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克和千克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克和千克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9.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10-19 07:29: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克与千克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知道克和千克是质量单位,并感受“1克”“1千克”有多重。
2、 知道1千克=1000克。
3、通过合作交流活动,感受克与千克在生活中的应用。
4、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以及自主探索的精神。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与千克”,并知道“1000克=1千克”教学难点:通过掂量,感知1克与1千克到底有多重,并能在生活中运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知轻重。
1、创设情境。
师:如果我们要举行一个游戏,要求背着一个小朋友跑,比谁先跑到终点。你会选择背杨壮勤,还是背沈文静?为什么?
杨壮勤,比较重,沈文静比较轻……
师:杨壮勤,你有多重?沈文静呢?
除了“斤”以外,你还知道哪些表示物体重量的单位。
师:对呀,“斤”“两”是我们国家过去常用的质量单位,表示物品有多重,国际上通用的质量单位是 “克”与“千克”。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克和千克”。(板书)
(二)、探究新知。
1、你在哪儿见过克与千克?
昨天,老师让同学们去调查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品的重量,现在交流一下好吗?
(生答,师板书“克与千克”)
师:同学们说了那么多,有什么发现吗?
(有的用“千克”作单位,有的用“克”作单位
比较轻的东西用“克”作单位,比较重的东西用“千克”作单位)
2、认识秤。
师:要知道物品的轻重,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
你见过哪些秤?在哪儿见过?
(课件出示盘秤、台秤、电子秤、天平、弹簧秤、磅秤)
师:同学们都没见过天平,下面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天平。
(介绍天平的组成、用法)
3、认识“克”。
你能猜一猜一枚2分硬币有多重吗?我们可以选用哪个单位?
师:(拿出2分硬币)现在老师手里有一个2分硬币,请小朋友拿出来掂一掂,猜一猜它有多重?师掂一掂,学生掂一掂,估一估它有多重?
1枚2分硬币重1克,请小朋友们再掂一掂。闭上眼睛掂一掂,感受一下1克的质量(板书:1枚2分硬币约重1克)
师:掂过了1克的物品,你有什么感受?师:1克真的是好轻。像这样轻的物体还有很多呢,你能从你的材料袋里找出重约1克的物品吗?请拿出材料袋,掂一掂,猜一猜,材料袋里的哪些物品的质量是1克。(猜测——判断——交流——探究)(回形针、钮扣等)
4、认识“几十克,几百克”
①你知道一枝铅笔大概有多少克吗?估一估,生答,师在天平上称一称。
大概是几个2分硬币那么重?
②那一本数学书呢?估—称
③一个苹果呢?
5、认识“千克”。
2个苹果呢?(出示一袋糖)与一袋糖比较?
我们一起来看看包装袋上的标注,一袋糖500克,那两袋呢?(1000克)
我们可以换成大的单位千克。板书(2袋糖重1000克=1千克(板书)
(1)、如果称再重一点的物品,用天平还合适吗?
(出示台秤)
指名同学演示称法。
(2)、 提供学具:1千克糖、1千克水果、10个2分硬币、一个铅笔盒。
你认为哪堆物品的重量大约是1千克?取出掂一掂。
用台秤称一称,看你估得准不准。
师:我们分别称出了1千克的大米和石子,你有什么发现?
(虽然都是1千克,但不一样多。虽然大小不一样,但质量是一样的)
(三)、应用拓展。
判断
(1)一个乒乓球重约3克。(  )
(2)小明今年8岁,重约20克。(  )
(3)1千克铁比1千克棉花重。(  )
七、课堂小结:
1、今天我们认识了两个质量单位:克和千克;知道了称量轻的物品时一般用克作单位,称量重的物品时用千克作单位;
2、通过掂2分的硬币、和糖、水果感受了1克和1千克到底有多重;
3、知道1千克=1000克。