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3张PPT)
语
七年级上册语文名著阅读专项之
《西游记》
主讲老师:
《西游记》名著阅读知识点
1、 作者简介
《西游记》作者吴承恩,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江苏淮安人,中国明代小说家。
2、 《西游记》作品简介
取材于《大唐西域记》和民间传说、元杂剧,是章回体小说。全书共 100 回。主要讲述了孙悟空、猪八戒、沙僧三人保护唐僧西行取经,一路降妖伏魔,经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到达西天见到如来佛祖的故事。
《西游记》名著阅读知识点
2、 《西游记》作品简介
第一部分是全书的引子:1-12 回
1-8 回,写悟空出世、拜师、大闹天宫;
9-12 回,写唐僧出身、取经缘由。
第二部分是正文:13—100 回,写师徒四人历经八十一难,取回真经。
《西游记》名著阅读知识点
3、 人物形象知识点梳理
唐僧
(1)身份名称演变:金蝉子——江流儿——玄奘——三藏——旃檀功德佛
(2)三大法宝:锦斓袈裟、九环锡杖、紫金钵盂
(3)事件:四圣试禅心
性格品质特征:信念坚定、慈悲善良、人妖不辨。
【性格分析】唐僧听到妇人说想要招他们师徒四人为婿、并且家境优越后,装作没听到。唐僧汗如雨下,以白眼应对,体现了他的吃惊害怕,但也侧面反映出他不为所动、信念坚定。喝退八戒是唐僧对于八戒意志不坚定的愤怒,反衬出他的信念坚定。
《西游记》名著阅读知识点
3、 人物形象知识点梳理
唐僧
事件:三打白骨精
【性格分析】只是听到孙悟空描述,他之前碰到的那三个人都是由妖怪变的,唐僧就吓得战战兢兢,口不能言,表现出唐僧胆小懦弱的一面。一路上碰到妖魔鬼怪,唐僧性格中懦弱的一面体现在他在没有徒弟保护的时候,他从来没有想办法去对抗,只是一味地想要逃跑。除此之外,唐僧在悟空打死白骨精后不听悟空的解释,而听信八戒的挑唆,足以见得唐僧人妖不辨、耳根子软,易听信谗言等特点。
《西游记》名著阅读知识点
3、 人物形象知识点梳理
孙悟空
(1)身份名称演变:美猴王——孙悟空——弼马温——齐天大圣——行者——斗战胜佛
(2)本领:七十二变、筋斗云、长生不老术
(3)武器:定海神珍铁/定海神针/金箍棒
(4)事件:马匹被吞,唐僧哭泣,悟空怒骂
性格品质特征:勇敢果断;坚毅不拔,天生聪慧;虚荣心强,稍有自负;好胜斗勇,武艺高强; 敢作敢当,嫉恶如仇,爱憎分明,桀骜不驯;信念坚定,有斗争精神。
【性格分析】文段中的唐僧泪如雨下体现了唐僧胆小懦弱的特点。而面对唐僧的胆小懦弱,孙悟空“暴躁发声”“叫喊如雷”,对唐僧并不是我们传统观念里面认为的应该恭顺长辈,可见悟空的急躁和无礼。悟空的性格是天不怕地不怕的。第一次的暴躁是孙悟空对于唐僧懦弱胆小的生气。第二次叫喊如雷,是孙悟空因唐僧担心没有马骑,他却又不想让悟空将马找回来的这种优柔寡断而生气。
《西游记》名著阅读知识点
3、 人物形象知识点梳理
孙悟空
事件:恨逐美猴王
【性格分析】
此时的孙悟空性格已经发生了转变,由极具叛逆精神到有情有义,在唐僧赶他走之后,他变出三个行者四面围住唐僧,跪拜唐僧,体现了孙悟空有情有义,知恩图报的特点。对沙僧的吩咐,体现出日后自己不在师傅身边,对师父安全问题的担心。
悟空在被师父赶走后要回老家花果山,路上听到大海的声响觉得自己很孤独,想起了自己的师父,而他停下脚步看的方向也是和师父分别之地的方向,“流泪、停步”这一系列动作都体现了对师父的不舍与思念,此时的悟空对唐僧的感情很深。
《西游记》名著阅读知识点
3、 人物形象知识点梳理
猪八戒
(1)身份演变:天蓬元帅——猪悟能——猪八戒——净坛使者
(2)本领:三十六变
(3)武器: 九齿钉耙、
(4)事件:智激美猴王、四圣试禅心、高老庄娶亲。
性格品质特征:好吃懒做、贪财好色、搬弄是非、聪明机智。
【性格分析】
