面印有“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书包,一步一拐地走学校赶乡集,卖他用澴河潭坡上的泥巴做出来的口哨。
那泥巴做的口哨的确精妙,有高音的,有中音的,也有低音的,五颜六色,煞是好看。如果哪个小朋友吹得好,他会摸摸他的小脑袋,笑眯眯地说,拿去吧,不要钱。得到哨子的孩子像过年般高兴,于是刹那间,满湾子从南到北都是蛐蛐般忽高忽低的泥巴口哨声。不过,他尤其喜欢苕货,他看见苕货,往往会送他几个五颜六色的泥巴哨,并且还要
当面给苕货做示范,同是蛐蛐般几声,却别有一番韵味。等到学生上课后,他就默默地站在教室的廊檐下,看着读书的孩子,一脸笑意。有一次,他在走廊小黑板前伫立良久,然后捡起地上的粉笔头,在黑板上涂改起来。一个老师发现了,便吼了几声,吓得他一溜烟跑了。那老师过来一看却愣住了,原来他修改了一处语法错误。
从此以后,这位老师便特别关注起“铁拐李”来。有一天,他路过“铁拐李”寄住的废砖窑时,看到一个漂亮的城里女子,对着“铁拐李”声泪俱下地说着什么,而他却有滋有味吃着讨来的米饭,理也不理。后来那女子伸手去拉“铁拐李”,不料一下子惹恼了他,他挥舞着拐杖,
吼道:“你滚,你滚,我不要你管……”那位老师忙躲到一边,看见那女人一步一回头地离开了废砖窑。后来听人说“铁拐李”原来是一所大学的教授,因为说错了一句什么话,被划成“右派”,加上妻子闹离婚,所以就成了流浪的疯子;还有的人说,那个女人是他的学生,很是崇拜他,知道了恩师的落脚地后,踏破铁鞋不远千里赶到这里……打这天起,“铁拐李”就从人们的视线里悄然消失了。
开始还有人念叨一下:“铁拐李”好长时间没有来讨饭哩?再后来,“铁拐李”这个名字就像从澴河上游冲下来的一截树枝,在河湾汊里打个转顺流而下,一去无踪了。
而当“铁拐李”这个名字再次被人提起时,已是十几年后的一天了。那天,已考取博士生的苕货,给家里寄来一张他和导师以及师母的合影。邻居们呼啦一下子围过来看,马上有人说:“咦!师母好年轻啊,怕要比导师年轻不少哩。”突然有人叫了一声:“这苕货的导师,有点像‘铁拐李’呢。”大伙围过来一看,“呵呵,别说,还真有点像哩!”马上就有人说了:“瞎说,一个是要饭的,一个是导师,八竿子也打不着呀!”苕货娘说:“那好办,我打电话问问就知道了。”
于是苕货娘在一圈人的注视下,拨通了电话:“喂,苕货,我问你一件事情哈……”(有删改)
“铁拐李”这一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
答案 ①举止特别,不修边幅。瘦高个,居无定所,以乞讨为生,虽然头发有时理得很顺,却不剪胡子。
②能写诗文,学识渊博。经常在墙壁上题写诗文,还修改学校老师的语法错误。
③对孩子有耐心和爱心。一笔一画地教苕货识字,并用豌豆糖奖励他的进步。
④富有生活情趣。潦倒落魄时,用泥巴做五颜六色的口哨,还能吹出高低不同的声音。
答案(共51张PPT)
精准把握小说中物象的意蕴和作用
高考小说文本阅读3
把脉学情 准确诊断
读文答题 精细突破
Ⅰ
把脉学情 准确诊断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偷 食
宋以柱
地瓜面煎饼我们叫它黑煎饼,玉米面煎饼我们叫它黄煎饼。
我和张里是吃黑煎饼长大的。
黑煎饼烧胃,胀肚子,大便黑,解大便困难。黄煎饼就不同,它有让人眩晕的黄色和香味儿,而且大便顺畅呈黄色。张里他爷经常吃黄煎饼。用张里他娘的话说,你爷干活儿最累,所以吃黄煎饼。张里和他六个姐姐,都吃黑煎饼。我永远记得张里他爷举着黄煎饼的样子,黄煎饼
