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比热容 同步练习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7.2比热容 同步练习卷(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73.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师大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10-19 12:03: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华东师大版九年级上学期比热容同步练习卷
1.如表列出一些物质的比热容,根据表中数据,可知(  )
物质 水(液态) 煤油(液态) 色拉油(液态) 冰(固态) 沙石(固态)
比热容J/(kg ℃) 4.2×103 2.1×103 1.97×103 2.1×103 0.92×103
A.液体的比热容总比固体的大
B.物质的物态发生变化,比热容不会变化
C.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一定不同
D.质量相等的水和沙石吸收相同的热量,水升高的温度较少
2.水的比热容较大的特点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下列现象及应用与此特点无关的是(  )
A.冬天的暖气设备用热水供暖
B.汽车发动机冷却循环系统用水作工作物质
C.春天的夜晚,农民往稻田里灌水以防秧苗冻坏
D.炎热的夏天在教室地面上洒水,顿时感觉变凉爽
3.用两个相同的电加热器分别给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同时加热,两液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液体的比热容大于乙液体的比热容
B.乙液体的比热容大于甲液体的比热容
C.升高相同的温度,甲液体的加热时间比较长
D.加热相同的时间,甲液体升高的温度小于乙液体
4.如图,2020年5月16日11时53分,停在月球表面上玉兔2号月球车结束了寒冷且漫长的月夜休眠,受光照自主唤醒,迎来了着陆月球背面的第500个地球日。
(1)以月球为参照物,玉兔2号是    (选填“运动”或“静止”);
(2)监测发现月球表面昼夜温差达300多摄氏度,说明月面土壤的比热容    (选填“较大”、“较小”或“不确定”)。
5.用两个相同的“热得快”,分别给质量、初温都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同时加热,两液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结合图像判断,前10min内,甲液体吸收的热量    乙液体吸收的热量,甲液体的比热容    乙液体的比热容(前两空均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如果乙液体是水,则甲液体的比热容为    J/(kg ℃)【c水=4.2×103J/(kg ℃)】。
6.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国家疫情防控要求,体温达37.3℃及以上者需要进行医学观察。小明入校体温检测时体温计示数如图A所示,则小明    (选填“需要”或“不需要”)进行医学观察。
(2)“五一”假期,为响应国家防疫号召,小明一家就近选择驾车到本市陈毅故里参观。经过某路口时,小明注意到交通指示牌如图B所示,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达到陈毅故里最少还需要    分钟。
(3)用同样的电加热器给相同质量的A、B两种液体加热,得到它们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C所示,则A、B两种液体的比热容CA   CB(选填“>”或“<”)。
7.沿海地区昼夜之间的温差与同纬度内陆地区昼夜之间的温差不同,如图所示,是2020年7月某日同纬度的沿海某城市和内陆某城市的气温情况,请判断甲是    城市(选填“沿海”或“内陆”),你的依据是    。
8.在探究“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在图甲中除了所给的实验器材外,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有天平和    。
(2)选用两个规格相同的电加热器,目的是使A和B两种液体在相等时间    。
(3)实验中应量取    (选填“质量”或“体积”)相同的A、B两种液体。当它们吸收相同热量时,通过比较    来判断吸热能力的强弱。
