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章 走近科学 章末复习训练 (学生版+教师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0章 走近科学 章末复习训练 (学生版+教师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19.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师大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10-19 10:26: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走近科学 复习训练 学生版
1.下面物体的长度接近4厘米的是(  )
A.科学课本的长度
B.乒乓球的直径
C.钢笔的长度
D.茶杯的高度
2.有一棵参天大树,我们班三位同学手拉手,刚好能把树围起来,这棵大树的周长可能是(  )
A.101厘米      B.42分米
C.36 000毫米 D.0.45米
3.判断下列测量数据:0.326 0 m,7.59 m,759 mm,759 dm,各自对应的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  )
A.dm、mm、cm、m
B.cm、dm、mm、m
C.mm、cm、dm、m
D.mm、dm、cm、m
4.木尺受潮后膨胀,用它来测量物体的长度,测量结果会(  )
A.偏大 B.偏小
C.不受影响 D.难以确定
5.某同学欲从盛有液体的量筒中倒出部分液体,量筒放平后,仰视液面读数为76 mL,倒出部分液体后,俯视液面读数为56 mL,则该同学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为(  )
A.大于20 mL B.小于20 mL
C.等于20 mL D.无法确定
6.在一次测量中,小朋错把被测物体置于已调好的托盘天平的右盘,砝码置于天平的左盘,并移动游码,天平平衡时,左盘砝码的质量是30克,游码的读数是2.4克,则被测物体的实际质量是(  )
A.32.4克 B.27.6克
C.25.2克 D.无法确定
7.小明同学自制了一支温度计,刻度在0 ℃时水银柱长5 cm;在100 ℃时水银柱长25 cm。用这支温度计去测一杯水时,水银柱长为12 cm。则这支温度计显示的读数为(  )
A.28 ℃ B.35 ℃
C.48 ℃ D.60 ℃
8.有一托盘天平,没有游码,最小砝码为100 mg。用这架天平测一个物体的质量,当在右盘中放入43.20 g的砝码时,天平的指针偏向标尺左方1.5大格,如图中实线箭头所示;如果在右盘中加100 mg的砝码时天平指针偏向右方1大格,如图中虚线所示,则这个物体的质量是 。
9.将一粗细均匀的金属丝在圆柱形杆上紧密排绕n圈,如图所示,总长度L是
cm,则金属丝的直径d=。测量时,如果第一次n取20圈,第二次n取50圈,比较两次测出的金属丝的直径,第 次测量误差较小。
10.有一堆同样规格的小零件,每个只有几十毫克,估计有几千个,手边有一架调节好的天平,小明用如下的方法测算出这堆零件的数目,请你帮助小明完成测量任务。
(1)小明在天平的左盘上放 (答案不唯一)(填一个具体数值)个小零件,在天平的另一盘上由大到小放上砝码并移动游码至天平平衡,读出砝码和游码的总质量为m1。
(2)然后用天平称出所有小零件的质量为m2。
(3)计算:零件的总数为 (答案不唯一,对应实验)。
11.生活中我们经常对身边的物体进行估测,下面四个选项是某同学估测的结果。你认为最不合理的是(  )
A.一般情况下自己的体温在37摄氏度
B.我校运动会中,百米赛跑冠军跑完100米用时约为13秒
C.一只鸡蛋的质量约为500克
D.通常所喝的一瓶纯净水的体积约为600毫升
12.分析以下实验①用刻度尺测细铜丝直径:把细铜丝在铅笔上紧密排绕40圈,然后用刻度尺量出线圈的总长度,再除以40;②测小石块的体积:先在量筒中放适量的水,读出体积V1,再用细线吊着小石块浸没在水中,读出体积V2,小石块的体积是V2-V1;③测一个大头针的质量:先测100个大头针的质量,再除以100。以上实验思想方法相同的是(  )
A.①与② B.②与③
C.①与③ D.全部不相同
13.某同学在测量圆柱体周长时,把一张矩形纸条紧紧包在圆柱体的外面,纸条的边没有与圆柱体的轴垂直(如图所示),然后在纸的重叠处用针扎孔,把纸条展开,再用刻度尺测两孔之间的距离,如此测出的圆柱体周长(  )
A.因实验方法错误,一定偏大
B.因实验方法错误,一定偏小
C.因实验方法错误,偏大或偏小都有可能
D.实验方法没有错误
14.现在通用的鞋的号码数是指人的脚跟到脚趾尖的距离的厘米数。一位同学想请人在外地给他买双合适的球鞋,他利用手头仅有的一把受潮膨胀了的木尺测出自己的脚长是23 cm。他应该买下面的哪双鞋?(  )
A.22号半 B.23号
C.23号半    D.不能确定
15.可用于测量最高温度为63 ℃,最低温度为-88.3 ℃的温度计是(  )
测量范围 最高温度/℃ 最低温度/℃ 最小刻度/℃
A. 42 35 0.1
B. 100 -40 1
C. 200 -10 2
D. 100 -100 1
16.请根据以下步骤做一个家庭小实验。
A.取三个相同的一次性纸杯,分别加入同样多(大半杯)的水。
B.纸杯1中加入一小匙盐(约5 g),充分搅拌;纸杯2中加入两小匙盐,充分搅拌;纸杯3中不加盐。
C.三个纸杯同时放入冰箱冷冻室。
D.每隔10 min检查一下容器,并记录你的观察结果。
试问:
(1)这个实验研究的问题是 ?
