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地球上的生物 章末复习训练 学生版
1.到了冬天,杨树和柳树的叶子纷纷落下,而松树、柏树却依然郁郁葱葱,这表明( )
A.杨树和柳树不适应寒冷的环境
B.松柏比杨柳更适应寒冷的环境
C.松柏和杨柳进行着生存斗争
D.它们都能适应寒冷的环境
2.在下列四幅图中,果实和种子传播主要依靠风力进行的是( )
A.豆荚 B.桃
C.草莓 D.蒲公英
3.观察蚯蚓在土壤中的行为之后,一位生物学家提出蚯蚓松土能帮助空气进入土壤,进入土壤的空气能促进植物根的发育。然后他设计了相关的实验,实验中观察记录的重要数据是( )
A.茎变粗
B.叶片数目的增加
C.根的数目的增加
D.芽的数目的增加
4.鱼的形状大多是纺锤形的,这主要是为了( )
A.增大游水运动的力
B.减少运动时的阻力
C.便于营养物质的吸收
D.使身体散热少一些
5. 下列现象中,不属于生物适应环境的是( )
A.干旱的沙漠地区往往降水较少
B.竹节虫具有与树枝相似的体形
C.变色龙的体色随环境的变化而改变
D.黄蜂腹部有黑黄相间的条纹
6. 内蒙古草原上生活着的绵羊,在冬季到来之前皮肤上会长出致密的毛,毛的含绒量很高,这是对下列哪一种环境的适应?( )
A.干旱缺水环境
B.多风多沙环境
C.寒冷干燥气候
D.草食生活环境
7.西藏野牛(图甲)休息时,体态与岩石相近;花螳螂(图乙)停歇在树枝上,头似花蕊,翅像花瓣。这充分体现了( )
A.生物适应环境 B.生物依赖环境
C.环境影响生物 D.生物影响环境
8.在下列有关生物与环境关系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万物生长靠太阳”说明生物生存离不开环境
B.“南橘北枳”反映了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C.“北雁南飞”体现了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D.“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9.水环境和陆地环境相比较,说法正确的是( )
A.水环境的温度变化较大
B.水环境中的氧气含量较少
C.陆地环境因素变化较稳定
D.陆地环境中的生物结构较简单
10.水域生态环境是水生生物赖以生存的物质条件,目前水生生物生存空间被大量挤占,水域生态环境不断恶化,严重威胁到水生生物的生存和繁衍。水域生态环境的恶化,罪魁是污染,同时,人们过度捕捞,超密度养殖,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可见( )
A.人改造自然物要以自然物及其固有的属性和变化规律为基础
B.有意识地利用自然物和改造自然物,是人的本质能力的体现
C.人们的活动对自然的发展只有消极的影响
D.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不可能做到的
11.某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草履虫对外界环境刺激作出的反应,做了如下实验:
在一清洁干燥的载玻片的一侧滴加一滴草履虫培养液,在载玻片的另一侧滴加一滴牛肉汁(不含盐),然后按如图及文字所示进行操作,分析实验过程中现象发生的原因,并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A所示,用解剖针将培养液和牛肉汁连通起来,这时草履虫的变化是 ,说明草履虫能够 。
(2)完成上述实验后,如图B所示,在牛肉汁的边缘加上2~3粒盐,观察草履虫的运动,会发现 ,这说明草履虫能够 。
(3)以上实验说明草履虫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 。
12.如图是一种常见的水生绿色开花植物——莲。
藕生长在几乎不含氧气的淤泥中,它是怎样解决通气问题的呢?小科猜想它体内有适应水中环境的特殊结构。于是分别从如图所示的①②③处取材,用放大镜观察后,发现莲藕、叶柄和叶片中均有 ,且这些结构彼此贯通,使叶片气孔吸收来的氧气可以向下运输到莲的地下部分,供其生长的需要。莲体内具有适应 的特征,是生物长期进化的结果。
13.“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说明生物具有的特征是( )
A.遗传和变异 B.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C.生活需要营养 D.生长和繁殖
14.“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体现了( )
A.生物的生长和发育
B.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C.生物对刺激的反应
D.生物能适应一定的环境
15.“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该诗句描述的生命现象是( )
A.生物的生长和发育