在张里他爷的黑手里攥着,攥得我的心生生地疼。我只能干咽唾液。那天,我咽下两个黑煎饼,去叫张里上学。张里从他家的粪篓里掏出一个黄煎饼,掖在怀里,拉着我飞跑进村南的小树林。张里对我说:“我偷的,咱俩分着吃了,千万别说,说了俺爷能敲死我。张开手接着,别掉了。”我大张着两只小手,张里小心翼翼地撕开,把大一点儿的一块递给我。我双手捧着大半个煎饼,兴奋得发晕。吃下第一口,我浑身战栗。尽管那半张煎饼上还粘着几点黑黑的猪粪。
那是我和张里童年的事。说着说着我们就长大了。
张里是属于绝顶聪明的那种,用村里人的话说,家里最小的一个,是他爷他娘积攒力量要来的,所以最聪明。事实证明,这话有点儿道理,我们初中三年,张里一边玩儿一边学,没费什么力气就读了中专,上的是省城的银行学校。你想想,上世纪80年代后期,农村能到省城读中专的有几个?而且学的是数钱的专业,参加工作后天天对着钱。村里的老少爷们儿想到这一层,眼球里都像铺了一层青苔,绿莹莹的。我笨一些,只能复读了一年,然后上了高中,等到我费尽力气考上专科师范,到乡镇初中教书时,张里已经是我们那个市的银行里管着往外发钱的科长了。张里给我打电话,说黄煎饼天天吃,但是很小,四四方方的,小巧玲珑的,什么时候你来,我请你。我就笑,然后心就不听话地乱跳。
据说局长们、县长们都盯着张里的钱,苦于没门路。但我对于我和张里的关系,闭口不谈,熟悉的人问起来,我只是说已跟他无往来,他们都信。因为我现在只是一名普通的教师,尽管他们都说我有沉鱼落雁之貌。就是让那个色眯眯的校长扣了奖金,压迫着教两个年级12个班的课,我也没有找张里帮忙。
在我结婚那年,我见到了张里,是在张里组织的初中同学会上。在这之前,我几次梦到过他,他的高大魁梧和他的递给我黄煎饼的修长手指。那一次,是在市里最好的一家酒店,我去的时候,张里正在和一个小姑娘说笑。她不是我们的初中同学,但比我们的初中女同学要漂亮得
多,包括我。我注意到张里修长的手指,正夸张地搭在小姑娘的肩上。张里看到我的时候,眼睛绿了一下,过来就抱住了我。当我在他怀里战栗时,我听到张里说了一句话:“有男朋友吗?如果没有,就跟了我吧。”我迅速逃出他的怀抱,虽然我曾经渴望过。我笑着说:“张里,你太白了,我不喜欢白皮肤的男人。”然后我对着他哈哈大笑。其实,一个好女孩是不应该那样笑的。
酒宴的始终,我一直听到张里高亢的声音。他的声音过于夸张,修长的五指张牙舞爪。他对我们的男同学们说:“放心玩乐,有你想不到的快乐。”那一刻,我正举着一块黄煎饼,就是张里说的那种,四四方方,
小巧玲珑,有着让人眩晕的黄色。听到这话,我差一点儿吐了,好像十几年前那块煎饼上的猪粪才开始散发臭味。当看到张里歪歪扭扭往楼上走的时候,我彻底改变了主意。那次聚会回来,仅半年时间,我就和一个同事结婚了。
我是经常回老家的。回去就有人说我,还有张里。说张里的时候,全村的人就一个表情——馋,就像当年我在张里家里眼馋他爷的黄煎饼一样。我就强装笑脸,历数自己的学生,还有自己的一大摞证书。张里他爷已经不在了,那个全村第一个吃黄煎饼也是吃黄煎饼最多的人,在张里飞黄腾达的时候溘然而逝。在村里我也见过一次张里,他因臃肿而
不再魁梧,修长的五指变得粗而白,那时他已经是副行长了。看到他艰难地把自己塞进小车时,我的心不再有以前的疼痛。这真的很奇怪。村里的老人们说:“你看张里多出息,又白又胖。”我就说:“是啊是啊,多少年才出一个张里啊。”
后来再回去,就没人跟我说张里了。“张里给逮住了。”这是张里他娘跟我说的。我经常去看她。那个慈眉善目、养育了六个女儿一个儿子的老人,抓住我的手对我说:“妮子,你替我去看看张里吧,我走不动了。”她坐在夕阳里自言自语:“张里那么听话,他怎么会拿公家的钱呢?他媳妇儿来闹腾我,说张里还养着二奶,我都听不懂。他是不是让城里的女人给祸害了?妮子,张里到底咋了?”