(4)图乙为某时刻的温度,其示数为    ℃。
(5)分析图丙可知,吸收相同热量,   液体升温更高;    液体更适合作为汽车发动机的冷却液。(两空均选填“A”或“B”)
9.为了比较水和食用油的吸热能力。小明用两个相同的加热装置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用温度计测量液体吸收热量前后的温度值、并用钟表记录加热叶间,实验数据记录如表。
物质 初始温度/℃ 加热时间/min 最后温度/℃
水 20 6 45
食用油 20 6 68
(1)实验中,需要取    (选填“质量”或“体积”)相同的水和食用油装入两个相同的烧杯进行加热:
(2)用两个相同的加热装置分别给水和食用油加热6min后,发现水升高的温度比食用油升高的温度低,则水吸收的热量    食用油吸收的热量(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在此实验中,若要使水和食用油升高的温度相同,则要继续给    (选填“水”或“食用油”)加热一段时间,待两者升高的温度相同时,水吸收的热量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食用油吸收的热量;
(4)通过实验得出结论:水的吸热能力比食用油    (选填“强”或“弱”)。
(5)水和食用油吸收热量多少无法直接测量,本实验是通过比较酒精灯的加热时间来间接比较吸收热量多少的。这种研究方法与下面(填字母)事例中    的方法是相同的。
A、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用未点燃蜡烛替代点燃蜡烛的像
B、在比较液体压强时,用U形管两端液面高度差来判断
C、用光线表示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
10.小明用相同的酒精灯分别给水和煤油加热(如图甲),以探究水和煤油的吸热能力。
(1)本实验需要用到天平这一测量工具,目的是    ;
(2)加热10min,水吸收的热量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煤油吸收的热量;
(3)根据实验数据,小明作出了水和煤油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由图像可知,煤油的比热容是    J/(kg ℃);
(4)若在这两种液体中选择一种作为汽车发动机的冷却剂,   冷却效果更好。
11.某同学在“探究不同物质吸热情况”的实验中,将水和煤油分别装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加热,每隔2min记录一次温度。
(1)图甲是这位同学的实验装置,其中有一处明显错误,请指出错误之处:   ;
(2)纠正错误后继续实验,实验中用    表示物质吸热的多少;
(3)某同学根据记录的实验数据,绘制了如图丙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图象,由图象可知    吸热能力强。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 ℃),则煤油的比热容为    J/(kg ℃)。
12.某液体的沸腾图像如图所示,该液体质量为0.2kg,前4min吸收热量6.72×104J,则此液体的比热容为多少?
13.保温瓶内装有一定质量的水,温度从99℃降低到84℃时,放出6.3×104J的热量,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 ℃)。则保温瓶内装有水的质量有多少?
14.有一根烧红的铁钉,质量是3g,放出1380J的热量后,温度降低到50℃,求铁钉的初温。(c铁=0.46×103J/(kg ℃))
15.质量为100g的﹣10℃冰放出4.2×103J热量后温度降至多少?【c冰=2.1×103J/(kg ℃)】(请写出求解过程)
16.质量相等、初温相同的水和某种液体,用两个相同的电加热器分别给它们加热,每隔一分钟分别记录一次水和某种液体的温度,测得的数据如表:
项目 水 某种液体
时间/min 0 1 2 3 4 5 0 1 2 3 4 5
温度/℃ 15 16 17 18 19 20 15 17 19 21 23 25
(1)请根据测得的数据求出该液体的比热容;[c水=4.2×103J/(kg ℃)]
(2)要使100g该液体温度从15℃升高到35℃,需要吸收多少热量?
华东师大版九年级上学期比热容同步练习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1.【解答】解:A、由表中数据可知,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一般不同,色拉油的比热容小于冰的比热容,煤油的比热容等于冰的比热容,因此液体的比热容不一定大于固体的比热容,故A错误;