(2)实验前,你的预测是 。如果把盐加入水中,那么,这杯盐水结冰需要的时间将变长(填“变长”“变短”或“不变”),你是基于什么生活经验或知识提出这种预测的?

(3)通过实验,你得出的结论是 。
17.《乌鸦喝水》(如图所示)故事里的乌鸦真的都能喝到水吗(假设水要满到瓶口)?影响乌鸦能否喝到水的因素有哪些呢?小柯找来三个容积不同的圆柱体塑料杯(220 mL、300 mL、350 mL)、同规格小钢珠、大小相近的鹅卵石(比小钢珠大)、沙子、量筒(500 mL)、烧杯、水槽等器材进行探究。
(1)小柯找来三个塑料杯,目的是研究乌鸦能否喝到水是否与容器容积有关。
(2)小柯往一个空杯里加入一些水,再往里投钢珠,发现无论投入多少,水都不能满到杯口,是不是原先杯里的水太少?杯里至少要有多少水才行?请你设计方案,测出往该塑料杯里投钢珠使水满到杯口需要的最小水量。

(3)已知往300 mL的杯子里投钢珠测出使水满到杯口需要的最小水量为145 mL。现在往空杯里加145 mL水后,投入鹅卵石。多次实验发现无论投入多少鹅卵石,杯内水位虽有差异,但都不能满到杯口,接着往其中投入沙子,水面上升并溢出杯口。说明乌鸦能否喝到水,还跟 有关。
走近科学 复习训练 教师版
1.下面物体的长度接近4厘米的是( B )
A.科学课本的长度
B.乒乓球的直径
C.钢笔的长度
D.茶杯的高度
2.有一棵参天大树,我们班三位同学手拉手,刚好能把树围起来,这棵大树的周长可能是( B )
A.101厘米      B.42分米
C.36 000毫米 D.0.45米
3.判断下列测量数据:0.326 0 m,7.59 m,759 mm,759 dm,各自对应的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 D )
A.dm、mm、cm、m
B.cm、dm、mm、m
C.mm、cm、dm、m
D.mm、dm、cm、m
4.木尺受潮后膨胀,用它来测量物体的长度,测量结果会( B )
A.偏大 B.偏小
C.不受影响 D.难以确定
5.某同学欲从盛有液体的量筒中倒出部分液体,量筒放平后,仰视液面读数为76 mL,倒出部分液体后,俯视液面读数为56 mL,则该同学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为( A )
A.大于20 mL B.小于20 mL
C.等于20 mL D.无法确定
6.在一次测量中,小朋错把被测物体置于已调好的托盘天平的右盘,砝码置于天平的左盘,并移动游码,天平平衡时,左盘砝码的质量是30克,游码的读数是2.4克,则被测物体的实际质量是( B )
A.32.4克 B.27.6克
C.25.2克 D.无法确定
7.小明同学自制了一支温度计,刻度在0 ℃时水银柱长5 cm;在100 ℃时水银柱长25 cm。用这支温度计去测一杯水时,水银柱长为12 cm。则这支温度计显示的读数为( B )
A.28 ℃ B.35 ℃
C.48 ℃ D.60 ℃
8.有一托盘天平,没有游码,最小砝码为100 mg。用这架天平测一个物体的质量,当在右盘中放入43.20 g的砝码时,天平的指针偏向标尺左方1.5大格,如图中实线箭头所示;如果在右盘中加100 mg的砝码时天平指针偏向右方1大格,如图中虚线所示,则这个物体的质量是(  )43.26(  )g(  )。
9.将一粗细均匀的金属丝在圆柱形杆上紧密排绕n圈,如图所示,总长度L是(  )5.10(  )cm,则金属丝的直径d=。测量时,如果第一次n取20圈,第二次n取50圈,比较两次测出的金属丝的直径,第(  )二(  )次测量误差较小。
10.有一堆同样规格的小零件,每个只有几十毫克,估计有几千个,手边有一架调节好的天平,小明用如下的方法测算出这堆零件的数目,请你帮助小明完成测量任务。
(1)小明在天平的(  )左(  )盘上放(  )50(答案不唯一)(  )(填一个具体数值)个小零件,在天平的另一盘上由大到小放上砝码并移动游码至天平平衡,读出砝码和游码的总质量为m1。
