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层
一、选择题
1.热播电影《中国机长》所驾乘的客机发生的场景主要发生在( )
A.对流层 B.平流层 C.中间层 D.暖层
2.如图所示,点燃一段线香横插在橡皮泥上,用一只大号烧杯扣上,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线香的烟中向上升,沿四周下降,形成对流 B.不透明的物体(如烟),不一定总是上升的
C.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就是对流层的对流现象 D.此实验的现象与烧水时水的对流现象本质原因相同
3.下列图像中,能正确表达相关选项的方向或刻度的是( )
A.甲:大气对流运动的方向 B.乙:物体受到液体对它的浮力方向
C.丙:对流管中水流动的方向 D.丁:密度计上的刻度
4.下图是大气温度垂直分布图,下列是关于大气各层及其相关作用之间的连线,其中正确的是( )
①对流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
②对流层——与人类生活关系最密切
③图中B层——航天飞船活动的主要空间
④图中B层——集中了大气中四分之三大气质量和全部水汽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5.某航班飞机飞行时,飞行员向塔台请求向左偏航以躲避积雨云,从而避免暴雨的影响,说明当时飞机很可能飞行在大气层的( )
A.对流层 B.中间层 C.平流层 D.暖层
6.人们坐飞机起飞或降落时,有时会感觉到飞机在大气层中颠簸得厉害,此时飞机在( )
A.对流层 B.平流层 C.中间层 D.暖层
7.下列关于大气层的相关描述:①平流层的气温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升高,飞机常在平流层飞行;②对流层中的天气复杂多变,与人类活动关系最为密切;③雷电风雨等现象主要发生在平流层;④对流层的大气以水平运动为主。其中正确的描述是( )
A.①②④ B.①③ C.②④ D.①②
8.臭氧层分布在大气的( )
A.对流层 B.平流层 C.中间层 D.电离层
9.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①层占了大气质量的 和几乎全部的水蒸气
B.②层的下方有臭氧层,能吸收太阳光中的紫外线
C.③层风平浪静,适合飞机飞行
D.④层其温度随高度的升高而升高
10.关于大气层的分析和理解,错误的是( )
A.大气分层的主要依据是大气在垂直方向上的温度变化
B.雷电等主要的天气现象都发生在平流层
C.对流层最显著的特点是有强烈的对流运动
D.对流层大气的热量直接来自地表辐射
11.小华乘坐从杭州飞往北京的客机,根据飞行路线,依次经过的大气层是( )
A.对流层→平流层→对流层 B.对流层→暖层→对流层
C.对流层→外层→对流层 D.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平流层→对流层
12.下图几种大气运动形式中,气流运动方向表示不正确的是( )
A. B.
C. D.
13.在大气的对流层中,若暖空气覆盖在较冷的空气上面,就会形成逆温现象,会使大气污染物不易发散,从而造成严重的空气污染。下列哪一图线可描述此现象?( )