B、水和冰是水的两种状态,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其比热容是不同的,说明比热容与物质状态有关,物质的物态发生变化,比热容也会发生变化,故B错误;
C、由表中数据可知,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一般不同,但也有的物质比热容相同,如煤油和冰,故C错误;
D、质量相等的水和沙石吸收相同的热量,由于水的比热容大于沙石的比热容,根据Q吸=cmΔt可知,水升高的温度较少,故D正确。
故选:D。
2.【解答】解:A、因为水的比热容大,同样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降低相同的温度,水放出的热量多,故冬天室内的暖气用热水循环供热,故A不符合题意;
B、因为水的比热容大,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升高相同的温度,水吸收的热量多,所以汽车发动机的冷却循环系统用水做工作物质,故B不符合题意;
C、因为水的比热容大,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降低相同的温度,水放出的热量多,所以晚上向秧苗田里放水,水可以放出更多的热量以防冻坏秧苗,故C不符合题意;
D、炎热的夏天,往室内地面上洒水,水蒸发会从周围吸热而降低周围环境的温度,不是利用水的比热容大的特点,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3.【解答】解:
AB、根据Q吸=cmΔt可知,在质量相等、初温相同、吸热也相同的情况下,谁的温度升高得多,它的比热容就小,由图可知在其它条件相同时,甲液体升高的温度较高,所以甲液体的比热容小于乙液体的比热容,故A错误、B正确;
C、由图象可以看出,升高相同的温度,乙的加热时间长,乙吸收的热量多,故C错误;
D、由图象可以看出,当加热时间相同时,即吸收的热量相同时,甲液体升高的温度大于乙液体升高的温度,故D错误。
故选:B。
4.【解答】解:(1)以月球为参照物,玉兔2号的位置相对于月面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是静止的;
(2)根据Q=cm△t可知,当物质的质量一定,吸收或放出热量一定时,物质的比热容越小,所引起的温度变化越大,月球表面昼夜温差达300多摄氏度,故可判断月面土壤的比热容较小。
故答案为:(1)静止;(2)较小。
5.【解答】解:(1)由图象可以看出:在相等时间内,液体甲温度变化量大,则甲液体温度升高较快;而两个加热器相同、加热时间相等时,两种液体吸收的热量也相等,由公式Q吸=mc△t可知,在质量相等、初温相同、吸热也相同的情况下,温度升高快的液体比热容小,所以甲的比热容小于乙的比热容;
(2)由图可知,两液体都从0℃加热到60℃时,甲需要20min,而乙需要10min,即甲需要的时间是乙的两倍,那么吸收的热量2Q甲=Q乙,
根据Q吸=cm△t且两液体的质量相等得:△t===,
则c甲=c乙=2.1×103J/(kg ℃)。
故答案为:等于;小于;2.1×103。
6.【解答】解:(1)由图可知,体温计的分度值为0.1℃,小明体温为37.1℃,所以小明不需要进行医学观察;
(2)图中显示距离陈毅故里还有18km,限速60km/h,则到达陈毅故里最少还需要t===0.3h=18min;
(3)由吸热公式Q=cm(t2﹣t1)可知,在质量和吸收热量一定的情况下,比热容越大的物质,温度变化越小,由图3可知,0~5分钟内,A温度变化小,所以A的比热容较大。
故答案为:(1)不需要;(2)18;(3)>。
7.【解答】解:沿海地区水多,水的比热容较大,白天,相同质量的水和沙石比较,吸收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升高的少;夜晚,放出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降低的少,使得沿海地区昼夜的温差小。由表知城市甲的温差小,所以甲是沿海城市。
故答案为:沿海;沿海城市水多,水的比热容大,昼夜温差小。
8.【解答】解:
(1)由图乙知,要记录温度随加热时间的变化,故要用到秒表;
(2)根据转换法,选用相同电加热器的目的是使A和B两种液体在相等时间吸收相同的热量;
(3)因要控制不同物质的质量相同,故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加入初温相同、质量相同的液体A和B;质量相同的A和B吸收相同的热量,升高的温度不同,根据温度计升高的示数来判断吸热能力的强弱;
(4)由图乙可知,零刻度在下方,是零上温度,每个小格代表1℃,所以温度计的示数为39℃;
(5)由图可知,加热时间相同,吸收相同的热量,B的温度升高的快,则B的吸热能力弱,A的吸热能力强,比热容大;