隔着厚玻璃,我见到了张里。我带去一摞黄煎饼,是张里他娘给的。她说,张里都当上官了,还是喜欢吃她摊的黄煎饼。张里看到黄煎饼,竟然笑了一下,是黄煎饼再一次让我的心疼起来。张里对我说:“我还配吃黄煎饼吗?”他脸上的肉太厚了,其实根本看不出他在笑。
走出那扇大铁门,我才想起给他买的那盒烟——中华牌的。那次聚会后,我知道他喜欢抽这种烟,但我不知道它贵得这么离谱。
我回去时,张里还没回监号,我看到他正把一块黄煎饼往嘴里摁。
那一刻,张里像极了一个偷食的孩子。(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A.题目“偷食”含义深刻,一语双关,既指小时候偷吃黄煎饼的事情,又
暗指张里“偷食”公家财产,还构成了故事悬念,让读者产生了阅读
的兴趣。
B.小说中的“我”与张里是小时候的伙伴,但因为不同的人生轨迹,使得
“我”成为一个正直的人,而张里成了一个令人唾弃的犯罪分子。
C.小说第四段“说着说着我们就长大了”一句承上启下,既承接上文“我”
和张里的关系,又为下文“我们”成长后的事情的叙述做了铺垫。
D.“我”对张里看法的根本转变,源于那次初中同学的聚会;聚会上,张
里的表现让“我”看清了他的变化,“我”决定再也不跟张里交往。
√
1
2
3
答案
解析
解析 B项“‘我’成为一个正直的人”说法牵强。
C项并不是“铺垫”,只是引起下文。
D项“‘我’决定再也不跟张里交往”曲解文意。
1
2
3
1
2
3
2.小说有一明一暗两条线索,分别是什么?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答案 (1)明线是“我”和张里的交往及关系变化的过程;暗线是张里贪欲不断膨胀,人生追求到辉煌又覆灭的历程。
(2)①双线结构,明暗线交织,使小说情节更为集中紧凑,突出了主人公的形象;②暗线的设置交代了人物的结局,使小说主题更为丰富、深刻。
答案
1
2
3
3.“黄煎饼”作为小说中的一种物象,意蕴丰富,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
答案 ①黄煎饼让人眩晕的黄色和香味是人们欲望的一种象征。小说由偷食黄煎饼写起,黄煎饼在文中多次出现,有着超越其本意的内涵。
②黄煎饼是人物关系的见证,是情感变化的见证。“我”和张里在小树林分食沾有猪粪的黄煎饼时,十分兴奋;在同学聚会酒宴里吃精致的黄煎饼时,“我”差一点吐了。
③黄煎饼是过往生活的一种寄托,一种怀念。如张里当上官了还是喜欢他娘摊的黄煎饼,在监狱里往嘴里摁黄煎饼。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舞 台
袁省梅
一直以来,王少宏都坚信自己能成为声名卓著的二胡演奏家。
正儿八经的音乐学院毕业,加上天赋,加上勤奋,还有童子功,他说,除了舞台,还缺什么呢?
可是,没人给他舞台。
他抱怨父亲,抱怨老婆孙兰。他说要是当初不回到这个鬼地方就好了。小县城,有多少人懂音乐多少人懂他的二胡呢?