B.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C.生物对刺激的反应
D.生物能适应一定的环境
16.生物和非生物最本质的区别是( )
A.生物能动,非生物不能动
B.生物对环境有反应,非生物没有
C.生物有生命,非生物没有生命
D.生物能长大,非生物不能长大
17.在草履虫培养液的边缘放一粒小食盐,草履虫会避开食盐粒,这说明草履虫具有的生命特征是( )
A.需要营养
B.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C.生长、繁殖
D.排出废物
18.乌贼遇到敌害时,会释放出大量的墨汁,这一现象说明( )
A.生物对刺激能作出反应
B.动物能够运动
C.动物遇到危险能释放墨汁
D.乌贼对刺激的反应最敏感
1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大猫生小猫是繁殖,工厂生产摩托车也是繁殖
B.呼吸与煤炉中煤的燃烧都需要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两者本质是一样的
C.雪在阳光下融化,不是对环境的反应,而是对环境的适应
D.豆芽生长属于生物体的生长,而气球充气不属于生物体的生长
20.连线题。
(1)郁金香的不同花色 A.生长
(2)植物的开花结果 B.变异
(3)小老虎长成大老虎 C.繁殖
21.生物的结构、生理习性、生活环境虽然千差万别,但它们都是“活”的,是有生命的。请写出下列几个实例各属于生物的什么特征(如生长、繁殖、变异、应激性等)。
(1)植物向光生长: 。
(2)母鸡生蛋: 。
(3)猫生出不同毛色的小猫: 。
22.某科学兴趣小组捕捉了160只蝗虫,分成两组,每组80只,做以下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 第一组 第二组
实验材料 蝗虫80只 蝗虫80只
生活环境 放在与蝗虫体色一致的草坪中 放在与蝗虫体色不一致的草坪中
实验处理 放入6只鸡 放入6只鸡
实验结果 一分钟吃掉12只蝗虫 一分钟吃掉76只蝗虫
(1)昆虫的体色与生活环境的色彩大体一致,在生物学上叫做 ,是对环境的一种 。
(2)上述实验中的第一组和第二组是一组对照实验,其变量是 ,实验结果说明 。
(3)如果由于某种原因,第一组蝗虫所在的草坪被破坏,颜色与蝗虫体色差别很大,则蝗虫可能 ,导致这一实验结果的原因是 。
第1章 地球上的生物 章末复习训练 教师版
1.到了冬天,杨树和柳树的叶子纷纷落下,而松树、柏树却依然郁郁葱葱,这表明( D )
A.杨树和柳树不适应寒冷的环境
B.松柏比杨柳更适应寒冷的环境
C.松柏和杨柳进行着生存斗争
D.它们都能适应寒冷的环境
2.在下列四幅图中,果实和种子传播主要依靠风力进行的是( D )
A.豆荚 B.桃
C.草莓 D.蒲公英
3.观察蚯蚓在土壤中的行为之后,一位生物学家提出蚯蚓松土能帮助空气进入土壤,进入土壤的空气能促进植物根的发育。然后他设计了相关的实验,实验中观察记录的重要数据是( C )
A.茎变粗
B.叶片数目的增加
C.根的数目的增加
D.芽的数目的增加
4.鱼的形状大多是纺锤形的,这主要是为了( B )
A.增大游水运动的力
B.减少运动时的阻力
C.便于营养物质的吸收
D.使身体散热少一些
5. 下列现象中,不属于生物适应环境的是( A )
A.干旱的沙漠地区往往降水较少
B.竹节虫具有与树枝相似的体形
C.变色龙的体色随环境的变化而改变
D.黄蜂腹部有黑黄相间的条纹
6. 内蒙古草原上生活着的绵羊,在冬季到来之前皮肤上会长出致密的毛,毛的含绒量很高,这是对下列哪一种环境的适应?( C )
A.干旱缺水环境
B.多风多沙环境
C.寒冷干燥气候
D.草食生活环境
7.西藏野牛(图甲)休息时,体态与岩石相近;花螳螂(图乙)停歇在树枝上,头似花蕊,翅像花瓣。这充分体现了( A )
A.生物适应环境 B.生物依赖环境
C.环境影响生物 D.生物影响环境
8.在下列有关生物与环境关系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B )
A.“万物生长靠太阳”说明生物生存离不开环境
B.“南橘北枳”反映了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C.“北雁南飞”体现了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D.“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9.水环境和陆地环境相比较,说法正确的是( B )
A.水环境的温度变化较大
B.水环境中的氧气含量较少
C.陆地环境因素变化较稳定
D.陆地环境中的生物结构较简单
10.水域生态环境是水生生物赖以生存的物质条件,目前水生生物生存空间被大量挤占,水域生态环境不断恶化,严重威胁到水生生物的生存和繁衍。水域生态环境的恶化,罪魁是污染,同时,人们过度捕捞,超密度养殖,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可见( A )
A.人改造自然物要以自然物及其固有的属性和变化规律为基础