根据Q=cmΔt可知,吸收相同的热量,比热容大的,温度升高的就小,就更适合做冷却液,故A做冷却液更好。
故答案为:(1)秒表;(2)吸热相同;(3)质量;温度计升高的示数;(4)39;(5)B;A。
9.【解答】解:(1)探究水与食用油吸热能力大小关系,需要保持水与食用油的质量相等;
(2)用两个相同的装置分别给水和食用油加热,在相等时间内它们吸收的热量相等,故加热6min后,水与食用油吸收的热量相等;
(3)由表中实验数据可知,吸收相等的热量,水升高的温度低,若要使水和食用油升高的温度相同,水需要吸收更多的热量,需要继续给水加热一段时间;
加热时间越长,液体吸收的热量越多,待两者升高的温度相同时,水的加热时间长,则水吸收的热量大于食用油吸收的热量;
(4)由实验可知,质量相同的水与食用油吸收热量相等时水升高的温度低,水的吸热能力强;
(5)水和食用油吸收热量多少无法直接测量,本实验是通过比较加热时间来间接比较吸收热量多少的。这种研究方法叫转换法:
A.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用未点燃蜡烛替代点燃蜡烛的像,采用了等效替代法;
B.比较液体压强大小时,用U形管两端液面高度差来判断,采用了转换法;
C.用光线表示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采用了模型法。
故选:B。
故答案为:(1)质量;(2)等于;(3)水;大于;(4)强;(5)B。
10.【解答】解:(1)根据比较吸热能力的两种方法,要控制不同物质的质量相同,本实验需要用到天平这一测量工具,目的是控制水和煤油的质量相等;
(2)加热10min,由转换法,水吸收的热量等于煤油吸收的热量;
(3)由图乙知,升高98℃﹣68℃=30℃,水加热20分钟,煤油加热10分钟,水用的时间是煤油的2倍,即吸收的热量是煤油的2倍,根据Q=cmΔt,在质量、升温相同的情况下,Q与比热容成正比,故煤油的比热容是:c=×4.2×103J/(kg ℃)=2.1×103J/(kg ℃);
(4)根据比较吸热能力的方法,水的比热容大,根据Q=cmΔt,质量相同的这两种液体升高相同的温度,水吸热多,故选择一种作为汽车发动机的冷却剂,水冷却效果更好。
故答案为:(1)控制水和煤油的质量相同;(2)等于;(3)2.1×103;(4)水。
11.【解答】解:(1)要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需要控制液体的质量相同,图甲中液面相平,液体的体积相同,由于液体的密度不相同,根据m=ρV知液体的质量不相同,故甲图中的错误是没有控制液体的质量相同;
(2)根据转换法,加热过程中,水和煤油吸热的多少是通过加热时间来反映的;
(3)①根据图象分析可知,加热相同的时间,水升温小,根据比较吸热能力的第2种方法,水的吸热能力强些;
②由图乙可以看出,升高40℃,水要加热8分钟,煤油要4分钟,即升高相同的温度,煤油吸热的热量是水的,
根据Q吸=cmΔt可知,在质量和升高温度相同的情况下,比热容c与Q吸正比,故煤油的比热容是:
c煤油=×4.2×103J/(kg ℃)=2.1×103J/(kg ℃)。
故答案为:(1)没有控制液体的质量相同;(2)加热时间;(3)水;2.1×103。
12.【解答】解:由图像可知,前4min此液体从100℃升高到260℃,即Δt=260℃﹣100℃=160℃,则此液体的比热容为:
c===2.1×103J/(kg ℃)。
答:此液体的比热容为2.1×103J/(kg ℃)。
13.【解答】解:水的温度从99℃降低到84℃,则△t=t﹣t0=99℃﹣84℃=15℃,保温瓶内装有水的质量为:
m===1kg;
答:保温瓶内装有水的质量有1kg。
14.【解答】解:
根据Q放=cm△t=cm(t0﹣t)可得,铁钉的初温:
t0=+t=+50℃=1050℃。
答:铁钉的初温为1050℃。
15.【解答】解:
由Q放=cm(t0﹣t)可得,
冰的末温度为:
t=t0﹣=﹣10℃﹣=﹣30℃。
答:质量为100g的﹣10℃冰放出4.2×103J热量后温度降至﹣30℃。
16.【解答】解:
(1)由表中数据可知:在加热相同的时间,如1min,水和某种液体的吸收的热量是相同的,水的温度升高了1℃,某种液体温度升高了2℃,水和这种液体升高的温度之比是1:2;
根据Q吸=cm(t﹣t0)可知:在质量和吸收的热量相同时,物质升高的温度和物质的比热容成反比,水和这种液体升高的温度之比是1:2,水和这种液体的比热容之比是2:1。
这种液体的比热容c液=4.2×103J/(kg ℃)×=2.1×103J/(kg ℃)。
(2)液体的质量m=100g=0.1kg;
需要吸收的热量:
Q吸=cm(t﹣t0)=2.1×103J/(kg ℃)×0.1kg×(35℃﹣15℃)=4.2×103J。
答:(1)该液体的比热容为2.1×103J/(kg ℃);
(2)要使100g该液体温度从15℃升高到35℃,需要吸收4.2×103J的热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