王少宏毕业那年,已经分配到了省城大剧院。可是,父亲不答应。父亲拍电报,打电话,又撵到省城要他回去。父亲说,你哥没了,你嫂子嫁了,留下三个孩子,还有我和你妈你奶,谁养?就这样,王少宏到小县城的小学做了一名音乐老师。他没有想到,就是小学老师,要做好,也不容易。校长从心里不喜欢他。谁让他的学历太高人又孤傲呢?学校里所有的演出,他都不要想参加,他给学生排练的节目也不要想上舞台。去县里电视台演出,就更没有他的份了。
每次,他气闷地问老婆为什么时,孙兰都是静静地听着,不说话。他也不等老婆说话,就去拉二胡了。孙兰听着他滞重的二胡声,就发出一声叹息。
小城有人带着孩子请王少宏教二胡。小城已有好几家二胡培训班。王少宏想都没想,就拒绝了。给小孩子做启蒙老师?他不屑。一个华丽、高大的舞台一直在他的心里矗立着。过一段时间,他就往北京跑,参加那里的比赛,或者与同道者聚会。王少宏一直相信北京会有他一个舞台。钱花了不少,可王少宏也没拿回一个奖杯。孙兰说,他们不懂。王少宏勾着头,好久才说,他们说得对,我的演奏中缺了最重要的东西。孙兰说怎么会呢?王少宏摇摇头,说,你不懂。孙兰脸上暗了一层,心说,我怎么不懂呢?听你的二胡十多年了,也听你在家放的碟片十多年了。
看着王少宏不开心,孙兰有什么办法呢?她不过是一名小学老师。她能做的,就是把观众这一角色做得加倍的合格。孙兰在逼仄的阳台上砌了个小小的台,高出地面半尺,椭圆形,还给周围挂了一层白的纱帘。风吹过,纱帘窸窸窣窣地轻轻晃,是有点舞台的感觉了。
是舞台。孙兰给王少宏搭的舞台。
孙兰把王少宏用过的二胡,一溜排的,都挂在“舞台”的墙上。孙兰叫王少宏坐到“舞台”上拉。王少宏开始不愿意,骂孙兰瞎整。况且,王少宏除了给学生上课时拉拉二胡,平日里,他已经很少拉了。说到底,心里还是别扭。孙兰却总是催他拉。孙兰给他买好烟好酒,给他说好话。孙兰说,你就是我的二胡演奏家,我要做你一生的听者。孙兰不说自己
是观众,或者粉丝什么的。王少宏喜欢“听者”这个称号,当然,更喜欢孙兰这样地看重他,他就坐到他的“舞台”上,给他唯一的“听者”拉起了二胡。
孙兰说,不管什么曲子,你都处理得那么好,是精妙绝伦。
孙兰说,美妙的旋律在弓子的拉拉推推中,出神入化,滑着美丽的弧线,蹦跳,流淌,像云在飘,像风在扬,像花在开,简直是,太炫了!孙兰说,如果在处理时心无旁骛,人琴合一,琴曲合一,就更好了。
听着听着,王少宏愣怔了。他没想到,孙兰,一个小学语文老师,能听懂他的二胡。王少宏抱着孙兰说,周末了,我们去黄河边,我给你拉《江河水》,水边拉琴,有水的滋润,又有辽阔天地的回旋,是再好不过的舞台了。
孙兰说,改天吧,一会儿有几个学生来补课。
王少宏生气了。王少宏说,你这是干嘛?家里就缺你这点钱?无趣,庸俗。
孙兰倒不生气。孙兰说,爸的滑膜炎又犯了,医生说最好做手术……还有大侄子的婚事,小侄子的学费……王少宏不说话了。好久,王少宏说,我也带学生吧。
孙兰不同意。孙兰说,你得潜心研习你的二胡,你的舞台不在这里。
王少宏咬着唇,好半天,指着阳台的舞台,说,够了,有它,我觉得,挺好。(有删改)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头交代王少宏坚信自己能成为“声名卓著的二胡演奏家”,巧
妙地暗示了王少宏艺术追求不够纯粹。
B.王少宏赴京参赛却没能获奖,孙兰说“他们不懂”意在安慰,王少宏说
“你不懂”则是认为孙兰不懂音乐。
C.王少宏对孙兰指出自己演奏的不足感到惊讶,虽然他为妻子不到黄河边
听他拉琴而生气,但已没了之前的不屑。
D.综合全文,王少宏的执着和挣扎没能带给他预期的成功,有性格方面
的原因,但缺少施展才华的良好环境才是主要原因。