(2)然后用天平称出所有小零件的质量为m2。
(3)计算:零件的总数为(  )(答案不唯一,对应实验)(  )。
11.生活中我们经常对身边的物体进行估测,下面四个选项是某同学估测的结果。你认为最不合理的是( C )
A.一般情况下自己的体温在37摄氏度
B.我校运动会中,百米赛跑冠军跑完100米用时约为13秒
C.一只鸡蛋的质量约为500克
D.通常所喝的一瓶纯净水的体积约为600毫升
12.分析以下实验①用刻度尺测细铜丝直径:把细铜丝在铅笔上紧密排绕40圈,然后用刻度尺量出线圈的总长度,再除以40;②测小石块的体积:先在量筒中放适量的水,读出体积V1,再用细线吊着小石块浸没在水中,读出体积V2,小石块的体积是V2-V1;③测一个大头针的质量:先测100个大头针的质量,再除以100。以上实验思想方法相同的是( C )
A.①与② B.②与③
C.①与③ D.全部不相同
13.某同学在测量圆柱体周长时,把一张矩形纸条紧紧包在圆柱体的外面,纸条的边没有与圆柱体的轴垂直(如图所示),然后在纸的重叠处用针扎孔,把纸条展开,再用刻度尺测两孔之间的距离,如此测出的圆柱体周长( D )
A.因实验方法错误,一定偏大
B.因实验方法错误,一定偏小
C.因实验方法错误,偏大或偏小都有可能
D.实验方法没有错误
14.现在通用的鞋的号码数是指人的脚跟到脚趾尖的距离的厘米数。一位同学想请人在外地给他买双合适的球鞋,他利用手头仅有的一把受潮膨胀了的木尺测出自己的脚长是23 cm。他应该买下面的哪双鞋?( C )
A.22号半 B.23号
C.23号半    D.不能确定
15.可用于测量最高温度为63 ℃,最低温度为-88.3 ℃的温度计是( D )
选项
测量范围
最高温度/℃ 最低温度/℃ 最小刻
度/℃
A. 42 35 0.1
B. 100 -40 1
C. 200 -10 2
D. 100 -100 1
16.请根据以下步骤做一个家庭小实验。
A.取三个相同的一次性纸杯,分别加入同样多(大半杯)的水。
B.纸杯1中加入一小匙盐(约5 g),充分搅拌;纸杯2中加入两小匙盐,充分搅拌;纸杯3中不加盐。
C.三个纸杯同时放入冰箱冷冻室。
D.每隔10 min检查一下容器,并记录你的观察结果。
试问:
(1)这个实验研究的问题是(  )水和盐水哪一个结冰更快(  )?
(2)实验前,你的预测是(  )水结冰更快(  )。如果把盐加入水中,那么,这杯盐水结冰需要的时间将(  )变长(  )(填“变长”“变短”或“不变”),你是基于什么生活经验或知识提出这种预测的?
(  )道路结冰时可以撒盐(  )。
(3)通过实验,你得出的结论是(  )水结冰更快(  )。
17.《乌鸦喝水》(如图所示)故事里的乌鸦真的都能喝到水吗(假设水要满到瓶口)?影响乌鸦能否喝到水的因素有哪些呢?小柯找来三个容积不同的圆柱体塑料杯(220 mL、300 mL、350 mL)、同规格小钢珠、大小相近的鹅卵石(比小钢珠大)、沙子、量筒(500 mL)、烧杯、水槽等器材进行探究。
(1)小柯找来三个塑料杯,目的是研究乌鸦能否喝到水是否与容器(  )容积(  )有关。
(2)小柯往一个空杯里加入一些水,再往里投钢珠,发现无论投入多少,水都不能满到杯口,是不是原先杯里的水太少?杯里至少要有多少水才行?请你设计方案,测出往该塑料杯里投钢珠使水满到杯口需要的最小水量。
(  )往容积为V的塑料杯注满水,再往杯中投钢珠至杯口,用水槽接收溢出的水,用量筒测出其体积V1,则最少水量为V-V1(  )。
(3)已知往300 mL的杯子里投钢珠测出使水满到杯口需要的最小水量为145 mL。现在往空杯里加145 mL水后,投入鹅卵石。多次实验发现无论投入多少鹅卵石,杯内水位虽有差异,但都不能满到杯口,接着往其中投入沙子,水面上升并溢出杯口。说明乌鸦能否喝到水,还跟(  )投入物体之间的空隙(间隙)和投入物体与杯子内壁间的间隙(  )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