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质量与密度》单元测试 含答案
一、填空题(本题共6小题,每空1分,共19分)
1.将地球上的物体带到太空中,它所含物质的多少_____________(选填“有”或“没有”)改变,所以其质量________(选填“有”或“没有”)变化.质量不会随物体的形状、物态、_________的变化而改变
2.如图所示是自制简易温度计,玻璃管与玻璃泡相连,大气压不变,当烧杯内被测液体的温度升高时,玻璃管与玻璃泡内的液体密度_________质量_________(前两空均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玻璃管内液面会_________ (选填“上升”“下降”或“不变”)
3.寒冬,室外水管容易破裂.因为,气温低于0℃时,水开始凝固成冰,而冰的密度比水小,水结成冰后质量________,体积_________(前两空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从而把水管胀裂.体积为360cm3
体积的水结冰后体积是_________m3(ρ冰=0.9×103kg/m3,ρ水=1.0×103kg/m3)
4.为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小明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了液体和量杯的总质量m及液体的体积,得到了几组数据绘出了m-V图象.如图所示,量杯的质量是_________kg,液体的密度是 ______kg/m3要运载3t该液体,运载罐车的罐体容积至少要是________m3
5.甲、乙两实心金属块,它们的体积之比为3:2,将它们分别放在调好的天平的左右盘中,天平恰好平衡,
甲和乙的质量之比为__________ ;若将甲切去三分之一,乙切去四分之三,那么甲和乙的密度比是___
在给医院里的氧气瓶充入氧气的过程中,氧气的体积___________,密度___________(后两空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6.如图所示是物体甲、乙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象,这两种物质的密度关系为ρ甲________ (选填“>“<”或“=”);若用甲、乙两种物质制成质量相等的实心物体A和B,则A、B两物体的体积之比为_______若把甲、乙两种物质等体积混合,则混合物的密度为__________g/cm3.(假设混合后总体积不变)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第7~12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3~14题每小题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2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错选的得0分)
7.下列关于密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1kg冰与1kg水的密度相等
B.铁的密度大于棉花的密度,因此铁比棉花质量大
C.粗铜丝拉伸后变成了细铜丝,密度变大
D.钢制氧气瓶中氧气被消耗的过程中,瓶内氧气密度变小
8.在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质量时,细心的小红发现天平的砝码上粘有一小块橡皮泥,用该砝码测得物体
的质量与物体质量的真实值相比( )
A.偏大 B.相等 C.偏小 D.无法判断
9.如图所示三个规格相同的杯子里分别装有质量相等的水、盐水和煤油.根据杯中液面的位置可以判定(盐水的密度为1.1×103kg/m3,煤油的密度为0.8×103kg/m3)( )
A.甲杯是水,乙杯是盐水 B.甲杯是盐水,乙杯是煤油
C.乙杯是盐水,丙杯是水 D.乙杯是水,丙杯是煤油
10.小王同学远足春游时,带回一杯河水.下面是他整理的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河水密度的步骤,你认为最合理的顺序是( )
①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
②将适量河水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河水的总质量m2
③将烧杯中的河水倒入量筒中,测出河水的体积V
④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河水的总质量m3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③④①
11.如图为探究甲、乙两种物质质量跟体积的关系时作出的m-V图象.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 )
A.体积相同的甲、乙两种物质,甲的质量是乙的2倍