√
4
答案
解析
5
6
解析 “缺少施展才华的良好环境”并不是“主要原因”。
4
5
6
5.小说以“舞台”为中心叙事写人,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答案 ①舞台既是王少宏作为音乐学院毕业生的职业需求,也指他所追求的社会位置,还寄托着妻子对丈夫艺术追求的期待,意蕴丰富。
②小说以舞台为线索,故事围绕“舞台”展开并聚焦于“舞台”,情节更加集中、紧凑。
③以舞台为中心的艺术处理有助于人物形象的塑造,王少宏执着于“舞台”无视家庭困难,妻子为了丈夫的“舞台”甘心付出,人物性格得到充分展现。
答案
6.有人说孙兰是典型的“贤内助”,你有什么看法?请结合全文分析。
4
5
6
答案
答案 (示例一)孙兰是典型的“贤内助”。①孙兰勤劳贤惠,悉心付出,独自担起照顾家庭的重担;②孙兰体贴关爱丈夫,为其搭建“舞台”,甘当听者;③孙兰面对丈夫的不屑,隐忍包容,默默学习,终成知音。
(示例二)孙兰不是“贤内助”。①她始终纵容丈夫躲避现实寻找“舞台”;②明知丈夫心有旁骛却没有及时指出,反而为他搭建阳台的“舞台”,做他“唯一”的听者;③当丈夫愿意一起承担家庭重担时,她却表示拒绝。
(示例三)辩证地看待孙兰的形象。意思答对即可。
小说中的物象虽然不是小说的中心内容,但也是小说艺术世界、艺术构思中的有机组成部分,高考经常在此设考题,而且有难度、分值大。考生答此类题虽说能够掌握答题方向,但容易套路化、模式化,尤其不能结合具体文本作精准分析;对物象的多重意蕴答得不够全面。因此,二轮复习要强化综合意识和分析意识,以提高答题的精准度。
问题直击
Ⅱ
读文答题 精细突破
一、精准展开“物象”文字的阅读
1.准确判断物象的种类
小说中的物象种类很多,就其内容而言,有事物、景物、动物等,个别的还有体现大环境的村镇等地域,有较抽象的如2017年浙江卷《一种美味》中的“美味”,2017年全国卷Ⅰ《天嚣》中的“渴”等。就其在小说中的地位而言,有主体物象(贯串全文的)和次要物象(只出现在文中某处的)。阅读小说,首先要判断该物象是哪类物象。
2.圈点散见文字,化零为整地思考
描写物象的文字在小说中几乎有一个共同特点:不成片出现,散见于文本各处。因此,首先要把散见在各处的文字圈点起来,集中起来,通过阅读,形成对物象的整体印象。这里尤其强调要把描写物象的文字找足找全,不能有任何遗漏,遗漏一点就有可能理解不全。
二、精准概括物象的多重意蕴
物象的意蕴有很多,有实指义、指代义、双关义、象征义、主题义,一般要结合小说的情节、人物、环境和主题来思考。首先,看文中有无揭示意蕴的提示性词语、句子。如果有,找出来既准又快;更多的情况下是没有,更多的要靠读者品读、感悟。可以循着以下思路思考、概括:
①由外到内。由物象的外在特征到其内在精神气质。
②由实及虚。由物象的自身意思到附着在其身的虚指意思,如象征义、比喻义、情感义。
③由表入里。先由该物象最表层的意思入手再到其语境义,尤其是深层含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即时小练
竹林的故事
废 名
出城一条河,过河西走,坝脚下有一簇竹林,竹林里露出一重茅屋,茅屋两边都是菜园:十二年前,它们的主人是一个很和气的汉子,大家呼他老程。
老程有一个小姑娘,非常的害羞而又爱笑,有一回见了老程呼“阿三”,我们从此就呼她三姑娘。
一天我们的先生不在家,我们大家聚在门口掷瓦片,老程家的捏着香纸走我们的面前过去,不一刻又望见她转来,不笔直的循走原路,勉强带笑的弯近我们:“先生!替我看看这签。”我们围着念菩萨的绝句,问道:“你求的是什么呢?”她对我们诉一大串,我们才知道她的阿三头上本来还有两个姑娘,而现在只要让她有这一个,不再三朝两病的就好了。