A. B.
C. D.
14.火山喷发会影响到航空运输业,这主要是因为火山灰能够进入到大气层中的( )
A.对流层和平流层 B.平流层和中间层 C.中间层和暖层 D.暖层和对流层
15.关于地球大气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大气层分层的主要依据是大气运动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
B.云、雨、雪、雷电等主要的天气现象都发生在平流层
C.对流层占了大气质量的3/4和几乎全部的水汽
D.没有大气层,地球将没有白天和黑夜
16.飞机适宜在离地面10km以上的平流层中飞行,主要是因为( )
①在平流层中,温度适宜;
②空气中上热下冷,不易形成对流现象,气流稳定;
③空气含水汽少,能见度好;
④在平流层中,有利于改变航向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②④
二、填空题
17.读图,回答问题:
甲图中大气分层的主要依据是___________。乙图中空气以___________(“平流”或“对流”)运动为主。
18.神舟十一号飞船自10月17日升空,绕地球飞行月后于11月18日13时59分在内蒙古中部预定区域成功着陆。飞船在返回大气层时最后穿过大气层的名称是___________。这一层最显著的特点是 ___________。
19.大气层总高度约3000千米,大气温度的垂直分布如图。
(1)人类生存范围处于对流层,对应图______(填序号)。该层温度随高度的增大而______;
(2)在12~55千米有______存在或人类活动;
(3)太空站建在约333千米高空,位于大气层的______(选填“内部”或“外部”)。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详解】
对流层中由于大气上冷下热,对流现象显著,导致飞机剧烈颠簸,所以热播电影《中国机长》所驾乘的客机发生的场景主要发生在对流层,故A符合题意。
故选A。
2.C
【详解】
AD.点燃线香,可观察到烟往上弥漫,这是由于线香燃烧使烧杯内下层空气受热上升,并使杯内空气产生对流运动,可见此现象与烧水的对流现象本质原因是相同的,故AD正确。
B.不透明的物体(如烟),不一定总是上升的,故B正确。
C.本实验只是一个模拟实验,观察到的现象并不是对流层的对流现象,故C错误。
故选C。
3.C
【详解】
A.空气对流是由于空气受热不均匀而形成的,受热的空气膨胀上升,而冷空气由于密度较大而下沉;受对流运动的影响,热空气应向上垂直运动,冷空气应向下垂直运动,图中从左起第一和第三个箭头的方向画错了,故A错误;
B.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故B错误。
C.在a处加热,热水会上升,冷水会下降,水会循环流动起来,方向是先向上,再向右,向下,再向左,推动水顺时针流动,故C正确。
D.密度计的工作原理是利用了物体的浮沉条件,密度计是漂浮在液体中,所受浮力等于本身的重力,根据G=F浮=ρ液gV排可知:如果液体的密度越大,则密度计浸入液体中的体积V排越小,所以密度计的刻度是上端小、下端大,图中密度计上的刻度标错了,故D错误。
故选C。
4.A
【分析】
大气分层按照大气在垂直方向的各种特性,将大气分成若干层次。按大气温度随高度分布的特征,可把大气分成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和外层。 由于90%以上的水气集中在对流层中,所以云、雾、雨、雪等众多天气现象都发生在对流层。
【详解】
①对流层的特点是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①符合题意。
②对流层是大气层最低处,与人类生活关系最密切, ②符合题意。
③图中B层是平流层,航天飞船活动的主要空间并不在平流层,③不符合题意。
④图中B层是平流层,平流层并不是集中了大气中四分之三的大气质量和全部水汽,因为对流层才是集中了大气中四分之三的大气质量和全部水汽,④不符合题意。
故选A。
5.A
【详解】
对流层的特点最显著的特点是有强烈的对流运动,飞机飞行时,飞行员向塔台请求向左偏航以躲避积雨云,从而避免暴雨的影响,当时飞机很可能在大气层中的对流层。
故选A。
6.A
【详解】
大气层自下而上可以划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电离层、外层,其中对流层的空气存在大量的对流现象,因此飞行器处于该层飞行时会感到上下颠簸。
故选A。
7.D
【详解】
①平流层的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上升,大气以平流运动为主,天气晴朗,有利于高空飞行,故①正确;
②对流层中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空气对流运动显著,天气现象复杂多变,故②正确;
③雷电风雨等现象主要发生在对流层,故③错误;
④对流层大气以对流运动为主,故④错误。
故选D。
8.B
【详解】
臭氧层是大气层中臭氧浓度较高的区域,距离地面约20~30千米的高空;平流层位于12--50千米之间,故臭氧层主要分布在大气垂直分层中的平流层,它能有效吸收紫外线,保护人类健康。
故选B。
9.C
【详解】
A.读图可知,①为对流层,它的直接热源是地面,占了大气质量的和几乎全部的水汽,A正确,不符合题意;