B.有意识地利用自然物和改造自然物,是人的本质能力的体现
C.人们的活动对自然的发展只有消极的影响
D.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不可能做到的
11.某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草履虫对外界环境刺激作出的反应,做了如下实验:
在一清洁干燥的载玻片的一侧滴加一滴草履虫培养液,在载玻片的另一侧滴加一滴牛肉汁(不含盐),然后按如图及文字所示进行操作,分析实验过程中现象发生的原因,并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A所示,用解剖针将培养液和牛肉汁连通起来,这时草履虫的变化是游向牛肉汁,说明草履虫能够趋向有利刺激。
(2)完成上述实验后,如图B所示,在牛肉汁的边缘加上2~3粒盐,观察草履虫的运动,会发现草履虫游向培养液一侧,这说明草履虫能够逃避有害刺激。
(3)以上实验说明草履虫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12.如图是一种常见的水生绿色开花植物——莲。
藕生长在几乎不含氧气的淤泥中,它是怎样解决通气问题的呢?小科猜想它体内有适应水中环境的特殊结构。于是分别从如图所示的①②③处取材,用放大镜观察后,发现莲藕、叶柄和叶片中均有气腔孔(或孔道),且这些结构彼此贯通,使叶片气孔吸收来的氧气可以向下运输到莲的地下部分,供其生长的需要。莲体内具有适应水生环境的特征,是生物长期进化的结果。
13.“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说明生物具有的特征是( D )
A.遗传和变异 B.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C.生活需要营养 D.生长和繁殖
14.“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体现了( B )
A.生物的生长和发育
B.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C.生物对刺激的反应
D.生物能适应一定的环境
15.“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该诗句描述的生命现象是( C )
A.生物的生长和发育
B.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C.生物对刺激的反应
D.生物能适应一定的环境
16.生物和非生物最本质的区别是( C )
A.生物能动,非生物不能动
B.生物对环境有反应,非生物没有
C.生物有生命,非生物没有生命
D.生物能长大,非生物不能长大
17.在草履虫培养液的边缘放一粒小食盐,草履虫会避开食盐粒,这说明草履虫具有的生命特征是( B )
A.需要营养
B.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C.生长、繁殖
D.排出废物
18.乌贼遇到敌害时,会释放出大量的墨汁,这一现象说明( A )
A.生物对刺激能作出反应
B.动物能够运动
C.动物遇到危险能释放墨汁
D.乌贼对刺激的反应最敏感
1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大猫生小猫是繁殖,工厂生产摩托车也是繁殖
B.呼吸与煤炉中煤的燃烧都需要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两者本质是一样的
C.雪在阳光下融化,不是对环境的反应,而是对环境的适应
D.豆芽生长属于生物体的生长,而气球充气不属于生物体的生长
20.连线题。
(1)郁金香的不同花色 A.生长
(2)植物的开花结果 B.变异
(3)小老虎长成大老虎 C.繁殖
【答案】(1)—B (2)—C (3)—A
21.生物的结构、生理习性、生活环境虽然千差万别,但它们都是“活”的,是有生命的。请写出下列几个实例各属于生物的什么特征(如生长、繁殖、变异、应激性等)。
(1)植物向光生长:应激性。
(2)母鸡生蛋:繁殖。
(3)猫生出不同毛色的小猫:变异。
22.某科学兴趣小组捕捉了160只蝗虫,分成两组,每组80只,做以下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 第一组 第二组
实验材料 蝗虫80只 蝗虫80只
生活环境 放在与蝗虫体色一致的草坪中 放在与蝗虫体色不一致的草坪中
实验处理 放入6只鸡 放入6只鸡
实验结果 一分钟吃掉12只蝗虫 一分钟吃掉76只蝗虫
(1)昆虫的体色与生活环境的色彩大体一致,在生物学上叫做保护色,是对环境的一种适应。
(2)上述实验中的第一组和第二组是一组对照实验,其变量是不同环境,实验结果说明保护色有利于蝗虫的生存。
(3)如果由于某种原因,第一组蝗虫所在的草坪被破坏,颜色与蝗虫体色差别很大,则蝗虫可能被吃光,导致这一实验结果的原因是环境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