老程除了种菜,也还打鱼卖。四五月间,霪雨之后,河里满河山水,他照例拿着摇网走到河边的一个草墩上,老程老像乘着划船一般站在上面把摇网朝水里兜来兜去;倘若兜着了,那就不移地的转过身倒在挖就了的荡里,——三姑娘的小小的手掌,这时跟着她的欢跃的叫声热闹起来,一直等到蹦跳蹦跳好容易给捉住了,才又坐下草地望着爸爸。
三姑娘渐渐把爸爸站在那里都忘掉了,只是不住的抠土,嘴里还低声的歌唱;头毛低到眼边,才把脑壳一扬,不觉也就瞥到那滔滔水流上的一堆白沫,顿时兴奋起来,然而立刻不见了,偏头又给树叶子遮住了——使得眼光回复到爸爸的身上,是突然一声“啊呀!”这回是一尾大鱼!而妈妈也沿坝走来,说盐钵里的盐怕还够不了一飧饭。
老程由街转头,茅屋顶上正在冒烟,叱咤一声,躲在园里吃菜的猪飞奔的跑,——三姑娘也就出来了,老程从荷包里掏出一把大红头绳:“阿三,这个打辫好吗?”三姑娘抢在手上,一面还接下酒壶,奔向灶角里去。“留到端午扎艾蒿,别糟蹋了!”妈妈这样答应着,
随即把酒壶伸到灶孔烫。三姑娘到房里去了一坐又出来,见了妈妈抽筷子,便赶快拿出杯子——家里只有这一个,老是归三姑娘照管——踮着脚送在桌上;然而老程终于还是要亲自朝中间挪一挪,然后又取出壶来。“爸爸喝酒,我吃豆腐干!”老程实在用不着下酒的菜,对着三姑娘慢慢的喝了。
三姑娘八岁的时候,就能够代替妈妈洗衣。然而绿团团的坡上,从此也不见老程的踪迹了——这只要看竹林的那边河坝倾斜成一块平坦的上面,高耸着一个不毛的同教书先生用的戒方一般模样的土堆,堆前竖着三四根只有抄梢还没有斩去的枝桠吊着被雨粘住的纸幡残片的竹竿,就可以知道是什么意义。
然而那也并非是长久的情形。母女都是那样勤敏,家事的兴旺,正如这块小天地,春天来了,林里的竹子,园里的菜,都一天一天的绿得可爱。老程的死却正相反,一天比一天淡漠起来,只有鹞鹰在屋头上打圈子,妈妈呼喊女儿道,“去,去看但里放的鸡娃”,三姑娘才走到竹林那边,知道这里睡的是爸爸了。到后来,青草铺平了一切,连曾经有个爸爸这件事实几乎也没有了。
正二月间城里赛龙灯,大街小巷,真是人山人海。锣鼓喧天,惊不了母女两个,正如惊不了栖在竹林的雀子。鸡上埘的时候,比这里更西也是住在坝下的堂嫂子们,顺便也邀请一声“三姐”,三姑娘总是微笑的推辞。妈妈则极力鼓励着一路去,三姑娘送客到坝上,也跟着出来,
看到底攀缠着走了不;然而别人的渐渐走得远了,自己的不还是影子一般的依在身边吗?
三姑娘的拒绝,本是很自然的,妈妈的神情反而有点莫名其妙了!用询问的眼光朝妈妈脸上一瞧,——却也正在瞧过来,于是又掉头望着嫂子们走去的方向:
“有什么可看?成群打阵,好像是发了疯的!”
这话本来想使妈妈热闹起来,而妈妈依然是无精打采沉着面孔。
“阿三!我就是死了也不怕猫跳!你老这样守着我,到底……”
妈妈不作声,三姑娘抱歉似的不安,突然来了这埋怨,刚才的事倒好像给一阵风赶跑了,增长了一番力气娇恼着:
“到底!这也什么到底不到底!我不欢喜玩!”
我在祠堂里足足住了六年之久。三姑娘这时已经是十二三岁的姑娘,因为是暑天,穿的是竹布单衣,颜色淡得同月色一般——这自然是旧的了,然而倘若是新的,怕没有这样合式,不过这也不能够说定,因为我们从没有看见三姑娘穿过新衣:总之三姑娘是好看罢了。
到今年,我远道回家过清明,阴雾天气,打算去郊外看烧香,走到坝上,远远望见竹林,我的记忆又好像一塘春水,被微风吹起波皱了。正在徘徊,从竹林上坝的小径,走来两个妇人,一个站住了,前面的一个且走且回应,而我即刻认定了是三姑娘!
“我的三姐,就有这样忙,端午中秋接不来,为得先人来了饭也不吃!”