B.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物质,乙的体积是甲的2倍
C.甲、乙两种物质,质量均和体积成正比
D.甲、乙两种物质,密度均和体积成反比
12.水平桌面上放有三个相同的烧杯,烧杯里都装有水.把质量相等的实心铜块、铁块和铝块分别浸没在三个烧杯的水中,三个烧杯的水面恰好相平(水均未溢出).已知金属的密度(ρ钢>ρ铁>),则三个烧杯里装水多少的情况是( )
A.三个烧杯装水一样多 C.放铁块的烧杯装水最多
B.放铝块的烧杯装水最多 D.放铜块的烧杯装水最多
13.(双选)用质量相同的铝和铜制成体积相等的球,已知铝的密度为2.7×103kg/m3,铜的密度为8.9×103kg/m3,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铝球是实心的,铜球可能是实心的 B.铜球不可能是实心的
C.铜球是空心的,铝球可能是实心的 D.铝球和铜球可能都是实心的
14.(双选)如图所示的是a、b两种物质的质量m与体积V的关系图象,由图象可知,a、b两种物质的密度、和水的密度ρ水之间的关系是( )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共2小题,第15题10分,第16题12分,共22分)
15.在某公园进行研学活动时,小明捡到一块形状怪异的小化石,为测量小化石的密度.他利用已学知识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1)用天平称出小化石的质量.天平平衡后,右盘中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小化石的质量为_____g
(2)用量筒和水测量小化石的体积,“先往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其中“适量”的确切含义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小化石和水的总体积不能超过量筒_______________
(3)小化石放入量筒前后的情况如图乙所示(忽略细线的体积),小化石的密度是______g/cm3
(4)若小明先测出小化石的体积,将小化石从量筒中取出,然后用天平称出其质量,求出小化石的密度,这样测出小化石的密度将____________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16.为预防新冠肺炎,小明用密度为0.8g/cm3的纯酒精配制了浓度为75%的酒精.他查阅资料得知浓度为75%的医用酒精的密度为0.87g/cm3.为检验自己配制的酒精是否合格,他进行了如下实验和分析:
(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并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上,横梁静止时指针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
(2)将适量配制的酒精倒入烧杯中,并用天平测量烧杯和酒精的总质量,通过一番加减砝码的操作,当小明将砝码盒中最小的砝码放入右盘后,横梁指针仍如图甲所示,接下来他应该_______(选填序号)
A.向右调节平衡螺母 B.向右移动游码 C.取下最小的砝码后移动游码
(3)测出烧杯和酒精的总质量为98g后,将烧杯中的一部分酒精倒入量筒,如图乙所示,则量筒中酒精
的体积为_________cm3
(4)测量烧杯和剩余酒精的总质量,天平横梁平衡时如图丙所示,则烧杯和剩余酒精的总质量为_____g.
(5)小明配制的酒精的密度为______g/cm3.为符合要求,他应该向配制的酒精溶液中添加适量的_______(选填“纯酒精”或“水”)
四、计算题(本题共2小题,第17题6分,第18题7分,共13分)
17.一块碑石的体积是30m3,为了计算它的质量,取一小块碑石,测出其质量是140g;用量筒量出其体积的过程中,在量筒内装了100mL水,放入小块碑石浸没在水中时,水面上升到量筒的180mL处,求:
(1)该小块碑石的体积是多少
(2)小块碑石的密度是多少
(3)碑石的质量是多少吨
18.质量为20g的玻璃瓶中装有100cm3的冰块,待冰全部熔化后,将一体积为30cm3的空心金属球放人瓶中,发现球沉入水底,水面恰好上升到与瓶口齐平,测得此时瓶的总质量为170g.(p冰=0.9g/cm3)
(1)求冰全部熔化后水的质量
(2)求空瓶的容积
(3)若金属球空心部分的体积占球总体积的女,求该金属的密度
答案
1.没有 没有 位置 2.变小 不变 上升 3.不变 变大4×10-4 4.0.04 0.75×103 4
5.1:1 2:3 不变 变大 6.< 4:1 1.25
7.D 8.C 9.C 10.B 11.D 12.D
13.BC
14.BC
15.(1)74
(2)①水不能太少,要能浸没小化石②量程
(3)3.7
(4)偏大
16.(1)右 (2)B (3)40 (4)6 2 (5)0.9 纯酒精
17.80cm3 1.75×103kg/m3 52.5t
18.90g 120cm3 3g/cm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