B.积聚在平流层中,能吸收太阳光中的紫外线的气体是臭氧层,B正确,不符合题意;
C.③为中间层,平流层大气随高度升高气温上升,气温上热下冷,以平流运动为主,利于飞机飞行,C错误,符合题意;
D.④层叫暖层,其温度随高度的升高而升高,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0.B
【详解】
A.大气分层的主要依据是大气在垂直方向上的温度变化,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和散逸层,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对流层,大气最下层,厚度随季节和纬度而变化,雷电等天气现象和天气过程主要发生在这一层,故B错误,符合题意;
C.对流层的显著特点,气温随高度升高而递减,在垂直方向上形成强烈的对流,对流层也正是因此而得名,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对流层大气的热量主要来自对地面辐射的吸收,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1.A
【详解】
从地面到10-12千米以内的这一层是对流层,这是大气层最底层的一层,天气现象都在这一层,所以不适合飞行;自对流层顶到50-55千米的这一层叫平流层,平流层很少有天气现象发生,为人类生存环境的天然屏障,大气稳定,利于高空飞行;从平流层往上到85千米这一层为中间层,这一层的温度随着高度增加而降低,不适合飞机飞行,在85千米以上至500千米左右这一层的空间,叫暖层和外层,这层内温度很高,昼夜变化很大,不适合飞机飞行。所以,飞机从地面起飞要经过对流层→平流层→对流层→落地。
故选A。
12.B
【详解】
A.在同一水平面上,空气总是由高气压流向低压气,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白天,陆地升温快,气流上升,海洋升温慢,气流下沉,故B错误,符合题意;
C.地表受热气流膨胀上升,温度低气流收缩下沉,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城市是热岛,气流上升;郊区温度低,气流下沉,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3.B
【详解】
一般情况下,大气温度随着高度增加而下降,可是在某些天气条件下,地面上空的大气结构会出现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的反常现象,气家学家称之为“逆温”,它像一层厚厚的被子罩在我们城乡上空,上下层空气减少了流动,近地面层大气污染物“无路可走”,只好原地不动,越积越多,空气污染势必加重,可以描述这一现象的为图B。
故选B。
14.A
【分析】
整个大气层随高度不同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分为对流层、平流层、臭氧层、中间层、热层和散逸层,再上面就是星际空间。
【详解】
飞机的航行区域主要是对流层和平流层,所以火山喷发会影响航空运输业,则说明火山灰能够进入到对流层和平流层空间。
故选A。
15.C
【详解】
A、大气层分层的主要依据是大气温度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故A错误。
B、云、雨、雪、雷电等主要的天气现象都发生在对流层,故B错误。
C、对流层占了大气质量的3/4和几乎全部的水汽,故C正确。
D、月球上没有大气层,但是也有白天黑夜,故D错误。
故选C。
16.B
【分析】
平流层,亦称同温层,是地球大气层里上热下冷的一层,此层被分成不同的温度层,当中高温层置于顶部,而低温层置于低部。
【详解】
①平流层的温度与对流层温度差不多,不是适宜飞机飞行的原因,故①错误;
②空气中上热下冷,不易形成对流现象,气流稳定,有利于飞机的稳定飞行,故②正确;
③空气含水汽少,能见度好,良好的视野有助于飞机的飞行,故③正确;
④飞机改变航向与所处的空间无关,故④错误。
故选B。
17.大气温度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 对流
【详解】
读图可知,甲图中大气分层的主要依据是大气温度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乙中空气以对流运动为主,根据其运动的原理,判断该运动存在于甲图的A层,即对流层。
18.对流层 有强烈的对流运动
【详解】
0到12000米属于对流层,飞船在返回大气层时最后穿过的大气层是对流层,对流层的显著特点,气温随高度升高而递减,在垂直方向上形成强烈的对流,对流层也正是因此而得名。
【点睛】
19.③ 降低 臭氧 内部
【详解】
(1)[1][2]读图可知,③为对流层,它的直接热源是地面,该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
(2)[3]12~55千米是平流层,臭氧大量吸收紫外线,为人类生存环境的天然屏障,大气稳定。
(3)[4]大气层总高度约3000千米,太空站建在约333千米高空,位于大气层的内部。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