那妇人的话也分明听到。
再没有别的声息:三姑娘的鞋踏着沙土。我急于要走过竹林看看,然而也暂时面对流水,让三姑娘低头过去。
1924年10月
1.小说题目为“竹林的故事”,行文自始至终都有“竹”的骨架在其中。结合文本分析“竹”的多重意蕴。
答案
答案 (1)“竹”是环境的标志,生活的点缀,开篇就是一幅竹林田园的图景,寥寥数语,便将小说的基调与风格定下来了,展现了人物恬然而微苦的生活场景。
(2)“竹”是人生形式的自然象征,人生的自然消长,生活在自然中的人们,既有“竹”般的直,又有“竹”般的节,生命就是一段又一段的向上延展。
(3)“竹”还秉承了传统意象的坚挺与清峻的人格美,人与竹相互辉映。
(4)“竹”是三姑娘命运的象征。文章结尾又现竹林流水的图景,不仅回应文中的基调,还暗示了主人公的现状,用几近晦涩的写意指向了三姑娘美丽得让人揪心的命运与朦胧难解的未来。
三、精准分析物象的作用
1.把握小说中物象的基本作用
(1)对人物的作用:交代人物背景,烘托人物情感,衬托人物性格,暗示人物命运。
(2)对情节的作用:预示情节走势,推动情节发展;显示线索,做铺垫,构成对比;(开头)引起下文,(结尾)总结上文,前后呼应。
(3)对环境的作用:营造氛围,创造美感,创造意境,衬托环境,暗示社会环境。
(4)对主题的作用:暗示主题,揭示主题,深化主题,触发情思,寄托情感,象征意义。
2.精准答题要注意以下几点:
(1)根据物象种类与特征判断其作用。像“太阳”“雪”“竹”“梅”等物象属自然环境中的一部分,本身就具有环境描写的作用,应特别注意它在渲染气氛、铺设背景中的作用。像与人物密切相关的物象,如人使用的器物、伴随于身的动物等,要特别注意它在表现人物方面的作用。主体物象要特别注意它在结构、主题方面的作用,次要物象要特别注意它在环境和人物方面的作用。
(2)要注意物象出现的位置,尤其是反复出现的位置,要紧紧结合其上下文分析。
(3)要联系意蕴答作用。如答出表现人物性格或情感或揭示主题,一定要答出表现出人物什么样的情感(意蕴),揭示什么样的主题(主题意蕴),只有这样,才不空泛笼统。
(4)要结合文本的特殊性答出其特殊作用。如运用了技巧,则要兼及其技巧效果,有的还有调动、激发读者的效果。
(5)自身的作用。自身的作用指的是它作为小说形象世界的一个组成部分,有它自身的独到特点、作用和审美价值。要求答出某方面的作用(如答出表现人物的作用),应特别注意与情节联系在一起,答题要具体、全面。如要答表现人物作用,先要结合情节把物象与人物的关系分开若干片段,再看它对哪些人物(主人公和次要人物)起衬托作用,其衬托作用到底是正衬还是反衬。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即时小练
长 凳
周 海
乡下的雨比城里的雨大,我这样认为。
逢夏季,逢大雨,雨便把乡村浇得亮晃晃的,呈现一种模糊和扭曲的景致。于是河水暴涨,黄浊,湍急,直冲而下,村人就跑出来,急匆匆的,却不是为了看景,村人没那个雅兴和时间,他们出来,是为了捞东西。
总会有可捞的东西。河的上游连着很多村落。河水里飘来垃圾、南瓜、巨木,甚至家具,当然,更多的时候,只会飘来一些碎草。碎草被河边裸露的树根挡住,就有村妇拿了粪叉,捞半天,捆紧,带回家,晒干,可以煮五六碗的稀饭。方言里,这叫“捞浮”,几乎每一个村人,都干过这事。
宝田与三麻同龄,论辈分,宝田管三麻叫“叔”,但从不叫,亲哥俩似的友谊。那时三麻正跟一条鲢鱼搏斗,三斤多重的鲢鱼自己蹦上岸,三麻扑过去,手一滑,鲢鱼又蹦回到水里。三麻骂,成心逗老子呢你。这时他听到宝田的声音,凳子!
是长凳,放在堂屋,一次可以坐三四人的那种。凳子从上游飘下来,被雨后的阳光照着,闪着木质的暗黄。等凳子靠近,宝田便拿一根粪叉,看准了,猛地向岸边一划。凳子在水中打一个旋儿,飘到叉子所不能及的地方。
宝田急了,凳子,飘了!凳子,飘了!他向着凳子喊,很无助的样子,却并不看三麻。凳子飘出很远,颜色开始暗淡。宝田向回跑,寻着更长的粪叉,或者棍子。三麻正是这个时候跳下水的。
三麻是村里水性最好的一个,没费多大劲儿,就把凳子救回。他把凳子坐在屁股下,一边哆嗦,一边拿手抚摸。三麻说,多好的凳子啊!