首先,八戒善于察言观色,见机行事。唐僧遭难,他丝毫不提及是自己贪睡而惹下的灾祸,避免激怒悟空。他极力渲染沙僧、白龙马和妖精的厮杀,其目的在于说明,做徒弟的就应该为师父排忧解难,同时也暗示悟空应该担起拯救师父的重任。为了说动悟空回去救师父,他甚至搬出了观音菩萨,因为菩萨一直是悟空最敬重的人之一。果然,行者见说起菩萨,便有了三分转意,要求八戒原原本本地将唐僧遭难的经过复述一遍。其时,悟空已经存有回去救师父的念头。
《西游记》名著阅读知识点
3、 人物形象知识点梳理
猪八戒
其次,八戒充分掌握了悟空的喜好和弱点。他知道悟空好奉承,便处处投其所好。他还借白龙马的话来奉承行者,将行者摆在一个很高的道德标准上,从而让他不能心安理得,坐视师父受难而不管。
最后,他也充分利用了悟空争强好胜、不能忍受责骂的特点。他绘声绘色地杜撰妖精的言词,狠狠地激将了悟空一回,终于说动悟空,离开花果山,去救师父。从这个激将法的运用上就可以看出,虽然说平时猪八戒呆头呆脑的,但是在关键时刻也体现出他的聪明机智的一面。
《西游记》名著阅读知识点
3、 人物形象知识点梳理
沙僧
(1)身份演变:卷帘大将——流沙河怪——沙悟净——金身罗汉
(2)武器:降妖宝杖
(3)事件:沙僧劝悟空和八戒不可散伙、真沙僧怒打假悟净;大战红孩儿;大战流沙河。
性格品质特征:任劳任怨、忠实憨厚。
【性格分析】在红孩儿弄了一阵旋风,将唐僧摄去了之后。悟空和八戒去西天取经的决心有所动摇。这个时候沙僧用两个理由说服了其他两个人,一是保护唐僧是他们的责任,二是就此散伙属于半途而废。最终在沙僧的劝说下使得这个团队没有散伙。表明了沙僧具有坚定决心和信念。
《西游记》名著阅读知识点
3、 人物形象知识点梳理
白龙马
(1)身份或名称演变:西海龙王三太子敖烈——白龙马——八部天龙广力菩萨
(2)事件:白龙马劝八戒请悟空救唐僧
性格品质特征:任劳任怨、忠心耿耿。
【性格分析】
黄袍怪将唐僧变成老虎之后,八戒和沙僧都不是黄袍怪的对手。在此危难时刻,他挺身而出去救唐僧,体现了他的有情有义。此外,白龙马在西天取经刚开始的时候,菩萨让他作为唐僧的脚力变成了白马,一路上任劳任怨、不辞辛苦,尽职尽责。
小白龙劝猪八戒去请孙悟空,说孙悟空有情有义,体现了他有能够明辨是非的特点,除此之外,他还给猪八戒提供了策略,让猪八戒不要说实话,用“师傅想你哩”将他哄来,体现了小白龙对孙悟空十分了解,并且有精明的一面。
《西游记》名著阅读知识点
题目一:那唐僧在马上,又唬得战战兢兢,口不能言。八戒在旁边又笑道:“好行者!风发了!只行了半日路,倒打死三个人!”唐僧正要念咒,行者急到马前,叫道:“师父,莫念!莫念!你且来看看他的模样。”却是一堆粉骷髅在那里。唐僧大惊道:“悟空,这个人才死了,怎么就化作一堆骷髅?”行者道: “他是个潜灵作怪的僵尸,在此迷人败本,被我打杀,他就现了本相。他那脊梁上有一行字,叫做白骨夫人。”唐僧闻说倒也信了。
怎禁那八戒旁边唆嘴道:“师父,他的手重棍凶,把人打死,只怕你念那活儿,故意变化这个模样,掩你的眼目哩!”唐僧果然耳软,又信了他,随复念起。行者禁不得疼痛,跪于路旁,只叫:“莫念,莫念!有话快说了罢!”唐僧道:“猴头!还有甚说话!出家人行善,如春园之草,不见其长,日有所增;行恶之人,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你在这荒郊野外,一连打死三人,还是无人检举,没有对头。倘到城市之中,人烟凑集之所,你拿了那哭丧棒,一时不知好歹,乱打起人来,撞出大祸,教我怎的脱身? 你回去罢!”
1、 本文选自《西游记》中的经典情节 三打白骨精 ,文中的“三个人”其实是妖精先后变作
村姑、妇人,老父。表现了妖怪狡猾多变的特点。请你再写出他们遇到的三个妖怪蜘蛛精、 黄眉大王、金角大王 。
2、 从选文可以看出唐僧、猪八戒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唐僧:善良、诚守佛法、不愿残杀众生
猪八戒:懒惰、单纯天真
下次再见
主讲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