三麻把凳子带回家,三个孩子争抢着坐。一个孩子跛脚,很严重,吃饭时,几乎趴在地上。三麻的女人说,这下好了,这下好了。三麻说,好个屁,那是宝田的凳子。女人便看着他,尽是不满。
宝田常来。他对三麻说,这凳子,是我先看见的。三麻说,是。宝田说,我的叉子,没捅准。三麻看一眼正在凳子上玩得起劲的跛脚儿子,说,是。宝田就不再说话,有时喝一碗三麻家的玉米粥,把嘴巴咂得夸张地响。
有时三麻去找宝田。三麻对宝田女人说,要是我不去捞那个凳子,凳子就冲远了。宝田女人说,知道。三麻对宝田女人说,家里孩子,腿不好。宝田女人说,知道。三麻对宝田女人说,下次再捞浮,如果有凳子,我拼了命也为你家捞一条。宝田女人的嘴就噘起老高。不会那么巧,她说,捞了这么多年,头一次看见你捞到凳子。宝田火了,丢了手中的筷子,大骂他的女人。女人就哭,数落着宝田的窝囊。
凳子就放在三麻家的堂屋。宝田来了,常常坐在上面。一边用手摸着,一边说,多好的凳子啊!
那年,没有为三麻和宝田再下一场大雨。天热得很,三麻的承诺,被太阳烤焦。
第二年夏天,终于下了一场大雨。好像所有的云彩都变成了雨,直接倒在了河里。河水再一次暴涨,更浑浊,更湍急,河面变得更宽。
雨还没有停,三麻就叫上宝田,要去捞浮。宝田说,等雨停了吧,会有凳子吗?三麻说,现在去,会有。
还没到河边,两人就发现河面上飘着一只凳子。尽管影影绰绰,看不确切。三麻说,是凳子吗?宝田说,像。三麻就狂奔起来,奇快,宝田在后面喊,三麻!三麻没有回答,依然狂奔。他跳下了河。
三麻就这样被河水冲走了。宝田还记得,三麻在河水中举起的那条“凳子”,不过是一个窄窄的硬木板。
尸体是在下游很远的地方发现的,三麻被泡得肿胀和惨白,像发过的笋。三麻的女人只看一眼,就昏过去;众人把她叫醒,她再看一眼,再昏过去;众人再把她叫醒,她就疯了。
她把跛脚儿子抓起来,扔到院子里。然后抱着凳子,去找宝田。她对宝田说,别再捞浮了,叫三麻回家吧。宝田嘿嘿笑,像哭。她再说,三麻水性好,但水太凉,别让他下水。宝田再嘿嘿笑,更像哭。她再说,三麻呢?宝田便不再笑了,抹一把泪说,对不住你,婶娘。宝田头一次叫三麻的女人婶娘,三麻女人感觉不是在叫她。宝田把长凳送了回去。
那以后,村人常常听到宝田在夜里,打她的女人。女人的惨叫,传出很远。
后来我知道,三麻家中曾经失火,那条被宝田送回来的凳子,早已化为一把清灰。
小的时候,在雨后,我也常常和大我十几岁的堂哥,跑去捞浮。我们捞到了碎草、葫芦、树枝、油桶、南瓜、竹篓、八仙桌。我们捞到了很多东西,但我们依然贫穷。
2.小说多次写到“雨”,各有何用意?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答案
答案 ①开头写夏季乡下的大雨是为引出几乎每个村人都干过捞浮,为下文宝田和三麻捞到长凳做铺垫。
②行文中间写第二年夏天的一场雨,三麻兑现承诺跳下河捞凳子丢性命,推动情节的发展。
③结尾写夏季村庄的雨和与雨有关的捞浮,使文章首尾呼应,结构严谨,发人深省。
2
3
3.小说以“长凳”为中心叙事写人,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答案
答案 ①这样写既照应小说标题,又突出全文线索,使故事情节更加集中、紧凑。
②有助于人物内在情感和深层心理的发掘与表现,如突出塑造了三麻友爱、善良、讲信用的形象。
③使故事既有生活气息,又有时代特点。反映了那个贫穷的时代,表现了人物在贫穷中的无奈和贫穷中的善良。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